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Q/GDW 11333-2021 架空输电线路岩石基础技术规范.pdfICS 29.240
Q/GDW113332021 代替Q/GDW11333—2014
架空输电线路岩石基础技术规范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发布
砖混结构、构造柱、圈梁、板缝等混凝土施工工艺安全技术交底.docQ/GDW 11333202
Q/GDW 113332021
为规范架空输电线路岩石基础的勘察、设计、施工和试验检测,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根据我国架空输电线路工程建设的实际需求,结合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输电线路机械化施工的 没计体系要求编写, 本标准代替Q/GDW113332014,与Q/GDW113332014相比,主要技术性差异如下: 一增加了复合式锚杆基础术语及技术要求; 一修改了岩石基础适用条件,增加了适用地形要求: 一修改了岩石锚杆基础设计参数取值; 一增加了岩石锚杆验收试验对锚固剂强度要求。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基建部提出并解释。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科技部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 公司、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安徽省电力设计院有 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送变电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 同建设分公司、安徽华电工程咨询设计有限公司、丽水市正阳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金华电力设计院有 限公司、温州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程永锋、杨文智、鲁先龙、丁士君、满银、崔强、冯自霞、朱云祥、张天忠、 刘峰、陈哲、罗义华、刘军、侯先智、刘学军、田雷、朱照清、陈文翰、蔡勇、屠峰、张金锋、刘大平、 可辉、尹勋祥、潘峰、郑众安、孟宪乔、叶超、邹本为、王向阳、程鑫、谷振山、林和、麻坚、郑存波。 本标准2015年1月首次发布,2021年5月第一次修订。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科技部。
Q/GDW 11333202
架空输电线路岩石基础技术规范
本标准规定了架空输电线路岩石基础的勘测、设计、施工及试验检测方面的技术要求与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110(66)kV及以上电压等级架空输电线路岩石锚杆基础、岩石嵌固基础和复合式 杆基础的建设。
Q/GDW11333202
岩石嵌固式基础rockembeddedfoundation 在岩石地基中直接钻(凿)成所需基坑,将钢筋和混凝土直接浇筑于基坑内而形成的基础型式 3.4 锚杆anchor 锚筋与胶结体形成的锚固体系,将荷载传递到稳定的岩层内。 3.5 锚筋anchorbar 专指置入岩孔内的钢筋或地脚螺栓。
锚固剂anchoragen
锚固剂anchoragent 在锚孔内为锚筋和孔壁之间提供粘结锚固力的填充物。通常指砂浆或细石混凝土。
符号和代号适用于本文件。 标准组合荷载效应下岩石基础上拔荷载; 标准组合荷载效应下,第根锚筋上拨荷载: 基本组合荷载效应下,第根锚筋上拔荷载; 作用于承台顶面上水平力对群锚基础重心的X轴和Y轴的力矩 锚杆至群锚基础重心Y轴和X轴的距离。 基础自重与承台上覆土体的重量; 锚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 锚筋与砂浆或细石混凝土间的粘结强度标准值; 锚杆与岩石间的粘结强度标准值; 岩石等代剪切强度标准值; 岩石基础安全系数; 锚筋的净面积; 锚筋直径: 锚筋在砂浆或细石混凝土内的有效锚固长度; 锚筋在砂浆或细石混凝土内的最大传力范围: 锚杆深度; 锚杆在岩体内的有效锚固长度; 锚杆在岩体内的最大传力范围; 群锚外切直径: 相邻锚杆的中心距; 锚杆数量;
