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GB50496-2018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标准.pdf.6.4外约束拉应力可按下式计算:
6.4外约束拉应力可按下式计算
CJJ/T 288-2018 城市轨道交通架空接触网技术标准ZAT2;(t) . E;(t) . H;(t,t) · R;(t) i=1
中: x(t) 龄期为t时,因综合降温差,在外约束条件下产 生的拉应力(MPa); △T2;(t) 龄期为t时,在第i计算区段内,混凝土浇筑体 综合降温差的增量(℃)。 混凝土的泊松比,取0.15; R; (t) 龄期为t时,在第i计算区段,外约束的约束系数。 L 混凝土浇筑体的长度(mm); H混凝土浇筑体的厚度,该厚度为块体实际厚度 与保温层换算混凝土虚拟厚度之和(mm); Cx一 外束介质的水平变形刚度(N/mm3),可按表 B. 6. 4 取值。
B.7.1混凝土抗拉强度可按下
混凝土抗拉强度可按下式计算:
B.7控制温度裂缝的条件
式中: ftk(t) 混凝土龄期为t时的抗拉强度标准值(MPa); ftk 混凝土抗拉强度标准值(MPa),可按表B.7.1 取值; Y 系数,应根据所用混凝土试验确定,当无试验 数据时,可取0.3。
B.7.1混凝土抗拉强度标准值(MF
B.7.2混凝土防裂性能可按下式进行判断:
0z≤ftk(t)/K x≤ftk(t)/K 式中: K 防裂安全系数,取1.15。
Oz < ftk(t)/K ox < fk(t)/K
C.0.1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保温层厚度可按下式计算
附录C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
注:1Kbi值为风速不大于4m/s时
2Kb2值为风速大于4m/s时。
式中: R, 保温层总热阻(m²·K/W); ;一第i层保温材料厚度(m); 入;—第i层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W/(m·K)]; βμ——固体在空气中的传热系数[W/(m²·K)],可按表 C. 0. 2 取值
表C.0.2固体在空气中的传热系数
续表 C. 0. 2
C.0.3混凝土表面向保温介质传热的总传热系数(不考虑保温 层的热容量),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β 总传热系数LW/(m²·K)」; Rs——保温层总热阻(m²·K/W)。 C.0.4保温层相当于混凝土的虚拟厚度,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h' 混凝土的虚拟厚度(m); B 总传热系数[W/(m²·K)
1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 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充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 “可”。 2本标准中指明应按其他相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 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2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 1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规范》GB/T50905 4 《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1596 《混凝土外加剂》GB8076 《预拌混凝土》GB/T14902 H 《用于水泥、砂浆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 18046 《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DL/T5150 10《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 11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55 12 《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标准
工标准》编制组按章、节、条顺序编制了本标准的条文说明,对 条文规定的自的、依据以及执行中需注意的有关事项进行了说 明,还着重对强制性条文的强制性理由作了解释。但是,本条文 说明不具备与标准正文同等的法律效力,仅供使用者作为理解和 把握标准规定的参考
