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j/t15-60-2019 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pdf

dbj/t15-60-2019 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3.9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322631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j/t15-60-2019 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pdf

15.2.1加载反力装置应首先考虑利用工程桩作反力,一般能满足上拨荷载要求 为保证反力梁的稳定性,应注意反力桩顶面直径(或边长)不小于反力架的梁 宽。当无法利用工程桩而采用天然地基作反力时,两边支座处的地基土强度应 相近,且两边支座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宜相同,避免加载过程中两边沉降不均造 成受检桩偏心受拉,可采用地基处理或调整支座受力面积来满足要求。 15.2.2加载装置采用油压千斤顶,千斤顶的安装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千斤顶放 在试桩的上方、主梁的上面,因拨桩试验时千斤顶安放在反力架上面,比较适 用于1个千斤顶的情况,特别是穿心张拉千斤顶。如对预应力管桩进行抗拨试 验时,可采用穿心张拉千斤顶,将管桩的主筋直接穿过穿心张拉干斤顶的各个 孔,然后锁定,进行试验。另一种是将2台千斤顶分别放在反力桩或支承墩的 上面、主梁的下面,干斤顶顶主梁,通过“抬”的形式对受检桩施加上拨荷载。 对于大直径、高承载力的桩,宜采用后一种形式。当采用2台以上干斤顶加载 时,应采取一定的安全措施,防止千斤顶倾倒或其他意外事故发生。 15.2.4见本规范第14.2.4条的条文说明,但应注意以下两点: 1在混凝土桩的受拉钢筋上设置位移观测点,会因钢筋变形导致上拔量观 测数据失实,因此规定桩顶上拨量测量平面应在桩身侧面位置。 2在采用天然地基提供支座反力时,拨桩试验加载相当于给支座处地面加 载。支座附近的地面也因此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沉降。荷载越大,这种变形越明

1在混凝土桩的受拉钢筋上设置位移观测点,会因钢筋变形导致上拨量观 则数据失实,因此规定桩顶上拨量测量平面应在桩身侧面位置。 2在采用天然地基提供支座反力时,拔桩试验加载相当于给支座处地面加 载。支座附近的地面也因此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沉降。荷载越大,这种变形越明 显。为防止支座处地基沉降对基准梁的影响,一是应使基准桩与支座、试桩各 自之间的间距满足表15.2.7的规定,二是基准桩需打入试坑地面以下一定深度 (一般不小于1m)

15.2.7与抗压静载试验要求相比,受检桩与反力支墩之间的距离规定得更严了 这是因为在抗压静载试验中,受检桩加载时反力支墩卸载,受检桩卸载时反力 支墩加载DBJ50/T 043-2016标准下载,而在抗拔静载试验中,受检桩加载时反力支墩也加载,反力支墩对 受检桩的影响更大。其它有关条文说明参考本规范第14.2.7条的条文说明,

15.3.1对工程桩抽样验收检测时,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 2011第10.1.2条规定:验收检验静载荷试验最大加载量不应小于承载力特征值 的2倍,第10.1.3条规定抗拨桩的验收检验应采取工程裂缝宽度控制的措施。 对不充许带裂缝工作或对裂缝宽度有限制的工程桩,一种情况是适当增加主筋 数量来保证“最大试验荷载不应小于设计要求的单桩竖向抗拨承载力特征值的 2.0倍”,另一种情况是根据所配置的主筋规格和数量,验算不产生裂缝或裂缝 宽度满足设计要求的最大荷载值。 15.3.6、15.3.7在某级荷载作用下,桩顶上拔量大于前一级荷载作用下上拔量 的5倍时,对不充许带裂缝工作的工程桩,可终止加载;对其他工程桩,增加 了限制条件即累计上拔量应大于15mm。 15.3.8本条规定当试验终正的原因来自于试验反力装置系统的失效,而不是受 检桩本身结构承载力和桩周土承载力达到极限时,应重新试验

