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50423-2013 油气输送管道穿越工程设计规范 (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

GB 50423-2013 油气输送管道穿越工程设计规范 (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GB 50423-2013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5.7 MB
标准类别:机械标准
资源ID:200366
下载资源

GB 50423-201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GB 50423-2013 油气输送管道穿越工程设计规范 (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

成的不同而异; (4)收缩在凝结初期比较快,以后逐渐迟缓,但仍持续很长 时间。: 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当混凝土收缩时,钢筋承受力,阻碍了 混土部分的收缩变形,并使混凝土承受拉力。 分段灌注的混凝土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因收缩已在合拢 前部分完成,故对混凝土收缩段的影响可予的减,拼装式结构也因 同样理由可酌减

6.4钻爆法隧道衬砌设计

6.4.2本条对山岭隧道*面设计、纵断面设计提出了具体要求。 *面上宜直线布置,便于运输、测量监控,特殊条件下亦可选用折 线形隧道,折线转角处半径与油气管道曲率半径相适应;纵断面上 宜采用人字坡,便于自流排水。

的是喷锚与整体的组合。其优点是能充分发挥围岩的自承能力, 调整衬砌受力状态,充分利用衬砌材料的抗压强度,从而提高衬码 的承载力。 整体衬砌是一次衬砌成形的传统形式,施工进度较慢,小断面 隧道较少采用。 衬砌结构类型及强度,必须能长期随围岩压力等承受作用,而 围岩压力等作用又与围岩级别、水文地质、埋藏深度、结构工作特 点等有关,因此在选定时,可根据这些情况考虑。此外,衬砌结构 的选用还受施工方法、施工措施等影响,因而还需考虑施工条件 等。鉴于地下结构的工作状态极为复杂,影响因素较多,单凭理论 计算还不能完全反映实际情况,为了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选用的 衬砌更为合理,除根据以上因素外,还要通过工程类比和结构计算 并适当考虑工程误差确定。 6.4.7对设置衬砌时应符合的各项规定说明如下: 1隧道边墙一般有直墙和曲墙两种,一般隧道开挖后,围岩 均会产生较大侧压力导致衬砌破坏,故一般跨度不大于5m的小 断面隧道可采用直墙式衬砌,大断面隧道应采用曲墙式衬砌,尤其 严寒地区洞口若不封闭,洞内冬季会冰冻,会产生较大侧压力导到 衬砌破坏,更应采用曲墙式衬砌。 2当隧道外侧山体覆盖较薄,地面横坡较陡,或因洞身岩层 构造不利,层面倾斜较陡,有顺层滑动可能以及施工塌产生围岩 松动、滑移等情况而引起明显偏压的地段,为了承受不对称的围岩 压力,应采用偏压衬砌。但也要注意当隧道外侧覆盖厚度过薄,会 出现外侧土坡失稳,因而尚应采取设置地面锚杆、抗滑桩或支挡 构等措施。 3洞口地段,一般埋藏较浅,地质条件较差,受自然条件(丽 水侵蚀、冰冻破坏、气候变化等)影响,土质较松散,岩石易风化,程 定性较洞内差,衬砌受力情况也较洞内不利,如有时受仰坡方向的 纠向培由等一由此洞口应设累洞口段衬砌或加强衬砌一想据

的是喷锚与整体的组合。其优点是能充分发挥围岩的自承能力, 调整衬砌受力状态,充分利用衬砌材料的抗压强度白水水库工程水力机械设备采购及安装招标文件(II标)(商务条款),从而提高衬砌 的承载力。 整体衬砌是一次衬砌成形的传统形式,施工进度较慢,小断面 隧道较少采用。 衬砌结构类型及强度,必须能长期随围岩压力等承受作用,而 围岩压力等作用又与围岩级别、水文地质、埋藏深度、结构工作特 点等有关,因此在选定时,可根据这些情况考虑。此外,衬砌结构 的选用还受施工方法、施工措施等影响,因而还需考虑施工条件 等。鉴于地下结构的工作状态极为复杂,影响因素较多,单凭理论 计算还不能完全反映实际情况,为了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选用的 衬砌更为合理,除根据以上因素外,还要通过工程类比和结构计算 并适当考虑工程误差确定。

1隧道边墙一般有直墙和曲墙两种,一般隧道开挖后,围岩 均会产生较大侧压力导致衬砌破坏,故一般跨度不大于5m的小 断面隧道可采用直墙式衬砌,大断面隧道应采用曲墙式衬砌,尤其 严寒地区洞口若不封闭,洞内冬季会冰冻,会产生较大侧压力导致 衬砌破坏,更应采用曲墙式衬砌。 2当隧道外侧山体覆盖较薄,地面横坡较陡,或因洞身岩层 构造不利,层面倾斜较陡,有顺层滑动可能以及施工塌产生围岩 松动、滑移等情况而引起明显偏压的地段,为了承受不对称的围岩 压力,应采用偏压衬砌。但也要注意当隧道外侧覆盖厚度过薄,会 出现外侧土坡失稳,因而尚应采取设置地面锚杆、抗滑桩或支挡结 构等措施。 3洞口地段,一般埋藏较浅,地质条件较差,受自然条件(雨 水侵蚀、冰冻破坏、气候变化等)影响,土质较松散,岩石易风化,稳 定性较洞内差,衬砌受力情况也较洞内不利,如有时受仰坡方向的 纵向推力等。因此,洞口应设置洞口段衬砌或加强衬砌。根据经

