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5170.18-2022 环境试验设备检验方法 第18部分:温度湿度组合循环试验设备.pdf

GB/T 5170.18-2022 环境试验设备检验方法 第18部分:温度湿度组合循环试验设备.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8 M
标准类别:环境保护标准
资源ID:384283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GB/T 5170.18-2022 环境试验设备检验方法 第18部分:温度湿度组合循环试验设备.pdf

Inspection methods for environmental testing equipments—Part 18:Composite temperature/humiditycyclictestingequipments

GB/T 5170.18—2022

2022一建建筑-考点手册.pdf引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检验项目 检验用仪器及要求 检验负载 检验条件 检验方法 9 检验结果. 10 10 )检验周期 10

检验项目 表2 检验用仪器及要求 表3 噪声测量结果修正值

技术学院、东莞市华谊创鸿试验设备有限公司、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 学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谢凯锋、刘鑫、张艳军、江志炜、许雪冬、赖文光、张敏、许斌、李书山、贾志东、 李正国、唐斌、张应斌、吕旺燕、方健、王希林。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1987年首次发布为GB/T5170.181987,2005年第一次修订; 一本次为第二次修订。

本文件规定了温度/湿度组合循环试验设备(以下简称“设备”)的检验项目、检验用仪器及要求、检 验负载、检验条件、检验方法、检验结果、检验周期。 本文件适用于GB/T2423.34一2012一箱法试验所用试验设备的检验。当采用两箱法试验时,所 用湿热与低温试验设备的检验分别按本文件第8章的规定进行。 本文件也适用于类似试验设备的检验。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2423.34一2012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Z/AD:温度/湿度组合循环试验 GB/T5170.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检验方法第1部分:总则

GB/T5170.1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B/T5170.1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设备的检验项目见表1。

表1 检验项目(续)

检验用仪器及要求见表2。

检验用仪器及要求见表2。

表2 检验用仪器及要求

注:可选用满足技术要求的其他仪器。

设备检验一般在空载条件下进行,如在负载条件下检验,应在检验报告中说明。设备的检验负载应 满足以下条件: a)负载的总质量在每立方米工作空间容积内放置不超过80kg; b)负载的总体积不大于工作空间容积的五分之一; c)在垂直于主导风向的任意截面上,负载面积之和应不大于该处工作空间截面积的三分之一,负 载放置时不可阻塞气流的流动。 检验负载的具体选择也可由相关方协商解决,或按有关标准的规定。

设备检验的大气条件如下: a)温度:15℃~35℃; b) 相对湿度:不大于85%; c)气压:80kPa~106kPa。 主:对大型设备或基于某种原因,设备不能在上述条件下进行检验时,把实际大气条件记录在检验报告中;当有关 标准要求严格控制环境条件时,在该标准中另行规定。

符合设备供电电源要求。

2 设备周围无强烈冲击、振动、电磁场及腐蚀性 .2 设备应避免阳光直射或其他冷热源影响,

度偏差、相对湿度偏差植

8.1.1测量点数量及位置

测量点数量及位置要求如下所示。 a)将设备空间定出上、中、下三个水平层面(简称上层、中层、下层),中层通过工作空间几何中心 点。将一定数量的温度、湿度传感器布放在图1规定的位置上,传感器不应受冷热源的直接 辐射。 b)测量点分别位于上、中、下三层,位置如图1所示。 c) 温度测量点用A、B、C、D、E、F、G、H、J、O、K、L、M、N、U表示。 d)相对湿度测量点用D、H、O、L表示。 e? 1 测量点E、O(O)、U分别位于上、中、下各层的几何中心。 D M 测量点A、B、C、D、K、L、M、N与设备内壁的距离为各自边长的1/10(遇有风道时,是指与送风 口和回风口的距离),但最大距离不大于500mm,最小距离不小于50mm。如果设备带有样 品架或样品车时,下层测量点可布放在样品架或样品车上方10mm处。 g)测量点F、G、H、J与设备内壁的距离分别为各自边长的1/10和1/2。 h) 设备容积小于或等于2m?时,温度测量点为A、B、C、D、O、K、L、M、N共9个,相对湿度测量 点为D、OL共3个。 + 111 设备容积大于2m?时,温度测量点为A、B、C、D、E、F、G、H、J、O、K、L、M、N、U共15个,相对 湿度测量点为D、H、Oh、L共4个。 D 当设备容积小于0.05m?或大于50m?时,可适当减少或增加测量点,并在报告中注明。

