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I 173-2022 跨境交通廊道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规范.pdf

T/CI 173-2022 跨境交通廊道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规范.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6 M
标准类别:环境保护标准
资源ID:388579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T/CI 173-2022 跨境交通廊道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规范.pdf

ICS 13.200 CCS P13

跨境交通廊道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7.1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指标 1 7.2地质环境复杂程度 .10 7.3地质灾害发育程度.. 7.4地质灾害危害程度 ? 7.5地质灾害诱发因素. .. 14 8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与区划 .. 14 8.1基本规定.. ..14 8.2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8.3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和管控.. ..15 8.4划定范围修正.. ..15 9成果管理. 9.1划定成果.. 9.2审查与验收. .. 16 9.3成果汇总与管理.. 9.4成果更新. 附录A跨境交通廊道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模型.. ..1.7 附录B跨境交通廊道重大(单体)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附录C跨境交通廊道地质灾害区划与检验 附录D跨境交通廊道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文本格式要求. .26 附录E跨境交通廊道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成果图件要求 28

跨境交通廊道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本文件规定了跨境交通廊道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工作原则、工作程序、资料要求、划 定方法以及成果形式等。 本文件适用于跨境交通廊道地质灾害易发区内各类工程建设和规划可行性研究阶段的 滑坡、崩塌、泥石流、采空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堰塞湖或冰湖溃决洪水等地质灾害危 险性评估。 对于跨越两个国家的交通廊道,其工作语言可以考虑工作的方便性GB51164-2016 钢铁企业煤气储存和输配系统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如以中方为主,则 可以考虑使用中文;如涉及三个及以上国家,则应考虑以通用语言如英语或三方或多方均接 受的语言为主。 2.规范性引l用文件NormativeReferences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T2020/03)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技术要求(1: 5.0000) )(试行)

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地质灾害危险性GeologicalHazard

定发育程度的地质体在诱发因素作用下,发生特定类型和规模地质灾害的可能性或地 质灾害的危害程度

危害程度HazardLevel 地质灾害可以造成人员伤亡、经济损失与生态环境破坏的数量与级别。 3.9 地质灾害易发性GeologicalHazardSusceptibility 一定时间、空间内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与可能程度。 B3.10 危险性评估HazardAssessment 对地质灾害的可能性与危害程度做出评估,并对工程用地适宜性做出评价,提出地质灾 害防治措施建议的技术工作。 4总则Principle 4.1目的任务Purpose 跨境交通廊道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为交通廊道安全服务,评估成果用于制定地质灾害防 治规划及道路选线规划、运营中避开或降低灾害造成的损失。为有计划地开展地质灾害防治 工作提供基础依据资料,以减少地质灾害损失和保护道路工程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原则。 4.1.1根据调查区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发育分布特征、危害程度、诱发因素,分析 地质灾害成灾模式。 4.1.2开展跨境交通廊道地质灾害易发性、危险性评估,编制地质灾害危险性调查评估 相关图件。 4.1.3建立跨境交通廊道地质灾害危险性调查空间数据库。 4.1.4提出跨境交通廊道地质灾害危险性管控对策建议,为防灾减灾管理、交通廊道空 间规划和用途管制等提供基础依据。 4.2总体要求GeneralRequirement 4.2.1充分收集利用跨境交通廊道调查区及周边地质灾害、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环境 地质、岩土工程勘察等已有成果资料,结合遥感解译成果,初步分析总结地质灾害发育分布 规律和成灾模式,在此基础上开展针对性地野外踏勘。 4.2.2根据不同阶段任务需求决定调查方式。遥感解译应编制地质环境条件解译图和地 质灾害遥感解译图;地面调查。 4.23野处调查工作排差采用数字化填图方式在可能的条件下堆若高分辨率光学影

危害程度HazardLevel

207现浇混凝土结构墙柱钢筋绑扎工程施工工艺标准4.2总体要求GeneralRequirement

4.2.1充分收集利用跨境交通廊道调查区及周边地质灾害、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环境 地质、岩土工程勘察等已有成果资料,结合遥感解译成果,初步分析总结地质灾害发育分布 规律和成灾模式,在此基础上开展针对性地野外踏勘。 4.2.2根据不同阶段任务需求决定调查方式。遥感解译应编制地质环境条件解译图和地 质灾害遥感解译图;地面调查。 4.2.3野外调查工作推荐采用数字化填图方式。在可能的条件下,推荐高分辨率光学影