验,本款规定应不小于5m的加强衬砌长度。 4在洞身地质条件变化地段,围岩压力是不相同的,为了避 免强度不够,引起衬砌变形,围岩较差地段的衬砌及偏压衬砌段应 适当向围岩较好的地段延伸,以起过渡作用,延伸长度应视围岩的 具体变化情况而定,一般延伸5m10m。 5在洞身有明显的硬软地层分界处,由于地基承载力相差很 大,前后衬砌下沉不匀,往往造成破裂,甚至引起其他病害,此时应 设置变形缝。

6.4.8采用复合式衬砌有关规定说明如下:

1复合式衬的初期支护多采用喷锚支护,具有支护及时、 柔性的特点,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随着围岩的变形而变形,力求最 大限度地发挥围岩的自承能力。根据围岩条件,复合衬砌初期支 护采用喷射混凝土、锚杆、钢筋网和钢架等支护形式单一或组合施 工,并通过监控量测手段,确定围岩已基本趋于稳定,再进行内层 二次衬砌施工,二次衬砌可采用模筑混凝土、喷锚、拼装式衬砌等。 2影响二次衬砌受力状态的因素很多,除围岩级别、地下水 状态、隧道埋置深度外,还有初期支护的刚度、隧道断面大小及其 施作时间等,故设计二次衬砌时,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以 期达到经济安全的自的。自前,多采用工程类比法设计二次衬砌。 管道隧道均属于小断面隧道,若采用模筑混凝土二次衬砌工法,则 衬砌台车与出渣设备在空间上产生矛盾,初支和二衬不能同步施 工,因而绝大多数隧道都是待贯通之后才施作二次衬砌,造成较差 的围岩段施工中存在不安全因素,也造成隧道工期的延长,若二衬 也采用喷镭锚支护就可解决上述两项缺点。 二次衬砌一般受力比较均匀,为防止应力集中,故宜采用连接 圆顺、等厚的马蹄形断面。 3表6.4.8中复合衬砌的设计参数,是根据国外铁路(公路) 遂道支护参数统计、类比,结合专家意见进行调研修改的。其中 IV、V级围岩当初期支护设置格栅钢架时,要求喷射混凝土必须覆

1为确保衬砌不侵入隧道限界,喷锚衬砌内轮廓除考虑按整 体式衬砌内轮廓要求放大外,尚应预留100m作为补强之用。喷 锚衬砌是柔性结构,厚度较薄,并与围岩共同作用,考虑必要时需 要加强喷锚衬砌,以防内轮廓尺寸不够,因此预留。 3鉴于有水时不利于喷层与围岩的紧密黏结,难以充分发挥 喷射混凝土的应有作用,甚至给喷射混凝土带来不利影响;洞内地 下水具有侵蚀性的地段,易造成衬砌腐蚀,由于喷层厚度较薄,受 腐蚀的危害甚于模筑混凝土衬砌,岩性较软的岩层,开挖后易风化 潮解,亲水性很强,遇水泥化、软化、膨胀、围岩压力大,严重者发生 淤泥状流,稳定性较差,喷锚衬砌难以阻止其迅速的变形;喷锚 衬砌抗冻胀性能较差,严寒和寒冷地区,土壤冻胀导致衬砌破环的 危害基甚于模筑混凝土衬砌,敌大面积淋水地段、能造成腐蚀及膨胀 性地层的地段、严寒和寒冷地区不封闭的隧道,不宜采用喷锚衬 砌。对于地下水不发育的V级围岩的山岭隧道,通过现场试验确 定相关参数后,也可采用锚喷支护。

6. 4.10采用整体式衬砌时,应符合的规定说明如下:

1隧道洞口地段,如线路中线与地形等高线斜交,地质条件 较好,为降低边、仰坡开挖高度,选用斜交洞门时,可采用斜交衬 砌。但因斜交地段地层压力和衬砌受力较为复杂,施工也较困难 特别是在松软地层地段,易出现病害或造成事故,为了安全,故制 定本条规定。 2在严寒地区,冬春季节,洞内气温常在0℃以下,衬砌工 由于冷缩影响,往往导致开裂、变形,为了结构安全,应设置伸缩 缝,伸缩缝的间距可视隧道长度及其所在地区最冷月*均气温等 条件确定,一般是洞口段短些,洞内长些,气温影响较大者短些,影 响较小者长些;设计时,可根据具体情况,每隔10m30m设置 道,如围岩较好,又无地下水时,亦可采用贯通拱圈与边墙的工作

