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北京城区行人和非机动车交通系统设计导则(市规发[2010]1073号 北京市规划委员会2010年6月29日).pdf4一般设置信号灯的原则是根据行人流量始大小而定,但考虑 到北京目前机动车数量的增多,给行人过街带来了不便,因此推荐 人行横道设置过街信号灯,然面有些支路行人流量不大,机动车数 量不多的地段,根据实际族况可以采用无信号控制,但是需要设置 让行标志。国外究表明当机动车车速过高(大于50km/h)时必须 行流量较大,为保证学生和行人安全,推荐使用按钮式信号灯 参照《上海市城市干道行人过街设施规划设计导则》B03 一2007:“路段人行横道宜设置行人过街信号灯”,“免千道左转 车辆与行人过街同时放行,右转车与行人过同时放行时应增设车 贝X 辆让行标志,有条件时宜设置右转车奇闭相位”。 参照分报告《国外步行交通系统设计经验》:“美国:有关路段 人行横道设置行人信的行人最小流量规定:当路段或交叉口行 城 人流量为(每个小时100个人及以上(2)每小时190个人及 二 以上需影设置行人信号灯,行人信号的类型有显示为一个人或者手 的特号,或者是WALK/DON?TWALK的信息指示牌。行人按租式 信号灯的设置需要与街道指示标志相邻,且便于残疾人所英国: 在无信号控制人行横道处设置黄色闪光信号灯,提醒驾驶员降低车 速,注意过马路的行人。当道路上车速,村0km/h时,行人过街 设施处必须安装信号灯.信号灯要消音,方便视力不好的人使用。 另外在安装了感应式路段人行横道的过街设施处,当探测器检测到 上游25m~150m范窗内小于5辆车行驶时,可允许行人通行。新 然 人安钮式信号灯需安装在人行横道外小于Im处。荷兰:当道路上
4.4.3交叉口型过街设施
(5)低流量的次干路与主干路相交,不龍为行人提供足够的过街 时间” 参照《城市道路交趣新划设计规范》GB5022095:“当道路 宽度超过四条机动车逍时,人行横道应在车行道的中央分隔带或机 动车道与非视动车道之间的分隔带上设置行人安全岛,” 等于6条或人行横道长度大于30m时宜设安全岛,安全岛的最小宽 度1m。” 参照分报告《道路交叉口步行和非机动交通问题及解决模式 于1.2m,能够容纳一个轮椅;(2)宽度至少2m,最小不小于1m 长不小于4m或人携道的宽度;(3)中央安全岛面积不小于 4.5m2,” 雨对排队区域的服务水平的要求,转角处人行道服务水平不应过低 一2007:街角空间要求“街角驻足面积不宜乐于25m²,人流量较大 20km/h,超过20km/h时应后移人行横道,” 参照《HCM2000%手册(中文版):“根据人均空间、个人舒适 度和内部机动性,界定排队区的服务水平。E级服务水平,人均空 间多(0.2~0.3)m人,只有在最拥挤的电梯和公共汽车上才会出
(如图6所示)。 参照《北京步行和自行车交通规划则》(2008):“(2)横过交 叉口的一个路口的行人流量3000人次/小时,且同时进入该路 口的当量小汽车交通量大于1200辆/小时的,宜设置立体过街设施 (3)大型商业办公街区、大型交通枢纽等人车交通量集中的地区JJG 195-2019标准下载,
口的当量小汽车流量达到2000辆/小时:3)行横过快速路时:4) 关闭时间超过15分钟时”,“人行天桥、人行地道的设置应按规划永 久横断面考虑,并注意近期结合”。 参照分报告外步行交通系统设计经验》:“美国:立体过街 设施的设则:1)当有大量的行人要求通过快速路时;2)当有 3)当街道上车流量较大且行人流量较高行人过街有一定的情 况(如车速较高很宽的街道且视距不好);4)行人阅量高峰期连续 四个小时大于300人,车速大于40mph,在载行人流量高峰期连 续四个小时大于100人,5)车流量选国个小时大于10000,日交 通量大于35000,车速大于40mph。如果两种情况不能满足的话, 车流量连续四个小牙7500,或日交通量25000。立体过街设 施的设置应距离近的可选择的平面安全过街地点至少600英尺, 在过微稳出入口设置物理隔离来止行人不使用过街设施而违章 面过街,英国:立体过街设施在大型购物中心、学校、娱乐设施、 停车库等地使用率较高,为了保证行人的安全,提高行立体过 街设施的使用率,需要考虑如下因素:1)在地随运为行人提供良 好的视距。2)地下通道内提供良好的通风照明条件,3)保证行 人通行带的宽度可供双向行人通在立体过街设施处设置障碍 过街天桥设置扶手和栏杆,保障行人安全,同时减少过街天桥 和通道台阶的坡度以及不必要的绕行。”
