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2/T 1520-2019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42/T 1520-2019 公园城市建设指南5.3.1应对城市山水格局进行空间识别,城市建设应尊重并合理保护原有地形地貌特征,与市域及区 域内毗邻的绿色生态空间有机联结,形成网络体系。城市山水格局保护应符合国家园林城市系列标准的 相关要求。 5.3.2应统筹考虑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要素,以及城市绿地、城市门户、街道、节点、建 筑、城市家具等的风格、风貌、形态、色彩,彰显公园城市美学价值, 5.3.3应通过各个功能区、街区、社区、道路以及公共服务设施等体现公园化美学价值。
5.4.1应对古村落、古建筑、文物、古树等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摸底普查和综合评估,编制保护规划, 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充分挖掘和体现地域性、代表性、独特性等特征。 5.4.2搜集民间民族表演艺术、传统戏剧和曲艺、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族服饰、民俗活动、 农业文化、方言俗语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分级评估,编制保护与传承规划,并与公园文化建设和产 业转型发展相结合。 5.4.3建立文化传承人保护与教育制度,保护非物质文化传承人、选拨手艺人,并加大教育与政策扶 持,保护和提高文化传承人的社会地位。
5.5.1应坚持创新、协调、绿色的发展理念,立足本地实际,推动“公园+产业”和“产业+公园”产 业模式,将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有机融合,形成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的经济体系。 5.5.2注重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模式创新,营造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空间和营商环境。 5.5.3应注重区域协调和城乡协调发展,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和协同提升。 5.5.4全面转变生产生活方式,突出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增 长方式和消费模式,提高优质生态产品供给能力。
5.6.1应遵循城市规划设计共同谋划、城市建设共同参与、社区治理共同参与、治理成效共同评价、 治理成果全民共享的原则,共同打造美好人居环境、缔造平安幸福生活。 5.6.2应建立城市政府主导,自然资源和规划、城市园林绿化、城市建设、城市管理等相关部门以及 社会组织、专家学者、相关利益方和公众参与的管理机制,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GTCC-048-2018 机车车辆总风软管连接器-铁路专用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检验实施细则DB42/T 15202019
6.2.1依据生态修复专项规划或实施计划等,坚持“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的思想,树立“节约和 保护也是修复”的理念,加强自然生态资源保护,采取自然恢复为主、与人工修复相结合的方法,优化 城市绿地系统等生态空间布局,修复被破坏且不能自我恢复的山体、水体、植被等,修复和再利用城市 棕地,实现生态系统净化环境、调节气候与水文、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6.2.2建立生态修复效果评估和长期跟踪监测机制,将评价结果作为生态修复工作改进、提升的重要 依据。生态修复成果维护保持率≥90%。 6.2.3山体修复应在保护原有地质地貌和山体植被基础上,采取山体加固、场地整理、修建排水系统 等措施,消除破损山体滑坡、碎石崩塌等安全隐患;对已经排除安全隐患的山体实施植被修复,补植乡 土植物,重建植被群落,恢复山体自然生态环境。植被恢复应重视乔、灌、藤、草(地被)合理配植, 综合考虑季相变化、景观效果和休闲游憩需求。 3.2.4山体景观恢复应结合当地山水格局、山体要素的生态敏感性和景观视觉敏感性,恢复城市山体 原有脉络和形态,并结合需求,因地制宜营造环境优美、具有一定休闲、游憩功能的山地公园、郊野公 园等城市绿地。 开展绿色矿山创建,鼓励矿山公园
DB42/T15202019
