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Q/GDW 11960-2019 架空输电线路耐候钢杆塔加工技术规程.pdf3.1切割前,应将钢材表面切割区域内的铁锈 油污等清除干净。根据零部件的材质、形状、厚度 理选择锯切、剪切、火焰切割等方式。充许剪切的 大厚度及冷加工最低环境温度见下表1。
表1允许剪切、冷加工最大厚度及最低环境温度
7.3.2钢材切断后,其断口上不应有裂纹和大于1.0mm的边缘缺棱,切断处切割面平面度不大于0.0 (t为厚度)2013甬J01 宁波市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构造详图.pdf,且不大于2.0mm,割纹深度不大于0.3mm,局部缺口深度允许偏差1.0mm。 7.3.3切断的允许偏差按表2规定执行。
表2切断的允许偏差单位:mm
7.4.1零件应按照企业标识、工程代号(必要时)、塔型、零件号、材质代号以钢学模压印作标识。 Q235NH钢材材质代号不作标识:Q355NH钢材材质代号采用“HH”进行标识;Q420NH钢材材质代 号采用“PH”进行标识;Q460NH钢材材质代号采用“TH”进行标识。 7.4.2标识的钢印应排列整齐,字形不应有缺陷,字体高度为8mm~18mm。材料厚度不大于8mm时, 钢印深度为0.3mm~0.6mm,材料厚度大于8mm时,钢印深度为0.5mm~1.0mm.钢印附近的钢材表面 不应产生明显的凹凸面缺陷,并不应在边缘有裂纹或缺口。 7.4.3钢印不宜压在孔位或火曲部位,焊接部件的钢印不应被覆盖
7.5.1零件制弯后,其边缘应圆滑过渡,表面不应有裂纹和明显的折皱、凹面和损伤,划痕深度不应 大于0.5mm 7.5.2零件的制弯分为冷弯和热弯,应根据设计文件和施工图规定进行选择。 7.5.3零件制弯后,零件制弯后,制弯最薄处不应小于原厚度的70%。 7.5.4零件需要豁口制弯时,切割处应采用相同材质和厚度的材料补焊,焊缝质量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焊缝要求,且焊缝处不应影响安装 7.5.5零件热弯后宜自然冷却,必要时采取适当保温措施使其缓冷。 756杰金近信盖按事折宝
7.5.6制弯允许偏差按表3规定
Q/GDW 119602019
接Q355NH以上等级钢材时,环境温度低于5℃。 3.7不应在焊缝间隙内嵌入金属材料。 3.8一、二级焊缝焊接完毕,焊工应在距焊缝端头50mm明显处打上自已的钢印代号,若构件仅由 名焊工独立施焊,则只需在该构件明显位置打上焊工编号钢印;若多人施焊就有多个焊工编号钢印。
4.1焊接坡口形式和尺寸,应符合GB/T985.1、GB/T985.2的有关规定。对图纸有特殊要求的坡口 式和尺寸,应根据图纸并结合焊接工艺评定来确定。 4.2焊接坡口应优先采用机械方法加工,也可采用火焰切割,但应保证焊缝坡口处平整、无毛刺、 裂纹、无气割熔瘤、夹层等缺陷。
8.5.1在正式焊缝内的定位焊缝,除焊工技能、焊接材料、焊接工艺和质量要求与正式焊缝相同外, 还应满足下列要求: a)坡口根部的定位焊缝,焊后应检查各个定位焊缝的质量,如有缺陷应清除,必要时应重新进行 定位焊; b)定位焊缝的高度一般为3mm6mm且不宜超过正式焊缝的2/3,,长度宜为20mm~40mm。定 位焊缝的数量视焊缝长度确定,间距不宜超过400mm,且不少于2点,应均匀分布; c)定位焊的引弧和熄弧应在焊件坡口内完成。 8.5.2手工焊时,宜采用多层多道焊接工艺,且每层焊道厚度不宜超过5mm;埋弧焊时,单层焊道厚 度不宜超过8mm。 8.5.3焊接时,不应在被焊工件表面引弧,应在焊件坡口内完成,收弧时应将熔池填满,多层多道焊 接时,应逐层逐道清理焊缝表面并自检合格后方可焊接次道焊缝。多层多道焊时的焊接接头应错开30 mm以上。 8.5.4宜采用调整焊接工艺参数或安排合理焊接顺序的方法控制焊接变形,也可采用反变形、刚性固 定等方法。控制变形时,应避免产生焊接裂纹。 8.5.5焊接完成后,焊工应将焊缝及母材表面上的飞溅、熔渣等清理干净,并检查外观质量。