15.4检测数据分析与判定

16.1.1桩的抗弯能力取决于桩和土的力学性能、桩的自由长度、抗弯刚度、桩 宽、桩顶约束等因素。试验条件应尽可能和实际工作条件接近,将各种影响降 低到最小的程度,使试验成果能尽量反映工程桩的实际情况。通常情况下,试 验条件很难做到和工程桩的情况完全一致,此时应通过试验桩测得桩周土的地 基反力特性,即地基土的水平抗力系数。它反映了桩在不同深度处桩侧土抗力 和水平位移之间的关系,可视为土的固有特性。根据实际工程桩的情况(如不 司桩顶约束、不同自由长度),用它确定土抗力大小,进而计算单桩的水平承 载力。因此,通过试验求得地基土的水平抗力系数具有更实际、更普遍的意义。 16.1.2桩的水平承载力静载试验除了桩顶自由的单桩试验外,还有带承台桩的 水平静载试验(考虑承台的底面阻力和侧面抗力,以便充分反映桩基在水平力 作用下的实际工作状况)、桩顶不能自由转动的不同约束条件及桩顶施加垂直 荷载等试验方法,也有循环荷载的加载方法。这一切都可根据设计的特殊要求 给予满足,并参考本方法进行,

16.2仪器设备及其安装

16.2.2规定水平力作用点宜与实际工程的桩基承台底面标高一致,是因为如果 水平力作用点位置高于基桩承台底标高,试验时在相对承台底标高处产生附加 弯矩,影响测试结果,也不利于将试验成果根据实际桩顶的约束予以修正。球 形支座的作用是在试验过程中,保持作用力的方向始终水平和通过桩轴线,不 随桩的倾斜或扭转而改变

16.3.1单桩水平最大试验荷载:一般按最大水平位移控制值进行估算;按设计 要求的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的2.0倍取值是最安全的做法;按设计要求的单桩 水平承载力特征值的1/0.75取值,是与本规范第16.4.5条的单桩水平承载力特 征值按“相应试验值”进行折减的取值方法相对应,

16.3.2当上部结构受周期性水平荷载作用时,宜选择单向多循环加载法,当上 部结构主要受长期单向水平荷载作用影响时,宜采用第14章规定的慢速维持荷 载法。 本次修订时将原来的分级荷载宜为最大试验荷载的1/10调整为承载力特征 值的1/8,既方便最大试验荷载按本规范第16.3.1条第2款的规定取值时的操作。 16.3.4本条对单桩水平荷载试验终止加载条件提出了具体规定,既适用于单向 多循环加载法,也适用于本规范第14章规定的维持荷载法。对中长桩而言,承 受水平承载力的桩的破坏特征是桩身强度破坏,即桩身发生折断,此时试验自 然终止。本条对终止加荷的水平位移限制要求是根据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桩基 技术规范》JGJ106提出的,

16.4检测数据分析与判定

表2桩顶水平位移系数

注:当αh>4.0时取αh=4.0。

试验得到的地基土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m不是一个常量,而是随地面 水平位移及荷载而变化的曲线。 16.4.3对中长桩而言,桩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桩侧土体随着荷载的增加,其塑 性区自上而下逐渐开展扩大,最大弯矩断面下移,最后形成桩身结构的破坏。 所测水平临界荷载(H。r)即当桩身产生开裂时所对应的水平荷载。因为只有混

17.2仪器设备及其安装

17.2.1试验时锚杆须与垫层等脱离,处于独立受力状态;否则,测出的不是受 检锚杆的承载力。 17.2.2、17.2.4支座横梁反力装置是将支座设置在离锚杆一定距离处,将横梁 设置于支座上,再在横梁上安装(穿心式)千斤顶,由横梁将荷载反力传至支 座及其周围岩土层中去的一种加载反力装置。 基础锚杆为永久性锚杆,其实际使用寿命与建(构)筑物的生命周期相同, 且为隐蔽工程,其作用与抗拔桩同等重要。基础锚杆的过早失效将严重影响建 (构)筑物的安全,因此其抗拨试验反力装置须选用较为严格的支座横梁反力 装置。加载反力装置施加给岩土层的压应力不宜大于岩土承载力特征值的1.5倍

表3钢绞线面积和抗拉强度标准值(MPa)