6.2.6水体修复应实施“控源截污”,开展水污染防治,保持地表水IV类及以上水体比率≥65%,黑臭 水体治理率达100%。 6.2.7水体修复应恢复水体自然形态、修复水体自然岸线、重建水体生物原生生境与演化系统、退化 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增强水体自净能力。修复后地表水水质应符合GB3838的要求。 6.2.8在保护水利工程安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宜统筹生态、园林、水利、历史文化、健康、 旅游等建设内容,利用滨水地带修复建设滨河公园、滨水绿道、郊野公园等,合理扩展绿色共享空间, 6.2.9对于工业废弃地、尾矿场、塌陷区等棕地应按照生态修复规划,结合修复目标合理开展土壤污 染治理、土壤改良和植被恢复重建,树立“节约和保护也是修复”的理念,不宜过度修复和盲目修复。 6.2.10具有潜在利用价值的棕地在生态修复后,应在满足环境质量安全标准后进行合理利用。对工矿 发弃地、废弃河道、抛荒主地等修复后可优先改造为城市遗址公园、郊野公园等绿色共享空间,应因地 制宜,选种乡土植物、本地适生植物,营造适应当地环境、彰显地域特色的植物群落,并与自然恢复的 野生植被相融合,维护生态平衡
7.1.1依据生态、便民、求实、发展的原则,编制公园建设与保护发展规划,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公园 本系。公园建设与保护发展规划应纳入城市绿线和蓝线管理,与城市道路、交通、排水、照明、管线等 基础设施相协调,确保公园作为全社会共享的绿色基础设施的公共服务属性及其用地完整性。 7.1.2城乡一体化公园体系应包括各类公园绿地和协同实现绿色康养、休闲游憩、科普教育、物种保 护等为民服务功能、带动产业转型升级、保障城市生态安全的各类保护地,保障实现由“城中建园”到 “园中建城”,打造人、家、城、园(大自然)共生共荣的公园城市形象与格局。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 积≥15m²,各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最低值≥5.5m²,城镇开发边界内人均风景游憩绿地面积≥10m²。
7.2.1公园体系应布局均衡,宜结合街区、社区、道路以及公共服务设施等公园化以及广场、绿环、 绿楔、绿带、绿廊和绿道系统等构成优美安全、便捷可达的网络。 7.2.2古城区、老城区和商业区等宜采用“+公园”的建设理念,在保护、改造、提升原有公园绿地的 基础上,按照市民出行“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要求,结合社区有机更新、城乡环境综合整治、 城中村改造、弃置地生态修复等,因地制宜加大社区公园、街头游园等建设;新城区、开发区等宜采用 “公园+”理念,把公园绿地作为规划的前置性、基础性要素,优先规划定位,合理布局建设公共服务 设施、商业区、市民生活区等。城区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90%,新城区达到100%。
7.3.1应结合城市规模、人口结构、地理区位、地域特点等,根据防灾避险、历史人文和自然资源保 沪、市民群众多样化需求满足等功能定位,按照GB/T51346的要求规划建设综合性公园、社区公园、 专类公园、游园等不同类别的公园。设区城市至少有一个综合性公园。对各类公园根据用地规划、服务 半径、服务对象、设施配套、养护管理以及安全保卫、卫生保洁、便民服务等管理水平,进行层次划分 和分级评价考核管理,满足公众差异性需求。社区公园与游园建设应符合GB50180的要求。
DB42/ 15202019
7.5.1应加强公园绿地保护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开发、市政建设等名义侵占公园绿地;禁止 出租公园用地或以合作、合资或者其他方式将公园用地改作他用;严禁借改造、搬迁等名义将公园异地 迁移;严格控制公园周边可能影响其景观和功能的建设项目及公园地下空间的商业性开发,市政工程建 没涉及已建成公园的应采取合理避让措施;确需临时占用的,应征得园林绿化主管部门同意并按相关管 理要求履行公开公示、论证、审核等程序。公园配套设施完好率应达到100%,计算公式见附录A.3。
7.5.2禁止与公园公益性及服务公众宗旨相违背的
8.1.2建设公园化社区。新建和改建居住区绿地面积和绿地率应满足GB50180的要求,并鼓励屋顶绿 化、墙体绿化和家庭阳台绿化美化;应适应一老一小的日常生活需求,加强社区共享绿地建设,提高绿 地综合使用效率,为居民休闲游憩、健身运动、互动交流等创造美好的共享空间。人均社区共享绿地面 积≥1.5m2,计算公式见附录A.4。
8.1.3职住环境绿化美化应以植物造景为主,宜采用芳香类植物、彩叶或具明显季相变化的植物,合 理配置乔、灌、藤、花、草(地被),常绿与落叶植物科学配比,宜考虑遮阴、采光、净化、美化等人 居环境改善和安全需要,发挥其生态效益、景观效益和社会效益。
公园化计划,按照“一街一品”的要求,合理实施拆墙透绿、留白增绿、见缝插绿、垂直挂绿、屋顶 化、公共设施功能改造等,利用建筑后退红线距离建设小游园、口袋公园、小微绿地,鼓励临街小区的 绿地前置和临街单位附属绿地开放,增加沿街公共活动空间,营造优美、开放、共享的街巷空间环境!
