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3/T 1807-2020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43/T 1807-2020 行动不便人员使用的垂直升降平台安装验收规范.pdfDB43/T18072020
2)试验压力; 3)试验日期: 4)最小弯曲半径。 b)在升降平台运行期间,避免软管急剧弯曲和张紧;将软管的扭转减小到最低程度;软管要适 当定位或保护以避免损坏。如果软管的重量可能引起过度变形,则软管应被充分地支撑或端 部垂直布置。软管应与系统中的液压油相匹配,软管固定时其弯曲半径不得小于制造单位标 明的弯曲半径。
5. 4. 6. 3. 1截止阀
GTCC-104-2019 铁道货车承载鞍-铁路专用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检验实施细则5.4.6.3.2单向阀
液压系统应设置单向阀,单向阀应安装在液压泵与截止之间的回路上。当液压泵提供的压力降 工作压力以下时,单向阀应能够将载有最大工作载荷的平台保持在并道内的任意位置上
5. 4. 6. 3. 3溢流阀
液压系统应设置溢流阀,溢流阀应连接到液压泵和单向阀之间的回路上,溢流阀应调节到系统 于满载压力的140%。
5. 4. 6. 3. 4下行方向阀
下行方向阀应由电气控制保持开启。下行方向阀的关闭应由来自液体压力作用以及每阀至少由一个 导向压缩弹簧来实现
5. 4. 6. 3. 5 破裂阀
破裂阀的配置要求如下: a)应直接连接到液压缸出口处或等效连接,当液压回路(不包括液压缸)发生故障时应阻止平台 下降。安装位置应当便于进行调整和检查,破裂阀应满足以下要求之一: 1)与缸体成为一个整体: 2)直接与缸体用法兰刚性连接; 3)布置在液压缸附近,用一根短硬管与缸体相连,可采用焊接、法兰连接或螺纹连接均可; 4)用螺纹直接与缸体连接,其端部应设置带螺纹的凸肩,凸肩应紧靠缸体端面对接; 住1:其他类型的连接(如:压接或扩口式连接)不允许在缸体和破裂阀之间使用。 b)对于配置破裂阀作为防止轿厢坠落、超速下降的液压升降平台,平台装有额定载重量超速下行, 当达到破裂阀的动作速度时,平台应当能被可靠制停。对间接作用式的升降平台,如采用限 速器触发安全钳来防止平台坠落、超速下降,不进行该项试验。 装有均匀分布额定载重量的平台停在适当的楼层(足以使破裂阀动作,但尽量低的楼层),在 机房操作破裂阀的手动试验装置,检查破裂阀能否动作,从而将平台可靠制停
5.4.6.3.6节流阀
节流阀的配置要求如下: a)在液压系统泄漏的情况下,节流阀应防止载有最大工作载荷的平台下行时速度大于其下行
统泄漏的情况下,节流阀应防止载有最大工作载荷的平台下行时速度大于其下行额定
DB43/T1807—2020
速度加上0.15m/s; b)节流阀应易接近便于检查,节流阀应满足以下要求之一: 1)与缸体成为一个整体: 2)直接与缸体用法兰刚性连接: 3)布置在液压缸附近,用短硬管与缸体相连可采用焊接、法兰连接或螺纹连接; 4)用螺纹直接与缸体连接,其端部应设置带螺纹的凸肩,凸肩应紧靠缸体端面对接, 注2:其他类型的连接(如:压接或扩口式连接)不允许在缸体和节流阀之间使用。 C 液压系统中应有一个手动操作装置,使得平台在没有超载的情况下实现节流阀动作。应防止该 装置意外动作。任何情况下该装置都不应使连接到液压缸上的安全装置失效。
5.4. 6.4液压系统的防沉降保护
5.4.6.4.1提升高度大于500mm的液压升降平台应设置防沉降保护,应防止平台下沉超过 下50mml
5.4.6.4.2采取电气防沉降系统,