4.5.2站台布置 现划自 北京市目前许多城市道路上设置的公举站站台宽度不足,无 法满足现有客流高峰时的需求,导致在高峰时行人候车不得不拥挤 机动车道或者自行车车道极易与进站的公交车发生冲突,对行人 的安全造成极大的隐鬼。公交站台的宽度应依据高峰小时候车人数 4.6行人引导措施 市规划 4.6.1 设置原则 然资源委 全和顺畅地运行而设置的设施,是给邀上的交通用一定形式的标 示方法给予各种指示或限制的设施。其形式、种类、安设地点及其 他注意事项,要根据相我规范处理。 空间不受,保证行人通行的连续,为行人提供便利的交通服务。 关政策和措施“措施1一一步行系统与车行系统同步规划同步建 设,对现有未达到标准的道路,需实施改造”,“措弱4 一因市政 管线和设施改建、维修而施工,需进行路施工的,应建立许可证 制,加强管理,确保及时修复,旅期间,要安排行人临时通行空 间,同时须设置隔离设施和景、警示标志”
4.6.2标识系统系/9
参照《构建以人为本的城市空间导向信息服系统》:“对于行 服务系统。大致可以理解为如下几个功能: 1)引导:通过特定味的整体图示(地图、图表等)让公众把 握欲知领域与现缺位之间的关系, 办距离。 香 注解,” 划自多 和儿童识别带来了困难,为了方便各种人群使用,标志系统安装应 便各种人群使用,尤其是儿童和老年人,理解起举容易。 5大型活动期间(广场)往往行人范较大,必要的行人导向 6公共交通和轨道交通检纽站行人流量较大,尤其换乘站在高 源 是很有必,必要时配备语音系统告诉行人走向。 然
图10路侧机动车停车路口览度压缩设计示意图 47行人交通系统的明
为接驳公共交通的短距离出行工具。但根据小域调查,在农村居 住的工人,到城里的工厂去上班,由市郊到这骑车一般可达10km 价 左右(根据北京情况调整)。 2005年北京市第三通综合调查结果显示:全市居民平均出 行距离为5496m+城八区居民的平均出行距离为5599m;扣除 步行,全世民平均出行距离为7697m,其中城八区居民的平均出 市 未来趋势:自行车出行适合0.5km~3km,高于5km的将 让位于公共交通,因此,自行车的出行距离和出行时较自前缩短。 出行目的用于工作出行的远距离出行量将太幅降。 5.2.2自行车道路上的交通状况可路服务水平来反映,如表 5.2.2所示。分析道路上的交通情况时,采用等级为“良”的服务水 平作为规划依据。 源委
表5.2.2自行车道路服务水平
表3.2.2自行车道的道路分类系
受平面交叉口影响条自行车车道的路段设计通行能力,设有 分隔设施时,推荐值为1000~1200veh/(h·m);以路面标线划分机 动车道与概动车道时,推荐值为800~1000veh/(h·m).自行车 规 段每条车道的规划通行能力应按1500辆/h计算:平交变口每条车 道的规划通行能力应按1000辆/h计算。(2自得车专用路每条车道 的规划通行能力应按第4.3.2.1条的规定乘以1.1~1.2”。 参照《HCM2000》手册不中受版):“双向行驶的自行车道,通 行能力为1600辆/b车道:单向行驶的自行车道,通行能力为3200 辆/h/车道.这是对在自行车专用道连续流的情况而言,尽管在
表1自行车道路服务水平
“分析道路上的交通情况时,采用等级为“良”的服务水平作 代 参照《HCM2000》手册(中文版)连续流自行设施的服务水 平(如表5)。 划自
表5连续流自行车设施的服务水平
平。尽管这些情况类似,对自行车服务设施的影响却更严重,图11 描述了这一现象,出现F级服务水平,骑车人遇到的障碍是不合理 的,在流量小于通行能力的状态下,也许会发生这种情况,但极少。
图11自行车连续流的服务水平和速度流量关系
