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乡村道路工程技术规范GBT 51224-2017.pdf3.1.2根据道路在路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及对村民的服务功 能,本条对干路、支路、巷路的性质、功能及要求进行了描述。
3.1.2根据道路在路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及对村民的服务功
3.2.1控制道路儿何设计的关键因素之一是通行车辆的物理性 能和各种车辆的组成比例。用于控制道路几何设计,符合国家车 满标准的,具有代表性质量、外廓尺寸和运行性能的车辆,称之 为设计车辆。 乡村道路机动车辆类型包括小客车、各种载货汽车、农用车 辆及摩托车等,部分通公交的乡村还有中型或天型普通客车。乡 衬农用机械车辆种类较多,包括拖拉机、载货汽车、耕整地机 械、种植机械、植保机械、收获机械、林果机械等,其中部分农 用机械车辆超长、超宽,但三轮、四轮载货车占大多数。摩托车 在乡村使用也较为厂泛。根据调研结果,井考虑到乡村发展水平 的差异及运输工具的差异,确定以小客车、天型车(重型普通货 车、大型普通客车)、四轮低速货车(最大设计车速小于70km/ h的,具有四个车轮的载货汽车)、三轮汽车(最大设计车速小 于或等于50km/h的,具有三个车轮的载货汽车)、摩托车作为
3.2.2板车和兽力车在乡村已经逐渐消失盘县至兴义铁路项目施工图审核招标文件,目前乡
包括(电动)自行车和三轮车。电动自行车在性质上属于非机动 车,目前在乡村使用较多。电动自行车的长度与高度与自行车占 用的空间相差不大,但宽度较自行车宽,且速度快,虽然与非机 动车共用路权,但对非机动交通造成了较天影响。基于自前我国 对电动自行车的发展方向尚未有明确的政策和管理手段,本规范 非机动车设计车辆主要包括自行车和三轮车,其外廓尺寸与《城 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一致。
3.3.1设计速度是确定道路儿何设计的最基本条件,特别是对 线形设计起决定性作用。《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37 2012中支路的设计速度为40km/h、30km/h、20km/h,四级公 路的设计速度为20km/h。乡村道路一般为机非混行,且道路宽 度不大,其设计速度应该考虑低于20km/h的情况。根据部分乡 村道路的调查结果,增加了15km/h的设计速度。不同地区的乡 村地形地貌差异较大,平原区速度较大,而丘陵区和山区速度较 小,设计速度应当考虑不同地区的需求。综合分析以上因素,本 条给出了干路、支路所对应的设计速度。巷路机动车很少,当通 行小型车辆时,设计速度不应大于15km/h。
3.4.1道路建筑限界是为保证车辆和行人正常通行,
首路建筑限界是为保证车辆和行人正常通行,规定在道
路一定宽度和高度范围内不充许有任何设施及障碍物侵入的空间 范围。乡村道路分为设人行道和不设人行道两种形式。设人行道 的道路,其建筑限界参照了城市道路的规定。不设人行道的道 路,其建筑限界参照了低等级公路的规定。 3.4.3:我国城市道路与公路的设计车辆的最大高度均为4m。在 最小净空高度的规定上,城市道路米用4.5m,三、四级公路也 采用4.5m。乡村道路农忆季节,农作物运输和机械车辆有时装 载高度较高,但超过4.5m的较少。本条根据各类设计车辆的列外 廓尺寸及实际占用道路空间情况,给出了道路最小净空高度。