a)当液压升降平台位于平层位置以下最大50mm至开锁区下端的区间内时,无论层门处于任何位 置,液压平台的驱动主机都应当驱动平台上行; b) 液压升降平台在前次正常运行后停止使用15min内,应当自动运行到最低停靠层站 注3:其试验方法应当由制造厂家在其附近明显标识。 5.4.6.4.3装有额定载重量的平台停在上端站,10分钟内的下沉距离应当不超过10mm
5.4.6.5管路和支架
所有管路都应按照GB/T3766要求固定,以消除接头、弯头和配件的不正常应力特别是在液压系统 承受振动的部位。当管路(不论硬管或软管)穿过墙、地面、面板或隔板时,应使用套管保护。套管的 尺寸大小应当能在必要时拆卸管路以便进行检修,套管内不得有管路的接头,
5.4.7其他方式驱动的附加要求
5.5.1.1升降平台应由符合GB/T16895.1一2008的专用电源供电。电源与升降平台之间应设置主开关 和熔断器或过载装置,本要求不适用于电池供电的升降平台。且主开关不应断开下列电路的供电: 服务 a)与升降平台有关的照明(见5.5.2.1); b) 为维护而设置的电源插座(见5.5.2.2)。 5.5.1.2 零线与任何电路保护的导线应分开。 5.5.1.3 导线与导线之间以及导线与接地之间的绝缘电阻应大于10002/V,并且其值不应小于以下列 数值: a) 电源电路和含有电气安全装置的电路0.5MQ: b 其他电路0.25MQ。 5.5.1.4平台应有可靠的接地;采用40V以下的测试电压时,易接近的金属零件和主接地端子(或隔 离电路上的接地)之间的电阻不应大于0.52。 5.5.1.5升降平台的主电源开关标识,对于液压驱动升降平台,主开关标识上还应有“仅在平台位于
5.5.1.1升降平台应由符合GB/T16895.1一2008的专用电源供电。电源与升降平台之间应设置主开关 和熔断器或过载装置,本要求不适用于电池供电的升降平台。! 服务 且主开关不应断开下列电路的供电: a)与升降平台有关的照明(见5.5.2.1); b) 为维护而设置的电源插座(见5.5.2.2)。 5.5.1.2 零线与任何电路保护的导线应分开。 5.5.1.3 导线与导线之间以及导线与接地之间的绝缘电阻应大于1000Q/V,并且其值不应小于以下列 数值: a 电源电路和含有电气安全装置的电路0.5MQ; b 其他电路0.25MQ。 5.5.1.4平台应有可靠的接地;采用40V以下的测试电压时,易接近的金属零件和主接地端子(或隔 离电路上的接地)之间的电阻不应大于0.5Q。 5.5.1.5升降平台的主电源开关标识,对于液压驱动升降平台,主开关标识上还应有“仅在平台位于
低层时关闭”等文字。
DB43/T18072020
.2.1平台地面上的照度不应小于501x,完全封闭的升降平台应有自动再充电的紧急照明。 2.2在升降平台附近应设置2P+PE型电源插座。
5.5.3用于制停机器和检查其停止状态的电动机和制动器电路
.5.3.1由交流电源直接供电的电动机应采用两个独立的接触器切断电源,其触点应串联于电动机和 别动器电源电路中。当升降平台停止时,如果其中一个接触器的主触点没有断开,则最迟在下一次改变 运行方向时应防止升降平台的再运行。 .5.3.2由固态元件控制并供电的直流或交流电动机应采用下列方法之一: a 按照5.5.3.1规定; b)一个由以下元件组成的系统: 1)切断各相(极)电流的接触器。至少在每次改变运行方向之前应释放接触器线圈。如果接 触器未释放,应防止升降平台再运行; 2 用来阻断固态元件中电流流动的独立控制装置; 3)用来检验升降平台每次停止时电流流动阻断情况的监测装置。 注4:在正常停止期间,如果未能有效地阻断通过固态元件的电流,监测装置应使接触器释放并应防止升降平台再运行。 5.3.3驱动电动机和制动器供电,方向控制信号终止、电气供电故障或电气安全装置的动作应切断 区动电动机和制动器的供电。制停距离不应大于以下数值: a)安全触点或安全电路动作时20mm; D 运行方向信号终止或发生电气供电故障时50mm。