8.5.5焊接完成后,焊工应将焊缝及母材表面上的飞溅、熔渣等清理干净,并检查外观质量
8.7.1外观质量检验
8.7.1.1外观检验一般采用焊缝检验尺检测、放大镜目视检验等方法。裂纹目视检查应在合适的光照条 件下辅以5倍以上的放大镜检验,必要时可进行表面无损检测。 8.7.1.2当出现下列情形之一时,应对焊缝进行表面无损检测。表面无损检测可采用磁粉或渗透检测的 方法,依据NB/T47013.4、NB/T47013.5的规定进行: a)焊缝外观检查发现裂纹时,应对该批同类焊缝进行100%的表面无损检测
Q/GDW 119602019
值小于或等于5.0mm
表8对接焊缝余高尺寸要求
表9对接焊缝宽度尺寸要求
注:1I型坡口和非I型坡口见图1、图2,图中α为焊缝每侧增宽。 2表中b为装配间隙,是参照附录E要求的实际装配值。g为坡口面宽度。
8.7.2.2角焊缝外形尺寸允许偏差值应符合表10的规定。
图2非I型坡口对接焊缝
表10角焊缝外形尺寸充许偏差
图3焊缝边缘直线度示意图
8.7.3内部质量检测
图4焊缝表面凹凸度示意图
8.7.3.1焊接接头内部质量检测应在焊接完成24小时后进行,需要焊后热处理的焊接接头,则内部质 量检测应在焊后热处理工作完成之后进行。 8.7.3.2外观质量检查合格或经修复、修磨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内部质量检测。 8.7.3.3设计要求全焊透的一、二级焊缝一般采用超声波方法检测内部质量,结果应符合GB/T11345 的规定,当超声波探伤不能对缺陷做出判断时,应采用射线方法检测,射线检测应接GB/T3323的规定 进行。 8.7.3.4一、二级焊缝内部质量的检测比例、检测与评定等级应符合表11的规定 8.4.3.5二级焊缝无损检测有超标缺陷时,对该条焊缝加倍抽检,如仍不合格,则该条焊缝全部进行检 测。
表11焊缝内部质量要求
3.8.1对表面裂纹、气孔、夹渣、焊瘤或余高超标等表面缺陷,应进行修磨,必要时进行补焊修复。 对根部收缩、弧坑、焊缝尺寸不足、咬边等缺陷,应进行补焊修复。 3.8.2对裂纹、未熔合等焊缝内部缺陷,应先清除缺陷,经PT或MT方法检测确认缺陷已全部消除 8.8.3缺陷清除可采用碳弧气刨、角向磨光机或其他机械方法,采用碳弧气刨时应磨去坡口表面渗碳 层。缺陷清除后,修磨坡口并使底部圆滑过渡
Q/GDW 119602019
8.4同一位置的焊缝补焊修复次数不应超过3次,Q420及以上等级钢材补焊修复次数不超过2次, 8.5修复焊缝应按原焊缝的质量要求进行检验
9.1装配前,零、部件应经检验合格;焊缝坡口及边缘每边30mm~50mm范围内的铁锈、毛刺、 污等影响焊接质量的表面缺陷应清除干净, 9.2焊接件装配应考虑焊接变形的影响,制定反变形措施。 9.3焊接件装配允许偏差按表12规定。
表12焊接件装配允许偏差
Q/GDW119602019
矫正后的零部件不允许出现表面裂纹,不应有明显的凹面和损伤,表面划痕深度不应大于该钢 负允许偏差的1/2,且不应大于0.5mm。 构件一次热矫正后仍没达到要求时,不应在原位置进行重复加热。 矫正的允许偏差按表13规定。
8.10.1矫正后的零部件不允许出现表面裂纹,不应有明显的凹面和损伤,表面划痕深度不应大于该钢 材厚度负允许偏差的1/2,且不应大于0.5mm。 8.10.2构件一次热矫正后仍没达到要求时,不应在原位置进行重复加热。 8.10.3矫正的允许偏差按表13规定。
Q/GDW 119602019
表13矫正的允许偏差
