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安装工程管理与实务

机电安装工程管理与实务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130.9 KB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406489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机电安装工程管理与实务

第一讲  1M410000机电安装工程技术基础知识

1. 常用机械传动系统的基础知识 2. 常用电工技术的基础知识 一、常用机械传动系统的基础知识 1M411011  常用机械传动系统的类型有: 1. 齿轮传动: (1) 分类:①平面齿轮传动 ②空间齿轮传动。 (2) 特点:优点  ①适用的圆周速度和功路率范围广。 ②传动比准确、稳定、效率高。 ③工作可靠性高、寿命长。 ④可实现平行轴、任意角相交轴和任意角交错轴之间的传动 缺点 ①要求较高的制造和安装精度、成本较高。      ②不适宜远距离两轴之间的传动。     (3)渐开线标准齿轮基本尺寸的名称有 ①齿顶圆②齿根圆③分度圆④摸数⑤压力角等。 2. 涡轮涡杆传动: 适用于空间垂直而不相交的两轴间的运动和动力。 (1) 特点:优点  ①传动比大。 ②结构尺寸紧凑。 缺点 ①轴向力大、易发热、效率低。      ②只能单向传动。 (2) 涡轮涡杆传动的主要参数有:①模数②压力角③蜗轮分度圆④蜗杆分度圆⑤导程⑥蜗轮齿数⑦蜗杆头数⑧传动比等。 3. 带传动:包括  ①主动轮 ②从动轮 ③环形带 (1) 适用于两轴平行回转方向相同的场合,称为开口运动,中心距和包角的概念。 (2) 带的型式按横截面形状可分为平带、V带和特殊带三大类。 (3) 应用时重点是:①传动比的计算 ②带的应力分析计算 ③单根V带的许用功率。        (4)带传动的特点:   优点:     ①适用于两轴中心距较大的传动;     ②带具有良好的挠性,可缓和冲击,吸收振动;    ’     ③过载时打滑防止损坏其他零部件;     ④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缺点:     ①传动的外廓尺寸较大;     ②需张紧装置;     ③ 由于打滑,不能保证固定不变的传动比;     ④带的寿命较短;     ⑤传动效率较低。 4. 链传动包括  ①主动链 ②从动链 ③环形链条。 (1) 滚子链和环形链 (2) 链传动的传动比不大于8,中心距不大于5~6m,传递功率不大于lOOkW,链   轮圆周速度不大于15m/s。 (3)链传动与带传动相比的主要特点:没有弹性滑动和打滑,能保持准确的传动比;需要张紧力较小,作用在轴上的压力也较小;结构紧凑;能在温度较高、有油污等恶劣环境条件下工作。 (4)链传动与齿轮传动相比,其主要特点:制造和安装精度要求较低;中心距较大时,其传动结构简单;瞬时链速和瞬时传动比不是常数山东世贸大酒店室内装饰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传动平稳性较差。 5.轮系   由一系列齿轮组成的传动系统统称为轮系,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 (1)轮系分为定轴轮系和周转轮系两种类型。定轴轮系传动时,每个齿轮的几何轴线     都是固定的;周转轮系传动时至少有一个齿轮的几何轴线绕另一个齿轮的几何轴线转动。    (2)轮系中的输入轴与输出轴的角速度(或转速)之比称为轮系的传动比。定轴轮系的    传动比在数值上等于组成该轮系的各对啮合齿轮传动比的连乘积,也等于各对啮合齿轮中所有从动齿轮齿数的乘积与所有主动齿轮齿数乘积之比。 (3)在周转轮系中,轴线位置变动的齿轮,即既作自转,又作公转的齿轮,称为行星轮 (4)周转轮系的传动比不能直接用求解定轴轮系传动比的方法来计算,必须利用相对    运动的原理,用相对速度法(或称为反转法)将周转轮系转化成假想的定轴轮系进行计算。    (5)轮系的主要特点: ① 适用于相距较远的两轴之间的传动; ② 可作为变速器实现变速传动; ③ 可获得较大的传动比;实现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1M411013  常用轴承的类型、特性及其润滑和密封方式

1M411020  掌握电工技术的基础知识  1M411021  交流,直流电源的区别及其对负载作用的差异    电气安装工程总体由三大部分组成:    电源及其开关控制设备;    供电用和控制用线路;    用电负载,即用电设备、器具的电气部分。    这三大部分按预期要求合理、可靠地组合起来形成电路,可获得满足需要的功能。    (1)电源         电源可分为直流电源和交流电源两种。 直流电源: 直流电源G的电动势正、端电压Uab、对负载R提供的电流I等的方向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交流电源:交流电源g的电动势e、端电压Uab对负载R提供的电流i等的方向和大小随着时间作周期性变化,如变化规律随时间呈正弦变化状态称正弦交流电源,所构成 的电路称正弦交流电路。     正弦变化交流电动势的瞬时值e的表达为:  

 e=emsin(ωt+ψ)

em—电动势的最大值(幅值)(V);

ω—角频率(rad/s);

ψ—初相角(初相位、初相)(rad);

1M411023  电流、电压、功率及主要非电物理量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为了实施对机电安装工程试运行情况和日后生产或使用情况进行有效监视,电气工程中有许多测量电量的仪表,如电流表、电压表、功率表等。同时为正确反映机械设备等的其他非电物理量,以利手动或启动调节工艺参数和使用状态,如设备的转速、造纸机上纸的厚度、照明的照度、轴瓦的温度、室内空气的温度等都可转换成电量用仪表反映,仪表的显示有指针式、数字式、记录式等不同类型。

