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3884-2020 医用空气加压氧舱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指南

DB37/T 3884-2020 医用空气加压氧舱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指南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8M
标准类别:环境保护标准
资源ID:209519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37/T 3884-2020 医用空气加压氧舱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指南

4.1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

使用单位依据《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和本实施指南中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标准及风 险评价方法,进行氧舱的风险辨识、评价、确定风险等级,明确分级管控的责任部门、责任人,落实管 控措施,形成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使用单位根据风险管控清单,按照氧舱相关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以及《特种设备事故隐患抖 查治理体系细则》的要求,制定隐患排查的标准,确定隐患排查的类型和周期等实施方案,定期进行隐 惠排查。 使用单位开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是提高隐患治理科学性、针对性的前提条件;隐患排查治理是以 风险管控措施为排查依据,是控制、降低风险的有效手段。两者相互促进、互为补充,实现有效控制风 险、预防事故的目的。

DB37/T38842020

使用单位是医用空气加压氧舱使用的安全责任主体,应在单位确定内设机构,组织实施氧舱风险分 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规定其职责、目标与任务;由单位(内设机构)氧舱安全管理委员会(小组)承 组本单位氧舱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惠排查治理工作。 医用空气加压氧舱使用单位负责氧舱使用的日常管理、风险防范、应急处置等,应当履行氧舱的运 行、维护保养、修理、更新、改造、检验、安全技术评估等管理职责,检查确认在氧舱醒目位置标识的 安全注意事项、检验标志以及使用标识、维护保养标识等,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分别编配氧舱安全管理负 贵人及氧舱安全管理人员。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的要求,按照《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等特种设备安全相关法律 去规、规章、规程的规定,确定使用单位主要负责人、单位安全管理负责人、氧舱安全管理负责人、氧 舱安全管理员、氧舱工作人员等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惠排查治理中的职责。

危险源辨识时,使用单位应当贯彻氧舱安全管理“三落实、三有证、一检验、一预案”和正确操作、 精心维护的要求,按照《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导则》列出的事故特征,对该台氧舱及其作业过 程中潜在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JC/T 2069-2011 中空玻璃间隔条 第1部分:铝间隔条,辨识范围应考虑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四个方 面,其中: 一一人的因素应包括氧舱安全管理负责人、氧舱安全管理及维护人员等工作人员的持证上岗情况、 安全培训、人员编配等; 物的因素应包括氧舱舱体、压力调节系统、呼吸气系统、电气系统、舱内环境调节系统、消防 系统和安全附件与安全保护装置等; 环境因素应包括建筑物、构筑物的构造、使用强度、使用频率等设备环境,以及温度、湿度等 自然环境等;“建筑物周围远离火源和污染源”; 一一管理因素应包括氧舱安全管理制度、岗位职责、操作规程、应急预案、安全技术档案等。 注:三落实:落实管理机构、落实责任人员、落实规章制度(以文件的形式明确);三有证:氧舱有《特种设备使 用登记证》、氧舱工作人员有《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和《医用高压氧专业培训合格证》;一检验:氧舱依法 进行监督检验、定期检验;一预案:落实《山东省医用空气加压氧舱突发事故应急处理预案指南》

依据《特种设备事故报 正主要包括泄漏、受困、触电、爆 燃、火灾、断裂、爆炸、其他伤害等: 人员受困、财产损失、社会影响等。

5.2.3危险源辨识的方法

使用单位宜采用安全检查表法(SCL)进行危险源辨识

DB37/T38842020

5.3.1风险等级评价方法

危险源的风险等级是利用风险评价方法来进行判定,对于辨识出的危险源,氧舱使用单位进行风险 评价时,应考虑人、设备和财产等三方面存在的可能性和后果严重程度的影响,并结合实际,明确后果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严重性和风险度取值标准,确定适用的风险判定准则,进行风险评价,判定风 等级,并完善《安全检查表分析(SCL+LS)评价记录》 具体可参照《特种设备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DB37/T3078一2017)“附表一:风险矩阵(LS) 评价法”。

