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GB/T 42103-2022 游乐园安全 风险识别与评估.pdfICS 97.200.40 CCS Y 57
游乐园安全风险识别与评估
GB/T 42103—2022
5风险识别 6风险评估 7风险管控 8持续改进 附录A(资料性)安全风险识别参考清单 1 附录B(资料性)风险识别及评估记录表
某集*高层施工组织方案附录A(资料性)安全风险识别参考清单 附录B(资料性)风险识别及评估记录表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索道与游乐设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50)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东长隆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广州长隆集团有限公司、珠海 长隆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珠海长隆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海洋王国、广州长隆集团有限公司香江野生动物世 界分公司、广州长隆集团有限公司长隆夜间动物世界分公司、广州长隆集团有限公司长隆开心水上乐园 分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蒋敏灵、林伟明、沈功田、宋伟科、贺水勇、张勇、付恒生、蒲振鹏、梁朝虎、田博、 甘兵鹏、赵强、王和亮、郭俊杰、向洪飞、黄鹤、陈永振、廖启珍、张丹、周泽武、吴海明、钟怀霆、赵丁、刘斌 蒋淼、王勇、张鹏飞。
本文件规定了游乐园安全风险识别与评估工作的基本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游乐园安全风险管理。旅游景区可参照执行。
GB/T 42103—2022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 牛,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 本文件。 GB/T42101一2022游乐园安全基本要求 GB/T42104游乐园安全安全管理体系
木语和定文 GB/T42101一202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安全风险safetyrisk 游乐园生产运营中存在的潜在危险(源)。 注:安全风险特点体现为发生与否的不确定性、发生地点或位置的不确定性、发生时间的不确定性和导致结果的不 确定性等。 3.2 风险识别hazardidentification 识别、确认游乐园安全风险的存在,并确定其分布和特性的过程。 3.3 风险评估riskassessment 在游乐园安全风险识别的基础之上,采用科学、合理的定性或定量分析、评价方法,对其种类、性质 导致事故的可能性、危害程度以及可接受程度等,予以显化并明晰与界定。 3.4 危险源hazard 游乐园内可能导致人身伤害的来源,是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能源)、能量载体、危险物质等根 源危险源,及与其直接关联的事故隐患共同构成的组合。 3.5 事故隐患hiddendanger 违反国家安全相关法规、标准和游乐园安全管理制度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运营中存在可 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管理缺陷、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况、环境不良因素等。 3.6 风险管控riskcontrol
风险管控riskcontr
4.1.1作为承担安全风险识别与评估的责任主体,游乐园应按GB/T42101一2022中5.2的规定,确定 安全风险识别与评估机构,建立安全风险识别与评估组织体系与工作机制。 4.1.2安全风险识别与评估工作参与人员应包括游乐园各级组织负责人、管理人员与专业技术人员 从业人员。游乐园应明确并落实安全风险识别与评估各级组织的工作职责,确保安全风险识别与评估 工作全面、系统、有效开展
4.2.1安全风险识别与评估范围应覆盖所涉及的全地域、全时段、全范围、全过程、全部管理对象,避免 安全风险识别与评估的缺失导致出现安全管理空白。 4.2.2安全风险识别应包括对安全管理对象的总体安全风险(包括其相关安全风险叠加总和)、分类风 险识别及具体安全风险识别等三方面工作。 4.2.3安全风险识别与评估重点是游乐园范围内的重要场地环境、重要建(构)筑物、重要设备设施、重 要业务活动与重要作业活动(常规与非常规活动),应优先从以上重点中识别与评估安全风险并加以消 除、减轻或控制。