Q/GDW 11333202
5.1.1岩石基础应贯彻国家的基本建设方针和技术经济政策,做到安全可靠、先进适用、经济合理、 资源节约、环境友好。 5.1.2岩石基础勘察应开展塔位周围环境调查和塔基岩土体勘探工作,其中周围环境调查至少包括塔 基地形地貌、附近道路等级通行条件。 5.1.3当岩石基础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时,应经过试验验证。 5.1.4岩石基础施工应注意避免对基坑和锚孔之外岩体的完整性和强度的损伤
5.2基础选型与适用范围
a)基础位置地形坡度不宜大于30°; b) 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宜为I级至IV级;对于直锚式岩石锚杆基础,满足基本质量等级要求的岩体 层顶理深不宜大于1m,且塔腿地脚螺栓应直接锚入岩体:对于承台式岩石锚杆基础,满足基 本质量等级要求的岩体层顶理深不宜大于3m; C 基础埋深范围内宜无地下水; d 承台式岩石锚杆基础的承台底部边缘与边坡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0.5m; e) 在岩溶发育和采空区不应采用岩石锚杆基础。 5.2.3 岩石嵌固基础适用的水文地质与地形条件符合以下要求: a 岩石风化程度宜为强风化与中风化; b) 基坑采用非机械化施工时基础理深范围内应无地下水;当采用机械化施工时基坑理深范围内可 有地下水: C) 覆盖层厚度不宜大于3m。 5.2.4 复合式锚杆基础适用的水文地质与地形条件符合以下要求: a 覆盖层厚度宜为不小于3m且不大于5m; 6) 基础理深范围内宜无地下水。 5.2.5 当岩石基础应用于除第5.2.2~5.2.4条要求之外的水文地质与地形条件时,应进行原位试验验 证。
5.3.1岩石锚杆的胶结体材料宜采用细石混凝土,其他要求如下: a 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30,其中水泥宜采用标号不低于42.5级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6 粗骨料选择连续级配碎石,粒径5mm~10mm; 细骨料应选用中、粗砂。 5.3.2 岩石锚杆的锚筋宜采用钢筋和地脚螺栓,其他要求如下: a 当锚筋采用钢筋时宜选用HRB400及以上强度等级热轧带肋钢筋,普通钢筋强度标准值与设计 值应按GB50010的要求执行; b)当采用地脚螺栓时,可选用Q235、Q345、35#、40Cr及42CrMo钢材,并应满足DL/T1236。 5.3.3岩石嵌固基础、岩石锚杆基础的承台和复合基础上部组件用混凝土强度等级应不低于C25,混 凝土强度标准值与设计值应按GB50010的要求执行:岩石基础用地脚螺栓应符合DL/T1236的要求。
Q/GDW 113332021
6.1.1在初步设计勘察阶段,应进行工程地质调查,根据区域地形地貌、岩土性质、地下水等岩土工 程条件,初步研判可采用岩石基础的区段及基础类型;针对可采用岩石锚杆基础的塔位,应进行重点踏 勘,对岩土工程条件复杂或缺少资料的地段,宜布置适量勘探工作。 6.1.2在施工图设计勘察阶段,应在初步设计阶段选定的可应用的区段或塔位,结合塔位地质条件 对拟采用岩石基础的塔位,按照岩石基础要求进行勘察,提出岩土勘察报告,明确岩石基础推荐塔位 及满足基础设计要求的相关岩土资料。
6.2.1岩石基础的塔位宜逐基钻探、逐腿提资,勘察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岩体分类标准见附录B。 6.2.2岩石锚杆基础和复合式锚杆基础的塔位勘察深度不宜小于1.5H,其中H为基础埋深;岩石嵌固 基础的塔位勘察深度不宜小于H+(0.5~1.0)D,其中D为岩石嵌固基础底部直径。
