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NBT 51067-2017 综放工作面顶煤回收技术规范.pdfICS73.020 D15 备案号:58297—2017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SJ/Z 21584-2020 片式膜固定电阻器统计过程控制技术实施指南.pdfNB/T510672017
NB/T510672017
综放工作面顶煤回收技术规范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煤炭行业煤矿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矿集团有限公司、究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充矿东华重工有限公司、充煤菏 泽能化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孟祥军、王振平、王富奇、杨培举、张崇红、孙洪江、吕建为、彭蓬、元玉浩、颜卫东 刘付俊刘胜利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煤炭行业煤矿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矿集团有限公司、究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充矿东华重工有限公司、充煤菏 泽能化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孟祥军、王振平、王富奇、杨培举、张崇红、孙洪江、吕建为、彭蓬、元玉浩、颜卫东 刘付俊,刘胜利
NB/T 510672017
综放工作面顶煤回收技术规求
顶煤回采率按照GB/T31089给出的方法进行计算。 综放工作面主要通过减少工艺损失,减少工作面初采、末采及端头损失提高煤炭资源回采率
4.3综放工作面设计要求
4.5综放工作面工艺与装备要求
软煤条件放煤工艺如下: a)工作面机采高度应根据采放比确定GB/T50328-2014(2019年版) 建设工程文件归档规范及条文说明,宜小于2.8m。 b)循环步距小于0.7m。 c)工作面放煤步距可采用一采一放。
中硬煤条件放煤工艺如下: a)工作面机采高度应根据采放比确定,宜大于3.0m。 b)循环步距宜大于0.7m。 c)工作面放煤步距可选用一采一放或两采一放。
a)工作面机采高度应根据采放比确定,应大于3.0m。 b)循环步距应大于0.7m。 C)工作面放煤步距可选用一采一放、两采一放或多采一放。 5.4采放比小于1:1时,采用单循环顺序或间隔放煤;采放比大于1:1时,可采用多循环顺序或间隔 放煤方式。
6.1按照MT/T1023确定煤层注水的可注性,可注水煤层可采用注水方式弱化难冒放顶煤;否则,采 用爆破方式弱化难冒放顶煤。 6.2综放工作面按照MT501进行顶煤注水软化。 6.3顶煤爆破弱化:顶煤预爆位置应在工作面未采动区进行,并制定专门的安全技术措施;爆破钻孔采 用工艺巷施钻方式或轨道巷内施钻方式
7.1综放工作面回采前采用爆破预裂方式松动顶煤。 7.2开切眼顶煤切断爆破,回采前在架间向工作面后方施工炮眼,终孔距煤层顶板不大于1m。 7.3顺槽超前松动爆破,在工作面两顺槽内向开切眼方向施工钻孔,根据煤层倾角及厚度确定钻孔 参数。 7.4严格控制综放工作面末采期间的铺网距离
8.1工作面端头应采用有放顶煤功能的支架,实现端头放煤 8.2端头放煤工艺采取与中间架相同的工艺方式。 8.3顶煤块度较大时,可同时操作相邻支架放煤机构
矿井应建立健全放煤考核管理制度,并加强现场放煤效果检验,提高放煤管理水平。 加强职工业务培训,提高放煤工操作技能。 煤厚变化较大时,应加强超前煤厚探测,及时调整放煤工艺。 应加强超前探测,掌握工作面内构造、顶底板的岩性以及仰俯采角度的变化,及时调整回采层位 加强支架放煤机构维护,提高放煤效果。 强化计量和煤质管理,提高顶煤回采率。
9.1矿并应建立健全放煤考核管理制度,并加强现场放煤效果检验,提高放煤管理水平 9.2加强职工业务培训,提高放煤工操作技能。 9.3煤厚变化较大时,应加强超前煤厚探测,及时调整放煤工艺。 9.4应加强超前探测,掌握工作面内构造、顶底板的岩性以及仰俯采角度的变化办公楼工程防水施工方案,及时调整回采层位 9.5加强支架放煤机构维护,提高放煤效果。 9.6强化计量和煤质管理,提高顶煤回采率。
NB/T51067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