5.5.3.1由交流电源直接供电的电动机应采用两个独立的接触器切断电源,其触点应串联于电动机和 制动器电源电路中。当升降平台停止时,如果其中一个接触器的主触点没有断开,则最迟在下一次改变 运行方向时应防止升降平台的再运行。
驱动电动机和制动器的供电。制停距离不应大于以下数值:
5.5.4电池供电的附加要求
5.5.4.1电池应被固定在安全的位置上,即使倾斜也不应泄漏。在正常的工作及充电期间,电池不应 发出烟雾。 5.5.4.2升降平台停止在指定的位置时才能对电池充电,充电触点宜设置在导轨的两端。当升障平台 驻停时,如果充电触点未接触,电池的充电电路应以视觉信号和听觉信号提示使用人员。
5. 5.5 无线控制
5.5.5.1无线控制系统应仅在单一的升降平台上使用。不对另外的升降平台或其他类似无线控制系统 发出的信号作出响应(例如:通过使用一个适当的频谱、编码信号和范围)。 5.5.5.3公共场所的升降平台,遥控装置应位于升降平台附近的固定位置,或由专人管理。 5.5.5.4平台上安装的停止开关、安全触点和安全电路应优先于所有方向的信号(不管是来自于平台 操作装置还是遥控装置),且升降平台应按照5.4.2.1的要求在20mm内停止。 5.5.5.5无线通信应在整个平台行程中保持有效。平台在全程的任何位置都应满足5.5.3.3的要求
5.5.6.1应在每个层站和平台上设置操作装置。除仅供单独站立的人员使用的升降平台外,操作装应 设置于层站和平台地面上方0.9m~1.1m的范围内,距离平台或层站的内角或附近墙壁之间的距离不应 小于0.4m,或设置得适合特定的用户。
0.4m,或设置得适合特定的用户 .6.2用于控制平台运行的操作装置应持续施力以保持运行。如果使用人员对常规操作有困难,
5.5.6.2用于控制平台运行的操作装置应持续施力以保持运行。如果使用人员对常
DB43/T1807—2020
DB43/T1807—2020
考虑为特殊的能力缺乏者提供特别的装置。 5.5.6.3对于封闭井道的升降平台,平台的操作应优先于层站操作。 5.5.6.4平台上应设置紧急停止装置,紧急停止装置应为红色双稳态安全开关,该开关动作时,应直 接断开安全回路。该开关对于使用人员应清晰可见、可接近且易操作,并应以位置或设计来防止误动作 5.5.6.5对于用于公共场所且使用人员无法获得帮助的升降平台,应提供详细的操作说明。
5.5.7端站限位开关和极限安全开关
应设端站限位开关和极限安全开关。端站限位开关的布置应使升降平台在所服务层站土15mm内自 动停止,它应独立于最终极限安全开关。极限安全开关的断开应防止升降平台在两个方向的进一步运 行,直至升降平台被人工复位
5.5.8 紧急报警装置
5.5.8.1平台上的紧急报警操作装置应连接到警报器上,平台内的人员操作该装置求救时,该警报器 应发出声觉信号并可清晰辨识。报警系统应能向可靠提供帮助的人员发出信息,或向离升降平台较远的 人员寻求帮助,安装一台以上升降平台时,应能区分每个平台的报警信号。 5.5.8.2紧急报警装置电源应为下列两者之一: a)独立王驱动电动机主电源的电源供电:
应发出声觉信号并可清晰辨识。报警系统应能向可靠提供帮助的人员发出信息,或向离升降平台较远的 人员寻求帮助,安装一台以上升降平台时,应能区分每个平台的报警信号。 5.5.8.2紧急报警装置电源应为下列两者之一: a) 独立于驱动电动机主电源的电源供电: b) 配置备用电源(例如备用电池)。 5.5.8.2紧急报警操作装置应为黄色并采用警铃符号进行标示。报警装置应标示“升降平台报警”等 文字。
8.2紧急报警操作装置应为黄色并采用警铃符号进行标示。报警装置应标示“升降平台报警
5. 6 并道中的要求
并道地面和平台下方的进
井道地面和平台下方的进入应满足以下要求: a 所有需要在平台下方进行检查或维护的设备应能够安全地接近。必要时,应采用符合5.2.2 要求的机械阻止装置。 D 靠近通往平台底部空间的入口处,应标识包含安全使用机械阻止装置(见5.2)的指导说明。 示例:“切断主开关,在进入平台下方之前,务必将机械阻止装置放在正确的位置”