游乐园应按GB/T42104的要求,建立健全风险识别与评估程序文件与相关作业指导文件,确定安 全风险识别与评估方法及等级判定标准,实现安全风险识别与评估工作的制度化、常态化、重点化。
4.4.1游乐园应制定并实施分层级、分阶段的安全风险识别与评估教育培训计划,使相关人员掌握安 全风险识别、评估方法。 4.4.2应保存教育培训工作记录,且教育培训效果应经考核确认,切实取得实效。
应对各层级管理人员、安全风险识别与评估工作组员、相关从业人员的安全风险识别与评估工作 情况,按期进行考核与奖惩。
风险识别应遵循以下原则: 全面覆盖、突出重点原则; b) 正常、异常、紧急情况兼顾原则; C) 管理责任明确、边界清晰、功能独立、大小适中、易于分类的风险识别单元划分原则
5.2.1应按生产运营工作流程或作业阶段,对受环境影响的区域,功能独立建(构)筑物、场所、
备设施等,或上述几种方式的结合进行安全风险识别。 5.2.2开展安全风险识别工作时,首先确定其根源危险源及其所在地理位置(是否为人员密集场地场 馆等),再识别与之直接关联的事故隐患,将两者叠加进行识别分析。对于独立于根源危险源而存在的 事故隐患开展识别时,可先对物的不安全状况、环境不良因素、管理缺陷或人的不安全行为分别进行识 别,以确认其为单一事故隐患还是两种及以上事故隐患构成的复合型事故隐患。
a)直接认定法:直接按国内外同行业安全风险资料直接判定。 b)经验法:按识别内容,结合以往经验进行识别;经验法可以由游乐园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和各层 级管理人员进行判断,安全风险识别参考清单见附录A。 c)运营或工作流程分析法:列举管理范围内的全部运营或工作流程清单,对清单中可能出现的安 全风险进行逐项、逐条分析。 d)专家调查列举法:成立安全风险识别专家小组,可由现场人员、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各级管理人 员和安全管理人员组成,逐个列举存在的或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 e)现场调查(排查法):询问与交流、现场检查、审查、观察、工作任务分析等。 f)安全检查表识别法:识别小组按识别内容编制安全检查表进行识别,确保安全风险识别的充分 性、有效性。 g)类比法:利用相同或相似经验、安全风险统计资料、安全风险案例等进行类推、分析认定。 h)头脑风暴法:由安全风险识别工作小组人员在正常融洽和不受任何限制的气氛中以会议形式 进行讨论、座谈,打破常规,积极思考,畅所欲言,充分列举安全风险。 i)法规、标准对比法:根据识别的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要求,对比识别游乐园安全风险。
5.3.1 游乐园安全风险识别应根据GB/T42101一2022中通用安全要素与专项安全要素进 识别对象,包括但不限于下列方面。
场地环境: 1)¥新增运营项目场地环境; 2)现有场地环境、森林火灾防御、自然灾害防御、应急疏散与避难等方面; 3)¥场地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如改建、扩建项目引起场地环境改变、发生可能影响安全的自 然灾害、临时区域管控重新设定或改动原有游客活动路线等)方面; 4)¥闲置场地环境重新投入运营使用; 5)人员密集场地场馆环境应急处置过程(可预先根据应急预案制修订文件与演练方案进行 识别)。 建(构)筑物: 1)*新建、改建、扩建或重大维修的重要建(构)筑物[包括消防、燃气电气安全、高空吊挂物、 建(构)筑物本体及建筑装饰物、应急疏散通道等],或可能存在安全风险的其他建(构)筑 物投人使用前; 2)现有建(构)筑物设置、建造环节遗留的问题、安全质量缺陷; 3)发生可能影响安全的自然灾害后重新投人使用; 4)*人员密集场地场馆停用3个月以上,其他建(构)筑物停用6个月以上重新投人使用; 5)现有建(构)筑物使用、维护、修理改造过程; 6)*人员密集场地场馆与大型商业综合体应急处置过程(可根据应急预案制修订文件与演
(构)筑物、设备设施、危险物品、业务活动与作业活动等安全风险识别对象进行系统性梳理,按5.1的
定合理划分安全风险识别单元