表4预应力螺纹钢筋属服强度标准值(MPa)

表5普通钢筋屈服强度标准值(MPa)

17.4检测数据分析与判定

18支护锚杆与土钉验收试验

18.1.1锚杆验收试验也称为抗拨承载力检测试验,包括支护锚杆验收试验和土 钉验收试验。锚杆验收试验是一种采用接近于锚杆实际工作条件的试验方法 对锚杆施加大于设计轴向拉力值的短期荷载,判定锚杆抗拔承载力检测值是否 满足设计要求,或验证工程锚杆是否具有与设计要求相近的抗拨安全系数,为 工程验收提供依据。 18.1.2验收试验的多循环加卸载法是针对超长钢绞线锚杆、超高吨位岩石锚村 和荷载分散型锚杆设置的,以便更好地反映锚杆的工作性状和试验方法的适用 性。 18.1.3支护锚杆验收试验的最大试验荷载通常为其设计极限抗拔承载力的75% 左右,对注浆体强度的要求可适当放宽。因此,对于验收试验的检测,规定注 浆体强度应大于设计强度的75%,土钉注浆体强度达到10MPa或不低于设计强 度的70%后进行

性。 18.1.3支护锚杆验收试验的最大试验荷载通常为其设计极限抗拨承载力的75% 左右,对注浆体强度的要求可适当放宽。因此,对于验收试验的检测,规定注 浆体强度应大于设计强度的75%,土钉注浆体强度达到10MPa或不低于设计强 度的70%后进行。

18.2仪器设备及其安装

18.2.1试验时锚杆应与垫层等脱离,处于独立受力状态;否则,当锚杆与支撑 体系(支撑构件)、混凝土面层连为一体时,试验得到的不是受检锚杆的承载 能力。当土钉与喷射混凝土面层、加强钢筋连为一体时,试验得到的不是受检 土钉的承载能力。 18.2.2、18.2.3锚杆抗拔试验的加载反力装置分为支座横梁反力装置、支撑凳 式反力装置和承压板式反力装置。 1支撑凳式反力装置是介于支座横梁反力装置和承压板式反力装置中的 种反力装置,它将支座与横梁固定为一体,尤其适用于坡面上安装。 2承压板式反力装置是将承压板置于锚杆支撑构件上,在板中心开有一孔 同,试验锚杆杆体穿过孔洞,再在承压板上安装穿心式干斤顶,由承压板下的 支撑构件提供荷载反力的一种加载反力装置

在正常情况下,支座横梁反力装置对试验结果影响较小,承压板式反力装 置的影响较大,支撑凳式反力装置的影响介于二者之间。从在坡面上反力装置 安装的难易角度来看,支座横梁反力装置较难安装,承压板式反力装置较易安 装,支撑凳式反力装置介于二者之间。因此,有条件时宜优先选择支座横梁反 力装置。但考虑到支护锚杆试验采用支座横梁反力装置在大多数情况下安装存 在较大的困难,本规范规定,当支护结构设置有连续墙、排桩、腰梁、圈梁等 支承构件时,可选用承压板式反力装置,当然,在这种情况下,选择支撑凳式 反力装置更为合适。 18.2.4加载反力装置施加给岩土层的压应力不宜大于岩土承载力特征值的1.5 倍,与本规范第14.2.1条的规定一致,但对于基坑、边坡,尚应注意其岩土承 载力的各向异性特性。 18.2.5为防止偏心受力,千斤顶的作用力方向应与反力装置的重心、锚杆轴线 重合。 18.2.6本条是关于位移测量系统的要求。试验时应对锚头或锚头附近杆体的轴 可位移进行测量,为方便安装位移测试仪表,可在锚杆杆体上安装卡具或焊接 小钢板。位移测量点和位移测量基准点均不得设置在千斤顶上。 18.2.9关于锚杆中心、支座边(承压板边)、基准桩中心之间的距离的规定 作如下说明: 1支座横梁反力装置的规定见本规范第17.2.4条的条文说明。 2支撑凳式反力装置规定的锚杆中心与支座边的距离应大于等于1.5d(d 为锚杆钻孔直径),是考虑到在基坑侧壁上安装有关测试设备较困难,与基础 锚杆相比,做了一定的调整,要求放宽了一些。 3基准桩中心与支护锚杆(土钉)中心、反力支座边的距离的确定,与基 础锚杆相比,考虑到在基坑、边坡等侧壁上安装有关测试设备的难度,基准桩 中心与锚杆中心的距离以及基准桩中心与反力支座边的距离均做了一定的调整 4当按本规范第18.2.6条第4款设置基准桩时,基准桩受反力支座、受检 锚杆的影响较小,故基准桩与锚杆距离、基准桩与反力装置的距离可不执行表 18.2.9 的规定