缝代替之。 3隧道衬砌背后,尤其是拱圈顶部与围岩之间,由于混凝土 收缩,一般会留有空隙,特别是当采用支撑开挖法施工时,Ⅲ~И 级围岩与衬砌更不易密贴,围岩压力不能均匀传布,也不能充分发 挥围岩的弹性反力,衬砌易变形,所以作了本条规定。 当洞身通过地质不良地段或傍山有偏压地段,一般地压较大 且不对称,如不及时压注水泥砂浆填充衬砌与围岩间空隙,衬砌更 易变形,因此要求向衬砌背后进行断面压注水泥砂浆或其他浆液 既填充空隙,改善衬砌受力状态,又加固围岩,减少围岩压力。 有地下水地段设有引水设备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堵塞通路 但不能因为需引水而不压浆,衬砌是主体结构,防止衬砌变形是主 要的。如压浆后排水通路堵塞造成渗漏时,可再钻孔、凿槽或埋管 号水,或采取其他防水措施。 6.4.11初期支护应具有合理的刚度,并且在一定程度能够随着 围岩的变形而变形;由于喷射混凝土、锚杆、钢筋网、钢架或格栅钢 架等的不同作用各不相同,初期支护的刚度与其组成成分有着密 切关系。敌在设计时应根据工程地质、水文地质、隧道断面尺寸、 覆盖层厚度等条件选择初期支护的组成部分,确定初期支护的刚 度时,除上述因素外,还应考虑地面及地下建筑物的种类及状态和 使用目的等因素;当隧道所在地区对地表下沉量有严格限制时,在 此条件下,应进行现场试验,防止单凭经验处理问题。在松散、胶 结性差的地层中可加设钢筋网,以提高喷射混凝土与受喷岩面间 的黏结力,防止喷层剥落和松散介质塌。 在不同地质条件下,使用锚杆的目的也不同。在节理、层理发 达的硬岩和中硬岩中,因岩石本身强度高,一般会出现因开挖而使 围岩中的应力超过围岩本身强度的现象;在此条件下,采用锚杆的 目的在于抑制岩块间的滑动,以保持围岩稳定。在软岩或土砂地 层中,往往因开挖而使围岩中的应力超过本身的强度,从而在围岩 中出现塑性区,使净空变形加大,此时采用锚杆的目的在于限制塑

性区的产生及发展,尽力减少围岩变形,以达到稳定围岩的目的。 锚杆类型可分为端头锚固型、全长黏结型、摩擦型、预应力锚 杆等。

4.12对隧道的仰供衬砌提出了具体要求

1留设隔水岩柱。 一般山岭钻爆法隧道,其顶面上覆盖层厚度般不小于隧道 横断面高度的2.5倍~3倍,但对于水下隧道来讲,在隧道开挖 后,受打眼、爆破作业的扰动,围岩原始状态遭到破坏,从而产生导 水裂隙或使原裂隙扩张导通,因此必须留设隔水岩柱将河水与开 挖隧道“隔离”,防止涌水,保证施工安全。“隔水岩柱”实际就是隧 道埋深,参照煤矿水下采煤方法在采区顶部保留一定厚度的隔水 岩柱,以防止水的侵入。一般而言隧道顶与水体之间的竖向距离 不宜小于隧道横断面高度的10倍。防水侵入的保护岩层厚度按 下式计算:

S=1.5X(HXB)./F+C

中充填物胶结不实等情况下,仅留隔水岩柱隔水是不够的。为了 确保开挖面安全作业,设计应要求施工中必须向开挖面打超前钻 “探水”。探水钻孔有两个作用:一是根据探水钻孔所取岩芯判断 开挖前方岩石破碎情况,裂隙发育程度等(因为工程地质勘察时, 按详勘要求一般钻孔孔距50m,孔与孔之间地层情况很难预测); 二是根据钻孔流水流量判断裂隙是否导水,是否与河水有水力联 系(一般流水是清水而不带黄色说明与河水无水力联系),从而确 定是否需要采取进一步措施治水。一般超前探水钻孔3个,钻孔 口应有防突水措施(在孔口安装闸门),一个钻孔取岩芯,两个不取 岩芯,钻孔长度一般30m~50m,孔径为100m~150mm,钻孔搭接 长度10m。钻孔外插角一般3°。 3超前地质预报。 根据围岩状况,对于断层较多,围岩破碎的隧道除了要进行超 前钻孔探水外,还应进行超前地质预报,采用CQTC一1、TSP等 超前地质预报探测系统,可以探测前方各种地质构造、破碎带、充 水带,与超前探水结合,有效地避免大量涌水、塌等地质灾害,确 保施工安全。 4注浆堵水”。 超前钻探发现开挖面前方出现异常状况,围岩破碎,裂隙发 育,钻孔水流量大,不采取措施施工难度较大且存在较大风险时, 应立即停止开挖作业,采取注浆措施“堵水”,以防止大量的裂隙水 涌人升挖面。