9.1试组装采用卧式或立式,试组装前应制定试组装方案,包括试组装形式(立组、卧组)、试组装场 地、起重设备、安全措施、质量控制项目等。 9.2当分段组装时,一次组装的段数不应少于两段,分段组装应保证有承接段并至少有一个横隔面, 且保证每个件号都经过试组装。 9.3试组装前各构件的加工已经完成并检验合格,若发现构件变形或弯曲,应对超标的构件进行矫正 合格后进行试组装。 9.4试组装时各构件应处于自由状态,不得强行组装。 9.5试组装所用螺栓规格应和实际螺栓相同,螺栓数量应能保证构件的定位需要,且不少于该组螺栓
Q/GDW 119602019
切角、开合角等),按照塔身主材、接头、连接板、腹材分别进行抽检; c)焊缝质量:包括焊缝外观质量、焊缝外形尺寸及设计要求的一级、二级焊缝的内部质量; d)试组装质量:包括构件就位率、螺栓孔同心度、主要控制尺寸等:
10.2检验方法与要求
10.2.2钢材外形尺寸检验方法包括
a)角钢肢宽用卡尺在长度方向上每边各测量3点,分别取其算术平均值;角钢厚度用卡尺或超声 波测厚仪在每边各测量3点,分别取其算术平均值。 b)钢板厚度采用千分尺、卡尺或超声波测厚仪测量3点,取其算术平均值。 c)在离钢材边缘距离不小于10mm处测量,测试时,测试点应均匀分布。 d)厚度测量有异议时,以千分尺测量结果为准。 0.2.3钢材材质检验要求:制造方应在产品出厂前对零部件的材质标识进行复核,并对钢材质量证明 书和制造方入厂检验报告(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进行追踪核查。 0.2.4零部件尺寸采用钢卷尺、钢直尺、角度尺、卡尺、塞尺、直角尺等进行检验。 10.2.5焊缝外形尺寸采用放大镜和焊缝检测尺进行检验;焊缝内部质量一般采用超声波探伤的方法检 则,当超声波探伤不能对缺陷做出判断时,采用射线探伤方法检测。 0.2.6试组装的构件、螺栓就位情况对照图纸用目测检验。螺栓孔同心度用比螺栓公称直径大0.3mm 的试孔器检验。其他尺寸用钢卷尺检测。
10.3抽样方法及判定原则
10.3.1.1抽样一般采用GB/T2828.1一般检验水平。 10.3.1.2钢材质量、零部件尺寸质量、焊缝质量等项目的抽样方案:66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铁塔产 品采用GB/T2828.1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75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铁塔产品采用GB/T2828.1加严 检验一次抽样方案。
检验批可由不投产批或投产批的 规定。需方验收检验批的大小由供需双方合同约定
10.3.3质量特性划分
产品检验项目按质量特性的重要程度分为 质量特性划分情况见表15。
Q/GDW 119602019
表17零部件项次规定
10. 3. 6 判定原则
10.3.6.1当受检零部件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时,该零部件判定为不合格: a) 项次合格率低于规定值(见表14); 钢材质量不合格或与设计要求不符合; 接头处孔向相反,50%及以上孔准距超标; 加工工艺与本标准或设计要求不符合; e) 由于放样错误,造成零部件尺寸超标; 控制尺寸与图纸不符所涉及的相关件。 10.3.6.2A类项有一项不合格,则产品判定为不合格;B类项有一项大于或等于不合格判定数(Re), 则产品判定为不合格,
11包装、标记、运输和贮存
11. 1包装的一般规定
1.1.1用钢包装要求如下: a)角钢的包装长度、捆扎道数及重量应便于包装、运输和标识。 b)弯曲角钢、角钢焊接件等不能进入包捆的,可以单独包装。 c)包捆的捆扎用角钢框架、螺栓的连接形式,或打包带捆扎形式。 d)角钢捆扎应端部整齐,层次分明,厚薄基本一致 1.1.2连接板包装宜采用螺栓穿入的方法 11.1.3包装应牢固,保证在运输过程中包捆不松动