5资料收集BackgroundDataCollecti

5.4遥感数据RemoteSensingData 根据不同评估范围及精细程度需求,以不同分辨率/来源的遥感数据进行支撑。对于场 地尺度,推荐采用无人机获取分辨率至分米级(<0.1m)光学影像;对于区域尺度 (10km~500km),应以中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为主,其分辨率最高可达到亚米级(<1m); 对于跨度超过500km的区域,可以采用10"30m遥感影像。评估中大量应用到数字高程影像 (DEM)数据,其分辨率通常比光学影像分辨率低,可以根据评估需要选用相应分辨率的DEM。 6地质环境条件调查GeologicalEnvironmentInvestigation 本章节中调查区代指跨境交通廊道地带专属研究区。调查内容包括地形、地貌等孕育地 质条件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及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隐患点调查三部分。 6.1一般规定GeneralRequirement 6.1.1在收集和分析调查区已有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对调查区地质环境条件进行调查 6.1.2调查用图应能反映调查区地质环境条件和灾害体的影响范围,比例尺根据具体应 用场景或调查目的确定,通常不小于1:10000。 6.1.3在图幅面积10cm×10cm的范围内,调查点不应小于8个。对影响地质灾害体稳 定的结构面、微地貌、特殊岩土、构造破裂带、地下水点、地表水体等重点地段,应加密调 查点。 6.1.4调查地质环境条件对地质灾害形成、分布和发育的影响作用。通过综合分析,确 定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 6.2孕灾地质条件调查GeologicalConditionInvestigation 6.2.1地形地貌TopographyandLandform 6.2.1.1结合数字高程模型(DEM)、遥感数据及地形条件,确定调查区地貌单元的形 态、成因、类型,分析斜坡的高度、坡度、坡向等特征。 6.2.1.2调查易形成地质灾害的断层崖、背斜山(谷)、向斜山(谷)、风蚀和岩溶洼 地、阶地、崩积堆、残峰、侵蚀平台、冰川槽谷、土丘、鼓丘、方山等地貌特征。 6.2.2地质构造GeologicStructure 6.2.2.1系统梳理区域地质资料,分析区域地质构造格架及构造应力应变场背景特征, 结合遥感数据,初步解译调查区内主要断裂、褶皱、大型节理等,分析其对地质灾害的控制 性作用。应注意,虽然断层在地质灾害评价中具有重要意义,但断层识别非本报告的主题, 6.2.2.2分析地质构造、地震活动、地球物理等资料,调查研究区域活动断裂的位置、

6.2.7.1在工程地质测绘和工程地质类比的基础上确定调查区易崩易滑地层。 6.2.7.2调查易崩易滑地层的分布区域、范围、规模及发育规律,获取物理力学参数 6.2.7.3调查分析易崩易滑地层可能形成地质灾害的类型、规模、稳定性、影响范围等、 6.2.8软弱层WeakZone 6.2.8.1调查工程地质岩组易软化、易压缩、易流变、易碎裂、易崩解等特性,对形成 地质灾害具有控制性作用的特殊岩土体。 6.2.8.2通过钻探、槽探等获取软弱层(滑面)样品,土样主要测试粘聚力、内摩擦角 压缩系数、含水量、液限、塑限等。岩样主要测试抗剪强度、抗拉强度、抗压强度、膨胀率、 耐崩解性指数、块体密度、吸水率等。 6.2.8.3应评价受软弱层控制的斜坡稳定性,分析易发生的地质灾害类型、规模及影响 范围等。 6.2.9岩体结构StructureofRockMass 6.2.9.1调查岩体结构面类型、产状、密度、延展性、张开度、粗糙度、充填物、交切 关系、软弱夹层等特征。 6.2.9.2划分岩体结构类型,确定优势结构面,分析岩体稳定性及发展趋势,评价发生 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 6.2.10斜坡结构SlopeStructure 6.2.10.1推荐以自然斜坡为单元开展调查工作,包含可能形成崩塌、滑坡的源区和影 响区域,初步划分易产生地质灾害的斜坡区段。 6.2.10.2调查应以实地测量为主,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质灾害隐患区段按照1:2000 比例尺(或勘察要求比例尺)开展工程地质测绘,适当配合钻探、槽探、物探等手段,编制 斜坡工程地质剖面图。 6.2.10.3应编制调查区斜坡结构类型分区图。 6.2.11风化程度Weathering 6.2.11.1选择典型剖面划分调查区岩体风化程度,以统一的判识依据开展岩体风化程 度调查。 6.2.11.2调查风化层的分布、风化带厚度、差异风化特征及风化裂隙的长度、宽度、 填充、密度、交切关系等,分析岩体风化程度与地质灾害的关系。 6.2.12沟谷特征GullyCharacteristic 6.2.12.1调查沟谷形态(纵横断面特征)、规模、松散堆积物、沟谷内地层岩性、地