5.3.2风险等级确定原则

单台氧舱风险等级是以该台氧舱的全部危险源中辨识结果最高的等级确定。风险等级按照从高到低 分为5级:1、2、3、4、5。其中,1级为最高风险,5级为最低风险。 以下情形的危险源,其风险等级直接判定为1级: a 超过氧舱的规定参数范围使用的; b) 缺少安全附件和安全装置或装置失灵而继续使用的; 未经检验检测或经检验检测判定为不合格而继续使用的; d 氧舱制造厂家未取得生产资质而非法生产的; 超过设计使用年限未经重新评估的; 发生氧舱设备事故和自然灾害未经检验的 g)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认定为重大危险源的

制定管控措施:在前期危险源辨识的基码 上进行风险分析,针对可能存在的不同风险,制定切实可 行、便于操作、风险可控的管控措施。包括:设备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措施、个体防护措施 应急措施等。

5.5.1风险分级管控实施

使用单位根据确定的评价方法与风险判定准则对单台氧舱进行风险评价分级后,按照附录A《风险 等级对照表》规定的对应原则,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 蓝”四种颜色表示,并对该台氧舱实施分级管控

DB37/T38842020

风险辨识和评价后,在《安全检查表分析(SCL+LS)评价记录》的基础上,增加“管控层级”、“责 任人”后,形成《风险分级管控清单》,逐级汇总、评审、修订、审核、发布、培训,实现信息有效传 递

5. 5.2 重大风险氧舱确定原则

根据氧舱使用管理的特点,除5.3.2中危险源已被判为1级的氧舱外,属于以下情形之一的,直接判 定为重大风险氧舱,用红色标识,严格管控: a)未按规定建立氧舱安全管理制度; b)未按规定要求编配医、护、技人员; c)未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的; d)未按规定进行应急预案演练的

5.5.3.1使用单位应结合风险评价的结果,将制定的风险控制措施告知内部员工或维保单位,并进行

5.5.3.1使用单位应结合风险评价的结果,将制定的风险控制措施告知内部员工或维保单位 风险分析结果记录和管控措施的培训,使其掌握本岗位所涉及的风险点和危险源,包含氧舱的风 危险源的风险等级、所需管控措施、责任部门、责任人等信息。 5.5.3.2使用单位应在氧舱、机房、供氧室等重要位置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闲人免进、严禁

开展隐患排查治理是氧舱使用单位对风险管控进行的有效措施,是氧舱安全管理和风险管控的重要 内容,使用单位应组织氧舱安全管理负责人、氧舱安全管理及维护人员、氧舱工作人员对氧舱风险分级 管控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确认、排查并记录。

6.2.1氧舱设施类隐患

6. 2. 2 基础管理类隐患

基础管理类隐患是指氧舱使用单位安全管理制度及日常操作等方面存在的缺陷,排查类型 DB37/T3079—2017。

6.3排查类型、周期和组织级别

6. 3. 1且常排查

指氧舱使用单位每日对在用氧舱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的过程,可由氧舱工作人员配合进行日常排 查。在日常排查时,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并按照规定程序向氧 舱安全管理负责人和科室负责人报告。排查人员:氧舱安全管理及维护人员或经过使用单位专业培训的 人员:排查周期:每日:组织级别:氧舱安全管理负责人,

DB37/T38842020

指氧舱使用单位根据单位实际情况开展的专项隐患排查工作,可以分为定期排查、投诉排查、重点 时段排查和事故类比排查等。 定期排查是指使用单位结合氧舱维保周期和检验周期以及单位实际情况,定期开展的隐惠排查工 作。使用单位可以结合维保单位维保和检验单位检验过程,由氧舱安全管理员同步开展定期排查。当使 用单位自身能力不足时,可以聘请专业机构或人员来协助进行专项排查工作。排查周期:氧舱维保周期 和检验周期以及单位实际情况;组织级别:氧舱安全管理负责人负责。 投诉排查是指使用单位收到进舱人员以及其他相关人员对氧舱的投诉后开展的隐惠排查工作。排查 周期:随机;组织级别:氧舱安全管理负责人。 重点时段排查主要是指政府重大活动或法定节假日前对氧舱安全状况、安全管理情况、应急预案情 况等进行检查,特别对各级管理人员、维保人员的值班安排和安全措施、应急预案的落实情况等进行重 点检查。排查周期:政府重大活动或法定节假日前;组织级别:由单位主要安全管理负责人参与。 事故类比排查是对使用单位内部发生事故或故障、同类使用单位发生氧舱事故后进行的举一反三的 安全检查。排查周期:随机;组织级别:由单位主要安全管理负责人参与。