1.0.1本标准所给出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要求,是为了保证工 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并为大体积混凝土的材料、施工工 艺、裂缝控制提供技术指导,使工程质量满足设计文件和相关标 准的要求。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还应贯彻节材、节水、节能、节地 和保护环境等技术经济政策。本标准主要依据科学试验成果、常 用施工工艺和工程实践经验,并参照国际与国外先进标准制定 而成。 1.0.2本标准适用于混凝土结构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全过程 包括配合比设计、原材料的选择、掺合料的用量、现场施工工 艺、养护及温控。 本标准不适用水工和碾压大体积混凝土的主要原因是: 1水工用大体积混凝土所用水泥大多为低热水泥或大坝水 泥,而本标准所指大体积混凝土大多用普通硅酸盐水泥, 2与本标准所指的大体积混凝土相比,碾压混凝土的水泥 用量和落度都比较低,且大多数是素混凝土
3.0.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除应满足普通混凝土施工所要求 的混凝土力学性能及可施工性能外,还应控制有害裂缝的产生, 为此,施工单位应预先制定好满足上述要求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 工技术方案,并应进行技术交底,切实贯彻执行。为贯彻国家技 术经济政策,保证工程质量,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技术方案中应 包含环境保护和安全施工的技术措施。 3.0.2根据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特点,本条提出了对大体积混 土设计强度等级、结构配筋等的具体要求。 1根据现有资料统计,本次修订提出大体积混凝土的设计 强度等级在C25~C50的范围内比较适宜。从治金、电力、核 电、石化和建工等行业的资料表明,许多工程已经或可以考虑利 用60d或90d混凝土强度作为评定工程交工验收与设计的依据, 这是一种有科学依据、工程实践,并可节能、降耗、有效减少有 害裂缝产生的技术措施。 2本款提出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对结构的配筋除 应满足结构承载力和构造要求外,还应根据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 具体方法(整体浇筑、分层浇筑或跳仓浇筑)配置承受温度应力 和收缩应力的构造钢筋。 3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考虑岩石地基对它的约束时,宜 在混凝土垫层上设置滑动层。滑动层构造可采用一毡二油或一毡 油(夏季),以达到尽量减少约束的目的。 已有的试验资料和工程经验表明设置必要的滑动层或缓冲 层,可减少基层、模板和支架系统对大体积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 的变形束,有利于对裂缝的控制 4该款中所指的减少大体积混凝土外部约束主要是指:模
3.0.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除应满足普通混凝土施工所要 的混凝土力学性能及可施工性能外,还应控制有害裂缝的产生 为此,施工单位应预先制定好满足上述要求的施工组织设计和 工技术方案,并应进行技术交底,切实贯彻执行。为贯彻国家 术经济政策,保证工程质量,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技术方案中 包含环境保护和安全施工的技术措施
地基、桩基和既有混凝士等外部
3.0.3本条确定了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方案阶段应做的试算分 析工作,对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在浇筑前应进行温度、温度应力 及收缩应力的验算分析。以达到本标准第B.7.2条中要求的, 1.15倍的计算主拉应力小于等效龄期的混凝土抗拉强度标准值 的控制目标。其目的是为了确定温控指标(温升峰值、单表温 差、降温速率、混凝土表面与大气温差)及制定温控施工的技术 措施(包括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混凝土拌制、运输过程及混凝 土养护的降温和保温措施、温度监测方法等),以防止或控制有 害裂缝的发生,确保施工质量
所工作,对人体积比凝工流巩体任流筑前应进行温度、遍度应力 及收缩应力的验算分析。以达到本标准第B.7.2条中要求的, 1.15倍的计算主拉应力小于等效龄期的混凝土抗拉强度标准值 的控制目标。其目的是为了确定温控指标(温升峰值、里表温 差、降温速率、混凝土表面与大气温差)及制定温控施工的技术 措施(包括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混凝土拌制、运输过程及混凝 土养护的降温和保温措施、温度监测方法等),以防止或控制有 害裂缝的发生,确保施工质量。 3.0.5本条提出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前,需了解掌握气候变化 情况,并尽量避开特殊气候的影响。如大雨、大雪等天气,若无 良好的防雨雪措施,将影响混凝土的施工质量。高温天气如不采 取遮阳降温措施,骨料的高温会直接影响混凝土拌合物的出机温 度和入模温度。而在寒冷季节施工,会增加大体积混凝土保温保 湿养护措施的费用,并给温控带来困难。所以应与当地气象台 站联系,掌握近期的气象情况,避开恶劣气候的影响十分重要。 3.0.6为贯彻国家技术经济政策,保证工程质量、节能和施工 安全,特增加本条新规定。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应符合国家现行 准《建筑施工安全统一规范》GB50870和《建筑施工作业劳云