6.5.2本条对盾构隧道纵断面设计提出了具体要求

1纵断线形的形式主要考虑围岩类别、岩性、裂隙发育程 甬水大小等因素确定。分为“一”字形、“U”字形和倒“J”字形 图 1、图 2、图 3。

图1“一”字形纵断线

图2“U”字形纵断线

图3倒“J”字形纵断线

(1)对于岩性单一且均匀的岩层可以考“一”学形,这样隧道 施工简单,设计单坡排水或人字坡排水即可; (2)对于透水性差的粉土、粉质黏土、黏土、硬岩(I、Ⅱ类)、地 下水少,可以考虑“U”字形,隧道纵断面顺着河床横断面,有利于 减小竖井的深度;: (3)连续穿越两种岩性差异较大的河床,可以考虑倒“了”字 形,在较硬岩石层为“一”字,向软岩或卵石层过渡时逐渐向上斜, 形成倒“J”字形;

(4)对穿越长度2000m以上,考虑到盾构机资源获得(采买 或调运)周期长,在保证施工周期不因引进盾构机而受影响的同 时,可提前开工,并可降低费用。也可考虑钻爆法隧道与盾构法隧 道相结合的方案。一端钻爆法掘进,端盾构掘进。 盾构机掘进坡度应根据具体地质条件、设备配套爬坡能力确 定,单坡度过大运送管片的轨道车马力要加大,并且要增加一些自 动可靠的制动机构,另外大坡度对管片的组装技术要求增高,因此 般坡度不超过5%;对*巷隧道为了自动排水(主要由管片接缝 渗水,泥水加压*衡机泥浆运输管道堵塞拆除漏水等)一般设计成 0.2%~0.4%的坡度:盾构隧道曲率半径除考虑隧道施工转弯要 求外,还要考管道弹性敷设安装的要求,不应小于1000D管道 曲率半径控制,主要是减少管道产生的附加弯曲应力。 6.5.3盾构隧道施工多采用土压*衡式盾构机和泥水*衡式盾 构机根据具体地质水文条件确定。盾构机选型可参考表3。

表3盾构隧道盾构机选型表

注×一原则上不适用的士质条件

△一应用时要研究辅助工法及辅助机构等; O一原则上适用的土质条件

6.5.4为了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在工程地质条件好、周围土层

能提供一定抗力的条件下,衬砌结构可以设计得柔一些,但圆 环变形的大小对结构受力、接缝张角、接缝防水、地表变形等 重大影响,故必须对衬砌结构的变形进行验算,做必要的控制

6.5.7隧道的抗漂浮稳定性及地基承载力验算要求。

1对隧道进行抗漂浮验算的主要目的是避免隧道在施工、运 营期间发生上浮现象,发生上浮现象的原因包含埋深过浅或地震 状态下的沙土液化。根据其他抗漂浮稳定性的设计要求,抗漂浮 稳定性系数一般取1.15,故本规范作此规定。 2盾构隧道结构的地基承载力验算主要包含隧道施工及管 道试压时的验算,隧道充水运行时竖向载荷更大,必须验算。施工 时的地基承载力验算主要考虑如果地基承载力过低,会造成盾构 设备磕头,姿态难以控制,此时应对该段进行地基加固;试压时,特 别是竖井附*第一个管道支墩处,由于竖井内数十米的试压水柱 集中作用,可能造成局部地基承载力不足,应扩大该支墩基础或在 并底加设临时的管道支撑措施,降低竖向集中作用。地基承载力 过低的地层不应采用隧道内充水运行。

6.5.8装配式衬砌的构造要*

1:装配式衬砌结构的环片之间均用螺栓莲接,虽有施工操作 繁琐、用钢量大的缺点,但可增加隧道抵抗变形的能力,有利于保 证施工精度、施工安全及衬砌接缝防水,故在软弱、含水、承载力差 的土层中多选用螺栓连接环片。 环片按其螺栓手孔的大小,通常有箱形和平板之分。当衬砌 较厚时,为减轻自重,常选用腹腔开有较大、较深手孔的箱形环片; 环片较薄时,为了能承受施工中盾构千斤顶的顶力,则以选用较少 开孔的平板形环片为宜。 2选用较大的环宽,可减少隧道纵向接缝和漏水环节、节约 螺栓用量、降低环片制作费和施工费、加快施工进度,但受运输和 盾构及机械设备能力的制约,故应综合考虑。 3钢筋混凝土环片的厚度视隧道直径、埋深、工程地质和水 文地质条件的不同,一般为隧道外轮廓直径的0.05倍~0.06倍。 6.5.11管片壁后注浆包括同步注浆、即时注浆及二次补强注浆 等,同步注浆和即时注浆应与盾构掘进同步进行;根据隧道稳定状 态和环境保护要求,可进行二次补强注浆,注浆量与速度应根据环

等,同步注浆和即时注浆应与盾构掘进同步进行;根据隧道稳定 态和环境保护要求,可进行二次补强注浆,注浆量与速度应根据

境条件和沉降监测结果等确定;注浆材料应满足强度、流动性、稳 定性、可填充性、凝结时间、收缩率、环保等要求。

6.1油气管道顶管机选型根据工程条件确定,多采用土压平衡 或泥水平衡式顶管机,可按表4经技术比较后确定。

表4 顶管机选型参考表

注:★★一首选机型:★一可选机型:空格一不宜选用。

文 1限于目前的顶管设备与施工技术水平,顶管多以水平为 主,同时考虑排水要求,对坡度作了规定。 2顶管隧道曲线顶进多指平面内的,其曲率半径应符合管道 安装的要求。 6.6.4顶管最大顶力计算公式较多,本规范中结合实际使用情

