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Z/T 0296-2016 地质环境遥感监测技术要求(1:250000)

DZ/T 0296-2016 地质环境遥感监测技术要求(1:250000)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DZ/T 0296-2016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51.5M
标准类别:环境保护标准
资源ID:212216
下载资源

DZ/T 0296-2016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Z/T 0296-2016 地质环境遥感监测技术要求(1:250000)

附录E (规范性附录) 专题典型地质环境因子遥感影像特征表

表E.1为专题典型地质环境因子遥感影像特征表

表E.1为专题典型地质环境因子遥感影像特征表

表E.1专题典型地质环境因子遥感影像特征

DB34/T 2826-2017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板)企业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表F.1为第四纪沉积物成因类型表。

表F.1为第四纪沉积物成因类型表。

表F.1第四纪沉积物成因类型表

表F.4为土地盐碱化程度划分表

表F.4土地盐碱化程度划分表

表F.5为水土流失强度分级表

表F.5水土流失强度分级表

表F.6为石漠化强度分级表。

表F.6石漠化强度分级表

表F.7为湿地分类表。

表 EF.7湿地分类表

表F.7湿地分类表(续)

G.1简化表示土地沙漠化的分类类型

附录G (资料性附录) 土地沙漠化严重程度演变图制作

在前后两个时期的土地沙漠化分布遥感解译图上,按本要求的分类标准将土地沙漠化严重程度划分 了潜在、轻度、中度、重度四种类型。为了表述的方便,暂将四种严重程度类型,归并为两种,即轻度和重 度,并分别形成前后两个时期,由两种分类类型表示的土地沙漠化分布遥感解译图

G.2叠合前后两个时期的土地沙漠化分布图

叠合时,前一时期的非沙漠化土地分布区和后一时期的非沙漠化土地分布区均赋白色;两个日 两种沙漠化土地分别赋予不同的颜色;叠合后,共生成九种不同的颜色,见表G.1。

G3定义沙漠化程度变化级别的代号

G.3.1土地沙漠化程度未变化,定义代码为0级。内容包括前一时期的非沙漠化土地、轻度沙漠化土 地、重度沙漠化土地,到后一时期仍然还是非沙漠化土地、轻度沙漠化土地、重度沙漠化土地。 G.3.2土地沙漠化程度加重一级,定义代码为十1。内容包括前一时期的非沙漠化土地到后一时期变 化为轻度沙漠化土地;前一时期的轻度沙漠化土地到后一时期变化为重度沙漠化土地。 G.3.3土地沙漠化程度加重二级,定义代码为十2。内容包括前一时期非沙漠化土地到后时期变化为 重度沙漠化土地。 G.3.4土地沙漠化程度减轻一级,定义代码为一1。内容包括前一时期的轻度沙漠化土地到后一时期 变化为非沙漠化土地;前一时期的重度沙漠化土地到后一时期变化为轻度沙漠化土地。 G.3.5土地沙漠化程度减轻二级,定义代码为一2。内容包括前一时期的重度沙漠化土地到后一时期 变化为非沙漠化土地,见表G.1、表G.2

G.4编制土地沙漠化程度演变图

对以上定义的土地沙漠 分别选用五种颜色表示,编制成反 英土地沙漠化程度变化的演变图。 土地沙漠化分布图作为专业背景叠合在: 演变图之下

G.1土地沙漠化程度与图面颜色对应关系表(

表G.2土地沙漠化程度与变化级别对应关系表

DZ/T02962016

滩涤系指大 没,低潮时露为地面的海 遥感图像获取任意潮位绘 用下式间接取得

式中: S; 潮位线修正量; Hi、H2、H3一 潮高; S 海岸线至拍摄时瞬时水边线距离,是可从遥感图像上直接量测的遥感信息量(见图 H.1)。

图H.1任意潮位线修正量计算参量示意图

H瞬时水边线潮高有两种确定方法: 根据卫星过境时间,从潮汐表或从验潮站观测的每天24h的潮位数据曲线图上直接读取瞬时 水边线潮高。 公式计算法见公式(H.2)

式中: H2——拍摄时瞬时水边线潮高; Y 当日高潮高; 落潮历时; t 高潮至拍摄时间的时间间隔; R一一高潮位与低潮位的高程差。 在潮汐表中,只刊载了沿海主要港口(主港)的潮汐预报值,但其他港口(附港)在潮汐表中没有预 报。由于潮汐变化受到天体运行、气象、海岸形态、水下地形等条件的影响,各地潮位差异很大,所以 在开展大范围的工作时,必须利用主港和附港的潮汐差比数和潮时差计算附港的潮位情况,计算方法 如下式:

a 附港潮时计算: 附港高(低)潮时二主港高(低)潮时十高(低)潮时差 6) 附港潮高计算: 附港高(低)潮高=[主港高(低)潮高一(主港平均海面十主港季节改正数)X潮差比十 (附港平均海面十附港季节改正数)