5. 6. 1. 2 顶层空间
5.6.1.3并道围壁结构
5.6.1.3.1每一面并道围壁应由硬构件组成,并且形成连续的垂直的平滑表面。 5.6.1.3.2并道围壁内表面的凹进或凸出不应大于5mm,且大于1.5mm的凸出物应倒成与垂直面不大 于15°角,详细见附录C所示。 5.6.1.3.3并道围壁应延伸到顶层地面1.1m以上,详细图见附录A。另外,当平台停在行程的最高位 置时(包括越程),道围壁应至少达到平台围壁上边缘的高度。
5.6.1.4并道入口
DB43/T18072020
5.6.1.4.1并道入口应由层门防护(见5.6.2),净高度不应小于2.0m,详细图见附录A、附录D),净 宽度不应小于800mm(见5.6.3.1.2),以下情况除外: a) 对于公共场所,入口宽度不应小于900mm,详细图见附录A、附录D; b) 对于私人场所,仅供单独站立使用人员使用的升降平台,入口的宽度不应小于650mm。在私人 场所内,由于空间限制原因,根据需要可使用更小的尺寸。 5.6.1.4.2平台边缘与井道围壁或平台与层门地坎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20mm,见附录B所示。 5.6.1.4.3检修门和活板门不应妨碍平台的运行,应能从外面用专用的钥匙或工具开启。应采用符合 GB24805一2009第8.7规定的电气安全装置证实上述门的关闭状态,仅当检修门和检修活扳门均处于 关闭位置时,升降平台才能运行。 5.6.1.4.4通往机器空间的门或活板门等的外部应标识带有下列“危险一一机器”、“禁止未经批准人 员进入”等文字的注意事项。
5.6.2层站入口保护
5. 6. 2. 1层门
每个入口处应标识无障碍设施标志,其高度不应小于50mm。进入平台的入口应设置层门,层门应 满足下列要求: a)无孔; b) 自动关闭。当层门有助于建筑物的防火等级时,层门能在火灾管理系统的激发下自动关闭,当 平台有可能在无人监管的条件下离开层站时,层门能自动关闭,则允许层门保持开启状态; c)不能向井道内开启; d)如果是玻璃层门,在地面以上1400mm至1600mm之间应有目视标记
5. 6. 2. 2层门强度
对于水平滑动门,在层门最不利位置用人力(不使用工具)向开门方向施加150N的力,间隙 :30mml
5. 6. 2. 3 层门高度
5. 6. 2. 3. 1顶层
顶层层门的高度不应小于1100mm,详细图见附录A。对于用于公共场所行程大于2m的升降平台, 顶层层门高度不应小于2m,详细图见附录A。另外,当平台停在行程的最高位置(包括越程)时,层门 的上沿应至少延伸到平台围壁上边缘的高度。
5.6.2.3.2底层和中间
底层及中间层层门高度应与井道入口高度一致或延伸到并道围壁的最高边,取两者较小值。
在平台的行程及越程范围内上边、下边、左右边与门框之间的间隙不应大于6mm(由于磨损允许增 加到10mm),
5. 6. 2. 5 门导向
层门正常运行中不应脱轨、机械卡阻或行程终端时错位
DB43/T1807—2020
DB43/T 18072020
5. 6. 2. 6 坡板
如果平台入口处有大于15mm的台阶则应设置 斜度不应大于以下数值: a) 当垂直高度不大于50mm时,为1:4; b) 当垂直高度不大于75mm时,为1:6; c 当垂直高度不大于100mm时,为1:8; d)当垂直高度大于100mm时,为1:12
如果平台入口处有大于15mm的台阶则应设置一个坡板。坡板的前端厚度不应大于15mm。坡板的倾 斜度不应大于以下数值: a 当垂直高度不大于50mm时,为1:4; b) 当垂直高度不大于75mm时,为1:6; )兰 当垂直高度不大于100mm时,为1:8; d)当垂直高度大于100mm时,为1:12