3.5.2乡村小桥指多孔跨径总长8m≤L≤30m以及单孔跨径 5m 4.1.2很宽的道路与乡村规模不适应,影响乡村的尺度感,所 以道路宽度不宜太宽。道路宽度与建筑高度之间的围合界面对于 形成乡村道路空间十分重要,乡村道路两侧一般为低层建筑,过 宽的道路和过低的建筑会缺乏围合感,因此道路宽度应与两侧建 筑高度的比例协调,形成适宜的围合空间。 4.2.1乡村道路交通流量不大,宜采用单幅路。本条给出了乡 村道路单幅路的三种主要横断面形式:人流量较小时可不设置专 用人行道,排水也可通过边沟形式;干路两侧为建筑物时可考虑 设置人行道,条件允许时宜采用地下管网排水;乡村部分出入口 道路和田间道路两侧无建筑物,可采用接近于公路的横断面形 式。乡村道路交通流量较小,在实际工程中可根据两侧用地性质 灵活设计。 4.3横断面组成及宽度 4.3.2干路以交通功能为主,应为双车道。支路为单车道 时,为错车和临时避让的需要,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错车道。 错车道应设在视距良好处,使驾驶人员能看到相邻两错车道 间驶来的车辆。错车道间距应根据视距、交通量、地形等情 况确定。 4.3.4干路人行道的宽度不宜小于1.5m,是根据两 行走需要的空间及人行道利用率提出的低限值。设施带宽度不应 小于1.0m,也是低限值。条件充许时,应通过建筑红线后退来 增加路侧带的宽度。 小了0,也定低限值。东计儿开时,应迪过娃巩红绒后退木 增加路侧带的宽度。 4.3.5部分乡村道路不铺设路肩,路面边缘直接暴露在外,容 易造成边角损环而导致路面的进一步破坏,因此,应设保护性路 肩。路肩不仅起保护路面的作用:而且可以作为侧尚余宽,供行 人和非机动交通便用,当需设置护栏、杆柱,交通标志时,还应 满足设置要求。本条提出了路肩的低限值,有条件时宜取大值。 路肩可采用土质或简易铺装,可采用天然石材、预制砌块、卵石 等形式铺装,也可采用与路面相同的结构形式 乡村道路横断面设计可参考图1~图3的典型横断面。典型 横断面考虑了乡村交通量小且多为混合交通的特点,借鉴了部分 乡村道路的成功经验,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图1(a)为两侧无建筑物的干路横断面。路基宽度8.0m, 路面宽度7.0m,双车道,两侧各设0.5m的路肩宽度。交通组 成比较复杂时,可通过增加路肩宽度来增加侧向余宽,供非机动 交通行驶。 图1(b)为两侧有建筑物的干路横断面。路基宽度8.0m~ 9.0m,路面宽度7.0m,双车道,两侧各设0.5m~1.0m的路肩 宽度。当非机动交通量较大时,路肩宽度应取大值,路肩宜硬 化。外侧设排水设施(边沟或地下管道)的尺寸应根据降雨量及 汇水面积等确定,采用边沟排水时宜设盖板。 图1(c)为设人行道的干路横断面图,道路红线宽度11.0m ~12.0m。当采用边沟排水时。车行道宽度可取8.0m,以满足 边沟设置的尺寸需求,边沟应设盖板;当米用地下管道排水时, 车行道宽度可取7.0m。路侧带的宽度为2.0m。 图1(d)为设人行道的干路横断面图,道路红线宽度15.0m。 机动车车行道宽度7.0m,双车道,非机动车道宽度1.5m,适用 于机动交通和非机动交通需要分离的道路。路侧带的觉度为 2.5m,由1.5m的人行道和1.0m的设施带组成。宜采用地下管 0.5.700.58.0(a)0.5~1.0700.58.0~9.0(b)7.0~8.02011.0~12.0(c)+1.57015.0(d)图1干路典型横断面(单位:m)道排水。图2(a)为两侧无建筑物或有建筑物的支路横断面。路基宽度4.0m,单车道,路面宽度3.5m,两侧各设0.25m的路肩宽度。两侧有建筑物时设置管道或边沟(应设盖板)排水,边沟可单侧或双侧设置。图2(b)为两侧无建筑物或有建筑物的支路横断面。路基宽度4.5m,单车道,路面宽度3.5m,两侧各设0.5m的路肩宽53 3.50.254.00.2(a)0.53.50.54.5(b)J.35.00.56.0(c)图2支路典型横断面(单位:m)度。