18.3.2本条是关于锚杆与土钉验收试验的最大试验荷载(Qmax)取值的原则性

18.3.2本条是关于锚杆与土钉验收试验的最大试验荷载(Qmax)取值的原则性 规定。

1最大试验荷载不应小于锚杆验收荷载, 首先,在制定试验方案时,应确定验收荷载一一这是设计对具体工程项目 提出的锚杆承载力要求;然后确定评价规则,本规范第18.4.6~18.4.8条给出了 两种评价规则,依据评价规则来确定验收试验的最大试验荷载,验收试验的最 大试验荷载可以等于验收荷载也可以大于验收荷载;最后,根据试验结果确定 抗拨承载力检测值,将抗拨承载力检测值(或其统计值)与验收荷载进行比较 评价工程锚杆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2应确保杆体有足够的强度。 锚杆杆体设计承载力计算中用到的相关参数可按下列规定取值: 1)锚杆杆体钢筋或钢绞线的截面面积(As),对钢绞线可按现行国家 标准《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的有关规定取值,也可 按本规范条文说明表3确定; 2)钢绞线抗拉强度设计值(fpy)、预应力螺纹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fpy)、 普通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fpy),可分别按本规范条文说明表3、 表4、表5确定。 3当对检测结果采用统计评价时,规定最大试验荷载宜为1.1~1.2倍锚杆 验收荷载,是与本规范第18.4.7条、第18.4.8条的规定相协调,以确保评价结 果的客观性和科学性以及可操作性。 4在实际检测工作中,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最大试验荷载宜尽可能大于 验收荷载;如此,当出现个别锚杆不合格时,有利于进行设计复核和工程处理。 18.3.3预应力锚杆在试验前可能存在两种状态,第一种是预应力锚杆还没有进 行张拉,要求试验前进行预紧,否则锚杆无其钢绞线锚杆的实测位移可能较大; 第二种情况是锚杆处于张拉锁定状态,要求试验前应解除预应力,以反映锚杆 的实际受力状态和位移变化。 18.3.4~18.3.6这三条是关于初始荷载取值、加卸荷速度、锚头位移基准值测读 的规定。 1关于锚杆验收试验的初始荷载,从工程锚杆验收试验的角度考虑,本规 范规定支护锚杆和土钉初始荷载统一取最大试验荷载的30%。当然,初始荷载 也可取最大试验荷载的10%

18.3.8单循环加卸载法是支护锚杆验收试验的主要试验方法,与行

进行分级,未采用按设计荷载或标准荷载

循环加卸载法的加载分级和锚头位移观测

18.4检测数据分析与判定

当出现本规范第18.3.10条第5款情况时,无法判断锚杆是否加载至极限状 态,只能取最大试验荷载值为锚杆的抗拨承载力检测值

图12多循环加卸载法的荷载一位移曲线示意图

18.4.3对于荷载分散型锚杆,当采用单元锚杆逐组张拉方法或并联千斤顶同步 张拉方法进行试验时,应分别确定每组单元锚杆的极限抗拨承载力,再确定该 锚杆的极限抗拔承载力。 18.4.4本条是关于支护锚杆弹性变形验算的具体规定。 1关于理论弹性伸长值的计算。对拉力型锚杆:杆体自由段长度取千斤顶 上方工具错(也可简单地丛错头或工作错开始计算)与隔离套管末端之间的杆