a)当平台离开层门站地坎大于50mm时,应不能以正常操作开启该层门。如该层门未锁闭时, 降平台应不能启动或继续运行; b 在层门开启状态下,升降平台应不能启动或继续运行(液压式升降平台的电气防沉降除外) 层门的关闭位置应由一个符号GB24805一2009第8.7规定的电气安全装置监测: C 当平台离开层站地坎大于50mm且该层门未锁闭时,升降平台应不能启动或继续运行: 锁紧元件的啮合应满足在门开启方向施加力不能使锁紧削弱: e 铰链层门上的门锁应位于或接近门的关闭边缘且在门下垂情况下也应继续有效地锁闭
5. 6. 2. 8 紧急开锁
对于底层和最高层的层门,应能够在层门外,借助三角钥匙打开门锁,开启层门;但中间 应不能被开启。在紧急开门后,应在不使用工具的情况下,门亦能锁闭。
5.6.3.1平台尺寸
5.6.3.1.1平台的净装载面积(不考虑扶手的影响)不应大于2m。 5.6.3.1.2平台和其入口的净宽度以及层站入口的净宽度不应小于800mm,以下情况除外: a) 在公共场所内,不应小于900mm,详细图见附录A; b 在私人场所内且为单独站立使用人员使用不应小于650mm,或提升高度不大于500mm时,不 应小于325m。 5.6.3.1.3在公共场所内,平台深度不应小于1400mm。
5. 6. 3. 2平台结构
5.6.3.2.1如果驱动、导向或升降机构在平台边缘存在危险,则应设置防护装置保护使用人员。防护 装置应平滑、坚固、连续。 5.6.3.2.2平台顶不应承受负载且能够拆装,应设置平台顶不能负载、不能踩踏的警示标志。 5.6.3.2.3应至少在平台非入口的一侧提供一个易于抓握的扶手,位于平台地面上方900mm~1100mm 之间,见附录B所示。 5.6.3.2.4在平台每个地坎下应设置护脚板,护脚板的宽度应大于所面对层站入口的整个宽度,其垂 直部分高度至少为开锁区域加25mm,见附录B所示。 5.6.3.2.5被用作扶手的部件与层门或井道围壁的距离小于80mm,则其上表面应安装感知边,见附录 B所示。 5.6.3.2.6如果玻璃用于平台围壁或门,则应符合5.6.2.6中d)的规定
5.7 未封闭并道的特殊要求
5.7.1平台下方的井道地面和通道
未封闭井道不应设置底坑。
5. 7. 2. 1相邻表面
DB43/T18072020
与平台距离小于400mm的物体应由 连续的垂直表面。距离平台不大于 20mm的物体,应具有附录C限制范围内的平滑表面。如果面对连续全高表面的平台非入口侧未装设护 栏防护,则该井道表面与该非入口侧边缘之间的距离不应大于20mm。
5. 7. 2. 2 中间层站局部
中间层站应设置无孔的局部围壁,该围壁应伸到平台的整个宽度或深度,其高度应大于以下要求: a)层门高度: b)平台位于其最高位置(包括越程)时,平台壁或护栏的高度
5.7.3层站入口防护
5. 7. 3. 2 层间
a)如果满足下述条件,可不要求无孔层门: 1)即使平台越程,也不会产生剪切危险; 2)提供防护装置,防止凸出物穿过轮椅扶手和搁脚板; 3)孔的开口不大于50mm。 b) 层门的高度不应小于1100mm,底层层站可不设置门、围栏或围壁; c)每个入口处应标识无障碍设施标志,其高度不应小于50mm。
5. 7. 3. 3间隙
如果满足下列条件,顶层层门的间隙允许适当的增加 a)即使平台越程,也不会产生剪切危险; b)提供防护装置,防止凸出物穿过轮椅扶手和搁脚板,
5.7.4平台入口防护
5. 7. 4. 1防止滚离平台
为了防止轮椅滚离平台,应在面对每个较低层层站出入口的平台侧按照以下规定的最低要求设防折 置: a 行程不大于500mm的一侧:应提供符合5.7.2.2要求的安全挡板 b 行程大于500mm且不大于2000mm的一侧:应设置符合5.7.2.2的安全挡板,以及符5.7.2.3 的护栏; 行程大于2000mm的一侧:应设置门。门的高度不应低于1100mm并应符合5.6.2和5.7.3.1.1 的规定。安全挡板可作为入口防护装置的组成部分