两侧有建筑物时设置管道或边沟(应设盖板)排水,边沟可单侧或双侧设置。图2(c)为两侧有建筑物的支路横断面。路基宽度6.0m,路面宽度5.0m,主要考虑了满足单车道行驶并加一侧车辆临时停放的宽度:包括3.0m车行道宽度十2.0m单侧停车带宽度。两侧各设0.5m路肩,可采用管道或边沟(应设盖板)排水,边沟可单侧或双侧设置图3为巷路横断面图。巷路的宽度应考虑防灾减灾的功能要求,如应考虑地震房屋倒塌时可以通过巷路逃生或消防救灾的需 0.252.50.253.0(a)0.253.00.253.5(b)图3巷路典型横断面(单位:m)求。因此巷路路面宽度可取2.5m或3.0m,加上两侧路肩宽度可达到3.0m或3.5m。可采用单侧或双侧排水。55 5平面、纵断面及道路交叉 5.1.2保持乡村千百年来形成的自然地貌,有利于防洪、阻滞 滑坡,也适合维持植被的生长和地下水源的储备,不仅节药造 价,还有利于保持乡村特色。因此,平、纵线形设计应与已经形 成的自然地形和地貌相协调,不应深挖、高填。巷路通行小型车 满时,按照不大子15km/h的设计速度选取技术指标,其线形设 计应保证车辆与行人的安全 5.2.2圆曲线最小半径有三类:不设超高最小半径、设超高最 小半径的一般值和设超高最小半径的极限值。在设计中应考虑安 全、节药用地及资金等因素,结合工程情况合理选用指标,有条 件时应尽可能取大值。 圆曲线最小半径是以汽车在曲线部分能安全而又顺适地行驶 听需要的条件而确定的,即车辆行驶在道路曲线部分所产生的离 心力等横向力不超过轮胎与路面的摩阻力所充许的界限。圆曲线 半径通用计算公式为: 式中:R一 曲线半径(m); 设计速度(km/h); 一 横向力系数,取轮胎与路面之间的横向摩阻系数; 路面横坡度或超高横坡度,以小数表示,反超高时 用负值。 根据城市道路以及公路的参数经验取值,本条在计算不设超 高的最小半径时,取=0.067,=一0.02;计算设超高最小半 径的一般值时,取u=0.067,i=0.02;计算设超高最小半径的 极限值时,取u一0.16,i=0.02;三种半径计算如表1所示 表1圆曲线半径计算表 5.2.3一般情况下,圆曲线最小长度为车辆3s的行驶距离,计 算公式见公式(2)。本条根据城市道路平曲线及圆曲线的一般计 算方法,平曲线最小长度的极限值取圆曲线的2倍,一般值取圆 曲线的3倍,计算结果见表2。 式中:Lmin 行驶距离(m); Ua 设计速度(km/h); 一取3s。 t Limin 3.6Uat 表2平曲线与圆曲线最小长度计 5.2.4本条不设缓和曲线的圆曲线半径,是根据不设缓和曲线 5.2.4本条不设缓和曲线的圆曲线半径,是根据不设缓和曲线 的临界半径R(公式3)的2倍计算的,计算结果见表3。 表3不设缓和曲线的最小圆曲线半径计算表 R = 0. 144v² (m) 5.2.5缓和曲线宜采用回旋线。本条缓和曲线的最小长度按照 离心加速度变化率(公式4)和驾驶员操作反应时间(公式5) 计算,取二者中较大者,并按5m的整倍数取值,计算结果见表 4。乡村道路设计速度较低,因此缓和曲线也可用直线代替。 式中:L 回旋线长度(m); U 设计速度(km/h); R 设超高的极限最小半径(m) 式中:U 设计速度(km/h); =0.035 U R 表4缓和曲线最小长度计算表 5.2.6乡村道路设计速度较低,同时路面排水也不充许设较大 5.2.6乡村路设计速度较低,尚时路面排水也不充许设较大 的超高,因此最大超高横坡度不宜大于2.5%。 乡村道路一般为单幅路且超高横坡度不大,当设缓和曲线 时,缓和曲线的最小长度基本可以满足超高过渡的长度,超高的 过渡应在缓和曲线范围内进行。当不设缓和曲线时,超高的过渡 应在超高缓和段内进行。 5.3.1本条提出的最大纵坡限制值主要针对山区等特殊地形的 乡村道路。