质构造、岩石风化、水文现象、发育阶段等,分析形成泥右流物源及水动力特征。 6.2.12.2调查沟底及沟口中堆积物的岩性、厚度、分布范围、形态特征及不同时期堆 积物的组合关系,判断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活动性。 6.2.13冰磺物、冰湖Moraine、GlacierLake 6.2.13.1调查冰物的来源、物质组成、分布特征及成因类型等;调查冰物形成的 斜坡类型、规模及变形特征等。 6.2.13.2调查形成冰湖的冰斗或槽谷特征、分布、规模等,分析冰湖退缩、扩张、溃 决等变形特征。 6.3地质灾害调查GeologicalDisasterInvestigation 6.3.1滑坡调查LandslideInvestigation 6.3.1.1调查滑坡的类型、规模、形态、活动状态、运动形式、边界条件、活动历史等 基本特征,调查滑坡所在斜坡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斜坡结构类型、水文地质条件等。 6.3.1.2调查分析滑坡的诱发因素、分布规律、形成机理和成灾模式等,评价滑坡的稳 定性、危险性和危害性。 6.3.2崩塌调查RockFalling/AvalancheInvestigation 6.3.2.1调查崩塌的类型、分布高程、规模、活动状态、变形历史、堆积体等;调查崩 塌发生斜坡的地层岩性、岩体结构、软弱层、节理裂隙、风化程度、地下水基本特征等。 6.3.2.2调查崩塌诱发因素、形成机理、成灾模式、致灾范围等,圈定崩塌源和崩塌堆 积区,分析崩落路径,评价崩塌源体(危岩)的稳定性、危险性和危害性。 6.3.3泥石流调查DebrisFlowsInvestigation 6.3.3.1调查泥石流的类型、地形地貌特征、松散物储量、沟口扇形地特征、水动力条 件、活动状态、活动历史、堵塞程度等,调查分析泥石流物源区、流通区和堆积区的基本 特征。 6.3.3.2调查泥石流的物源补给途径、一次冲出方量、防治情况、致灾对象等,评价泥 石流的易发性、危险性和危害性。 6.3.4地面塌陷调查EarthSlumpsInvestigation 6.3.4.1岩溶区调查岩溶塌陷区地层岩性、岩体结构、岩溶发育特征等;岩溶含水层调 查组特征、含水介质类型、富水性、埋藏和分布状况等;地下水调查开采井井深、结构、开 采量、开采层位、水位变化等。 6.3.4.2在采空造成的塌陷区,调查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岩体结构、水文地质条件、

软弱层等;调查地下工程的性质、规模、开采方式、开采规划、地下水疏干情况和降落漏斗 分布特征等。 6.3.4.3调查地面塌陷发生的时间、地点、规模、形态特征、影响范围、危害对象、致 灾程度、处置情况等;应分析地面塌陷易发性、危险性和危害性。 6.3.5地裂缝调查EarthCrackInvestigation 6.3.5.1调查地裂缝发育区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特征、地下水 开采情况等峨眉永华炼钢连铸技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附图纸),分析地裂缝灾害的成因机理、形成条件及其影响因素。 6.3.5.2应调查地裂缝的几何特征、产状、规模、变形迹象及变形历史、成因类型、发 育强度、分布规律、危害程度等。 6.3.6地面沉降调查GroundSubsidenceInvestigation 6.3.6.1调查地面沉降区第四纪覆盖层土质及厚度、地下水基本特征及水位变化、水文 地质结构等。 6.3.6.2调查分析地面沉降区面积、累计沉降量、沉降速率、地下水开采情况、地表开 裂、诱发因素、危害程度及发展趋势等。 6.4地质灾害隐患调查PotentialHazardInvestigation 6.4.1在调查分析孕灾地质条件的基础上,确定形成地质灾害的主控因素,应用遥感、 工程地质类比、测绘、勘查和测试等手段,综合分析圈定地质灾害隐患位置或范围。 6.4.2对于有滑坡灾害可能的区域,重点调查地质灾害隐患所处区域微地貌、易崩易滑 地层、软弱层、风化程度、岩体结构、节理裂隙、地下水、变形特征、形成因素、威胁范围 等,分析地质灾害隐患的稳定性。 6.4.3对于有泥石流灾害可能的区域,调查区域沿河沟适当向上游拓展,重点调查泥石 流隐患区域松散堆积物储量、沟道特征、水动力条件、堵塞程度、堆积扇特征、一次冲出方 量和致灾对象等,分析泥石流隐患的活动性。 6.4.4对于有高位远程灾害的区域,调查区域向高位山体方向延伸,重点调查微地貌特 征、历史变形破坏迹象、控制性边界条件、威胁对象等,分析灾害体变形特征及链生效应、 可能的运动路径、潜在影响范围及危害程度等。 6.4.5对于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形成的堰塞湖,调查其形成原因、地形、水文、降雨、 坝体物质组成等特征,分析堰塞湖的水位变化规律及可能的溃决方式、时间、溃决洪水规模、 范围等灾害后果。

7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HazardAssessment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