道路网规划应由单独设置的自行车专用路、城于路两侧的自行车 见 八 通的网络,” 2北京城市道路特是城市干道两侧用地往往聚集着大量公 共服务设施,城市叉通是为土地使用服务的,非机动车交通是城市 诊施直接连接,才能更好地为土地使用服务,方便市民生活。《北意 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明确提倡自行车交通因只 要城市道路两侧用地安排了建设且有人出入的,城道路两侧就应 设置自行车道。 现划自 公交车辆进出站以及进出站前店时间借用自行车道,对自行 车交通的干扰和人身威胁是骑车人抱惩的主要问题。而自行车也使 ? 公交进出站不方便现有模式适合交通量较小的时代,而在交通量 趋于饱和的今经不再适用,需要从物理上消除这种干扰,以确 保自待和乘客的安全,保证自行车交通的通畅,如南礼士路公交 站。 建设自行车专用道,必须考虑建设条件和与周边上使用的关 系。对于建成区,另辟自行车专用道一是有较度,二是即使建 成了也会由于不与商业服务业设施直接连接而利用率不高,三是如 同居民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而且胡同里大量的机动车停车本身就 已经阻碍了交通的通畅,不具备接纳大量过境自行车条件。因此, 提出建设车专用道一是要有条件,二是要根据交通需求、道路 将、沿途土地使用等实际情况而定(如图12所示。)
进行调整。 非机动车车行道主要供非机动车行驶,应锯非机动车设计交 通量与每条非机动车道设计通行能非机动车车道条数。在设 计非机动车道的宽度时,要非机动车的交通特性和占道面积, 非机动车交通流存在这样的特性:摇摆性、成群性和多变性。 据大量的实忘观测研究,非机动车的运行轨迹不同于机动车,
地形状况及其它原因在不得已情况时,可缩小0.75m。(2)车行 道的车道线数,要研究将来利用该自款通的自行车交通量、交通 情况后决定,而预计行人特别多的路段,应考虑单辟人行道。” 3~4理论上讲,均照现在和未来非机动车交通流量确定自 行车车道宽度预测的准确难度较大。自行车交通流量会随着周 边土地使用格局和土地使用性质的变化而变化,也会随着人们生活 动车流量的变化,进而与道路等级产生联系。 针对目前北京市自行车专用路较少,并且自行道沿道路沿线 两侧布置,受沿线机动车道路等级影响较因此综合多种因素, 分别从沿线道路等级与流量两方奥给型非机动车道宽度的建议值, 便手设计人员操作。 参照《北京步衍和行车交通规划准则》(2008):“城市道路两 侧的自行车道度,快速路辅路、主干路应为3m~4m,次干路应 车道宽度可为1m。交叉口处的自行车道宽度不得小于路的自行 车道宽度,” 然资 参照《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蒸 35022095:“自行车 参照《国外行发通系统设计经验非机动车道宽度以下内容:
在路肩不能提供的条件下,自行车使用宽路边道,比如在受限 的城市区域。如果外侧或路边道的宽庭天手3.6m,这就能适合骑车 人和机动车驾驶者。在宽的路边道的情况下,机动车驾驶员不需要 ②有路边自行车车道 、自行车车道的最小宽度是12m a.有路边停车的情况下自行车车道的宽度 b.在停车允许但停车带或货摊不能越利用的情况下自行车车 道的宽度 自行车车道的宽度在不包括路缘石宽度下要至少3.3m,包括路 公 缘石宽度下要至少m。如果停车的数量大或转弯机动车的数量很 高,自行汽宽度应该额外增加0.3到0.6m。 从路缘石或护栏到自行车道的白实线间的距离推荐值为5m 因此该区城的铺装表面一定要平滑,无障碍,区域中的排水口及 各种设施的井盖会引起自行车者突然转向,减少自行车车道的有效 d.在无路缘石和排水槽情况下,自行车车道的布置和宽度 这种设置式一般用在欠发达地区,很少有路边停车。自行车 加 道设置在有限路肩宽度内的外侧,自行车道最小宽度为1.2m,在交
1~3借鉴国外对非机动车道分类经验,针对北京目前非机动
