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5464-2010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GB/T 5464-2010 建筑材料不燃性试验方法将加热炉管的电热线圈连接到稳压器(见4.8)、调压变压器(见4.9)、电气仪表(见4.10)或功率控 制器(见4.11),见图4。试验期间,加热炉不应采用自动恒温控制。 在稳态条件下,电压约100V时,加热线圈通过约(9~10)A的电流。为避免加热线圈过载,建议 最大电流不超过11A。 对新的加热炉管,开始时宜慢慢加热,加热炉升温的合理程序是以约200℃分段,每个温度段加热
7.2.4炉内温度的平衡
调节加热炉的输入功率,使炉内热电偶(见4.4)测试的炉内温度平均值平衡在十(750士5)℃至 nin,其温度漂移(线性回归)在10min内不超过2℃,并要求相对平均温度的最大偏差(线性回 0min内不超过10℃(参见附录D),并对温度作连续记录。
GB/T54642010/ISO1182.2002
GB/T 51167-2016 海底光缆工程验收规范(完整清晰正版).pdf图4试验装置和附加设备的布置
7.3.1.1当炉内温度稳定在7.2.4规定的温度范围时,应使用4.5规定的接触式热电偶和4.12规定 的温度记录仪在炉壁三条相互等距的垂直轴线上测量炉壁温度。对于每条轴线,记录其加热炉管高度 中心处及该中心上下各30mm处三点的壁温(见表2)。采用合适的带有热电偶和隔热套管的热电偶 扫描装置,可方便地完成对上述规定位置的测定过程,应特别注意热电偶与炉壁之间的接触保持良好: 如果接触不好将导致温度读数偏低。在每个测温点,应得热电偶的记录温度稳定后,才读取该点的温 底值
GB/T54642010/ISO1182.2002
第一根垂轴线上温度读数的算术平均值,单位为摄氏度(℃); Tavg.axi2 一第二根垂轴线上温度读数的算术平均值,单位为摄氏度(℃); 一第三根垂轴线上温度读数的算术平均值,单位为摄氏度(℃)。 分别计算三根垂轴线上的测量温度值相对平均炉壁温度偏差的绝对百分数
计算按7.3.1.1规定测量的三根垂
Tdev, axis1 = 100 X Tavg Tavg Tavg.axi2 T dev. axis2 =100 X Tavg Tavg T dev. axis3 = 100 X Tav
I avg, dev, axis
Ti. +Tata +Toa (5a 3 Tb + T2.b + Tatb ·(5h 3 Tire + T2e + Tsre
Tavg. levels 三个垂轴线上位置a的温度读数的算未平均值,单位为摄氏度(℃); Tavg.lelb—三个垂轴线上位置b的温度读数的算术平均值,单位为摄氏度(℃); Tag.levele一三个垂轴线上位置c的温度读数的算术平均值,单位为摄氏度(℃)。 计算所测得的三根垂轴线上同一位置的温度值相对平均炉壁温度偏差的绝对百分数
T dev. levela = 100 X T avg, levele Tavg (68 Tav T avg, levelb T dev levelb =100 X Tavg (6b Tav T avg levele Tdev. levele =100 X Tav
三根垂轴线上的温度相对平均炉壁温度的偏差量(Tdev.axis)(4)不应超过0.5%。 三根垂轴上同一位置的平均温度偏差量相对平均炉壁温度的偏差量(Tas.lewml)(7)不应超过1.5%
GB/T54642010/ISO1182.2002
.3.1.3确认在位置(十30mm)处的炉壁温度平均值Tsvg.levels(5a)低于在位置(一30mm)处的炉壁温 度平均值Tav.lacl:(5c)。
图5采用热传感器沿炉内中心轴线测量的温度曲线分布图
当使用新的加热炉或更换加热炉管、加热电阻带、隔热材料或电源时,应执行7.3.1和7.3 的程序,
