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BMF92-2020 大弯矩方形钢筋混凝土.pdf

T/CBMF92-2020 大弯矩方形钢筋混凝土.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T/CBMF92-2020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4.8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334618
下载资源

T/CBMF92-2020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T/CBMF92-2020 大弯矩方形钢筋混凝土.pdf

5.2.2.2爬梯纵向距离是指爬梯沿电杆长度方向上相邻两级间的距离。爬梯横向距离是指爬梯两 肢脚与电杆表面接触位置(两点)跟电杆表面中心线的距离。 5.2.2.3爬梯应采用热镀锌处理。

电杆出厂前,梢端顶部应用混凝土或砂浆封实。如有特殊要求,另行处理

6.1.1混凝土质量控制应符合GB50164的规定。

DL/T 930-2018 整锻式汽轮机转子超声检测技术导则6.1.1混凝土质量控制应符合GB50164的规定。 6.1.2电杆用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40。 6.1.3电杆脱模时的混凝土抗压强度不宜低于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值的70%。电杆出 时混凝主抗压强度不应低于设计的混凝王立方体抗压强度值。

1.1混凝土质量控制应符合GB50164的规定。 1.2电杆用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40。 1.3电杆脱模时的混凝主抗压强度不宜低于设计的混凝主立方体抗压强度值的70%。电杆出 混凝士抗压强度不应低于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值,

6.2.1电杆的外观质量应符合表2的规

2.1电杆的外观质量应符合表2的规定。

电杆的检测项目类别分为A、B两类,A类是重要项目,B类是次要项目 “表面裂缝中不计龟纹和水纹。

表3允许修补的外观质量缺陷范围

电杆的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的规定

T/CBMF92—2020/T/CCPA18—2020表4(续)序号项目项目类别质量要求精端边长:190mmA≤L/8005弯曲度梢端边长:250mm、300mmA≤L/10006端部倾斜B≤5纵向距离B± 107爬梯横向偏差B±10电杆的检测项目类别分为A、B两类,A类是重要项目,B类是次要项目。6.4保护层厚度纵向受力钢筋的净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不小于20mm。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mm,保护层厚度偏差为制造与设计的差数,但保护层最小厚度应大于或等于20mm。6.5力学性能6.5.1电杆加荷至规定的开裂检验弯矩时,裂缝宽度应不大于0.20mm;杆长小于或等于12m时,杆顶挠度应不大于(L,+L)/60;杆长大于12m、小于或等于18m时,杆顶挠度不应大于(L,+L,)/40。加荷至开裂检验弯矩卸荷后,残余裂缝宽度应不大于0.05mm。6.5.2其他规格型号和开裂检验弯矩的电杆,或对挠度和裂缝宽度有特殊要求的电杆,其开裂检验弯矩时的挠度和裂缝宽度由供需双方协议规定。6.5.3加荷至承载力检验弯矩(表1规定的开裂检验弯矩的2倍)时,不应出现下列任一种情况:a)受拉区混凝土裂缝宽度达到1.5mm或受拉钢筋屈服颈缩;b)受压区混凝土破坏;c)挠度:杆顶挠度大于(L,+L,)/15。7试验方法7.1混凝土抗压强度7.1.1混凝土拌合物应在搅拌站或喂料工序中随机取样,制作立方体试件,3个试件为一组。7.1.2每天拌制的混凝土,取样不应少于一次,每次至少成型三组。两组试件与电杆同条件养护,另一组试件与电杆同条件养护后再进行标准养护。7.1.3两组与电杆同条件养护的试件分别用于检验脱模强度和出厂强度:一组与电杆同条件养护后再进行标准养护的试件用于检验评定混凝土28d抗压强度。7.1.4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方法应符合GB/T50081的规定。7.2外观质量、尺寸偏差外观质量、尺寸偏差的检验工具与检验方法分别见表5、表6。

表5外观质量的检验工具与检验方法

表6尺寸偏差的检验工具与检验方法

7.3.1破损检验方法

用深度卡尺在电杆上测量3个点,每个断面测1点,第1点在B支座处;第2点在距梢端 0.6m处:第3点在前面两点中间的任一处,精确至1mm。

7.3.2非破损检验方法

7.3.3仲裁检验方法

型式检验或仲裁需要时,应采用破损检验方法

采用悬臂式试验方法,力学性能试验按附录B的

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混凝土抗压强度、外观质量、尺寸偏差、裂缝宽度、开裂检验弯矩时的挠度。