按被测量直流电流数值的大小,可分成大、中、小三段,机电安装工程很少遇到处于小段的测量

●  中段直流电流的测量: 将直流电流表(A)串人负载电路内,注意表的极性,使直流电流J自表的正极流入,负极流出,接反后会无法测量或损坏仪表,同时为保证测量精度应选用直流电流表内阻远小于负载电阻R的仪表,RA/R应小于允许误差的1/5。允许误    差的确定,往往是选用仪表精度等级的依据,通常由设计来作出规定。

● 大段直流电流的测量:在负载电路内串入一个电阻值较小,基本不会影响负载电流I变异的分流器F,分流器F的电阻值是个常数,目的是保持测量的准确性。

只要用直流毫伏表、电位差计或直流数字电压表(mV),测量出分流器F两端的直流电压值Uf,通过I=Uf/Rf,计算,便可获得所测直流电流I的数值。当然也可在专用的毫伏计、电位差计、直流数字电压表的显示部分制成相对应的直流电流读数。这些仪表接线同样要注意极性。    ‘

大段直流电流测量除用分流器法外,还有直流互感器法,直流比较仪法等。

同样直流电压值也分大、中、小三段.

●  中段直流电压的测量:

将直流电压表的两根连线并联在负载只或电源的两端,便可读得负载上或电源的直流电压值,同样要注意连线的极性不可错接。直流电压表的内阻Rv要远大于负载电阻R,R/Rv至少应小于允许误差的1/5。

●  大段直流电压的测量:

用一大阻值的电阻R与一直流毫安表串联起来,且电阻R的阻值远远大于毫安表的内阻,同时电阻R在使用温度范围内,阻值是稳定的,则毫安表测得电流I乘上R为所测电压值。毫安表的显示部分可指出相对应电压值的读数。这个方法称附加电阻法。

大段直流电压测量除用附加电阻法外,还有电阻分压器法、直流电压互感器法等。

由于直流功率P=UI,所以功率表要输入电压u和电流I两个信号,图中x号为功率表的电压、电流线圈的始端,rg为电压线圈的附加电阻,功率表读数直接指出电路负载功率值,这个方法适用于I在0.025~10A,U在1—1000V之间。

(4)正弦交流电的有效值

正弦交流电的电流和电压是随时间发生变化的,某一时间的数值称瞬时值,在工程实际应用中和各类电工产品铭牌标示上以及仪表测量显示都以有效值表示。有效值的定义为:

在相同的电阻上,正弦交流在一个周期内损失的电能与一直流量损失的电能相同,则这个直流量的数值称正弦交流的有效值。所以正弦交流电流的有效值为:

因此,交流电流的有效值又称为交流电流的均方根值。同理,交流电压的有效值为:

  I=o.707Im;U=0.707Um; e=0.707Em

 (5)交流电流的测量

 同样交流电流值分为大、中、小段,机电安装工程也以测量中段为主 。

●  中段交流电流的测量:

 将电流表A串人负载电路内即可读得交流电流的有效值,交流电流表无极性要求,同本条(1)所述理由RA/R应小于允许误差1/5,以保证测量精度。

●  大段交流电流的测量:

 将适配的交流电流互感器串入负载电路内,互感器由于电磁作用,在二次侧n2线圈内便有二次电流I2流通,通过计算便可得负载电流I1(称一次电流)的数值。

I1=KI2(K=n2/n1)

 采用交流电流互感器测量交流大电流的注意事项:

①国家标准规定,不论互感器一次侧电流额定值大小为多少,互感器二次侧电流额定值为5A不变;

②互感器二次侧接线不允许开路,且二次电路标有的接地端钮必须接地;

③电流互感器主线路(一次侧)与测量线路(二次侧)间有电的隔离,这对高压电流测量十分有利。所以电流互感器的规格型号有不同的电压等级,千万注意不能以低压电流互感器替代高压电流互感器,一定要与负载电路的电压等级适配二次侧线路中电流表如与电流互感器配套的,显示额定数值不是5A,而是已乘K值后的一次侧电流数值。

同样交流电压值分为大、中、小段,要求同本条(2)所述理由,R/Rv应小于允许误差1/5安全资料技术交底范本,以保证测量精度。

●大段交流电压的测量:电压的测量在交流电压小于1500V时,可以用与大段直流电压测量方法相同,采用附加电阻法。

当电压大于1500V时,需采用交流电压互感器法,交流电压互感器有一次、二次线圈,一次并联于被测电压U1,二次接电压表V,不论一次电压U1高低多少,二次电压额定值通常为I00V。U1=KU2(K=n1/n2)

   交流瞬时功率在一个周期T的平均值称为平均功率,又称有功功率,以P表示,单位为瓦(W)。 P=UIcosф.

   交流电路的UI不是实际消耗功率,称视在功率,以S表示,即s=UI,单位为伏安(VA)。视在功率用以标记电气设备的额定状态,如额定电压、额定电流,两者乘积;单相时  

   为设计计算需要,引入无功功率Q的概念,单位为乏(var)。 Q=UIsinф, 由于电路有容性感性之分db37t 5228-2022 建筑工程质量安全辅助巡查规程,亦即ф<0、Qo、Q>o电路呈感性。容性电路、电流超前于电压变化,感性电路电流滞后于电压变化。

●  交流功率测量: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