3.0.5本条提出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前,需了解掌握气候
情况,并尽量避开特殊气候的影响。如天雨、天雪等大气,若无 良好的防雨雪措施,将影响混凝土的施工质量。高温天气如不采 取遮阳降温措施,骨料的高温会直接影响混凝土拌合物的出机温 度和入模温度。而在寒冷季节施工,会增加大体积混凝土保温保 湿养护措施的费用,并给温控带来困难。所以应与当地气象台、 站联系,掌握近期的气象情况,避开恶劣气候的影响十分重要。
3.0.6为贯彻国家技术经济政策,保证工程质量、节能和施工
3.0.6为贯彻国家技术经济政策,保证工程质量、节
安全,特增加本条新规定。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应符合国家现行标 准《建筑施工安全统一规范》GB50870和《建筑施工作业劳动 防护用品配备及使用标准》JGJ184的有关规定。
4.1.1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工艺特性主要是指一次性浇筑的混 疑土体量大,浇筑时间长。为此,其拌合物的特性应满足良好的 流动性,不泌水,适宜的凝结时间以及落度损失小等基本 要求。 4.1.2调整预拌混凝土的有关参数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混凝土 的工作性能。
:2.1为在天体积混凝士施工中降低混凝士因水泥水化热弓起 的温升,达到降低温度应力和保温养护费用的目的,本条文根据 自前国内水泥水化热的统计数据及多个大型重点工程的成功经 验,将原标准中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所用水泥其3d水化热 不宜大于240kJ/kg,7d水化热不宜大于270kJ/kg”修订为“大 本积混凝土施工时所用水泥其3d水化热不宜大于250kJ/kg,7c 水化热不宜大于280kJ/kg”。当选用52.5强度等级水泥时,其 7d水化热宜小于300kJ/kg。当使用了3d水化热大于250kJ/kg 7d水化热大于280kJ/kg或抗渗要求高的混凝土,在混凝土配合 比设计时应根据温控施工的要求及抗渗能力要采取适当措施 调整。 4.2.2本条为强制性条文。据调研在供应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用 混凝土时,大多数商品混凝土搅拌站会对进站的水泥品种、代
昆凝土时,大多数商品混凝土搅拌站会对进站的水泥品种、代 号、强度等级、包装或散装编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对其 强度、安定性、凝结时间、水化热等性能进行检验。但也有相当 数量的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并未及时检验或检验的性能不全,将直
接影响大体积混凝土工程质量,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给国家财产 带来损失并威胁人身安全。因此,将本条定为强制性条文是十分 必要的。
4.2.3本条规定了大体积混凝土所使用的骨料应采用非碱
骨料,但如使用了无法判定是否是碱活性骨料时,应采用现行国 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等水泥标准规定的低碱水泥: 并按照表1控制混凝土的碱含量;也可采用抑制碱骨料反应的其 他措施。
表1混凝土碱含量限值
4.2.4当有可靠试验数据并满足相应国家标准要求时,可采用 其他矿物掺合料
4.2.4当有可靠试验数据并满足相应国家标准要求时,可采用 其他矿物掺合料。 4.2.6由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所采用的外加剂对于硬化混凝 土的收缩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采用 的外加剂,应将其收缩值作为一项重要指标加以控制,
4.2.6由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所采用的外加剂对于硬化混凝
土的收缩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采用 的外加剂,应将其收缩值作为一项重要指标加以控制
4.3.1本条文考虑到大体积混凝土项自的总施工周期一般较长 的特点,在保证混凝土强度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规定了大体 积混凝土可以采用60d或90d的后期强度作为验收指标。这样可 以减少大体积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提高掺合料的用量,以降低 大体积混凝土的绝热温升。同时可以使浇筑后的混凝土里表温差 减小,降温速度控制的难度降低,并进一步降低养护费用。 由于聚羧酸高性能等减水剂的大量应用,提高了混凝土的可 泵性和强度,根据工程施工需要这次修订调整了原标准对珊落