DB42/T15202019
8.2.1应编制城市绿道规划,绿道的分级与分类、选线、规划设计、串联节点的衔接应符合绿道规划 设计相关要求 8.2.2应加强城市间的生态绿廊、滨水绿带及城乡休闲游憩绿道体系构建,以绿道串联城乡绿色资源, 并与公交、步行及自行车交通系统相衔接,提高联结共享度,为市民提供就近享受优美生态环境、游憩 健身、绿色出行的场所和途径
设计相关要求。 8.2.2应加强城市间的生态绿廊、滨水绿带及城乡休闲游憩绿道体系构建,以绿道串联城乡绿色资源, 并与公交、步行及自行车交通系统相衔接,提高联结共享度,为市民提供就近享受优美生态环境、游憩 健身、绿色出行的场所和途径。 8.2.3城镇型绿道应加强与居民点、公园绿地等绿色公共空间、历史文化节点以及文体商业等服务场 地、设施的联结,提升绿道服务功能,兼顾科学保护和利用文化遗产、历史遗存等综合功能。 8.2.4绿道建设管理应坚持生态优先、以人为本,在保护并合理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科学配置驿 站等配套设施,进行维护管理。
2.3城镇型绿道应加强与居民点、公园绿地等绿色公共空间、历史文化节点以及文体商业等服 、设施的联结,提升绿道服务功能,兼顾科学保护和利用文化遗产、历史遗存等综合功能。 2.4绿道建设管理应坚持生态优先、以人为本,在保护并合理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科学配 等配套设施,进行维护管理。
8.3.1道路交通系统规划设计应遵循安全便捷、尺度适宜、公交优先、步行友好的基本原则,应符合 GB/T51328的要求。
8.3.3应与居住街坊的布局相结合,内部构建连续、安全、符合无障碍出行要求的非机动车道,应便 捷连接公共交通站点。靠近居住区的支路应采取交通稳静化措施,合理控制机动车行驶速度。 3.3.4重要街区的道路交通设计应根据居民生活和城市公共活动需要,合理统筹布局路网、交通设施、 市政设施、城市家具等,有效拓展步行活动和绿化空间,提升共享空间景观质量,彰显街道风貌特色与 个性,激发活力、提升和谐度,
8.4.1利用山脉、河道、公园、城市道路以及广场等结构性空间构建良好的通风环境,建筑物方向、 高度以及街道布局需综合考虑空气流通状况和有害气体扩散需要,提升城市人居环境质量与舒适度。大 气环境质量应符合GB3095中与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相对应的标准要求。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92 天。
4.2整合城市现有公共开放空间资源,优化空间布局并实施绿化、美化、公园化改造提升,营 、优美、安全、和谐、花园一般的公共活动环境。
8.5.1按照便民生活服务相关标准要求,统筹布局、合理设置生活配套设施,基层公共管理设施、社 区服务设施、文化娱乐康体等公共服务设施、商业设施、市政公用设施、交通场站等基础设施应符合 GB50180的要求
8.5.2根据城市规模、人口特征、社会经济基础、区位特性等,合理规划布局满足不同人群需求的教 育设施。特殊学校建设应符合特殊教育学校建设相关要求,
DB42/T 15202019
5.4构建多样化的健身休闲空间, 市公园、广场等综合功能提升改造计划,因地制宜设置慢跑道、室外球场、健身路劲、攀登等户 场地与设施。人均体育健身场地面积≥2m²:公共体育设施开放免费率100%。
8.5.6构建普惠性为主、市场化为辅的助老养老体系,加强社区养老院(老年公寓)建设, 29353、GB 50867、GB50340 的要求。
8.5.7构建快捷便民的商业网络,提升街区商业网点覆盖度,促进全市生活性服务业网点规范化、便 利化、特色化和智能化发展,形成配套完善、具有较高品质的街区商业环境。公共空间智慧安全设施覆 盖率达到智慧城市建设要求:公共场所wifi覆盖率≥90%。
8.6.1建设完善的城市供水、排水管网和防洪排涝设施,建立健全运营管理机制,城市污水应全收集。 城市管网水检验项目合格率达到100%,公共供水用水普及率≥90%,污水处理率≥90%,城市污水处理 污泥达标处置率100%,