平原地区应尽量避免过大的纵坡,因为大于3%的纵 坡事故率是缓坡路段的2倍~3倍,甚至更高,且大多乡村道路 机动车、非机动车混行,纵坡过大会对行人和非机动车造成 不便。 乡村道路车辆类型较多,对最大纵坡起控制作用的是农用车 以及轻、中型载重车。本条综合考虑车辆的动力性能、汽车行驶 的安全性、纵坡对工程造价的影响、设计速度、地形条件等因 素,并结合调研结果,给出了最大纵坡限制值。 当受地形条件或其他特殊情况限制时,道路最大纵坡可增加 1%,但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技术论证和经济论证,并因地制 宜地采取安全措施,提高道路的安全性。 5.3.3道路纵坡的最小坡长一般按照10s的汽车行驶距离计算 本条据此计算了最小坡长井取整。改建道路、旧桥利用接坡段 尽端式道路及坡差小的路段,最小坡长的规定可适当放宽。 5.3.4乡村内部道路不仅供车辆通行,还要兼顾机动交通 因此尽管设计速度低,但纵坡较天时最大坡长应受到限制。参考 城市道路最大纵坡的限制值,井结合乡村道路的车型以及对车箍 爬坡能力的综合分析,本条规定了最天坡长限制值。当设计速度 为15km/h时,由于车速低,坡长可不受限制。 5.3.5竖曲线形式可为圆曲线或抛物线,二者计算值基本相同, 5.3.5竖曲线形式可为圆曲线或抛物线,二者计算值基本相同, 为使用方便本规范采用圆曲线。本条规定的凸形竖曲线的极限最 小半径R,(m)按公式(6)计算,计算结果见表5。 5.3.5竖曲线形式可为圆曲线或抛物线,二者计算值基本相同 式中:S. 停车视距(m); he 眼高,采用1.2m; S R= 2(Vh.+/h)2 h.物高,采用 0. 1m。 表5凸形竖曲线极限半径计算表 凹形竖曲线极限最小半径R(m)按公式(7)计算,计算 结果见表6。 式中: 设计速度(km/h); ao 离心加速度,采用0.28m/s 表6凹形竖曲线极限半径计算表 “竖曲线极限半径”是汽车在纵坡变更处行驶时,为了缓和 冲击和缓和视距所需的最小半径的计算值,设计时受地形等特殊 情况限制方可采用。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为极限最小半径的1.5 音,国内列均使用此数值,本条据此计算了凸形竖曲线和回形竖 曲线的一般值。 为了使驾驶员在竖曲线上顺适地行驶,竖曲线不宜过短,应 在竖曲线范围内有一定的行驶时间。本条根据公路与城市道路的 值,竖曲线最小长度极限值采用了3s的行驶距离,按 B)计算。 式中:L一竖曲线最小长度(m); u一设计速度(km/h)。 设计中,为了行车安全和舒适,应采用坚曲线最小长度的 一般值”,“一般值”规定为“极限值”的2.5倍。 5.3.6纵坡与超高或横坡度组成的坡度称为合成坡度。将合成 坡度限制在某一范围内的目的是尽可能地避免陡坡与急弯的组合 对行车产生的不利影响。本条规定的合成坡度按公式(9)计算: 坡度限制在某一范围内的目的是尽可能地避免陡坡与急弯的组合 对行车产生的不利影响。本条规定的合成坡度按公式(9)计算: 5.4.3交叉口设计速度一般为路段设计速度的0.5倍~0.7倍, 直行取大值,转弯车取小值。本条根据乡村道路设计速度,并参 考农村公路的转弯半径提出了右转弯半径设计值。 5.4.4乡村道路交叉口一般无信号控制。在交叉口处,驾驶员 能看清整个交文道路上车辆的行驶情况,以便能顺利地驶过交 叉口或及时停车,避免发生碰撞。这段距离需大于或等于停车视 5.4.4乡村道路交义口一般无信号控制。在交叉口处,驾驶员 应能看清整个交叉道路上车辆的行驶情况,以便能顺利地驶过交 叉口或及时停车,避免发生碰撞。这段距离需大于或等于停车视 距(S)。视距三角区以最不利情况绘制,在三角形范围内,不 准有任何妨碍视线的各种障碍物 6.2.1路基设计回弹模量值应大于等于20MPa是按照城市道 路次干路和支路的最低要求提出的。 