村其进行风险识别。 物的不安全状况: 1)设备设施超过设计允许参数范围使用; 2)设备设施、建(构)筑物及其附着物等设置不当产生安全风险; 3)人员活动区域(尤其是人员密集场地场馆)的设备设施、建(构)筑物及其附着物,以及有毒 有害的危险物品,未设置安全装置或有效防护的YD/T 5184-2018 通信局(站)节能设计规范.pdf,具有爆炸、撞击、坠物、倒塌、脱落等 危险; 4)应设置安全防护设施或安全装置(含应急设施)的设备设施、建(构)筑物及其附着物、危险 物品等未设置,设置不全,已设置的可靠性差或损坏无效; 5) 设备设施、建(构)筑物及其附着物、安全防护设施与安全装置存在建造或使用过程中产生 的安全缺陷; 6)设备设施、建(构)筑物及其附着物等年久失修,安全状况不清; 7)设备设施多次发生影响安全的故障; 8)发生自然灾害致使设备设施、建(构)筑物及其附着物安全状况不清; 9)物的其他事故隐患。 环境不良因素: 1)生产运营项目场地环境选择、园区规划与布置、生产运营项目设置、道路与人员活动路线 设置,以及其他相关事故隐患等; 2)危险物品仓库(包括中间仓与临时储存点)等,设置在人员密集场地场馆; 3)应设置安全防护设施、应急避难设施的人员活动区域未设置,或设置不符合要求; 4)由于自然灾害、人员活动场地改建、扩建等产生的环境有害因素; 5)由于高峰客流导致场地场馆产生人流拥挤、对冲的环境; 6)出现温度、湿度、光照度等缺陷或有毒有害气体聚集的环境; 7)其他。 管理缺陷或人的不安全行为: 1)应进行安全分析论证的建设项目(包括设备设施)、业务活动方案或重要作业方案等未开 展论证,致使存在先天事故隐患; 2)设备设施、建(构)筑物等未办理相关许可手续,非法使用; 3)应按法规、标准或规章制度开展峻工验收的建设项目或设备设施,以及应开展自检维护、 定期检验检测、安全评估等的设备设施、建(构)筑物及其附着物、安全防护设施与安全装 置等,未开展相关工作,或经检查、检验检测判定为不合格的,继续使用; 4) 有设计使用寿命的设备设施、建(构)筑物及其附着物、安全防护设施与安全装置等,超设 计使用寿命使用; 5)发生自然灾害未对设备设施、建(构)筑物及其附着物、安全防护设施与安全装置、场地环 境安全状况开展检查排查; 6)安全检查巡查发现典型问题、多次发生设备故障或发生安全事故,不开展全面排查整改; 7)应设相关安全岗位未设岗位,重要安全事项或物体无人管; 8) 已设岗位的,无岗位职责或内容缺失;
应单独对其进行风险识别。
共边门风险贷列 物的不安全状况: 1)设备设施超过设计允许参数范围使用; 2)设备设施、建(构)筑物及其附着物等设置不当产生安全风险; 3)人员活动区域(尤其是人员密集场地场馆)的设备设施、建(构)筑物及其附着物,以及有毒 有害的危险物品,未设置安全装置或有效防护的,具有爆炸、撞击、坠物、倒塌、脱落等 危险; 4)应设置安全防护设施或安全装置(含应急设施)的设备设施、建(构)筑物及其附着物、危险 物品等未设置,设置不全,已设置的可靠性差或损坏无效; 5)设备设施、建(构)筑物及其附着物、安全防护设施与安全装置存在建造或使用过程中产生 的安全缺陷; 6)设备设施、建(构)筑物及其附着物等年久失修,安全状况不清; 7)设备设施多次发生影响安全的故障; 8)发生自然灾害致使设备设施、建(构)筑物及其附着物安全状况不清; 9)物的其他事故隐患。 6)环境不良因素: 1)生产运营项目场地环境选择、园区规划与布置、生产运营项目设置、道路与人员活动路线 设置,以及其他相关事故隐患等; 2)危险物品仓库(包括中间仓与临时储存点)等,设置在人员密集场地场馆; 3)应设置安全防护设施、应急避难设施的人员活动区域未设置,或设置不符合要求; 4)由于自然灾害、人员活动场地改建、扩建等产生的环境有害因素; 5)由于高峰客流导致场地场馆产生人流拥挤、对冲的环境; 6)出现温度、湿度、光照度等缺陷或有毒有害气体聚集的环境; 7)其他。 2 管理缺陷或人的不安全行为: 1)应进行安全分析论证的建设项目(包括设备设施)、业务活动方案或重要作业方案等未开 展论证,致使存在先天事故隐患; 2)设备设施、建(构)筑物等未办理相关许可手续,非法使用; 3)应按法规、标准或规章制度开展峻工验收的建设项目或设备设施,以及应开展自检维护、 定期检验检测、安全评估等的设备设施、建(构)筑物及其附着物、安全防护设施与安全装 置等,未开展相关工作,或经检查、检验检测判定为不合格的,继续使用; 4)有设计使用寿命的设备设施、建(构)筑物及其附着物、安全防护设施与安全装置等,超设 计使用寿命使用; 5)发生自然灾害未对设备设施、建(构)筑物及其附着物、安全防护设施与安全装置、场地环 境安全状况开展检查排查; 6)安全检查巡查发现典型问题、多次发生设备故障或发生安全事故,不开展全面排查整改; 7)应设相关安全岗位未设岗位,重要安全事项或物体无人管; 8)已设岗位的,无岗位职责或内容缺失;
GB/T 42103—2022
9)未建立相关安全体系文件,或未采取有效管控措施; 10) * 有相关安全体系文件,但必要管控条款缺失、错误或不具有操作性; 11) * 未按规定制定应急预案DB43/T 2074-2021标准下载,或未开展应急演练; 12) 相关人员不履行岗位职责,不遵守安全体系文件; 13)作业人员不遵守工艺规程或作业方案,违章指挥或作业失误; 14) 应有持证要求的法定从业人员未持证或超过有效期; 15) 应经过专业能力培训人员未经过必要培训,能力欠缺; 16)其他管理缺陷或人的其他不安全行为。
游乐园应在每一轮安全风险识别后,按5.2.2的要求,将安全风险中的根源危险源、事故隐患以及 潜在安全事故类型列表登记,综合归纳,编制安全风险识别及评估记录表(见附录B),并按规定及时 更新。
6.1风险评估工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