3.6.3合理规划建设公共交通基础设施,提高交通站点服务覆盖范围,促进公交停靠站和周边建筑、
6.3合理规划建设公共交通基础设施,提高交通站点服务覆盖范围,促进公交停靠站和周边建 共空间的有机结合,构建便捷、无障碍的公交换乘系统。公共交通站点的500米覆盖水平≥95% 交通分担率≥60%。
附录A.5;按照城市防洪规划实施相关工程建设,完善防洪排涝设施,防洪工程符合GB/T50805的要 求;开展地质灾害调查,实施地质灾害综合治理,消除地质灾害隐患;医院、化工厂、铁路等场所应按 照相关规划设计要求建设防护林带、防风林带等,防护绿地应首先满足城市卫生、隔离、安全等功能需 求。
DB42/T15202019
9.2.2基于对城市降水、地形高差、道路建筑等分布、市政管网布局与能力、绿地系统布局与功能等 基本情况摸底与评估,统筹“蓝(水体)、绿(绿地)、灰(道路、管网等硬质设施)”城市基础设施, 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实现自然降水的自然渗透、储存利用和高效排放,提高 资源利用率、减少洪涝灾害。
9.2.3基于绿地在城市空间所处区位以及周边用地状况、开发强度、竖向关系、管网布置等,在满足
9.2.3基于绿地在城市空间所处区位以及周边用地状况、开发强度、竖向关系、管网布置等,在满足 城市绿地主体功能定位基础上,通过地形塑造、竖向空间的合理引导和植被群落营建等,实现绿地对雨 水的渗透、储存、调蓄、净化和利用等生态功能,保证公园绿地对市政管网近零排放。
3.1编制城市防灾避险规划,建立防灾避险预警体系和有效的安全防御、疏散体系,开展全民 急教育。按照GB51143、建标180结合绿地、体育场等建设避难场所,城市社区应急避难场所 服务半径覆盖率应达到100%,计算公式见附录A.6。
应急教育。按照GB51143、建标180结合绿地、体育场等建设避难场所,城市社区应急避难场所500 米服务半径覆盖率应达到100%,计算公式见附录A.6。 9.3.2按照GB51080编制城市消防规划,制定和完善消防应急预案,认真组织应急演练。按照建标 152建设城市消防站,合理配备消防人员与设施
9.3.2按照GB51080编制城市消防规划,制定和完善消防应急预案,认真组织应急演练。按照建标 152建设城市消防站,合理配备消防人员与设施
9.4.1绿色建筑应符合GB/T50378的要求,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占比≥70%。
DB42/T 15202019
10.1.1应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城市自然山形地貌、山水脉络等完整性;保护自然山水空间格局。 0.1.2应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范围内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基础上,优先保护山体、水体、森林、 显地、草原(草地)、农田、各类绿地等生态空间,合理统筹农业空间、城镇空间布局,科学管控城镇 开发边界、人口规模以及基础设施规模,突出地域特色和城乡自然风貌。 10.1.3按照TD/T1032要求划定的永久基本农田不得随意占用和调整,实施严格保护管理。
.1.3按照TD/T1032要求划定的永久基本农田不得随意占用和调整,实施严格保护管理
10.3.1城市建(构)筑、道路、桥梁等空间布局要顺应城市山水自然脉络,严控山前建筑物高度、形 态、风格和色彩,保障和谐匹配。
态、风格和色彩,保障和谐匹配。 10.3.2建筑物群体组合造型、退让距离、风格、色彩等与周边环境相协调,综合考虑韵律感、层次感、 和谐度和主从统一协调等要素,塑造轮廓舒展、韵律起伏的城市天际线。 10.3.3沿街绿地、道路和建筑要进行整体设计,合理布局公共服务设施和街道绿化美化,使临街建筑 立面、屋顶以及店铺门面等应符合街景风格、特色、功能以及街区、道路公园化要求,营造统一有序、 景观独特、开放共享的公园化街道环境。 10.3.4城市出入口、滨水地区、公园绿地、广场等重要节点应考虑设置视点、视角控制天际线,形成 格调一致、特色鲜明的城市风貌。应严格控制周边地区平行设置且阻隔空间与视线通廊的建筑物、构筑 物,特别是高速公路、城市快速干道等大型基础设施;在不可避免的情况下,道路建设应采用下沉等方 式,以保障安全和景观风貌特色。