6. 4. 1 一般隐患治理

氧舱一般事故隐惠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惠。 由氧舱安全管理及维护员或氧舱安全管理负责人等工作人员发现隐患后,由维护保养人员或有 质的单位立即进行整改。整改情况要经氧舱安全管理负责人确认;难以立即排除的应及时进行 报、制定整改措施并限期整改

6. 4. 2 重大隐患治理

氧舱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无法立即整改排除,需要停舱整改排除的隐患。 对于重大事故隐患,应当由单位安全管理负责人组织氧舱科室全体人员及时评估,并编制事故隐患 评估报告书。评估报告书应当包括事故隐患的类别、影响范围和风险程度以及对事故隐患的监控措施、 治理方式、治理期限的建议等内容上报并解决。 根据评估报告书,氧舱使用单位安全管理负责人应组织制定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治理方案应当 标准信息服务 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a)治理的目标和任务; b 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C 治理的费用和物资; d 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 e) 治理的时限和要求; 防止整改期间发生事故的安全措施(含应急措施), 对于重大事故隐患的整改结果,由氧舱安全管理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对隐患治理情况进行验收,并 填制《重大隐惠排查治理台账》 (格式可参考DB37/T3079—2017)

DB37/T38842020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项目清单等内容;涉及重大风险、重大事故隐患时,其辨识、评价、整改过程 记录,针对重大风险、重大事故隐患的风险控制措施及其实施、改进记录和验收记录等,应单独建档管 理。

虱舱使用单位应根据 利用网络技术(质控软件等),建立双重预防 管信息系统相对接

DB37/T38842020

表A.1风险点登记台账一医用空气加压氧舱

风险等级对照表见表A.2.

表A.2风险等级对照表

重大隐患排查治理台账见表A.3。

DB37/T38842020

表A.3重大隐患排查治理台账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公告栏(举例)见表B.1。

DR37/T 38842020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公告栏(举例)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公告栏(举例》

表B.1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公告栏(举例)

DB37/T 38842020表C.1医用高压氧舱风险分级管控清单(续)风险点评价风险不符合标准的事管控层检查项目标准级别管控措施责任人分级故特征及后果级加减压,应急排放管道畅通,连接牢固,阀及排污管道门灵活3级黄泄漏、断裂每日检查,确保管道畅通,连接牢固,阀门灵活岗位级氧舱安全管理员每月维保,确保正常,在明显位置标注开关方向和标识:2应急排放装置标识明确,操作灵教可靠4级监受困多人舱应急卸压时间≤2.5分钟,单人舱应急卸压时间岗位级氧舱安全管理员≤1.0分钟。压气体过滤器精细多级过滤,达到《氧3规》要求2级格其他伤害选用精细多级过滤,定期更换过滤材料岗位级氧舱安全管理员力调气体检测装置压力介质质量达到《氧舱监其他伤害日常监测,质量指标:碳氢化合物≤0.1mg/(N·m²),氧舱安全管理员、氧节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要求4级水≤575mg/(N·m²),颗粒物2级,气味无科室级高压氧科负责人舱和舱内呼吸装置(含设5性能可靠吸排气灵活4级蓝泄漏开舱前或前一次出舱后检查,发现间题立即排除或更换岗位级急救吸氧装置)氧舱安全管理员备吸气供氧流量、浓度要进行测开舱前应确定呼吸气体源须满足额定进舱人员在舱内呼吸气体定,氧气舱加湿装置加湿其他伤害吸用时所需要最大用量和流量的要求:确保加湿装置运氧舱安全管理员、系性能确定,空气舱宜安装4级科室级统行正常,空气舱也应用100%量程测氧仅抽查氧气纯度高压氧科负责人加湿装置并确保测氧仪氧传感器的有效性,发现间题及时处理供氧管路连接牢固,无油污污染3级黄火灾日常检查,确保连接牢固,发现油污立即清除或更换岗位级氧舱安全管理员执行氧气瓶安全管理使按照氧气瓶安全管理使用规定储存(通风、防爆、远离氧气瓶用规定2级格泄漏、爆燃明火、臣放)、使用(禁止敲击碰撞、不得靠近热源、岗位级氧舱安全管理员缓慢开启、保留余氧)、每三年进行一次检验,9各控制阀门操作灵活可靠3级黄泄漏开舱前检查,确保性能稳定,发现间题立即更换岗位级氧舱安全管理员11