道功能和目的所做的划物形式。 参照分报国外步行交通系统设计经验》:“在美国,非机动 车道与行军道的分隔分为如下三种:1)机非混行下的道路:无机非 房设施。2)路边划线自行车车道:自行车车道线的宽度是150 宽的白实线,有些地方也用200mm的宽度,以增加视认性在停 车线和自行车道线之间划100mm的白实线。3)自车行人共用道 路:当双向的自行车行人共用道路与公路邹时,宜在机非之间设 置宽的隔离设施。当路肩的边缘距类前道路少于1.5m时,推荐采用 物理隔离设施,这样可规范各自的交通,并使自行车行人共用道路 保持独立性这种物拥栏应至少1.1m高,隔离设施在交叉口应确 保不会减视距并要保证机动车者的安全,在上穿、下穿桥以及 立家桥处要保证自行车道的连续。桥上护栏高度至少为1.1m。” 划 参照日本自行车道的设计标准》总则:“根据法令自行东道可 分为如下几类:自行车专用道、自行车行人专用道自狐道及自 行车行人道” 然资 道和自行车道之间设置物理隔离投施,充分体现出广大骑车人对于 自身安全的忧虑。为确保骑车人的安全感及交通安全,保持自行车 交通一定的行驶速度,消除机非干扰,建立良好交通秩序,提高道 路通行能在城市次干道及以上等级道路,以及机动车和自行车 通量较大的支路,以隔离带、隔离墩、护栏等形式将机动车与自 120
参照,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第137条:“道路 建设影公共交通、步行交通和自行车交通创造良好条件。”第146 条:“在次干路级以上等级道路上实现机动车与自行车之间的物理隔 离,保障自行车交通的安全和畅通。” 参照《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大,中 城市干路网规划设计时,应使自行车与动军分道行驶。" 参照《北京步行和自行车交规划准则》(2008):“城市次千道 及以上等级道路,机动车道和自行车道之间必须实行物理隔离。城 市支路交通量较的,也应根据条件设置机非隔离设施。” 参照国外步行交通系统设计经验》:“在美国,有时需在非机
的条件。在城区,行人和自行车流量大于200心时在可能的条件 下要实行隔离。隔离的优点:在隔离不光其会给视力弱者保持一定 的安全性;在隔离的情况下,骑车人一般在靠近机动车车道一侧行 驶,(2)隔离的方法:随过不同高度的水平面来隔离,该方式可 以清楚的划分出的使用区,这对视力有障碍的人有益,并且, 行人习惯饮为抬高的水平路面具有安全性,b)通过划白实线隔离 实线(物理隔离)的设计要考虑如下:自行车和行人双向通养 下最小宽度是3m,在3m情况下的步道,行人道宽1.7自行车 道宽1.3m;如果自行车道的范国内有障碍物,要加5m的宽度。” 参照日本《自行车道的设计标准》自衍道的规划:“二、汽车 八 首先应当考虑的是根据汽车、自行车及行人的交通量大小,是否应 把自行车从汽车交通快分离出去,这样才能保证自行车及行人交通 的安全和通畅道路构造令的解说及运用》中规定,当自行车交通 量为00辆/日左右,最左侧车道线双向交通量超过2000辆/日时, 最好将其分开(日本交通规则为左侧通行)。自行车与行人的条离标 准一般是自行车交通与行人交通的总和超过3000辆时,就 要将其分开。 然资
13平面线形不仅要感使非机动车安全的行驶,而且还必 须考虑骑行的舒适这个观点出发,曲线部分也要与直线部分 样,能使机动牟舒适的行驶,所以规定了最小曲线半径。
自行车与行人共用车道上,在倾角为15°下的最小呼曲线半径
麦5.2.5非机动车车行道纵坡限制坡长(m)
5.2.6竖曲线最小半径和最小长度
参照日本《自行车道的设计标准》:“师车道上应结合当地情 况设置适当的排水设施。因日本降雨多、土质坏的情况多,所以对 道路要适当地进行排水, 以证道路安全及交通安全。排水设施结 原 构应不碍自行车效通,而且要具有足够的排水能力、易于清扫及 然 对自行车者产生危险的任何潜在障碍物。雨算子的设更保证自行 车的安全。” 5.4.9路基路面 市规划自然 1~4参照《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第4.4.3条:“非 机动车道路面应根掘筑路材料、施工最小厚度、路基土种类、水文 情况以及地经验,确定结构组合与厚度。有少量机动车行驶时, 湿地带及冰冻地区的道路应设垫层。” 参照日本自行车道的设计标准》路面水设施:“自行车道 原则上采用简易路面。但有特殊情测 不受此限”,“设计自行车 顺畅地通行,” 剑自然资源委 131