7.4.1按7.2.4规定使加热炉温度平衡。如果温度记录仪不能进行实时计算,最后应检查温度是否平 衡。若不能满足7.2.4规定的条件,应重新试验。 7.4.2试验前应确保整台装置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如空气稳流器整洁畅通、插人装置能平稳滑动、试 样架能准确位于炉内规定位置。 7.4.3将一个按第6章规定制备并经状态调节的试样放入试样架内(见4.3),试样架悬挂在支承 件上。 7.4.4将试样架插人炉内规定位置(见4.3.3),该操作时间不应超过5s。 7.4.5当试样位于炉内规定位置时,立即启动计时器(见4.13)。 7.4.6 记录试验过程中炉内热电偶测量的温度(见4.4.3),如要求(见附录C)测量试样表面温度(见
7.4.5当试样位于炉内规定位置时,立即启动计时器(见4.13)。 7.4.6记录试验过程中炉内热电偶测量的温度(见4.4.3),如要求(见附录C)测量试样表面 4.4.4)和中心温度(见4.4.4),对应温度也应予以记录
7.4.7进行30min试验
如果炉内温度在30min时达到了最终温度平衡,即由热电偶测量的温度在10min内漂移(线性回 归)不超过2℃,则可停止试验。如果30min内未能达到温度平衡,应继续进行试验,同时每隔5min 检查是否达到最终温度平衡,当炉内温度达到最终温度平衡或试验时间达60min时应结束试验。记录 试验的持续时间,然后从加热炉内取出试样架,试验的结束时间为最后一个5min的结束时刻或60min (参见附录D)。 若温度记录仪不能进行实时计录,试验后应检查试验结束时的温度记录。若不能满足上述要求,则 应重新试验。 若试验使用了附加热电偶,则应在所有热电偶均达到最终温度平衡时或当试验时间为60min时结 束试验。
GB/T54642010/ISO1182.2002
7.4.8收集试验时和试验后试样碎裂或掉落的所有碳化物、灰和其他残屑,同试样一起放入干燥血中 冷却至环境温度后,称量试样的残留质量。
7.5.1按7.4的规定,在试验前和试验后分别记录每组试样的质量并观察记录试验期间试样的燃烧 行为。 7.5.2记录发生的持续火焰及持续时间,精确到秒。试样可见表面上产生持续5s或更长时间的连续 火焰才应视作持续火焰。
a)炉内初始温度Ti,7.2.4规定的炉内温度平衡期的最后10min的温度平均值; b)炉内最高温度T,整个试验期间最高温度的离散值; c)炉内最终温度T,7.4.7试验过程最后1min的温度平均值。 温度数据记录示例参见附录D。 若使用了附加热电偶,按附录C的规定记录温度数据
计算并记录按7.5.1规定测量的各组试样的质量损失,以试样初始质量的百分数表示。
计算并记录接7.5.1规定测量的各组试样的质量损失,以试样初始质量的百分数表示。 8.2火焰 计算并记录按7.5.2规定的每组试样持续火焰持续时间的总和,以秒为单位
计算并记录按7.5.3规定的试样的热电偶温升,AT=T,一T,以摄氏度为单位。
计算并记录按7.5.3规定的试样的热电偶温升,△T 一T,以摄氏度为单位。
试验报告应包括下述内容,且应明确区分由委托试验单位提供的数据和试验得出的数据: a)关于试验所依据的标准为本标准的说明; b 试验方法的偏差; 试验室的名称及地址; d 报告的发布日期及编号; e) 委托试验单位的名称及地址; f 已知生产商/供应商的名称及地址; 到样日期; 制品标识; i)有关抽样程序的说明; j)制品的一般说明,包括密度、面密度、厚度及结构信息; k) 状态调节信息; 1 试验日期; m) 按7.3.1和7.3.2规定表述的校准结果; n 若使用了附加热电偶,按第8章和C.5规定表述的试验结果; 试验中观察到的现象; P 以下陈述:“试验结果与特定试验条件下试样的性能有关;试验结果不能作为评价制 使用条件下潜在火灾危险性的唯一依据”。
GB/T54642010/ISO1182.2002
,采用的试验程序在功能上等同本标准描述的程序。 表A.1给出了循环验证试验中测试的制品
表A.1循环验证试验的制品
.2循环验证试验的统
每个参数都可获得S.,S、r和R的线性模型。表A.3给出了相应的系数。图A.1给出的△T 例子,对于质量损失(%)和燃烧时间(s)这两个参数,由统计结果推导的模型实际意义不大,尽管 型在统计意义上是正确的。比线性模型更复杂的模型可能会更好地拟合这些参数,但在循环验讠 中未予以考虑。
表A.3系列试验的统计模型
试方法与缩结果的准确度(止确度和精密度) 第2部分:确定标准测试方法重复性和口 现性的基本方法。