景观独特、开放共享的公园化街道环境。 10.3.4城市出入口、滨水地区、公园绿地、广场等重要节点应考虑设置视点、视角控制天际线,形成 格调一致、特色鲜明的城市风貌。应严格控制周边地区平行设置且阻隔空间与视线通廊的建筑物、构筑 物,特别是高速公路、城市快速干道等大型基础设施;在不可避免的情况下,道路建设应采用下沉等方 式,以保障安全和景观风貌特色
10.4.1应系统梳理和评估本土文化资源,深入挖掘历史文化,提炼本地地标性、特质性文化及其表达 元素、符号等,构建公园城市特色文化体系,打造公园城市文化品牌。 10.4.2应对文物古迹、历史街区、传统建筑等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分类保护,按照历史文物、历史建筑、 文化遗址等分类制定保护规划,划定其保护范围,宜根据实际需要划定环境协调区和开发共享范围,实 施分级保护,保护其原真性、完好性。 0.4.3提倡物质文化遗产在合理保护的基础上科学再利用。可结合城市公园绿地加以利用,改造成遗 址公园:基于文化创意区利用模式,改造成创意产业园区
.4.1应系统梳理和评估本土文化资源,深入挖掘历史文化,提炼本地地标性、特质性文化及其 素、符号等,构建公园城市特色文化体系,打造公园城市文化品牌。
.4.3提倡物质文化遗产在合理保护的基础上科学再利用。可结合城市公园绿地加以利用,改造 公园:基于文化创意区利用模式,改造成创意产业园区。
DB42/T15202019
.4.4以剧场、博物馆、民俗馆等为载体,展示和宣传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鼓励民众参与各类 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再创造利用活动
.1.1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从低附加值转向高附加值升级,从高能耗高污染转向 低污染升级,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升级。
耗低污染升级,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升级。 11.1.2发展“公园+产业”的建设模式,实现产业园区公园化建设,构建产业生态化经济体系。 11.1.3应以绿色生态城区、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及绿色能源基础设施等建设引导形成绿色低碳、集约发 展的生产生活方式,推行从“设计到生产、产品、供应链”全生命周期的绿色产业,绿色产业对GDP 增长的贡献率宜≥50%,计算公式见附录A.8。
11.1.3应以绿色生态城区、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及绿色能源基础设施等建设引导形成绿色低碳、集约发 展的生产生活方式,推行从“设计到生产、产品、供应链”全生命周期的绿色产业,绿色产业对GDP 增长的贡献率宜≥50%,计算公式见附录A.8。
1.2.1生态与产业协同发展。在新城区建设或城市更新中,以公园绿地为基础性前置性配置要素,就 近规划建设餐饮、体育、康体、购物、商务等商服设施,促进综合服务业生态产业化。 1.2.2依托绿色生态空间,导入、整合文化资源、行政资源等,着力发展休闲旅游、教育培训、文化 美食、医养结合等业态,推动生态经济,实现生态产品价值。 1.2.3发展观光农业、设施农业、现代农业、森林旅游、生态居住等,丰富生态产品供给,以生态产 业化促进乡村振兴。
2.1.1创新公园城市治理体系,以人民为中心,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的新型治理格局 2.1.2建立和完善公园城市治理的评价考核体系,实现运行的法制化、制度化、日常化