1.1.1角钢包装要求如
除满足合同的要求外,还应在包捆的明显位置作标记,标注工程名称、塔型、呼称高、捆号、生产 厂家名称,标记内容还应满足运输部门的规定。
应注意装卸和放置场所,不得损坏包装使产品变形。
架空输电线路耐候钢杆塔加工技术规程
Q/GDW 119602019
编制背景 编制主要原则· 与其他标准文件的关系 主要工作过程…· 23 标准结构和内容 条文说明
编制背景 编制主要原则· 与其他标准文件的关系 主要工作过程…. 23 标准结构和内容· 条文说明
Q/GDW119602019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关于下达2018年度公司第一批技术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家电网科 (2018)23号)的有关要求,在耐候钢杆塔应用过程中,涉及到的加工技术问题,在广泛调研和认真总 结耐候钢结构钢在不同领域应用的技术规定及要求,编制了本技术规范。 作为国家电网公司的技术规范,对架空输电线路杆塔用耐候结构钢的加工及质量保证等进行了专门 规定。 本标准体现了创新性和传承性的统一泉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8年版)(泉州市城乡规划局2018年7月),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3与其他标准文件的关系
2018年1~3月,明确修订工作总体目标,编制工作大纲及明确工作分工。 2018年4~6月,标准修订组开展调研和资料收集 2018年7~9月,标准修订组提交编写大纲及工作计划。 2018年10~12月,标准修订组完成初稿。 2019年1~2月,对初稿进行二次修订。 2019年3月,发征求意见函,对初稿征求意见。 2019年4月,修改形成标准送审稿。 2019年5月,公司工程建设技术标准专业工作组组织召开送审稿会议,审查结果为:同意修 以技术标准/指导性技术文件形式报批。
Q/GDW119602019
2019年6月,修改形成标准报批稿。
2019年6月,修改形成标准报批稿
本标准按照《国家电网公司技术标准管理办法》(国家电网企管(2018)222号文)的要求编写。 本标准的主要结构和内容如下: 其中标准主题章包括以下8个章节: 第4章“总则”,主要强调基本依据和基本规定。 第5章“材料”GB 146.2-2020标准下载,对耐候结构钢材的成分、牌号、治炼前后的状态及最终产品的质量要求进行了规定。 第6章“零部件加工”,对最终产品的检查规则进行了规定。 第7章“焊接”,对耐候钢杆塔的焊接技术要求做了详细规定。 第8章“矫正”,对耐候钢杆塔的矫正技术要求做了规定。 第9章“试组装”,提出了耐候钢杆塔试组装要求。 第10章“产品检验”,提出了耐候钢杆塔产品检验方法及要求。 第11章,“包装、标记、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第6.6条和10.3条中,有关镀锌钢的内容进行了删除。 本标准第7.3条中,增加了推荐的耐候钢用焊接材料。 本标准耐候钢的牌号进行了修改,和新发布的GB/T36130一2018铁塔结构用热轧钢板和钢带保持
本标准第6.6条和10.3条中,有关镀锌钢的内容进行了删除。 本标准第7.3条中,增加了推荐的耐候钢用焊接材料 本标准耐候钢的牌号进行了修改,和新发布的GB/T36130一2018铁塔结构用热轧钢板和钢 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