DB43/T1807—2020
DB43/T 18072020
5. 7. 4.2 安全挡板
安全挡板高度不应小于100mm,宽度不应小于平合入口宽度。平合上行离开层站应使板抬起并保持 在抬起的位置,直至平台返回该层站。安全挡板应强制动作或采用安全触点验证安全板的位置,如果挡 板不能提升到位,该触点应使平台在距该层站300mm内停止运行。安全挡板的斜度及台阶应符合5.6.2.6 的规定。
5. 7. 4. 3 护栏
5.7.4.3.1护栏高度不应小于1100mm,距离平台地面300mm内至少有一个中间横杆。 5.7.4.3.2当平台距离相应层站大于50mm时,应不能以正常操作开启护栏。 5.7.4.3.3护栏未锁闭情况下,当平台距离相应层站大于75mm时,应不能再继续运行。锁住位置应采 用一个符合GB24805一2009第8.7的电气安全装置进行监测。 5.7.4.3.4应符合GB24805—2009第9.1.2.11.4~9.1.2.11.7及9.1.2.11.9的规定。 5.7.4.3.5如果护栏下垂,也应能继续有效地被锁住。
4.3.1护栏高度不应小于1100mm,距离平台地面300mm内至少有一个中间横杆。 4.3.2当平台距离相应层站大于50mm时,应不能以正常操作开启护栏。 4.3.3护栏未锁闭情况下,当平台距离相应层站大于75mm时,应不能再继续运行。锁住位置店 个符合GB24805一2009第8.7的电气安全装置进行监测。 4.3.4应符合GB24805—2009第9.1.2.11.4~9.1.2.11.7及9.1.2.11.9的规定, 4.3.5如果护栏下垂,也应能继续有效地被锁住。
5.7.4.4平台的非入口边缘
5.7.4.4.1提升高度不大于500mm的平台
平台不与连续的全高表面相邻的非出入口边缘应设置防滚离装置,其在平台表面之上的高度至少为 75mm。
7.4.4.2提升高度大于500mm且不大于2000m
平台不与连续的全高表面相邻的非出入口边缘应设置符合GB24805一2009第10.2.3.3.1要求的固 定护栏。
提升高度大于2000mm
平台不与连续的全高表面相邻的非出入口边缘应设置固定的无孔护栏加以防护,护栏高度不应低于 1100mm,护栏应能承受GB24805一2009第10.2.3.3.2中规定的作用力
5.7.4.5底面保护
应消除所有由于平台底面任何部分的原因造成的潜在的卡阻危险,可采用如下方法之一 a 设置无孔箱体封闭平台下面的空间,防止进入; b 设置坚固的折叠式防护罩围住平台下面的空间,以防止人员进入,同时应防护平台的整个外围; C)在平台底面的整个范围设置感知面。
5.7.4.6感知边或感知面
5.7.4.6.1感知边或感知面的动作应在开降平台运行方向断开电动机和制动器电源。应采用安全触点 或安全电路实现该目的。在适当情况下,应能操作平台方向运行以便清除障碍物。 5.7.4.6.2感知边动作所需的平均作用力不应大于30N,测量点设在两端和中心点上。 5.7.4.6.3感知面动作所需的平均作用力不应大于下列数值: a)50N,用于表面面积不大于0.15m; b)100N,用于表面面积大于0.15m。 注5:测量点设在两条对角线的两端和中心点上。
4.6.1感知边或感知面的动作应在开降平台运行方向断开电动机和制动器电源。应采用安全 安全电路实现该目的。在适当情况下,应能操作平台方向运行以便清除障碍物。 4.6.2感知边动作所需的平均作用力不应大于30N,测量点设在两端和中心点上。 4.63感知面动作所需的平均作用力不应大于下列数值,
知边或感知面装置的行程不应小于平台的制停距
6.1验收检验和试验项目
升降平台安装验收检验和试验按表1规定项目进行:
DB43/T18072020
表1升降平台安装验收检验和试验项目分类
DB34/T 4246-2022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监理导则(附条文说明).pdfDB43/T1807—2020
表1升降平台安装验收检验和试验项目分类表(续)
.1垂直升降平台安装完毕按照表1规定的适用项目进行验收检验时,所有项目全部符合本规 判定为“符合要求”。
DB43/T18072020
6.2.2如重要项目全部合格,一般项目中存在5项以内(含5项)不符合本规范要求的,判定为“基 本符合要求”,并在结论中给出相关整改意见。 6.2.3凡重要项目中任何一项或一般项目中超过5项不符合本规范要求,则判定为“需要整改”,并在 结论中给出整改意见。委托方根据整改意见在建议的时间内提供符合要求的见证材料后,再判定为“整 改后符合要求”。
DB43/T1807—2020附录A(规范性附录)具有封闭井道的升降平台图A.1给出了具有封闭并道的升降平台的详细要求项目条符号尺寸/mm提升高度(W 1. 2c)t1≤4000入口净高5. 6. 1. 1. 4. 1h1≥2000围壁高度/顶层5.6.1.1.3.3层门高度5.6. 1.2. 3. 1≥11002000(公共场所,提升高度大于2000时)顶层高度5.6.1.1.2h3≥2000平台宽度5. 6. 2. 1. 2b≥800(私人场所)≥900(公共场所)平台深度5.6.2.1.3a≥1250(私人场所)≥1400(公共场所)入口净宽5. 6. 1. 1. 4. 1b1≥800(私人场所)≥900(公共场所)a对于独立站立使用人员该尺寸可为650mm。说明:为越程距离:图A.1具有封闭井道的升降平台图纸16
DB43/T 1807—2020附录 B(规范性附录)具有封闭井道的升降平台的尺寸和间隙图B.1给出了具有封闭井道的升降平台的尺寸和间隙的详细要求。2项目条款符号尺寸/mm平台边缘和井道围壁或平台和层门地坎之间的水平距离5. 6. 1. 1. 4. 2b3≤20扶手和井道围壁内表面之间的水平距离5. 6. 2. 2. 5b4≥80护脚板高度5. 6. 2. 2. 4 h5≥开锁区域十25≥900扶手高度5.6.2.2.3h6≤1100说明:b4<80mm时要求的防护装置一层站3——平台4——护脚板图B.1具有封闭井道的升降平台的尺寸和间隙17
GTCC-105-2019 铁道货车合成闸瓦-铁路专用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检验实施细则DB43/T1807—2020附录 C(规范性附录)封闭和未封闭井道允许突出物的尺寸图C.1给出了封闭和未封闭井道允许突出物的详细尺寸。单位为mm≤1.5≤15°图C.1封闭和未封闭井道允许突出物的尺寸新准信息服务平台18
DB43/T1807—2020附录 D(规范性附录)具有未封闭井道的升降平台图D.1给出了具有未封闭并道的升降平台的详细要求。项目条款符号尺寸/mm提升高度1. 2b)t1≤4000(私人场所)≤2000(公共场所)顶层层门/护栏高度5. 7. 1. 2. 1. 4 h2≥1100通道净高/顶层空间5. 7. 1. 1. 2h3≥20005. 7. 2. 3. 3.1中间横杆h5 ≤3005. 7. 2. 3. 4.25. 6. 2.1平台宽度5. 7. 2. 1b≥800(私人场所)≥900(公共场所)5. 6.2.1平台深度5. 7. 2. 11250(私人场所)≥1400(公共场所)入口净宽5. 7. 1. 1. 4 b1≥800(私人场所)≥900(公共场所)a对于独立站立使用人员该尺寸可为650mm。图 D.1具有未封闭井道的升降平台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