1~3随着城市综合交通体系的完善,非机动车过街是解决交 通方式之间相互干扰的可夏问题之一。目前在国内对于行人过街设 施考虑较多,面机动车过街考虑较少。杭州市在行人和非机动车 设施规划层面做了统一布置,值得其他城市借鉴 才能到达路口,不符合“以人为本”的原贼因此本条从规划层面 街需求,给非机动车过街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照《杭州市行和非机动车过街规划》以下内容: 4.3.1 非初动车过街设施一般与人行过街设施相结合,常规人行 考虑: 些道路如地面道路的路段非机动车横家量尚朱达到《规范》要求, #,许多路口、路段的负荷已趋 于饱和状态,因行人、机动车横穿而导致通行能力下降,交通状况 恶化的影响就特然,考虑这些道路的特殊功能和地位,在以上各 点设置过锁施时可同步考虑非机动车过街功能。
结合杭州市的实际情况,在遵循《规范》 感依要求下,建议 采用以下具体的设置标准: 市规戈 横过城市地面快速路、在高架快速路的上下匝道处、隧道的出 行需要。 对主道,原则上对横穿6条车道以上道路,且受外图道路 开非机动车过街设施,这一原则主要是结合杭州市目前非机动秀街 的现状而提出的。对小于6车道的道路,实际情况准秘非隔离的 情况下,非机动车可以在合适的道路路口采周地图过街:而大于6 车道的情况,若交叉口间距较大时,中间路段需要穿越的非 机动车一是安全考虑,二是避免长距离绕行更容易接受立体过街设 施。 源委 施,机动车路段过街与行人共用人行横道过街,若采取骑行 情况,一般推车占用宽度为0.85m,若高峰小时过街行人游量较大, 颈,因此本条提出行人流量较大时应适当加人行横道宽度,并且 施画交通标志,保证行人和非机余通行的安全。 参照日本《自行车道的设计标准》交叉及连接部分关于平面交 叉或连接:“三、在穿自行车道处,推车走时,占用宽度为0.85 米,两侧各灰0.26米的余宽即为1.25米;骑车通过时,因为刚上车 起脚车身摆动较大,所以两例各加0.25米的余宽。”
图17自行车左转等待线示意图
5.6.4自行车驻车换 的文通力式定人力 发展公共交通和提倡自行车交通要环节。通过鼓励这种交通方 式,可以有效遇制小汽车交通快速发展的趋势。即使在发达国家如 日本JB/T 11511-2013标准下载,所有轨道交通军站周边都停放有大量自行车。因此,提出北 京的公共交军站、公共交通枢纽,都应根据需要就近设置足够的
图22适宜安排自行车停车位的位置
日22适宜安排自行车停车位的位置
参照《北京步行和自行车交通规划准则》2008:“公共交通 车站、公共交通枢纽,必须根据需求就近置足够、方便的自行车 停车设施,为自行车驻车换乘(B+R:Biking&Riding)提供良好 条件。” 源委 5.6.5目前北京市软道交通车站周边停车设施数量不足,无法满足 现有需求了自行车驻车换乘方式的发展。因此提出北京的轨 邀通车站、公共交通枢纽都应根据需求设置足够的自行车停车谈 施。 5.6.6为消除对步行交通的妨碍,沿道自行车停车施可以充分利 用行道树之间的空间、隔离带,以及与部岔道路绿地结合设置,但 不能影响行人的正常通行。 参照《北京步行和自行车交通规划准则》(2008):“自行车停车 位宜与绿化结合设置连跑插、人员进出口附近,出入口较多的宜分 散设置。需要路侧带上设置自行车停车位的,须符合本准则行人 通行带度的规定,” 车停车场应结合道路、广场和公共建筑布置,划定专门,合理 地条件采用单排或双排排列” 参照日本《自行车设计标准在火车站、商业区街道、游 施。2)存放方法线通道式一一般用地为长方形时用,主线、 般用地接近正方形时使用。” X
NB/T 31076-2016 风力发电场并网验收规范图23停车场布置形式图 (用地近似长方形)
图23停车场布置形式图
一、道路照明灯具应配光合理,效率高,机械度高,耐高温、耐 二、对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车行道应采用功能性灯具。禁止机动车通 加 较高机械强度的装饰性灯具或兼顾功能性和装饰性的灯具,” 5.8.6本条款采用了《城市道路设计规范》第14.4.4条第4.4.5 条,对非机动车停车场的照明进行了要求:“广场照计应根据广 场性质、夜间人流、车辆集散活动规模、路面铺装材料以及绿化布 明。广场通道、出入口与人群集中活动区的照明水平及均匀度应略 高于与其衔接的道路车场根据使用要求,夜间车辆进出的频 繁程度,合理设照明照明要求与布灯方式见第14.4.4条”。 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