6.2.3为避免路面雨水流入到宅院,影响宅院雨水排除,规定 乡村道路标高应低于两侧宅基地场院标高。 6.3.2乡村道路轴载较轻,本条参照《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 J194一2013中支路的要求,规定了路基填料最小强度及最大 粒径。 6.3.3路基压实度是影响路基性能的重要指标。在路基工作区 6.4.1由于在规模、经济和形态等方面的差异,乡村道路可根 据实际情况,采取边沟、地下實道或利用已有的沟渠等多种排水 方式。应充分利用地形、天然水系及现有的农田水利排灌系统, 减少工程量,降低造价。并可结合海绵城市设计雨水处理方法进 泥等破坏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排水设施非常重要。除部分 长度较小且可以通过纵坡自然排水的路段外,乡村道路都应设置 排水设施。 可采用浆砌片石、砖等材料砌筑边沟,也可采用混凝土预制板、 预制槽形边沟,有条件时也可采用各类预制线性排水沟。边沟上 面应设置带孔盖板,不仅有利于乡村的环境整治,也有利于边沟 的通畅。 7.2基层、底基层和垫层 7.2.1本条中石灰工业废渣稳定类材料包括石灰粉煤灰稳定类、 石灰煤渣稳定类等。 7.2.6用单一尺寸的粗碎石做主骨料,形成嵌锁结构 和传递车轮荷载的作用,用石屑做填隙料,填满碎石间的孔隙 增加密实度和稳定性,这种材料称作填隙碎石。当采用干法(不 加水)施工时,也称为干结碎石,最后碾压时采用湿法施工的, 称水结碎石,这两种类型的嵌锁型碎石,本规范统称为填隙碎 石。填隙碎石基层和底基层碎石的粒径、压碎值、固体体积率参 考了《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F20一2015的规定 粗碎石及填隙料的级配也可按此规范执行。 7.3.4沥青路面的结构设计可按《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 169一2012的规定执行,或者根据当地经验选用典型结构,也口 参考表7给出的典型结构,按照经济合理、安全可靠、便于施工 的原则进行选择。 我国乡村差异性很大,路面典型结构的推荐考虑了大多数乡 村道路的实际情况,当条件充许时可以根据轴载等情况适当增大 结构层厚度。 表7沥青路面典型结构 续表79道路类型路面典型结构结构图式I结构图式Ⅱ沥青混凝土(3cm~4cm)沥青碎石(3.5cm~5cm)水泥(石灰、工业废渣)水泥(石灰、工业废渣)稳定类稳定类或级配碎(砾)石(15cm~20cm)或级配碎(砾)石(15cm~20cm)支路结构图式Ⅲ结构图式IV沥青贯入式(4cm~6cm)沥青表面处治(1.5cm~3cm)水泥(石灰、工业废渣)水泥(石灰、工业废渣)稳定类或级配碎(砾)石定类或级配碎(砾)石、(15cm~20cm)隙碎石15cm~20cm)结构图式I结构图式Ⅱ沥青表面处治(1cm~2.5cm)沥青表面处治(1cm~2.5cm)巷路级配碎石、天然砂砾、石灰土或二灰土、水泥土填隙碎石(10cm~20cm)(15cm~20cm)注:1改建干路的旧路为砂石路面或旧路强度较高时,可不设底基层或垫层。2新建支路路基水温状况不良时可视情况增设垫层。 7.4.1乡村道路轴载轻,属于轻交通量道路,水泥面板的28d 设计弯拉强度标准值不得低于4.OMPa。 7.4.3本条根据乡村道路交通情况,给出了水泥面板的最小厚 度要求。按照低交通量公路和支路的常用厚度,结合对乡村道路 的调研,干路面板厚度不应小于18cm,支路面板厚度不应小于 15cm,条件充许时可取较大的板厚。巷路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1.4.4乡村道路水泥路面结构应经济合理、安全可靠、便于施 工。