DB37/T 38842020表C.1医用高压氧舱风险分级管控清单(续)风险点评价风险不符合标准的事管控层检查项目标准级别分级管控措施责任人故特征及后果级电气元器件和电使用安全电压,不得产生过载3级黄触电、火灾日常检查,无松动、老化,所配备的开关为感应式开线(缆)岗位级氧舱安全管理员和电火花等现象关。发现间题及时处理视频监控装置设置在氧舱外部,并且应与舱23级黄火灾每月维保,确保有效隔绝岗位级内有效隔绝和密封氧舱安全管理员不能在舱内设置开关或使用4级使用有线连接,双工对讲,每次开舱前检查通话性能,3通讯对讲装置其他伤害岗位级无线通讯对讲装置确保良好。氧舱安全管理员设感应式开关,有声光报警信氧电应急呼叫装置号,报警信号应由舱外工作人4级蓝其他伤害每次开舱前检查,确保信号正常,发现间题及时处理岗位级氯舱安全管理员舱员手动解除设系隔离变压器装置、金属材科舱体的氧舱应在舱备统电流过载保护装外设置隔离变压器装置、电流4级触电每周维保,发现间题及时处理。岗位级氧舱安全管理员置过载保护装置冷光源与舱内隔绝和密封,照氧舱照明采用舱外冷光源,确保照度达到601x,照度氧舱照明度达到601x,照度不均匀度4级蓝其他伤害不均匀度≤60%,每月维保,确保应急照明系统正常,岗位级≤60%。应急照明可在供电中氧舱安全管理员发现间题及时处理断时自动启动,氧舱应急电源装正常供电中断时,能自动投入4级其他伤害每月维保,确保应急呼叫、应急照明、通讯对讲、呼置使用时间不小于30分钟吸气体浓度测定等装置正常工作时间不小于30分钟。岗位级氯舱安全管理员12

DB37/T 38842020表C.1医用高压氧舱风险分级管控清单(续)风险点评价风险不符合标准的事管控层检查项目标准管控措施责任人级别分级故特征及后果级安全管理制度与操作规程建立健全并上墙4级蓝其他伤害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与操作规程并上增与年检同步检查科室级科负责人氧舱内外应有“严禁烟火”等黄在氧舱醒目设置并牢固可靠氧舱安全管理2防火警示标识警示标识3级火灾岗位级员3突发事故应急《山东省医用空气加压氧舱2级单位应成立事故应急救援组织:建立健全事故应急预院级科医院安全负责3预案及演练突发事故应急处理预案指南》其他伤害案:按规定开展应急数援演练并保存记录。室级人及科负责人进舱人数按《氧舱安全技术监察规》要标准信息服黄其他伤害每次治疗前检查,进舱人数不超过治疗舱的额定进舱人求执行3级岗位级数,并做好记录值班人员安础全安全技术档案至少包括:管管(1)《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表》;理理(2)设计、制造、安装和改造与修理技术资料和文件以及验收报告:(3)年度检查记录、报告,定期检验报告以及检查、检4级验中发现的间题和处理情况等资料;岗位级氧舱安全管理5安全技术档案档案完善齐全其他伤害(4)日常维护保养和定期安全检查记录:员(5)计量器具校验或者检定证书以及修理和更换记录:(6)氧舱操作和运行记录:(7)事故或者异常情况所采取的应急措施和处理情况记录、报告等资料:(8)使用单位认为需要存档的其他伤害资料。15

DB37/T 38842020表C.1医用高压氧舱风险分级管控清单(续)标准评价风险不符合标准的事管控层风险点检查项目级别分级故特征及后果管控措施级责任人每月至少一次。由使用单位安全管理人员组织维护保养按规定的周期进行维护保养和操作人员进行,也可委托具有维护保养能力的专业机维保管理其他伤害岗位级氧舱安全管理4级蓝基安工作并微好记永构进行。进行清洁、更换润滑油、更换易损零部件、修员础全复和排除存在的可疑安全隐惠,保持氧舱安全使用状管态,并进行记录。管理理年度检查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由使用单位安全管理人员年度检查与定按《氧舱安全技术监察规》要4级蓝其他伤害组织维护保养和操作人员进行,也可委托检验机构进科室级科负责人和氧2期检验求执行行。发现事故隐惠及时处理。检查后,出具《氧舱年度舱安全管理员标准信息服务平台检查报告》定期检验由检验机构实施。16