6.6.5为克服大段进过程中摩擦力的影响,应设置中继站,同 时中继站间距不宜过大,以免隧道行程难以控制,造成隧道呈“蛇 行”状,影响管道在隧道内布置安装。

6.7.2圆井有利于结构受力,地质条件差时采用;矩形等断面竖 并的空间利用率高,且施工(支模,钢筋绑扎等)方便。 6.7.4沉井深度超过50m,均应采取措施。措施中包括设后浇 带、用补偿收缩混凝土和增加水平钢筋等。 6.7.5土对井壁摩阻力的数值与沉并入土深度、土的性质、地下 水状况、井壁外形及施工方法有关,此项数值应根据实践或经验资 确定

6.7.9沉井平面形状、大小主要由地基容许承载力而定。若沉井

设在受水流冲刷较大的地方,应考虑阻水较小的截面形式(如做成 圆端或尖端)。对于圆形沉井,从外形来说是阻水较小的,但对于 外形较大尺寸的沉井,反而增大挡水面积,对抗冲刷不利,所以宜 加以比较。一般管道隧道的沉井都设在不受水流冲刷或水流冲刷 很小的位置,沉并平面多选为圆形。 棱角处做成圆角或钝角,可使沉井在平面框架受力状态下减 小应力集中,同时可减少井壁摩擦面积和便于吸泥(不致形成死 角)。做成圆角、圆端形后在下沉过程中,容易形成“土拱”作用,减 少侧面土压力,亦即减小土对井壁摩擦力,方便下沉。 沉井井孔的最小宽度应视取土机具而定,一般不宜小于 2.5m~3m。井孔布置应结合取土机具所能及的范围一起考虑, 统筹安排布置。 沉并外壁从主体结构的受力来考虑,最好做成垂直的,以能增 强土对沉井的侧向弹性抗力作用,但有时为了顺利下沉的需要,往 往又将沉井外壁做成台阶形或斜坡形,但在有些土质中采用台阶 形或斜坡形外壁对减少土对并壁的摩擦力未必有效。沉井采用任 何形式的外壁,应根据设计要求,地质及水文情况、施工技术条件、 施工方法等全面考虑确定。 松软土中制造沉井底节,如高度过大容易发生倾斜而且难以

纠偏,故一般认为不应大于沉并宽度的0.8倍。

6.7.20本条对桩墙式围护结构的设

1计算方法。本规范推荐采用侧向地基反力法,其特点是将 围护墙视为竖向弹性地基上的结构,用压缩刚度等效的土弹簧模 拟地层对墙体变形的约束作用,可以跟踪施工过程,逐阶段地进行 计算。由于能较好地反映基坑开挖和回筑过程中各种基本因素, 如加、拆撑、预加轴力等对围护结构受力的影响,并在分步计算中 考虑结构体系受力的连续性,因而被我国工程界公认为是一种较 好的深基坑围护结构的计算方法。当把围护结构作为主体结构的 一部分时,还可以较好地模拟围护墙刚度和结构组成随施工过程 变化等各种复杂情况。 2土压力取值。基坑开挖阶段作用在围护结构墙背上的土 压力视墙体水平位移的大小在主动土压力和静止土压力之间变 化。当墙体水平位移很小时,墙背土压力接近静止土压力,并随墙 体水平位移增大而减小,最终达到土压力的最小值,即主动土压 力。设计时应根据对围护结构的变形控制要求以及实际的变形情 况,结合地区经验,合理确定墙背土压力的计算值。

6.7.21地下连续墙应符合的规定说明如下:

1单元槽段的长度和深度。槽段长度和深度的确定,一般应 与以下因素有关: (1)设计要求:即与结构物的用途、形状、尺寸、地下连续墙的 预留孔洞等有关。 (2)槽段稳定性要求:即与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 周围的环境条件和泥浆质量、比重等有关。 (3)施工条件:即与挖槽机性能、贮浆池容量、钢筋笼的加工和 起吊能力、混凝土供应和浇灌能力,现场施工场地大小和施工操作 的有效工作时间等有关。 2地下连续墙的接头形式应满足结构使用和受力要求,当作 用纵向分布并没有内衬时,可采用普通圆形接头;无内衬时应采用

防水接头;当需要把单元槽段连成整体时,采用刚性接头。 3从传力可靠和简化施工考虑,地下连续墙与主体结构水平 构件宜采用钢筋连接器连接。钢筋连接器的抗疲劳性能及割线模 量应符合《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的要求。 4为保证使用要求,墙体表面的局部突出大于100mm时应 予以凿除,墙面侵入隧道净空的部分也应凿除。

6.7.22钻孔咬合桩

6.7.23型钢水泥土搅拌墙

1竖井支护结构都应根据基坑周围环境保护要求确定变形 控制指标,型钢水泥土搅拌墙的变形控制还应满足内插型钢拔除 回收等的要求。竖井开挖过程中应避免发生较大变形造成水泥土