GB/T54642010/ISO1182.2002
当上述模型能够正确拟合这些参数,它们可用作预测“试验结果”的工具。这可通过以下举例来让 明:假设一个试验室测试给定制品的一个试样,温升的测量结果为十25℃,如果该试验室对相同产品运 行第二次测试,那么的估计值为 r=3.53+0.29X25~11℃ 则第二次试验的结果落在十14℃~十36℃之间的概率为95%。 现在假设同样的产品由另一个试验室进行试验,那么R的评估值为 R=2.68+0.73X25~21 ℃ 则该试验室的试验结果落在十4℃~十46℃之间的概率为90%
图A.1AT(℃)的统计模型
典型的试验设备如图B.1所示。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试验装置的典型设计
加热炉管可按图B.2所示的缠绕方式采用0.2mm厚、3mm宽的80/20的镍铬电阻带进行缠绕 缠绕的准确性,可在加热炉管的表面进行开槽。 在炉管周围的环形空间可用密度为(170士30)kg/m的氧化镁粉进行填充
空气稳流器的上半部分应采用厚25mm、导热系数为(0.04土0.01)w/(m:K)(平均温度 ℃)的矿棉纤维进行隔热处理
气流罩的外部应采用厚25mm、导热系数为(0.04士0.01)W/(m·K)(平均温度为十20℃)的矿 进行隔热处理。
图B.1典型的试验装置图
GB/T54642010/ISO1182.2002
除了测量炉内温度和炉壁温度(4.1.5)外,如果需要,也可设置热电偶来测量试样几何中心及试样 表面的温度,这两支附加热电偶的具体要
也可设置热电偶来测量试样几何中心及试 的温度,这两支附加热电偶的具体要求见C.2~C.4
C.2.1试样中心热电偶
试样中心热电偶的放置应使其热接点位于试样的几何中心(见图1和图2)。可从试样顶部沿中轴 线开2mm的孔来实现。
C.2.2试样表面热电偶
相对方向(见图1和图2)
按第7章规定进行试验,并全程记录试验过程中两支热电偶的测量温度 在某些情况下,试样中心热电偶不能提供额外的信息,因此可不设中心热电偶。对于热稳定性较差 的材料也可不设中心热电偶
除了7.5中要求的观察内容外,还应记录以下内容: a)试样中心最高温度Tc(max); b)试样中心最终温度Tc(final); c)试样表面最高温度Ts(max); d)试样表面最终温度Ts(final)。 试样表面和中心最大和最终温度在7.5.3中有相应的定义。
温升应根据两支热电偶对每个试样的记录进行计算: a)试样中心温升:△Tc=Tc(max)一Tc(final); b)试样表面温升:△Ts=Ts(max)一Ts(final)。
温度(℃) 时间(s),
1初始温度平衡的例日
如果温度在30min内达到平衡条件,那么试验结束时间应为30min。如果温度在30min至 60min内达到平衡条件,那么达到平衡的时间即为试验结束时间。如果温度在60min内没能达到平 衡,那么试验应在60min时结束。 最终温度的平衡条件是在10min期间漂移在2℃内,以5min的时间间隔进行计算。 在图D.2及表D.1中给出了最终温度平衡的例子。 如果温度漂移在(35~45)min之间小于2℃(10min内),那么温度平衡条件是在45min达到的 试验应在45min时结束。
温度(℃); 时间(s); 漂移[20min~30min]=2.76℃; 漂移[25min~35min]=2.15℃ 漂移[30min~40min]=2.80℃; 漂移[35min~45min]=0.84℃; 试验结束=45min。
图D.2最终温度平衡的例子
温升的计算在8.3中进行了描述,通过T,和T,计算得来。在图D.3和图D.4中给出了两个典型 的温度记录例子,结果总结于表D.1中
DB11/T 1651-2019 污水源热泵供热系统节能监测GB/T54642010/ISO1182:2002
温度(℃); 时间(s); 终温=30min
图D.3试验A中温度记录的例子
温度(℃); 时间(s); 终温=45mina
DB31T 1245-2020 医疗应急救援车载移动医院车辆管理要求.pdf图D.4试验B中温度记录的例子
打印日期:2010年12月15日F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