度、用水量、水胶比和砂率的规定。 胶凝材料中掺入粉煤灰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降低大体积混凝土 的水化热总量以及放热速度,但是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混凝 土的抗拉强度也会降低,不过与其损失的抗拉强度相比,在一定 粉煤灰掺量范围内,降低水化热总量和放热速度仍是矛盾的主要 方面。 4.3.2据了解现许多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在确定配合比前都通过 试验直接得到混凝土的绝热温升值,而不需要再通过测得水泥水 化热再算出混凝土绝热温升值。因此,将原标准中“并应进行水 化热、………”修改为“宜进行混凝土绝热温升、…….”。如果不
4.3.2据了解现许多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在确定配合比前都通过
4.3.2据了解现许多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在确定配合比前
式验直接得到混凝土的绝热温升值,而不需要再通过测得水泥水 化热再算出混凝土绝热温升值。因此,将原标准中“并应进行水 化热、·….”修改为“宜进行混凝土绝热温升、…·….”。如果不 具备试验条件,也可按照本标准提供的计算方法确定。
5.1.1~5.1.3根据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和工程实践经验对大体 积混凝土施工组织设计规定了九个方面的主要内容,有关安全管 理与文明施工还应遵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其中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施工阶段温度应力和收缩应力,可 参照本标准附录B的计算方法进行,有条件时,宜按有限单元 法或其他方法进行更加细致地计算分析。本标准附录B中介绍 的方法,是自前众多计算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和温度应力方法中 的一种,可以在施工前对施工对象在现有条件下(包括材料和工 艺)的温升峰值、降温速率、里表温差等参数及开裂情况做出合 理估算,参考估算结果可对拟采用材料和工艺进行调整。计算过 程中需要的参数,应尽量采用实际试验结果, 关于保温覆盖层厚度的确定,本标准在附录C中给出了计 算方法。它是根据热交换原理,假定混凝土的中心向混凝土表面 的散热量,等于混凝土表面保温材料应补充的发热量,并把保温 层厚度虚拟成混凝土的厚度进行计算。但应指出的是现场应根据 实测温度进行及时调整。 5.1.4整体分层或推移式连续浇筑施工是目前大体积混凝土施 工中普遍采用的方法,本条文规定了宜优先采用。工程实践中也 有称其为“全面分层、分段分层、斜面分层”、“斜向分层、阶梯 状分层”、“分层连续,大斜坡薄层推移式浇筑”等,本条文强调 整体连续浇筑施工,不留施工缝,确保结构整体性强。 分层连续浇筑施工的特点,一是混凝土一次需要量相对较 少,便于振捣,易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二是可利用混凝土层 面散热、对降低大体和积混凝浇符体的温升有利:三是可确保结
5.1.4整体分层或推移式连续浇筑施工是且前大体积混
构的整体性。 对于实体厚度一般不超过2m、浇筑面积大、工程总量较 且浇筑综合能力有限的混凝土工程,宜采用整体推移式连 筑法。
5.1.5大体积混凝土(一般厚度大于2m)充许设置水平施
分层施工,并规定了水平施工缝设置的一般要求。已有的试验资 料和工程经验表明,设置水平施工缝能有效地降低混凝土内部温 升值,防止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当在施工缝的表层和中间部位 设置间距较密、直径较小的抗裂钢筋网片后,可有效地避免或控 制混凝土裂缝的出现或开展。 关于高层建筑转换层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由于转换层结构 的尺寸高而大,一般转换梁常用截面高度1.6m~4.0m,转换厚 板的厚度2.0m~2.8m,自重大,竖向荷载大,若采用整体浇筑 有困难或可能对下部结构产生损害,可利用叠合梁原理,将高大 转换层结构按叠合构件施工,不仅可以减少混凝土的水化热,还 可利用分层施工形成的结构承受二次施工时的荷载。 5.1.6对超长(大于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中伸缩缝的要求)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可留置变形缝、后 浇带或跳仓方法分段施工,并规定了设置的一般要求。这样可在 一定程度上减轻外部约束程度,减少每次浇筑段的蓄热量,防止 水化热的积聚,减少温度应力;但应指出的是跳仓接缝处的应力 般较大,应通过计算确定配筋量和加强构造处理