DZ/T0296—2016附录1(资料性附录)成果图制作参考表表1.1为1:250000地形图数据库图层表。表 1. 11:250000地形图数据库图层表序号要素名序号层名属性表主要内容PAT政区界、海岸线、岛屿BOUNTREGION省、地、县政区1政区AAT县界2BOUPTPAT国界界线PAT乡、镇及乡、镇以上等级真形居民地3RESPY2居民地REGION乡、镇及乡、镇以上等级居民地4RESPTPAT居民地AAT铁路、铁路桥等3铁路5RAILKROUTE铁路路线PAT火车站AAT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国道、省道、县乡道、乡村路、公路公路6ROALKROUTE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国道路线PAT山隘、码头、轮船停泊场等PAT河流、湖泊、水库、渠道等REGION主要湖泊7HYDNTAAT河流、湖泊、水库、渠道等5水系ROUTE六级以上河流PAT泉、井、不依比例尺水库、明礁、暗礁等8HYDLKAAT水库坝、水闸、丛礁等PAT高程点、水深点6地貌9TERLKAAT等高线、等深线、冲沟等PAT沙漠、雪被等7土地覆盖10TERNTAAT沙漠、雪被边线等PAT自然保护区00其他要素11OTHNTAAT自然保护区边线PAT山峰、岛屿等名称9辅助要素12 ATNLKAAT山脉、群岛、海口等名称10地理格网13GGDLNAAT经纬线41

表1.2为地理、地形图层构成表

表1.2地理、地形图层构成表

表1.3为行政区界线图层属性表

表1.3行政区界线图层属性表

表1.4为居民地图层属性表

表1.4居民地图层属性表

表1.5为交通图层属性表。

表1.5交通图层属性表

表1.6为水系图层属性表。

表1.6为水系图层属性表。

表L.6水系图层属性表

表1.7为地形等高线图层属性表。

表I.7地形等高线图层属性表

表1.8为三角点属性表

表1.8三角点属性表

表1.9为地形高程点属性表。

表I.9地形高程点属性表

表K.1为专题成果数据图层参考表

附录I (资料性附录) 1:250000成果图数据库结构参考表

:250000成果图数据库结构参考表

表K.1专题成果数据图层参考表

土地沙漠化监测成果图数据库图层属性结构表(

表K.5为土地沙漠化、土地盐碱化演变图层属性数据编码表

表K.6为水土流失遥感解译图层属性结构表

表K.6为水土流失遥感解译图层属性结构表

表K.6水土流失遥感解译图层属性结构表

表K.7为石漠化分布现状解译图层属性结构表

表K.7为石漠化分布现状解译图层属性结构表

表K.7石漠化分布现状解译图层属性结构表

表K.8为石漠化变迁遥感解译图图层属性数据编码表。

表K.8为石漠化变迁遥感解译图图层属性数据编码表。

表K.8石漠化变迁遥感解译图图层属性数据编码表

表K.9为河流信息提取成果图数据库图层属性结构表。

河流信息提取成果图数据库图层属性结构表

表K.10为河流变迁成果图数据库图层属性结构表。

表K.10河流变迁成果图数据库图层属性结构表

表K.11为湖泊、湿地信息提取成果图数据库图层属性结构表

11湖泊、湿地信息提取成果图数据库图层属性

为湖泊湿地变迁成果图数据库图层属性结构表

表K.12湖泊湿地变迁成果图数据库图层属性结构表

表K.13为冰川属性数据编码表

表K.13为冰川属性数据编码表!

表K.13为冰川属性数据编码表!

DZ/T0296—2016

表K.13冰川属性数据编码表

表K.14为海岸线遥感监测成果图图层属性结构表。

表K.14为海岸线遥感监测成果图图层属性结构表

表K.14海岸线遥感监测成果图图层属性结构表

DB22/T 5021-2019 Ⅱ型耐热聚乙烯(PE-RTⅡ)供热管道工程技术标准15为滩涂变迁遥感解译图图层属性结构表。

表K.15滩涂变迁遥感解译图图层属性结构表

附录L (资料性附录) 地质环境遥感监测(1:250000)成果报告编写提纲

附录L (资料性附录) 地质环境遥感监测(1:250000)成果报告编写提纲

报告编写提纲如下: 绪言 一、任务来源 二、目的任务 三、技术路线 四、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 五、主要监测成果 六、成果质量评述 第一章工作区概况 第一节工作区范围与自然地理概况 一、工作区范围(地理位置、行政区划和面积) 二、自然地理概况(气候、地貌、水文) 第二节区域环境地质概述 一、区域环境地质概况 二、前人研究程度(前人研究程度、研究程度评价) 第二章遥感监测技术方法 第一节基础图件的制作方法 一、1:250000地理底图的制作 二、1:250000标准遥感影像图的制作 三、遥感正射影像图的制作 四、三维可视化遥感影像图的制作 第二节监测内容及方法 一、监测内容及分类(地质环境的分类原则、分类系统专题因子的含义) 二、监测内容的遥感影像特征(感信息源的选择、专题因子的遥感解译标志) 三、监测内容的遥感信息提取方法 四、野外检查验证方法 第三章地质环境遥感监测成果 第一节地质环境的遥感解译应用 一、地质环境的遥感解译 二、地质环境的分布现状 三、地质环境的分布规律 第二节地质环境的演变分析 一、地质环境演变的遥感图像特征 二、地质环境的演变分析 第四章地质环境综合分析与评价 第一节地质环境分区评价

一、地质环境综合分区 二、地质环境综合分区评价 第二节地质环境问题产生的区域地质背景条件 第三节地质环境问题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地质环境问题的危害性 二、地质环境问题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第四节地质环境问题的综合治理与环境保护 一、工作区面临的主要地质环境问题 二、地质环境问题的综合治理与环境保护 第五章地质环境遥感监测信息系统 第一节 系统结构 第二节 系统数据库结构 第三节 系统功能 第四节 系统运行环境 吉论与建议 一、结论 二、建议 缘老文献

DZ/T02962016

如本书有印装问题 本社负责调拨 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GB/T 37996-2019 动力锂电池用橡胶密封件如本书有印 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