开裂,影响其截水效果以及对水泥土抗剪能力的削弱。 2目前,工程中多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进行三轴水泥土搅拌 桩的施工,相关经验积累都是建立在此基础上的。我国幅员辽阔, 各地土层条件差异较大,若在工程中采用其他品种的水泥,应通过 室内和现场试验确定施工参数,积累经验

6.8.1为了保证洞口正常工作,本条规定采用钻爆法施工的山地 或水域隧道,应确保洞口在设计洪水频率下不被洪水淹没,使隧道 内在施工或运营期间不受洪水影响。 6.8.2斜巷提升难度较大,根据现在施工技术,规定了不同的提 升方式的斜巷倾角。 6.8.3为确保施工、运营期间人员进出隧道的安全,应设置人行 道和躲避洞。对超过15°的斜巷应设台阶及扶手。 6.8.4为使管道等材料能够进入到平巷段,应在斜巷与平巷段交 界处设置马头门。马头门处衬砌厚度与配筋应根据计算进行 加强。

6.8.6斜巷底部应根据设计计算出水量设置集水坑和相应

6.9.2表6.9.2中混凝土的最低强度等级大多是从满足工程的 耐久性要求考虑的。为了减少地下超长结构混凝土的收缩应力和 温度应力,现浇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的设计强度也不宜采用低于表 6.9.2规定的等级。盾构环片及混凝土顶管的强度均不宜低于 C50,对于坚硬岩石的顶管、盾构隧道施工应适当提高混凝土强度 等级。

6.9.3本条规定的钢管许用拉应力、压应力、剪应力及

是依据现行国家标准《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253的 ,并参照美国的《烃类和其他液体输送管线系统》ASMEB31 有关规定制定的,

凝土工程中不再采用HPB235钢筋。

6.9.5盾构隧道钢筋混凝土管片莲接螺栓的机械性能等

::5眉检隧通纳 生儿双生收 采用4.6级~8.8级。为了保证隧道的使用寿命,对螺纹紧固件 表面必须进行防腐蚀处理。

6.10.2钻爆法施工的隧道防水措施说明如下:

1围岩注浆是将不透水的凝胶物质(防水材料)通过钻孔注 人扩散到岩层裂隙中,把裂隙中的水挤走,堵住地下水的通路、减 少或阻止涌水流入工作面,同时还起到固结破碎岩层的作用,从而 为开挖、衬砌创造良好的条件。 2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结构自防水是一个综合体系,故应以 系统工程对待,确立以混凝土自防水为根本,接缝防水为重点的防 水原则。 3原条文中“应铺设防水板或系统育管(沟)”,要求过高,对 于采用其他措施能达到防水要求的可不设防水板、系统盲沟等。 6.10.3洞口或明洞建筑于露天地区,一般有地表径流的影响,如 不设法截、拦、排走,容易引起冲刷坡面,产生塌;或流入回填体 内部,浸泡回填料,增加明洞负荷,因此要做好明洞截、排水系统。 6.10.4用盾构法施工的隧道,通常修建在地质条件不太好的含 水地层中,地下水中含有的腐蚀性介质将影响钢筋混凝土管片的 耐久性,在设计时就应采取措施加以保护

6.10.5本次修订增加了顶管法隧道的防水要求。

泥及竖并周边不均匀沉降的发生。 可根据井口的结构、尺寸和埋

深,并考虑地形地貌、地质及水文条件、环境要求和对地面建筑物 的影响等因素合理选用,如降水法、旋喷桩、搅拌桩、注浆法、SMW 桩、冻结法或组合加固等。盾构(顶管)进、出洞土体加固范围最小 为:长度为主机长度加2m,宽度为主机外缘左右方各3m,高度为 主机外缘上下方各3m。当洞口处于砂性土或有承压水地层时,宜 采取降水和土体加固组合措施。应对洞口外土体的加固效果进行 检查,加固体强度、抗渗指标应经过现场取样试验确定。当洞口处 于砂性土或有承压水地层时,应在洞门处打来字形9点水平探测 孔,观测加固土体的抗渗性,如发现渗漏水或夹泥沙的空洞必须 采取补充加固措施

6.12隧道内管道安装

6.12.1通过十儿年来国内长输管道工程采用隧道的情况来看, 隧道内管道敷设已成了隧道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隧道内管道 的敷设方式应充分考虑到管道输送的介质、隧道的纵坡、隧道断面 的大小、敷设管道的数量以及施工方式等条件。如在忠武输气管 道工程中,山区隧道有3m×3m和2.5mX2.5m两种城门洞型断 面,当隧道纵坡度大于15°时,管道在隧道内采用滑动支座连续架 空敷设;当隧道纵坡度小于15°时,采用地上填土敷设的方式(隧 道围岩都为基岩)。在江底隧道中情况又不一样,考虑施工条件受 限制,平洞段管道采用滑动支座连续架空敷设的方式(支座与隧道 底板齐平)。自前国内的管道山岭隧道采用覆土敷设的较多;水下 隧道基本采用支座架空敷设形式。 6.12.4水域隧道或排水不畅地山岭隧道,由于水流不能自动流