8. 2. 2 组批规则

同材料、同工艺、同荷载级别、同规格的电杆,每1000根为一批;但在6个月内生产 足1000根且不少于10根时,也应作为一个受检批。

8.2.3.1混凝土抗压强度

检查受检批出厂广混凝土抗压强度或28d混凝王抗压强度试验记录。

8.2.3.2外观质量和尺寸偏差

8. 2. 3. 3 力学性能

从外观质量、尺寸偏差检验合格的产品中抽取1根电杆进行裂缝宽度和开裂检验弯矩时的 检验。

8.2.4.1混凝土抗压强度

上抗压强度按GB/T50107的规定检验评定。

3.2.4.2外观质量、尺寸偏差

电杆的检测项目类别分为A、B两类,A类是重要项目,B类是次要项目。10根受检电杆中 类项目应全部合格;每项B类项目的超差不超过2根,B类项目的超差不超过2项,则判定该打 品的外观质量和尺寸偏差合格。

8.2. 4.3 力学性解

出厂检验的力学性能按以下规定判定: a)裂缝宽度和开裂检验弯矩时的挠度检验均符合6.5规定时,则判定该批产品力学性能合格; b)如不符合6.5规定,允许从同批产品中再抽取2根电杆进行复检;2根复检电杆复检结果 如全部符合6.5规定,则剔除原不合格的1根,判定该批产品力学性能合格;复检结果如 仍有1根电杆不符合6.5规定,则判定该批产品力学性能不合格。

混凝土抗压强度、外观质量、尺寸偏差、力学性能均符合本文件要求时,则判定该批产品为 合格

土抗压强度、外观质量、尺寸偏差、力学性能、

同材料、同工艺、高荷载级别、同规格的电杆,每2000根为一批:但在12个月内生产总数 不足2000根且不少于20根时,也应作为一个受检批。

8. 3. 3检验条件

当有下列情况之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 b)正式生产后如产品结构、原材料、生产工艺和管理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c)产品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 d)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8.3.4.1混凝土抗压强度

验查受检批28d混凝士抗压强度试验记录

查受检批28d混凝士抗压强度试验记录

8.3.4.2外观质量、尺寸偏差

按8.2.3.2的规定

8.3.4.3力学性能

8.3.4.4保护层厚度

8.3.5.1混凝土抗压强度

按8. 2. 4. 1 的规定,

8.3.5.2外观质量和尺寸偏差

按8.2. 4.2 的规定

8. 3. 5.3 力学性能

型式检验的力学性能按以下规定判定: a)裂缝宽度、挠度和承载力检验弯矩,2根电杆均符合6.5规定时,则判定该批产品力学性 能合格; b)2根中有1根电杆不符合6.5规定时,允许从同批产品中再抽取2根电杆进行复检;2根复 险电杆复检结果如全部符合6.5规定,则剔除原不合格的1根,判定该批产品力学性能合 格;复检结果如仍有1根不符合6.5规定,则判定该批产品力学性能不合格; c)2根电杆都不符合6.5规定时,判定该批产品力学性能不合格。

8.3.5.4保护层厚度

保护层厚度按以下规定判定: a)被测的3点保护层均符合6.4规定时,则判定该批产品保护层厚度合格; b)3点中有1点不符合6.4规定时,允许从同批产品中再抽取2根电杆进行复检;2根复检 电杆复检结果如全部符合6.4规定,则剔除原不合格的1根,判定该批产品保护层厚度合 格;复检结果如仍有1点不符合6.4规定,则判定该批产品保护层厚度不合格; c)3点中有2点不符合6.4规定时,判定该批产品保护层厚度不合格。

8. 3. 6 总判定

混凝土抗压强度、外观质量、尺寸偏差、力学性能及保护层厚度均符合本文件要求时,则判 批产品为合格。

制造企业名称或商标,应标示在电杆表面上,其位置宜在没有爬梯的侧面距根端3.5m处。

产品标记和制造日期等,应标示在电杆表面上,其位置宜与永久标志在同一侧面,略低于永 志。

10.1.1产品堆放场地应坚实平整。 10.1.2电杆宜采用二支点支承,电杆支点位置见图3。若堆场地基经过特殊处理,也可采用其他 堆放形式。 10.1.3产品应按规格、荷载级别、生产日期等分别堆放。堆放层数不宜超过4层,并采取有效 安全防护措施。

