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401T 102.2—2021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4401T 102.2—2021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防治 第2 部分:污染修复方案编制技术规范.pdfDB4401/T102.22021
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联合发布 广州市生态环境局
DB4401/T 102.22021
言 引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基本原则和工作程序 4.1 基本原则. 4.2 工作程序 选择修复模式 5.1 确认地块条件 5.2 细化地块概念模型 5.3 确认修复目标 5.4 确定修复模式 筛选修复技 6.1 分析比较修复技术适用性 6.2 修复技术可行性评估 6.3 确定修复技术 制定修复技术方案 7.1 制定修复技术路线 7.2 确定修复技术工艺参数.. 7.3 修复技术方案 7.4 施工平面布局规划. 7.5 施工组织安排 7.6 异地风险管控和修复要求 7.7 修复后土壤环境管理要求. 制定环境保护方案 8.1环境保护方案内容 8.2 二次污染防治方案 8.3环境监测计划 8.4环境应急计划 修复方案文本编制
控制扬尘施工方案DB4401/T 102. 2202
附录A(资料性) 常见建设用地风险管控和修复技 附录B(资料性) 污染土壤风险管控和修复转移联单(样表) 附录C(资料性)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修复方案编制大纲
附录A(资料性) 常见建设用地风险管控和修复技 附录B(资料性) 污染土壤风险管控和修复转移联单(样表) 附录C(资料性)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修复方案编制大纲
DB4401/T 102.22021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为DB4401/T102的第2部分。DB4401/T102拟分为以下部分: 一第1部分:污染状况调查技术规范 一第2部分:污染修复方案编制技术规范 一第3部分:土壤重金属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规范 一第4部分:土壤挥发性有机物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规范 本文件由广州市生态环境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州市环境技术中心、广东省广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 科学研究所、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谭海剑、张静雯、周展锋、胡丹心、吴文成、宋清梅、叶建平、陈泽雄、方 皓、符云琳、吴颖欣、黄志坚、周志军、马少杰、吴嘉慧。
DB4401/T 102. 2202
DB4401/T102.22021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防治第2部分:污染修复方案编制
用地土壤污染防治第2部分:污染修复方案编制技术规范
本文件规定了建设用地土壤污染修复方案编制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和工作程序、选择修复模式、 筛选修复技术、制定修复技术方案、制定环境保护方案、编制修复方案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广州市辖区内建设用地土壤污染修复方案的编制工作。 本文件不适用于放射性污染和致病性生物污染的建设用地土壤修复方案编制工作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牛,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 于本文件。 GB12523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4554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T 14848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18597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30485 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 GB34330 固体废物鉴别标准通则 GB36600 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HJ 25. 1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导则 HJ 25. 2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监测技术导则 HJ 25.3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技术导则 HJ 25.4 建设用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 HJ662 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环境保护技术规范 DB44/26 水污染物排放限值 DB44/27 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DB4401/T11建筑废弃物运输车辆标志与监控终端、车厢规格与密闭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土壤修复soilremediation 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的方法固定、转移、吸收、降解或转化地块土壤中的污染物,使其含量降低 到可接受水平,或将有毒有害的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的过程。 [来源:HJ25.4—2019,3.1] 3.2 修复模式 remediationstrategy
DB4401/T102.2—2021对地块进行修复的总体思路,包括原地修复、异地修复、异地处置、自然修复、污染阻隔、居民防护和制度控制等,又称修复策略。[来源:HJ25.4—2019,3.4]3. 3修复目标targetforremediation由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风险评估确定的目标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和生态受体不产生直接或潜在危害,或不具有环境风险的污染修复终点。[来源:HJ25.4—2019,3.2]3. 4污染土壤与地下水协同修复治理模式collaborativeremediationmodelofcontaminatedsoilandgroundwater在满足一定条件时,将一定区域内的污染土壤(包括含水层土壤)和与其相关联的污染地下水一并进行修复治理,使该区域的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可满足相应环境要求的模式。4基本原则和工作程序4.1基本原则4.1.1科学性在前期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采用科学的方法,综合考虑污染土壤和地下水修复目标、修复技术的处理效果、修复时间、修复成本、修复工程的环境影响等因素,制定修复方案。4.1.2可行性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DB32T 3985-2021标准下载,针对地块的污染性质、程度、范围以及对人体健康或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合理选择土壤修复技术,因地制宜制定修复方案,使修复目标可达,且修复工程切实可行。4.1.3安全性制定地块修复方案要确保污染地块修复工程实施安全,防止对施工人员、周边人群健康以及生态环境产生危害和二次污染。4.2工作程序土壤污染修复方案编制工作分为选择修复模式、筛选修复技术和制定修复方案3个阶段,工作程序应按图1进行。2
DB4401/T102.22021
图1建设用地土壤污染修复方案编制的工作程序
DB4401/T102.2202
5.2细化地块概念模型
5.2.1进一步结合地块水文地质条件、污染物的理化参数、空间分布及其潜在迁移途径和风险评估结 果等因素,对概念模型进行细化。 5.2.2以文字、图、表等形式描述地块地层特征、地下水理深与流向、污染物的空间分布与迁移方式、 污染介质与受体的相对位置、受体的可能暴露途径以及未来建(构)筑物特征等。 5.2.3在修复方案制定的过程中,应根据所获取的地块基础信息情况动态更新地块概念模型。
5.3.1依据HJ25.3、GB36600等有关标准,充分考虑地块所在区域土壤中目标污染物的背景含量及 目标污染物形态与迁移转化规律等,对前期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风险评估提出的修复目标进行合理性分 析。 5.3.2修复方案中的目标污染物、修复目标值、修复范围(修复边界、拐点坐标、污染深度等)和修 复量原则上与经评审的地块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报告一致。如出现本文件5.1.3情形,应按新的风险评估 结果确定修复目标。 5.3.3对于采用污染土壤与地下水协同修复治理的,应依据接收地地下水用途和HJ25.3中保护地下 水的推荐模型计算的土壤风险控制值作为土壤中相应污染物的修复目标值:污染地下水根据处理后的去 向确定修复/处理目标;当保护地下水的土壤污染修复目标值小于保护人体健康的土壤污染修复目标值 时,应以保护地下水的土壤污染修复值为准。 5.3.4确需调整原有修复目标值,应报组织评审相应风险评估报告的生态环境行政主管部门确认或重 新组织评审,并附相关支撑文件。 5.3.5根据所采取的修复技术特点,可在风险评估报告确定的修复目标基础上增加修复目标,增加修 复目标的情形可包括: a)对采用固化/稳定化风险管控和修复的,应增加污染物浸出浓度作为修复目标,浸出浓度应达 到接收地地下水用途对应GB/T14848等标准限值或不会对地下水造成危害。 b)若修复后土壤外运到其他地块,应根据接收地土壤暴露情景和可能的生态环境影响等进行风险 评估并提出修复目标。 c)对化学氧化/还原、生物修复处理有机污染土壤等工艺,在小试、中试等表明存在次生有机污
0.4.1应结合地 5.4.2在分析前期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风险评估资料的基础上,根据地块特征条件、目标污染物、修 复范围、修复量和修复周期、未来开发建设规划、预期经费投入,选择确定地块修复总体思路。永久性 处理修复优先于处置,即显著减少污染物数量、毒性和迁移性。鼓励采用绿色、可持续和资源化的修复 技术。需将污染土壤转运出原污染地块的路基堆载预压工程施工方案,应确定污染土壤量、去向、运输方式、路线和最终处置措施
b)风险评估报告已按本文件5.3.3的方法确定了保护地下水的土壤污染修复目标值和修复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