12.2.1构建“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的城乡一体化社会治理体系,推进管理服务资源下沉, 构建社会管理组织、服务、矛盾化解、安全防控、信息、公平六大体系,实现全域社会管理服务工作无 缝隙、全覆盖。
DB42/T 15202019
.2.2把城乡社区作为社会管理服务的基本单元,建立和完善全覆盖的社区基层治理体系,创新 管理机制,明确条块管理责任,健全运行机制
12.3.1统筹融合公园城市与智慧城市建设,建立完善市、区(县)、街道、社区全覆盖、无死角的智 慧化管理平台,加强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促进社会治理协同和精准化,畅通公众参与渠道,提高公众 参与和公共服务效率。
2.4.1建立社会公共资源共享机制,对文化、体育、教育、医疗、停车等社会公共资源进行就近共 峰共享、全社会共享。
12.4.1建立社会公共资源共享机制,对文化、体育、教育、医疗、停车等社会公共资源进行就近共享、 错峰共享、全社会共享。 12.4.2在各类型城市公园内积极开展文化节、生物多样性保护日、花卉节等公共主题活动,加强历史 文化保护与传承,丰富市民生活、提升全民文化品位。综合公园的主题活动实施率≥1次/月。 公园绿地免费开放率宜达到100%
DB42/T15202019
A.1.1指标解释:蓝绿空间是区域范围内植被覆盖土地与水体的统称,包括城市城市公园绿地、防护 绿地、农林用地和水域面积。 A.1.2计算公式:蓝绿空间占比=(市域范围内城市各类绿地面积+农林用地面积+水域面积)/市域面 积X100%
A.2生态环境状况指数
A.2.1指标解释:评价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即E1,数值范围0~100
A.3公园配套设施完好率
A.3.1指标解释:公园配套设施指公园中按照GB51192的要求建设的各类游憩设施、服务设施和管理 设施。完好率是指妥善维护管养、保证能够满足游人正常使用和公园正常运营管理的公园配套设施数量 占公园内按照GB51192的要求建成的全部配套设施总数的比例。 A.3.2计算公式:公园配套设施完好率(%)=完好的公园配套设施数量(个)/公园配套设施总数量(个) X100%
A.4人均社区共享绿地面积
A.4.1指标解释:在社区内向居民开放,可进入可观赏可游憩的绿地。 A.4.2计算公式:人均社区共享绿地面积(㎡²/人)=社区共享绿地(m²)/社区总人口(人)×100%。
A.5公路交通安全设施建设达标率
.5.1指标解释:公路交通安全设施包括交通标志、交通标线(含突起路标)、护栏和栏杆、视线诱导 设施、隔离栅、防落网、防眩设施、避险车道和其他交通安全设施(含防风栅、防雪栅、积雪标杆、限 高架、减速丘和凸面镜)等。公路交通安全设施建设达标率指依据JTGD81开展公路交通安全设施建设的 公路长度占公路总长度的比例。
公路长度占公路总长度的比例。 4.5.2计算公式:公路交通安全设施建设达标率(%)=依据JTGD81开展公路交通安全设施建设的公路 长度(km)/城市公路总长度(km)X100%
A.5.2计算公式:公路交通安全设施建设达标率(%)=依据JTGD81开展公路交通安全设施建设的公路 长度(km)/城市公路总长度(km)X100%
DB32/T 4039-2021 工贸企业安全风险管控实施评价规范.pdf表B.1给出了公园城市规划、建设和治理指标。
DB42/T15202019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公园城市规划、建设和治理指标汇总表
表B.1公园城市规划、建设和治理指标汇总表
DB42/T15202019
DB/T 29-135-2018 天津市脲醛发泡保温夹心复合墙技术规程公园城市建规划、建设和治理指标汇总表(续)
DB42/T15202019
公园城市建规划、建设和治理指标汇总表(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