医用高压氧舱操作活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见表D.1

医用高压氧舱操作活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见表D.1

DR37/T 38842020

附录D (资料性附录) 医用高压氧舱操作活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附录D (资料性附录) 医用高压氧舱操作活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表D.1医用高压氧舱操作活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DB37/T 38842020

表D.1医用高压氧舱操作活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续)

E. 1. 1 编制且的

DB37/T38842020

附录E (资料性附录) 山东省医用空气加压氧舱突发事故应急处理预案指南

为了规范医用空气加压氧舱(以下统称氧舱)突发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提升氧舱使用单 氧舱突发事故的处理能力,及时控制和消除事故的危害,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 失,维护人民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特制定本指南。

E. 1. 2 编制依据

E. 1. 3 适用范围

本指南适用于指导氧舱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也适用于使用单位工作人员处理应急情况时借 考。

坚持以人为本、实行分级管理、依法规范、预防为主的工作原则

E.2机构组成、职责、预案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院红头文件下发各科室,

DB37/T38842020

E.2.2应建立预防与预警机制

包括预防机制、预警分级、应急响应分级、响应程序、应急处置程序等 .3事故确认、分析和救援程序及事故外部报告程序(如图2所示)

图E.1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E.3.1事故确认的内容包括:事故地点、人员伤亡、影响范围、事故类型等技术要求; E.3.2事故分析的内容包括:根据相关管理技术知识与经验,对事故发生的原因、事故现状及发展趋 势,做出综合分析与评判,明确应急启动的条件、责任人和岗位等。

图E.2事故确定、分析和救援程序

E.3.3事故内部报告程序

DB37/T38842020

E.3.4事故外部报告程序

事故确认后,在自身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的同时,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及时、如实地向特种设备 督管理部门、负有医院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和相应的应急指挥中心有关部门报告。事故外部 序如图3所示。

图E.3事故外部报告程序

当舱内发生火灾意外事故时,工作人员应沉着果断做出以下处理

当舱内发生火灾意外事故时,工作人员应沉着果断做出以下处理

.1舱外人员的操作:(附氧舱火情应急预案流

a 迅速打开舱内消防水喷淋系统火火。(如火情很小可使用舱内清水火火器及湿布将火扑火。) b 打开应急减压阀及所有减压阀,以最快速度减至常压。 C 同时迅速关闭供氧阀,关闭总电源。安抚舱内人员,指导舱内灭火及自救。 d 根据舱内情况开、关供气阀,防止舱内人员室息或有害气体中毒。 e 尽快打开舱门,迅速救出病人,就地实施抢救。

DB37/T38842020

.4.2舱内人员的操作

a)舱内发现烟火,立即用舱内清水灭火器或湿布扑灭明火,并向舱外报警。 b)停止吸氧,改吸空气国家电网公司配电网工程典型设计10kV电缆分册,舱内外紧密配合,迅速打开舱内应急减压阀减压 c)舱内人员一定要冷静处理,不要挤在舱门口,避免开门时受阻或受伤。

E.5根据需求制定各项措施

图E.4医用空气加压氧舱火情应急预案流程图

制定舱内误带人易燃易爆物品处理措施并上墙。 b 制定氧舱相关附属设备如储气罐、消防水罐、油水分离器、空气过滤器、供气截止阀、供气仪 表、供气管路、储氧罐、供氧管路、氧气减压阀、供氧截止阀等发生紧急情况的处理措施并上 墙。 制定医用空气加压氧舱操作规程并上墙

d)制定机房发生火情处理措施并上墙。 e)制定舱内病人突发急症的处理措施并上墙

TB 10415-2018 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DB37/T38842020

a)应急预案演练的计划、组织实施要求(以院红头文件下发到各科室,以便落实执行)。 检验应急预案的合理性、有效性和缺陷的评估。 演练至少6个月进行一次。 d 根据演练后实际情况,提出对预案进行改进的要求。 e)演练结束后保留文字、照片、视频记录。

应急预案演练的计划、组织实施要求(以院红头文件下发到各科室,以便落实执行)。 检验应急预案的合理性、有效性和缺陷的评估。 演练至少6个月进行一次。 d 根据演练后实际情况,提出对预案进行改进的要求。 e)演练结束后保留文字、照片、视频记录。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