路面结构计算可按《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169 2012的规定执行,或者根据当地经验选用典型结构,也可参考 表8给出的典型结构。 我国乡村差异性很大,路面典型结构的推荐考感广大多数乡 村道路的实际情况,当条件充许时可以根据轴载等情况适当增天 结构层厚度 表8水泥混凝土路面典型结构 7.5.1天然石材包括规则板材和碎拼板材。乡村天然石材路面 分为整齐块石路面、半整齐块石路面和不整齐块石路面。整齐块 石路面包括整齐条石和方石:半整齐块石路面包括条石、方头弹 石等:不整齐块石包括拳石、弹街石等。 7.5.2《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I169中给出的天然石材的 物理性能,是根据性能好的花岗岩石材给出的,天然石材的尺寸 偏差和外观质量要求也主要是针对规格等级较高的石材制定的, 乡村道路铺装要求较高的花岗岩石材路面宜遵照执行。 乡村天然石材包括花岗岩、安山岩、砂岩、石灰岩等,还可 采用开采的大然石料或路基开挖石方的利用材料,其物理性能差 别较大,无其是半整齐、不整齐块石的性能相差很大,各地可根 据情况通过试验确定。例如,《弹石路面设计施工技术指南》中 要求块石抗压强度不小于30MPa,整齐块石的磨耗率不小 于5%。 分为整齐块石路面、半整齐块石路面和不整齐块石路面。整齐块 石路面包括整齐条石和方石;半整齐块石路面包括条石、方头弹 石等:不整齐块石包括拳石、弹街石等 路面的结构计算可按照《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的规 整齐块石、半整齐块石以及不整齐块石的尺寸是根据乡村地 这常用的块石尺寸提出的最低要求,各地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具 体尺寸。 整平层是用来垫平基层表面及块石底面,以保持块石顶面平 整度及缓和车辆行驶时的冲击、振动作用。中、粗砂具有施工简 更、成本低的优点,因此宜选用级配良好、质地坚硬、洁净的 中、粗砂作为整平层材料, 填缝料主要用来填充块石间的缝隙,嵌紧块石,加强路面的 整体性,并起着保护块石边角和防止路面水下渗的作用,一般用 砂做填缝料。水泥砂浆用做填缝料具有良好的防水作用和保护块 石边角的作用,但翻修困难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填缝料类型 有条件时,整齐块石路面的嵌缝料也可采用沥青玛蹄脂、乳化沥 青砂等材料。 7.5.4天然石材路面可采用干砌法和浆砌法施工,二者施工方 法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干砌法不坐浆,直接在整平层上砌 筑:干砌法要求石块筑面平整,石块之间缝隙要小。乡村道路 半整齐和不整齐块石较多,干砌法应用较为广泛,因此本条给出 了干砌法的施工要求。采用浆砌法砌筑时,还应注意几点:块石 下面应坐砂浆,石块应错缝;石块之间的空隙应用水泥砂浆填 充,并用木棒插实,较大空隙应用铁锤将小的石头敲实;采用水 宠砂浆填缝后的块石路面,需进行洒水或土覆盖保湿养生7d。 块石两侧为路肩时,需加固路肩,使之形成块石的边缘约 束。对于有路缘石的半整齐、不整齐块石路面,为避免在碾压过 程中压坏路缘石,或者边缘块石漏压造成使用过程中的块石反 弹、松动等病害,宜先铺块石再砌筑路缘石。 7.5.5本条规定的天然石材路面的充许偏差,是根据乡村地区 半整齐、不整齐弹石路面的低限值给出的。当施工条件好、铺装 7.6.1乡村道路预制砌块路面多为混凝土预制砌块路面和烧结 预制砌块路面。混凝土预制砌块又分为普通型和联锁型,乡村道 路普通砌块较多。