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GBT 1****.*-2017 三相交流系统短路电流计算 第*部分:同时发生两个独立单相接地故障时的电流以及流过大地的电流取RF=*Q2,为偏于保守的假设,见*.2.2.2。 厂站A与B之间发生单相接地短路时,电流通过电缆的护套或**层及大地返回,计算短路点的 短路电流Iici应用阻抗Z(o)SE(见GB/T1****.3)。 流经护套或**层的电流总和以及流过大地的电流分别用*(*1)、*(*2)以及*(**)、*(**)计算 流经护套或**层S1的最大电流可用*(*1b)与*(*2b)计算得到 如需计算流经大地的最大电流,可只计算从单侧馈人的最大短路电流,忽略另一侧的贡献,从而 *(**)与*(**)简化为*(**c)与*(**c)
IeAmx=rs3I(O)A(lA=l) ZESror (eA rs3I(o)A(lA=l) Z'slr REF
=rs3I(O)A(lA=l) ZEStor(EAl Z EStot (E A rs3I(O)A(lA=l) Z'slg REF ·(**c) [ZeStor (lA=0) ZESIor(lA=O) =r33I(0)B(eA=0) rs3I(0)B(lA=0) Z'slA REF
DB11/T *1*-2019 电梯日常维护保养规则ZeEStor(lA=0) ZESior (lA =O) IEBmax=rs3I(0)B(eA=0) rs3I(0)B(lA=0) Z'slA REF
主:附录D给出了一个计算最大过地电流的算例 若电缆带有额外的铁质铠装,制造商应提供减缩系数及电流分布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同时发生两个独立单相接地短路的计算实例
在一条单端馈电架空线上同时发生两个独立单相接地短路的情况,如图A.1所示
标称电压:U.=**kV 标称频率:*0Hz 网络中性点不接地或谐振接地 馈线连接点Q的网络等效阻抗:Z。=(1.*+*1*)2 馈线连接点Q的初始对称短路电流值(见GB/T1****.1)
导体:3X1X1**/**mm²ACSR; 地线:1×*9mm²钢,rQ=*.*mm,R=2.92Q/km,μ,=7* 地线和导线导体之间的几何平均距离dQ=*m。 单位长度的线路阻抗: 正序阻抗:Z1)=(0.17+*0.*0)/km; 零序阻抗:Z(o)=(0.32+*1.*0)Ω/km; 土石电阻率:p=1000Qm; 等效大地渗透深度:=29*0m(由表2或*3*得出); 杆塔接地电阻:R~=10Q; 杆塔高度:d=300m
根据*(3*),单位长度地线的阻抗为(v=1)
条单端馈电架空线上同时发生两个独立单相接
I"Q .1X**kV = 2.* kA /31.*+*1*
+0.0*93 2 *元·10*Vs(7* +*31* s + In 2 9*0 m (2.9*9+*2.020) km 2元·Akm * *.* mm
限据*(33).地线减缩系
如图B.1和图B.3所示,某132kV/*0Hz电力网络,厂站A与B之间距离为*0km,B与C之间距 离为100km
B.3厂站内发生接地短路
如图B.1所示,厂站B内发生接地短路。
站B内发生接地短路一
图B.2厂站B内发生接地短路一正负零序电路连接于厂站B内故障点
B.2厂站B内发生接地短路一正负零序电路连接于厂站B内故障点F
利用图B.2,根据GB/T1****.1中*(*2)计算接地短路电流: V3X1.1X132kV Ikl=1*.799 kA
I=I=(0.1**—**.2*3)kA 图B.2中部分零序电流:
站的杆塔T处发生接地短路。如图B.3.距离l
和C外杆塔T处架空线发生接地短路一厂站A
图B.*厂站B和C外杆塔T处架空线发生接地短路一正、负、零序系统,连接于故障点I
B.*厂站附近发生接地短路
(0.***9/*.903 7)0
图B.*厂站B近区杆塔n=1、2、3.....发生接地短路时Um=Uem/UT (U=1.9212kV)及Um=Um/U(Um=0.972kV)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三芯电缆减缩系数和入地电流分布计算实例
10kV直接接地网络(变压器中压侧星形接地)中厂站A和B通过10kV电缆连接,电缆铜**层 在两侧接地。
10kV直接接地网络(变压器中压侧星形接地)中厂站A和B通过10kV电缆连接,电缆铜**层 在两侧接地。
C.2电缆末端发生接地
电缆:*/10kVNA2XS2Y3X1*0/2*; 铝芯线:9L=1*0mm;rl=*.91mm;R=0.20*Q/km; 铜**层:qs=2*mm;rs=23.*mm;R=0.71*Q/km; 电缆芯线之间距离:d=22.3*mm; 电缆外直径:D。=*3mm; 接地阻抗:ZEA=0.*Q;ZeB=0.*Q; 土壤电阻率:0=100Qm。
C.2.2单位长度电缆阻找
根据GB/T1****.3中*(30)和*(32),有: 单位长度正序阻抗:
() (0.20*+*0.0*9*)n/km 2元 电流流过**层和大地时单位长度零序阻抗 LO 1 d Z(0)LSE=R;+3w +3ln Vrid? Rs+w uO Zo)LsE=(1.209+*1.092)Q/km