5.2.1图纸会审工作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前一项重要的技术准 备工作,应结合实际工程和自身实力、管理水平,制定关键部位 的质量控制措施和施工期间的综合抗裂措施。 5.2.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前应对上道工序如混凝土的模板和支 架、钢筋工程、预埋管件等隐蔽工程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再进 行混凝士的浇
5.2.1图纸会审工作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前一项重要的技术准 备工作,应结合实际工程和自身实力、管理水平,制定关键部位 的质量控制措施和施工期间的综合抗裂措施
5.2.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前应对上道工序如混凝土的模板和支
架、钢筋工程、预埋管件等隐蔽工程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再 行混凝土的浇筑。
5.2.3、5.2.4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应满足大体积混凝土连续浇 筑对道路、水、电、专用施工设备等的需要,并加强现场指挥和 调度,尽量缩短混凝土的装运时间,控制合理的入模温度,提高 设备的利用率。
般情况下连续供应能力不宜低于单位时间所需量的1.2倍。采用 多家供应商供料时,应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确保质量可靠。需 在施工现场添加料时,应派专人负责,并按批准的方案严格操 作,严禁任意加水或添加外加剂,
5.2.6、5.2.7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应尽可能增加装备投人和信息 化管理,提高工效,进入现场的设备包括测温监控设备,在浇筑 混凝土前应进行全面的检修和调试,确保设备性能可靠,以满足
5.2.6、5.2.7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应尽可能增加装备投入和信息
化管理,提高工效,进入现场的设备包括测温监控设备,在浇筑 混凝土前应进行全面的检修和调试,确保设备性能可靠,以满足 大体积混凝土连续浇筑的需要,施工中宜指定专人负责维护 管理。
5.2.8大体积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施工在许多方面不
加强组织协调管理和岗前培训工作,明确岗位职责、责任到人 落实技术交底,遵守交接班制度
5.3.1本条为强制性条文。为防止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中模板和 支架系统出现倒塌或倾覆现象,确保人员安全,避免重大经济损 失,规定了大体积混凝土模板和支架系统在设计时需开展承载 力、刚度和稳定性验算,保证其整体稳固性。一般在大体积混凝 土施工中,模板主要采用钢模、木模或胶合板,支架主要采用钢 支撑体系。采用钢模时对保温不利,应根据保温养护的需要再增 加保温措施;采用未模或胶合板时,保温性能较好,可将其直接 作为保温材料考虑。
5.3.2模板和支架系统在安装、使用和拆卸时需采取
安全,这对避免重大工程事故非常重要。在安装时,模板和支架 系统还未形成可靠的结构体系,应采取临时措施,保证在搭设过
程中的安全;在混凝土施工时应加强现场检查,必要时应加固; 在拆卸时应注意混凝土的强度和拆除的顺序,在混凝土结构有可 能未形成设计要求的受力体系前,应加设临时支撑系统 5.3.3本条文规定了采用后浇带或跳仓方法施工时施工缝支挡 和坚向支撑体系的要求
5.3.4、5.3.5规定了拆模时间的要求和应采取的措施,国内外 的工程实践证明,早卓期因水泥水化热使混凝土内部温度较高,过 早拆模会导致混凝土内外温差增大,产生很大的拉应力,极易出 现裂缝。因此有条件时应延迟拆模时间,缓慢降温,充分发挥混 凝土的应力松弛效应,增加对大体积混凝土的保温保湿养护 时间。
5.4.1本条文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层厚度、间隔时间、浇筑 和振捣作了一般性规定 1关于浇筑层厚度,曾称作摊铺厚度、虚铺厚度。条文以 插人式振捣棒为主,对其做了规定。浇筑层厚度一般不大于振捣 棒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常用的插入式振捣棒作用有效长度 大于450mm。 2条文对连续分层浇筑的间歇时间做了规定,防止因间歇 时间过长产生“冷缝”。层间的间歇时间是以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为准的。关于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在国际上是以贯入阻力法测 定,以贯入阻力值为3.5MPa时为混凝土的初凝,所以应经试验 确定,试验地点宜在施工现场,试验方法可见现行国家标准《普 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滑动模板工 程技术规范》GB50113。当层面间歇时间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 时,应按施工缝处理。 4大体积混凝土采用二次振捣工艺,即在混凝土浇筑后即 将凝固前,在适当的时间和位置给予再次振捣,以排除混凝土因 泌水在粗骨料、水平钢筋下部生成的水分和孔隙,增加混凝土的