1关于理论弹性伸长值的计算。对拉力型锚杆:杆体自由段长度取千斤顶 上方工具锚(也可简单地从锚头或工作锚开始计算)与隔离套管未端之间的杆 本长度,杆体粘结段长度取隔离套管未端至杆体未端之间的杆体长度。对压力 型锚杆:杆体自由段长度取工具锚(也可简单地从锚头或工作锚开始计算)至 杆体末端之间的杆体长度。

2本规范规定应对支护锚杆进行弹性变形验算,对基础锚杆与土钉未提出 弹性变形验算要求。对拉力型预应力支护锚杆,要求80%4L1

表6部分规范的锚杆抗拔安全系数取值

定力可取张拉锁定完成后12h内测得的自由段杆体拉力值

19.2仪器设备及其安装

19.2.1本条对锚杆测试传感器及二次测试仪表组成的测量系统性能指标作出 了相应的规定。同时应选择尺寸适宜的传感器,方便理埋设。 19.2.2锚杆测力计应安装在锚头与被锚固结构之间,可对锚杆锁定力和自由段 计体拉力进行测试。镭杆锁定力测试可通过设置在孔口的铺杆测力计量测预应 力锚杆的荷载值。由于环式锚杆测力计使用条件简单方便,本规范推荐环式锚 杆测力计。环式锚杆测力计常用的有钢环式、轮辐式和液压式三种,可根据使 用条件、精度要求和经济合理性选用。 锚杆测力计的安装参照了行业标准《锚杆检测与检测技术规程》JGJ/T401

2017的有关规定。 安装表面应垂直锚杆轴线,测力计受压面应与锚杆轴线垂直,测力计受力 中心应减少与孔轴线的偏差,这些因素等均影响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应严格要 求。 19.2.3锚杆张拉和锁定是锚杆施工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检验锚杆性能最直观 的方式。为满足锚杆张拉的要求,应对张拉预紧、锚具的选型等方面进行控制

19.2.3锚杆张拉和锁定是锚杆施工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检验锚杆性能最直观 的方式。为满足锚杆张拉的要求,应对张拉预紧、锚具的选型等方面进行控制

19.3.1本条给出了锚杆锁定力测试的具体步骤。 19.3.2本条规定主要防止在持有荷载试验时,如其最大试验荷载大于验收荷载 时,有可能将锚杆拉坏。当锚杆持有荷载大于等于验收荷载时,由于锁定力设 计值小于验收荷载,此时,锚杆处于严重的超张拉状态,或者说处于非正常工 作状态,设计应提出工程处理意见。 19.3.3本条规定初始荷载宜为锚杆设计锁定力值的30%,目的是避免锚杆的实 际持有荷载偏低,而难以测出其持有荷载;分级荷载宜为锚杆设计锁定力值的 5%,目的是保证测得的持有荷载有较高的准确性, 根据本规范第19.3.2条和本条的规定,当试验荷载加载至验收荷载时,不 论是否出现镭锚头位移突变或镭锚其松动,均应终止试验。 19.3.4本条给出了锚杆持有荷载测试的具体步骤。当采用自动测量方式时,可 将其30s~60s内的连续读数的平均值取为1次读数

19.4测试数据分析与判定

b) 位移突变不明显

20.3水准基点和观测点设置

20.3.1水准基点要求建立在建筑物变形影响以外,且不受周围环境变化(如邻 近施工、有震动源、抽降地下水等)影响的稳定地区,并应有一定的数量以资 校核。 当利用基准桩作为基准点时,基准桩应进入基岩或低压缩性土层中,基准 桩进入中风化岩层应不少于1m、进入低压缩性土层的深度应更深些。钢管可作 为基准桩,在埋设好钢管后,应在管内充填水泥砂浆或水泥浆 对于观测精度等级较低的沉降观测项目,也可以选用临近沉降已经稳定, 且采用端承桩做基础的建筑物做临时水准基点。 20.3.3本条文规定了观测点的设置要求,主要考虑了地质条件、地基变形特征 以及建筑结构特点等几方面的因素。观测点直接埋设在拟观测的建(构)筑物 上,不但要求设置牢固,便于观测,还要求形式美观,结构合理,且不破坏建 (构)筑物的外观和使用。应当指出,尽管条文规定的比较细,仍应根据具体 情况和观测要求,在保证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条件下,制定观测方案。 对于平面扩建工程的监测项目,除按照本条文规定进行布点监测外,尚应 对新旧基础交界处的基础进行监测。加层改造的监测项目,则应对加层部分基 础及邻近基础进行布点测量。 对于基础检测发现有不合格但没有加固或经加固补强的监测项目,除按照 本条文规定进行布点监测外,尚应对不合格基础或加固处理的基础及临近基础 进行监测