测量点数量及位置要求如下所示。 a )将设备空间定出上、中、下三个水平层面(简称上层、中层、下层),中层通过工作空间几何中心 点。将一定数量的温度、湿度传感器布放在图1规定的位置上,传感器不应受冷热源的直接 辐射。 b)测量点分别位于上、中、下三层,位置如图1所示。 c) 温度测量点用A、B、C、D、E、F、G、H、J、O、K、L、M、N、U表示。 d)相对湿度测量点用D、H、O、L表示。 e) M? 测量点E、O(O)、U分别位于上、中、下各层的几何中心。 f M 测量点A、B、C、D、K、L、M、N与设备内壁的距离为各自边长的1/10(遇有风道时,是指与送风 口和回风口的距离),但最大距离不大于500mm,最小距离不小于50mm。如果设备带有样 品架或样品车时,下层测量点可布放在样品架或样品车上方10mm处。 g)测量点F、G、H、J与设备内壁的距离分别为各自边长的1/10和1/2。 h) 设备容积小于或等于2m?时,温度测量点为A、B、C、D、O、K、L、M、N共9个,相对湿度测量 点为D、OL共3个。 D) 111 设备容积大于2m²时,温度测量点为A、B、C、D、E、F、G、H、J、O、K、L、M、N、U共15个,相对 湿度测量点为D、H、Oh、L共4个。 j) 2 当设备容积小于0.05m?或大于50m?时,可适当减少或增加测量点,并在报告中注明。

和检验的需要,可在设备工作空间增加对疑点的

验温度值、相对湿度值的

8.1.2.1用于GB/T2423.34—2012试验时,选取GB/T2423.34—2012规定的程序, 8.1.2.2可按用户要求选择检验的温度值和相对湿度值

图1温湿度测量点布放位置示意图

GB/T 5170.182022

△Hmx 相对湿度上偏差,%; Hmax 各测量点在30次测量中的实测最高相对湿度值,%; Hs: 设定的相对湿度值,%; △Hmin一 相对湿度下偏差,%; Hmin 各测量点在30次测量中的实测最低相对湿度值,%。

取8.1.3d)中所测量记录并经修正后的全部数据,按公式(5)计算温度波动度:

△T;一设备工作空间第j点温度波动度,单位为摄氏度(℃); Tjmax—设备工作空间第j点在30次测量中的实测最高温度值,单位为摄氏度(°C); Timin—设备工作空间第j点在30次测量中的实测最低温度值,单位为摄氏度(C)。 取△T:的最大值为设备的温度波动度。

8.3相对湿度波动度检验

△H;一设备工作空间第j点相对湿度波动度,%; Hjmax—设备工作空间第j点在30次测量中的实测最高相对湿度值,%; Hjmin一设备工作空间第j点在30次测量中的实测最低相对湿度值直螺纹钢筋连接技术交底014,%。 取△H;的最大值为设备的相对湿度波动度。

△T。一温度均匀度,单位为摄氏度(℃); 各测量点在第i次测量中的实测最高温度值,单位为摄氏度(℃); 各测量点在第i次测量中的实测最低温度值,单位为摄氏度(℃); 测量次数。

中所测量记录并经修正后的全部数据,按公式(7)

8.5相对湿度均匀度检验

取8.1.3d)中所测量记录并经修正后的全部数据及设备的指示值,按公式(9)、公式(10)、公式(11) 计算温度指示误差:

To 设备工作空间全部测量点的温度测量平均值,单位为摄氏度(℃); m 设备工作空间的测量点数; n 测量次数; T 设备工作空间第i点第i次的温度测量值,单位为摄氏度(C); TD 设备指示温度的平均值,单位为摄氏度(℃); TDi 设备第i次指示温度值,单位为摄氏度(C); ATn 设备温度指示误差,单位为摄氏度(℃)。

8.7相对湿度指示误差检验

云湖山水施工组织方案mXn T= 1 1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