烧结砌块以页岩、煤研石、黏土或其他矿物为 主要原料烧结而成。 7.6.3本条主要提出各结构层的设计要求。预制砌块路面的结 构计算可按照《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的规定执行。 7.6.4无路缘石的路面,可采用混凝土止挡或在边线砌块下设 水泥砂浆粘结固定砌块,自的是使砌块侧向稳定,形成边缘 约束。 铺筑砌块时不得站在整平层上作业,可在刚铺筑的砌块上垫 上一块大于0.3m的木板,站在木板上铺筑。 7.7.2填隙碎石不能直接通车,如作为路面面层 隙碎石不能直接通车,如作为路面面层时,还需在碾 石屑并碾压成型,方可通车。 压后撒铺石屑并碾压成型,方可通车。 8.1.3按照单孔跨径或多孔跨径总长,桥涵可分为特大、天、 中、小桥及涵洞。桥涵设计宜采用标准化跨径,标准化跨径包括 0.75m、1.0m、1.25m,1.5m、2.0m,2.5m、3.0m、4.0m 5.0m、6.0m、8.0m,10m、13m,16m、20m,25m,30m 35m,40m、45m50m。 8.1.4漫水桥虽易阻断交通,但是有造价低和易修复的优点DB61/T 1304-2019 增材制造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pdf, 在容许有限度中断交通的乡村道路上,可以修建漫水桥。漫水桥 的设计洪水频率,应根据容许阻断交通的程度和时间长短、桥梁 结构形式、水文情况、引道条件和对上游农田、下游农田、村镇 的影响等具体条件决定。 设计洪水是指符合本规范规定频率的年最大洪水流量及相应 的流量过程线。 8.1.5不通航和无流河流的桥下净空,应根据设计洪水位 维水高度、浪高或最高流冰水位确定,必要时尚应考虑局部股流 浦高、桥墩冲高等,并给予一定的安全储备。桥墩冲高仪在确定 桥墩垫石标高时考虑。对河床今后可能出现的淤高、水上漂流物 及流水阻塞危险,也应作适当考虑。 8.1.3按照单孔跨径或多孔跨径总长,桥涵可分为特大、天、 中、小桥及涵洞。桥涵设计宜采用标准化跨径,标准化跨径包括 0.75m,1.0m、1.25m、1.5m、2.0m,2.5m、3.0m、4.0m 5.0m、6.0m、8.0m,10m、13m,16m、20m25m,30m 35m,40m、45m50m。 不通规和无讯伐彻讯的价净空,应根据订供水位、 缠水高度、浪高或最高流冰水位确定,必要时尚应考虑局部股流 涌高、桥墩冲高等,并给予一定的安全储备。桥墩冲高仅在确定 桥墩垫石标高时考虑。对河床今后可能出现的淤高、水上漂流物 及流水阻塞危险,也应作适当考虑。 有流冰、流木的河流的桥梁跨径,尚应考虑流冰、流木从河 槽桥孔通过。 8.2.2汽车荷载等级参照《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 标准,同时要求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增设限制标志。 如道路重型车辆较少时,采用的设计汽车荷载相当于原公路 荷载标准汽车一15级,小型车专用道路系指只充许小型客货车 通行的道路,位于小型车专用道上的桥梁的设计汽车荷载相当于 原公路荷载标准汽车一10级 8.2.3乡村道路路幅宽度较小DB43/T 1697-2019 建设项目临时用地复垦标准,为保证路、桥连接顺直,达到 桥梁与原道路线形一致且舒适畅通,规定桥梁及其引道的平、 纵、横技术指标应与路线总体布设相协调。由于桥涵与道路结构 上的差异,针对桥涵增设的构件做出了补充规定 流首先冲毁路堤,进而导致桥涵破坏,故小桥涵引道的路肩高程 应高出桥涵前雍水水位(不计浪高)0.50m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