系统参数:SkQ=3000MVA;UnQ=110kV;RQ/XQ=0.1; 变压器:S.r=31.*MVA;U.THV=11*kV;U.TLv=10.*kV;uk=12%;uRr=1%;Z(0)T=1.*Z()T
根据*.1,计算接地的短路电流是忽略阻抗ZeA和ZeB。 短路电流:
C.2.*减缩系数、护套中的电流及流经大地的
减缩系数、护套中的电流及流经大地的电流
r1 931m Rs+w +*w ol Q * 2元 r
流过**层和地的电流与厂站AB间的距离(e≥1km)有关,图C.2给出了计算得到的短路电流 与电缆长度的曲线。 l=*km,Ie&A=1.17*kA(见表C.1)时厂站A的地电位: UeA=ZeAIr&A=0.*QX1.17*kA=***V;
1****.*2017/IEC*09
表 C.1图C.1计算结果
C.3厂站AB间接地短路
地短路只从厂站A侧馈入,接地点F处R*
图C.2图C.1例中短路电流与入地的分电流
图C.310kV系统厂站AB间电缆短路电流分布 (参数见 C.2.1 和图 C.1)
根据*(37),计算得到减缩系数r:=0.*31*一*0.**33。 图C.*中故障点左侧电流IsA和Ie&A根据*(*2)和*(**)计算,见表C.2;右侧电流根据*(*3) (**)计算,见表C.3。根据图C.3.3I(o)R=0时有I&R=一Is
图C.*接地短路电流,**层和入地分电流(a:l=*km,b:l=10km)
表C.2图C3算例计算结果.=*km
3 图C.3算例计算结果,l=10km
附录D (资料性附录) 三根单芯电流减缩因数r和入地电流分布计算实例
110kV中性点直接接地网络中厂站A和B通过110kV三根单芯电缆连接,电缆铅**层在两侧 接地。
D.2电缆末端发生接地
单芯电缆:**/110kV2XK2Y;3X1×*30rm,Cu,三角形排列; 铜芯:qL=*30mm²;r.=1.**mm;R=0.02*3Q/km; 铅**层:qs=**0mm²;rs=rsm=39.*mm;R=0.37*Q/km; 电缆外直径:D.=**mm; 电缆芯线之间距离:d=1.0*;D,=90.1mm; 土壤电阻率:p=100Qm。
D.2.2单位长度电缆阻抗
根据GB/T1****.3中*(1*),单位长度正序阻
主1:因为**层损耗,当处理护套中电流时Z(1)Ls的实部大于Z(1>t.的实部,见GB/T1****.3的表* 电流只流过**层时单位长度零序阻抗:
3 +*w 0 2元 In uo 1 +31n d Z(0)LSE=R;+3w > rs * Vrd2 Rs+w o +*w 0 2元 rs Z(o)LSE=(0.3***+*0.1**3)Q/km 只相差2.%
厂站A、B通过电缆连接,B站内发生单相接地短路,示意图如图D.1所示,短路点的复序计算网 图D.2所示
电力网络馈电线QA:Z(1)QA=(0.**2+**.*1*)Q;Z(o)QA=(1.7**+**.*3*)Q; 电力网络馈电线QB:Z(1)QB=(1.3*0+**.000)Q;Z(o>QB=(*.0*0+*12.*00)α
D.2.*减缩系数与电流分布
图D.2图D.1正负零序网络,三序网络连接于短路点(厂站B)
根据*(**),三角形排列的三根单芯电缆的减缩系数:
根据*(*9)e=*km,三个**层中电流之和: IsA=(1r:)3I(0)A=(1—0.0*72—*0.19*)X(2.*7*0*9.**2*)kA; IsA=(*.2** 7**.*0* *)kA 根据*(*0)e=*km,人地的分电流: Ie&A=r:3I(o)^=(0.0*72—*0.19**)X(2.*7*0—*9.**2*)kA Ig&A=(—1.710 *—*1.0*7 *)kA 图D.3给出电流随厂站AB间电缆距离e的分布变化
D.3厂站AB间接地短路
如图D.*所示,接地故障有厂站AB两侧馈人,参数见D.2.1和图D.1,分别考虑Rer→0o和RE *2(见*.3.2)
电力网络馈线QA和QB由图D.1给出
出正序、负序和零序网络在故障点处构成复合序
GB/T *2209-2022 液晶显示*用点对点(P2P)信号接口 传输协议D.3.3Rm→* 时电流分
图D.*图D.*对应的复合序网络(故障点位于厂站AB间)
以短路点与厂站A距离e^=*km为例,若电缆总长度e=10km(e^十e),接地短路电流: /3cU. /3X1.1X110kV Ikl=(*.093 9—*1*.9** *)kA。 中
Z(1)=Z(2) (0.**32+*3.1**3) 1 Z(1)QA+Z(1)LslA Z()QB+Z(1)LslB Z(0) 1 (2.3*71+**.*22*)Ω 1 1 Z(O)QA+Z(oO)LslAT Z(o)QB +Z(0)LslB 根据这个结果有,分电流I(0)A和I(0)B: Z (0)QB +Z(o)Lsl B I(0)A= L I k Z(0)0A +Z (0)Qn +Z(o)1sl (0.***2—*3.279*)kA
*相对于故障点距厂站A距离e、的电流分布,
GB_T 77*9.2-201*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 压缩永久变形的测定 第2部分:在低温条件下D.3.*R→*2时电流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