出,容易造成水淹管道,无论采取填土埋设还是架空敷设,都应考 虑水淹状态下管道的抗漂浮稳定性问题。应通过计算并采取可靠 措施,确保管道安全,

蚀,金属结构表面容易腐蚀,从面危及管道的安全。因此,为了提

高防腐层的使用周期,减少生产成本,应采用高质量、附着力强、不 易裂缝脱皮、耐水性好的防腐材料。 6.12.7管道同锚固墩(件)之间的良好绝缘,可防止阴极保护电 流漏失,是保证管道达到有效的阴极保护所必需的。 6.12.8水域隧道建议充水运营。运营期间隧道内充水可平衡隧 道内、外水压,对结构安全有力;避免不断渗(透)水破坏隧道周围 稳定环境影响结构安全;避免无关人员进入隧道影响安全运营; 利于隧道内消防安全;有利于防腐;可以降低日常通风、排水、照明 等维护费用,节能环保。山岭隧道日常运营时一般用土把洞门封 住,并设置排水、排气管。

7.1.1油气管道在选线阶段,首先要考虑避免或减少与铁路(公 路)的交叉,可以使管道线路设计更加合理,也可以避免或减少因 交叉带来的相互影响。公路、铁路穿越点一般应选择在路基稳定、 便于穿越的位置,当条件受限时也可从公路、铁路的桥梁下交叉穿 越。铁路编组站、大型客站、变电所是铁路上的大型和重要工程, 一且发生事故,危险性大,故严禁交叉,

7.1.6本条款参照了国家现行标准《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

GB50253、《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251及《钢质管道穿越 铁路和公路推荐作法》SY/T0325的要求,并结合实际工程情况 确定的。管道与被穿越的铁路(公路)宜垂直相交,使交叉管段长 度短,穿越投资少,管理方便;但同时考虑穿越收到地形、地质条 件、地方规划因素、各类敏感目标的限制,许多地段只能小角度交 叉穿越,为此规定交叉角不宜小于30°。油气管道与公路、铁路桥 梁下交叉时,在对管道采取防护措施后,交叉角可小于30°,此规 定对于管道穿越既有铁路桥下,尤其是铁路桥跨越埋地管道,都给 出了较大录活性

7.1.7穿越点四周要求有足够的空间,是为了满足穿越管道施工

员、车辆通行、排水等,如果油气管道利用涵洞穿越,从管道工程方 面考虑方便了施工,减少了投资,但是对于铁路(公路)来说,改变 了涵洞功能,增加了安全隐惠。

部的最小覆盖层厚度。覆盖层厚度不仅关系到管道的受力问题, 还关系到路基及其路基下部土层承受车辆作用的问题,因此管道 穿越公路、铁路,既要进行管道计算,还应该满足最小覆盖层厚度。 如果不能满足最小覆盖层厚度,应该采取加固措施。最小覆盖层 厚度是参照现行行业标准《钢质管道穿越铁路和公路推荐作法》 SY/T0325制订的。 7.1.10本条是为了避免公路、铁路不均匀沉降对输送管道或者 套管的影响。如果土层不均匀,应采取措施保证管道的安全。 7.1.11套管的内径比管道内径大300mm主要为了便于油气管 道安装。钢筋混凝土套管采用人工顶管施工方法时,内直径不应 小于1m,是为了满足顶管人工开挖作业的需要。 7.1.13本条是根据现行行业标准《铁路工程设计防火规范》TB 10063的规定编制的。 7.1.14采用钻孔(包括水平定向钻孔、顶管等)敷设穿越管道,如 果孔洞尺寸较输送管道或者套管过大,容易产生路基的塌陷,造成 穿越管道受力不均匀和路面破坏,影响交通和管道运行,因此,要 控制孔洞的直径。出现孔洞过大现象时,应迅速采取措施,充填过 大的孔洞,避免造成路基的塌陷;如果钻孔、顶管、隧洞必须废弃 时,应该迅速采取补救措施进行处理,如低等级混凝土填实孔洞。

7.2.1本条款提出无套管穿越管段的计算要求。 7.2.2、7.2.3这两条是沿用原规范的内容。本次编制参照现行 行业标准《钢质管道穿越铁路和公路推荐作法》SY/T0325,提供 了土压力、车辆作用、内部压力产生管道应力的计算方法,穿越管 段其他还承受管道自重、输送介质自重、地下水浮力、季节更替引 起的温度变化、输送介质温度的变化、管道操作状态变化的作用, 对管道的影响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计算分析;各种原因引起的地 基变形(如地基不均匀沉降、冻胀、盐渍土、湿陷性黄土、附近区域

开挖、爆破施工的影响等)对管道的影响极大,管道设计选线时应 该避开或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否则必须进行计算分析。其他还有 地震、腐蚀对管道的影响等,应该根据情况,进行计算分析。 7.2.4~7.2.6土压力作用下管道的环向应力、公路车辆作用下 管道环向、轴向循环应力、管道内部压力产生的管道环向应力的计 算,是参照现行行业标准《钢质管道穿越铁路和公路推荐作法》 SY/T 0325 的计算方法。