2.3岩石地基勘察宜满足以下要求: a 查明塔基范围内的地形地貌特征、岩性描述及岩土体性质特点、地下水埋深及类型、不良地质 作用等; 对岩土体及地下水的腐蚀性进行分析评价; C 对塔基附近的不良地质作用进行分析评价,并提出治理建议; d 提出岩体重度、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等基本物理力学参数: e) 采用机械化钻孔施工的岩石嵌固基础,应提出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等参数; f 施工验槽地基条件与原勘察报告不符时,进行施工勘察。 2.4 岩石锚杆基础与复合式锚基础勘察除满足6.2.3条的要求外,尚需查明与描述的主要内容包 初步设计阶段应根据沿线区域地形地貌、岩土性质、地下水、地震及地质构造等条件,具体应 包括: 1)查明沿线不良地质作用分布及发育程度; 2)查明沿线区域地形地貌、覆盖层分布规律、基岩岩性及其风化特征、特殊性岩土、地下水 地震及地质构造等工程地质条件; 3)初步查明沿线岩石锚杆地基潜在适宜区段的地基土腐蚀性: 4)初步判断可能采用锚杆基础的区段,提出岩右锚杆地基基础设计的相关建议和措施。 b 施工图设计阶段对初步判断满足适宜性条件的岩石锚杆基础塔位场地,在查明场地稳定性的前 提下,重点查明地基条件。应包括下列内容: 1)查明塔位场地及邻近区域有无滑坡、崩塌、采空区等不良地质作用; 2)查明塔位场地地形坡度,上覆土层成因、类型、厚度,岩石岩性与类别、坚硬程度、风化 程度,岩体的结构类型、完整性;划分岩体质量等级;可溶岩的溶洞、溶沟、溶槽发育规 模及其充填情况; 3)查明塔位场地地基岩土腐蚀性: 4)查明地下水分布和变化规律; 5)查明特殊性岩土分布及其工程特性; 6)判别岩石锚杆基础地质条件适宜性,提供满足岩石锚杆基础建设所需的岩土资料。 2.5岩石地基勘察应采用工程地质调绘和现场勘探相结合,勘探方法根据GB50021要求进行
6.2.3岩石地基勘察宜满足以下要求
Q/GDW 11333202
7.1.1根据勘察结果,对采用岩石基础的安全性、经济性、施工可行性进行综合评估与判
7.1.1根据勘察结果,对采用岩石基础的安全性、经济性、 施工可行性进行综合评估与判定。 7.1.2岩石基础的防腐蚀应满足GB/T50046要求。 7.1.3岩石基础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地基进行承载力计算并满足有关要求: b)当基础建造于斜坡或邻近斜坡时,且经勘察评估滑坡风险较高时,需进行塔基稳定性验
3岩石基础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地基进行承载力计算并满足有关要求: D 当基础建造于斜坡或邻近斜坡时,且经勘察评估滑坡风险较高时,需进行塔基稳定性验算: 基础均进行构件承载力计算,构件承载力及构造措施满足有关要求; 基础或承台中地脚螺栓均进行连接设计,当采用常规措施时地脚螺栓锚固长度满足相关要求 当采取机械锚固措施时按GB50010进行相关计算并满足相应要求
7.2.1岩石锚杆基础设计应验算以下内容:
a 锚筋抗拉承载力、锚筋与胶结体界面粘结承载力、锚杆体与岩体界面粘结承载力、岩体整体折 剪承载力计算均应满足相应要求: b)承台结构的抗剪、抗弯、抗冲切承载力,以及构造、锚筋与承台的锚固连接应满足相应要求 7.2.2单根锚筋承载力计算,应符合式(1)的要求:
式中:T 基本组合荷载效应下第i根锚筋上作用力设计值,kN; 用力按7.2.6计算; 一 锚筋抗拉强度设计值,kPa; An 锚筋的净面积,为普通钢筋的公称截面面积或地脚螺栓的净截面积,m²。 7.2.3单根锚筋与锚固剂间的粘结承载力计算,应符合式(2)的要求:
la 锚筋在锚固剂内的有效锚固长度,取锚杆深度ho和锚筋在锚固剂内的最大传力范围la 两者的小值,m; ho 锚杆深度,直锚式岩石锚杆基础取钻孔深度,承台式取承台底至孔底的长度,m; la 锚筋在锚固剂内的最大传力范围,按公式(3)计算,m; Ta 锚筋与锚固剂间的粘结强度设计值,可按表1采用,kPa; 采用2根或2根以上钢筋点焊成束做锚筋,界面的粘结强度降低系数,取0.70~0.85。
表1锚筋与锚固剂间的粘结强度设计值t.(kPa)
用砂浆等锚固剂时,根据锚固剂强度标准值参照细石混凝土强度等级对应的粘结强度设计取值; 混凝土强度等级低于C25或高于C40时,强度设计值应通过试验验证并统计分析确定。
Q/GDW 113332021
7.2.4单根锚杆与岩石间的粘结承载力计算,应符合式(4)的要求!