密实度,减少内部微裂缝,改善混凝土强度,提高抗裂性。振捣 时间长短应根据混凝士的流动性大小确定。
5.4.2本条对分层间歇浇筑混凝土时,施工缝的处理作了一般 规定。
5.4.2本条对分层间歇浇筑混凝土时,施工缝的处理
5.4.3从以往的工程实践总结,钢板止水带相对其他防水方式 具有较好的止水效果,
5.4.4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受力钢筋、定位筋、预埋
件等易受到干扰,甚至移位和变形,应采取有效措施固定。大体 积混凝土因为泵送混凝土的水灰比一般比较大,表面浮浆和泌水 现象普遍存在,不及时清除,将会降低结构混凝土的质量,为 此,在施工方案中应事先规定具体做法,以便及时清除混凝土表 面积水。
或混凝土预沉后在表面采用二次抹压处理工艺,并及时用塑料薄 膜覆盖,可有效避免混凝土表面水分过快散失出现十缩裂缝,控 制混凝土表面非结构性细小裂缝的出现和开展,必要时,可在混 凝土终凝前1h~2h进行多次抹压处理,在混凝土表层配置抗裂 钢筋网片。
5.5.1本条规定了应采用在大体积混凝土养护中已广泛使用且 效果明显的保温保湿养护方法。根据以往的施工经验,在大体积 混凝土养护过程中采用强制或不均匀的冷却降温措施不仅成本相 对较高,管理不善易使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贯穿性裂缝,这类方法 在房屋建筑工程中较少采用。 保温养护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关键环节。保温养护的主要 自的是通过减少混凝土表面的热扩散,从而降低大体积混凝土浇 筑体的里外温差值,降低混凝土浇筑体的自约束应力,其次是降 氏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的降温速率,延长散热时间,充分发挥混 凝土强度的潜力和材料的松弛特性,利用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以
而又便宜的材料用在保温养护中,条文中列举了施工中常见而耳 又比较便宜的材料;现场实测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一个重要 环节,根据事先确定的温控指标和当时监测数据指导养护工作, 确保混凝土不出现过大的温度应力,从而控制有害裂缝的产生
中组织施工条件相对地面或地下较差,应加强进行保温构造设计 和养护工作。必要时,封闭加热施工,以满足温控指标的要求, 确保工程质量。
5.5.5从以在的施工经验看,天体积混凝土结构若长时间暴露 在自然环境中,易因十燥收缩产生微裂缝,影响混凝土的外观质 量CJJ/T 292-2018 边坡喷播绿化工程技术标准,故对此作了相应的规定。
5.6.1~5.6.5为了控制混凝土不出现有害裂缝,保证混凝土浇 筑质量,规定了在高温、冬期、大风、雨雪等特殊气候条件下进 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应遵守的技术措施
5.7.1原标准没有对大体积混凝土试件的留置作规定,实际操 乍中,一般依照《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执行,针对性和操作性不强。近年来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 量越来越大,工程实际中出现超过10000m3的大体积混凝土已常
见。所以标准中,针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特点,明确了试件的 留置规定。此规定的执行条件是该大体积混凝土所用主要原材料 和配合比一致,并且是连续拌制(供应、浇筑)的
6.0.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需在监测数据指导下进行,及时调整 技术措施,监测系统宜具有实时在线和自动记录功能。考虑到部 分地区实现该系统功能有一定困难,亦可采取手动方式测量,但 考虑到测试数据代表性,测试应为等时间间隔,数据采集频度应 满足本条规定。
6.0.2多数大体积混凝土工程具有对称轴线,如实际工程不
称,可根据经验及理论计算结果选择有代表性的温度测试位置。 小于2.5m厚的结构布置3层测点,2.5m~5.0m布置5层 测点,5m以上根据需要增加测点。 6.0.6温度监测是信息化施工的体现,是从温度方面判断混凝 土质量的一种直观方法。监测单位应每关提供温度监测日报,若 监测过程中出现温控指标不正常变化,也应及时反馈给委托单 位,以便发现问题采取相应措施。 6.0.7监测工作开展前,可设置小于标准要求温控指标的各项 预警值和控制值,若监测过程中,数据超过预警值,则应持续关 注该数据并现场调查分析原因;若数据超过控制值,则应立即采 取相应调整措施。 6.0.8降温速率低于1℃/d时,可适当减少保温层厚度或局部
6.0.8降温速率低于1℃/d时JC/T 2471-2018 品牌培育管理体系实施指南 建筑材料行业,可适当减少保温层厚度或月
统一书号:15112:31496 定价: 14.0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