地震、腐蚀对管道的影响等,应该根据情况,进行计算分析。 7.2.47.2.6土压力作用下管道的环向应力、公路车辆作用下 管道环向、轴向循环应力、管道内部压力产生的管道环向应力的计 算,是参照现行行业标准《钢质管道穿越铁路和公路推荐作法》 SY/T0325的计算方法。 7.2.7无套管穿越在公路车辆作用下,管段产生环向应力与轴向 应力,本条规定在计人内压、温度等作用组合产生的应力,应按本 规范第4.4.2条与第4.4.3条进行强度核算。 78密管 左

.2.7无套管穿越在公路车辆作用下,管段产生环向应力与轴 力,本条规定在计人内压、温度等作用组合产生的应力,应按 范第4.4.2条与第4.4.3条进行强度核算

7.2.8穿越管段的环向焊缝和轴向焊缝疲劳复核.采用允许应力

去,即通过将垂直于管线焊缝的循环应力与耐疲劳极限应力的, 开值比较进行复核。

7.2.9本条为强制性条文。为了防止公路开挖作业损坏管

条提出在管顶上方500mm处设警示带,提醒作业人员。

7.2.10采用大开挖直埋穿公路的管段,为保证车辆作用能达到 按刚性角分布,且不危害因沉降造成事故,制定本条规定。

7.3.1、7.3.2输送管道采用涵洞、套管等有保护方式穿越公路、 铁路,涵洞的净尺寸应该满足管道安装施工和维护的要求,同时, 还应该满足公路、铁路的要求。另外,涵洞顶部覆盖层的厚度,对 涵洞结构的受力影响较大,应该根据公路、铁路有关规范进行计 算,综合考虑确定。钢筋混凝土涵洞、套管的设计方法应该按照现 行的公路、铁路桥涵设计规范执行。直径大于1000mm的钢质套 管,由于管材较少,宜采用钢筋混凝土套管。 7.3.4、7.3.5套管中的输送管道与套管之间,以及多根输送管道 之间电绝缘是阴极保护的需要。电绝缘体支撑的支撑压力,应该

8.1.1穿越工程是管道工程的一部分,因此本条规定应按均

8.1.2根据土几年来我国管道工程对焊

用100%的射线探伤检验已在西气东输等一系列大型工程中我 。线路工程在进行了100%的射线探伤后,基本上不再作超月 检验焊缝。考虑到穿越工程的重要性,规定了对接环焊缝除送 100%的射线探伤外,还要进行100%的超声波检验

8.1.3射线探伤和超声波探伤分级标准各规定了两个验收

8.2清管、测径及试压

8.2.1本条规定了对试压前后进行清管处理,是为了保证穿越管 段内部清洁及输送介质的质量。

8.2.2水域小型穿越、二级及以下等级公路穿越、1200m以

碎分割,不影响施工周期及施工中的资源利用,并参照美国《液态 烃和其他液体管线输送系统》B31.4与《输气和配气管线系统》 B31.8标准要求,制定了本条规定。

8.2.4、8.2.5这两条规定了分阶段试压、合格要求,与现

标准《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251及《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 范》GB50253是符合的。

8.2.6为检验穿越管段的安全性,本条规定强度试压的试

要求为1.5倍设计内压力,严密性试验压为设计内压力,并规定 急压时间要求。需要说明的是,输油管道各点的设计内压力设 可能选取的不同,特别是低洼处的静压力应予充分的考虑。 条规定与输气、输油管道工程的设计和施工验收规范均一致。

8.2.7.定向钻穿越回拖之后的严密性试压是检验管道穿越质量 的重要手段GB/T 13747.18-2022 锆及锆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18部分:钒含量的测定 苯甲酰苯基羟胺分光光度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pdf,能够检验管道的承压密封性,避免由于回拖施工作业 造成的管道损坏漏检。

8.2.8由于穿越管段是单独试压,它与埋地管段存在碰口

问题。本条规定应避免施工连头段采用机械强力组装焊接的情 况,以避免在管道中形成很大的组装应力,强力组装的焊口内容易 存在焊接缺陷而且探伤困难,所以作出本条规定。最好将两端埋 地管段在自由状态下与穿越管段碰口,然后再回填埋地管道。

.3.1这两条规定了穿越管段防腐应遵循的标准规范,要求满 关标准的规定

8.3.2在同一条穿越管段中,由于所处的环境条件在不长自

内是相同的,故要求防腐涂层和等级应相同。既便利了施工,也将 腐蚀控制置于同一要求内,达到相同的安全目标。

筑物不因腐蚀而丧失使用功能,制定本条规定GB/T 11253-2019 碳素结构钢冷轧钢板及钢带,要求采用相应的防 腐性材料制作这些构筑物

补口作业位于野外现场环境,且多是人工操作,控制不严格则达不 到质量要求,所以,本条特意指出应按照相关标准要求,设计中需 要专门提出技术要求。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