20.4.3根据场地地基类型和施工进程(加荷),分别按工业厂房、多(高)层 民用建筑,规定了施工阶段的观测频次。由于广东省不良地质区域分布广泛, 并且兴建的大型公共建筑和超高层建筑比较多,因此,对高层建筑和多层建筑 分别规定了观测频次。 装配式工业厂房可按回填基坑、安装柱子和屋架、砌筑墙体、设备安装等 施工进度进行监测。 当地基基础经加固后,有时不能对所有加固基础进行检测,或检测难以直 接全面反映加固效果,通过沉降观测来判断基础稳定性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手段

20.5数据分析与评价

附录E地基系数与二次变形模量试验

E.4检测数据分析与判定

E.4.1本条是关于地基系数试验结果的整理,应注意下列几点:

1根据试验结果绘出荷载强度与下沉量关系曲线(图E.4.1),并宜采用计 算机或编制软件程序按二次方程拟合,绘制荷载强度与下沉量关系曲线;采用 手工描绘曲线时,应使曲线圆滑,且尽量接近各点; 2曲线的开始段呈凹形或不经过坐标原点时,应按下列规定进行修正: 1)采用计算机或编制软件程序绘制荷载强度与下沉量关系曲线时,曲线 与纵坐标交点为修正后的原点(图15); 2)手工描绘荷载强度与下沉量关系曲线时,采用作图法修正(图15); 试验结果曲线初始部分呈凹形时,应在曲线变曲率点引一切线与纵坐 标相交于01点,O1点即为修正后的原点

ao · n + a Z=1 0i + a2 Zi=1 0i? = =1 i

(4) (5) (6]

分别为每级荷载的应力和相应的承压机 沉降量测试值。

式中:1,S1;2,S2;.;än,Sn 分别为每级荷载的应力和相应的承压板 沉降量测试值。

附录K荷载分散性锚杆补偿荷载整体张拉方法

K.0.1、K.0.2补偿荷载整体张拉方法是荷载分散型锚杆为实现在最大试验荷载 状态下,各组单元锚杆的理论荷载相等的一种张拉方法。 K.0.3对由n组单元锚杆组成的压力分散型锚杆(拉力分散型锚杆类同),假 设最大试验荷载为Qmax,各组单元锚杆的杆体自由段长度分别为Ltf1、Ltf2、.…. Ltfi、...、Ltin,且Ltf1>Lt2>...>Ltfi>...>Ltfn则第i组单元锚杆相对于第n组 单元锚杆的差异张拉荷载4Qi~n的计算公式推导如下: 对由n组单元锚杆同步张拉时,有:

2Q,=Qmal ALifi: ALifn Q,=A=EA=EA 0<0<...<0<...<0 Lafi Lifn

为确保在最大试验荷载作用下光源大酒楼装饰装修施工组织设计,各组单元锚杆的荷载Q:相等,即: =Q,=...=Q=...=Q,=Qmx/n=Q,则需对各组单元锚杆进行差异荷载张拉 第i每组单元错杆的差异张拉荷载可推导为:

经差异张拉后,再整体张拉有:

苗杆相对于第1组单元锚杆的差异张拉荷载

第1组单元锚杆相对于第1组单元锚杆的差异张拉荷载(491)为:

苗杆相对于第2组单元锚杆的差异张拉荷载

DBJ61-98-2015标准下载锚杆相对于第k单元锚杆的差异张拉荷载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