Tik<元Dlh/K
式中:TiK 标准组合荷载效应下第i根锚筋上拨作用力,kN;群锚基础各锚杆上拨作用力按7.2.6 计算; D 锚杆直径,即钻孔孔径,m; 1b 锚杆在岩体内的有效锚固长度,取锚杆深度ho和锚杆在岩体内的最大传力范围两者 的小值,m; b 锚杆在岩体内的最大传力范围,未风化或微风化岩石取25D,中等风化岩石取35D, 强风化岩石取45D,m; 2 锚杆与岩石间的极限粘结强度标准值,可按表2采用,kPa; K 锚杆基础上拨承载力安全系数,按表3取值
表2锚杆与岩石间的极限粘结强度标准值th(kPa)
注1:适用于锚固剂为C30级细右混凝土和M30级水泥砂浆。 注2:本表中t取值应综合考虑岩体的完整程度和风化程度,岩体越破碎、风化越严重时,取表中同类岩的较
表3锚杆基础上拔承载力安全系数K
7.2.5岩石锚杆基础宜进行岩体抗剪承载力验
单锚岩体抗剪承载力计算,并符合式(5)的
体极限等代剪切强度标准值,可按表 锚杆基础在岩层内的埋深,m。
Tk<元h (D+h)t /K
表4岩体极限等代剪切强度标准值t.(kPa)
注:岩体越破碎、风化越严重时,取低值。
在微风化岩石中b'≤4D、中等风化至强风化岩石中b'≤6D时,进行群锚基础基岩整体剪切承 载力计算,并符合式(6)的要求:
Tk≤元h(a+h)ts/K+O
式中:a 群锚外切直径,m;当群锚为正方形布置时取a=V2b+DGB/T 26958.28-2020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滤波 第28部分:轮廓滤波器 端部效应.pdf,当群锚为圆形布置时取 a=b+D;其中b含义如图所示; 相邻锚杆的中心距,m; Qf 基础自重与承台上覆土体的重量,kN; 飞K 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下锚杆基础上拔荷载,kN。
Q/GDW11333202
Q/GDW 113332021
7.2.6岩石锚杆基础中各锚杆上拔力按式(7)确定 错误!
7.2.6岩石锚杆基础中各锚杆上拔力按式(7)确定
图4岩石锚杆基础剪切计算简图
式中:Tis 群锚基础中第i根单锚上拔荷载效应,kN; Ts 上拔杆塔对基础的荷载作用组合值,kN; n 锚杆数量; Mx,My 作用于承台顶面上水平力对群锚基础重心的X轴和Y轴的力矩钻孔桩专项施工方案,kN·m; Xi,Y 锚杆i至群锚基础重心Y轴和X轴的距离,m。 7.2.7岩石锚杆基础承台的受弯、受剪、冲切承载力可按GB50007、GB50010、JGJ94相关规定校核 岩石锚杆基础承台结构及配筋可按DL/T5219相关规定计算。
7.3.1岩石嵌固基础的计算,应符合式(8)的要求:
7.3.1岩石嵌固基础的计算,应符合式(8)的要求: Tk≤元h(D+h)ts/K+Qf 式中:Ts 岩体极限等代剪切强度标准值,可按表4采用,kPa; h 岩石嵌固基础在岩层内的埋深,m; 岩石嵌固基础底端直径,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