图3电杆二支点位置示意图

10.1.4产品堆垛应放在支垫物上,层与层之间用支垫物隔开,每层支承点应在同一平面上,各 层支垫物位置应在同一垂直线上。

10.2.1产品起吊时,不分电杆长短均应采用二支点法。装卸、起吊应轻起轻放,不应抛掷、碰撞。 0.2.2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支承要求应符合10.1中的有关规定 10.2.3产品装卸过程中,每次吊运数量,所有杆长电杆宜每次起吊1根。 10.2.4产品支点处宜放置软质物,以防碰伤

图A.1给出电杆主要杆段系列的示意图。

附录A (资料性) 电杆主要杆段系列示意图

图A.1电杆主要杆段系列示意图

悬臂式试验方法,适用于不同梢端尺寸电杆的力学性能试验。

试件按出厂检验或型式检验的规定随机抽样。

(规范性) 电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

用于固定试件的支承座, 可采用钢支座或钢筋混凝土支座。悬臂式试验采用水平加荷时,为消 除杆段自重影响,应加设灵活的滚动支座。

试验用仪器,应在检定有效期内使用。其技术要求见表B.1

表B.1试验仪器技术要求

电杆长度不小于12m,宜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滚动支座。电杆进行力学性能试验时,应先 L和L,的尺寸要求,悬臂式试验装置见图B.1

B.5.1电杆加荷步骤

3.5.1.1由零按开裂检验弯矩20%的级差加荷至开裂检验弯矩的80%,然后按开裂检验弯矩

10%的级差继续加荷至开裂检验弯矩,每次静停时间为3min,测量并记录裂缝宽度及度。 B.5.1.2由开裂检验弯矩卸荷至零,卸载后静停时间为3min,测量并记录残余裂缝宽度及挠度值。 B.5.1.3由零按开裂检验弯矩20%的级差加荷至开裂检验弯矩,测量并记录裂缝宽度及挠度值。 递增至开裂检验弯矩的160%后,按开裂检验弯矩10%的级差继续加荷至承载力检验弯矩,每次静 亭时间为3min,观测并记录各项读数;若未出现6.5.3中的任一种情况,继续按开裂检验弯矩 10%的级差加荷至开裂检验弯矩210%,静停时间为3min,观测并记录各项读数;若仍未出现 6.5.3中的任一种情况,则可结束试验。

标引序号说明: 钢筋混凝土(或钢制)台座; 电杆; 滚动支座; 荷载测力仪: 挠度仪(或直尺); A支座测点位移仪(或百分表); B支座测点位移仪(或百分表); A、B—支座(宽150mm硬木制成的垫板); 荷载点(梢端至荷载点距离300mm); 杆长; L 一荷载点高度; 支持点高度: 4 梢端至荷载点距离; 一荷载。 支座放置位置应满足: A支座处于垫板中心线到电杆根端的距离等 B支座处于右端面到电杆根端面的距离等于

试验时,加荷值稳定后的允许偏差为±2%

B.5.3初裂荷载和承载力荷载的确定

图B.1悬臂式试验装置示意图

5.3.1当在加载过程中第一 机裂荷载实洲值: 当在规 荷载持续时间内第一次出现裂缝时,应取本级荷载值与前一级荷载值的平均值作为初裂荷载实 :当在规定的荷载持续时间结束后第一次出现裂缝时,应取本级荷载值作为初裂荷载实测值。

B.5.3.2当在加载过程中出现6.5.3所列的情况之一时,应取前一级荷载值作为承载力荷载的实 则值;当在规定的荷载持续时间内出现上述情况之一时,应取本级荷载值与前一级荷载值的平均值 作为承载力荷载实测值;当在荷载持续时间结束后出现上述情况之一时,应取本级荷载值作为承载 力荷载实测值。

电杆实测弯矩按公式(B.1)计算:

式中: M任一级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值,单位为千牛米(kN·m); P.i一任一级荷载加荷值,单位为千牛(kN); L,一荷载点高度,单位为米(m)。

B. 6. 2 挠度计算

任一级荷载作用下的梢端挠度,按公式(B.2)

B.7.1承载力检验弯矩

实测承载力检验弯矩,应符合公式(B.3)的要求:

M°一电杆承载力检验弯矩实测值,单位为千牛米(kN·m); [β]一—电杆承载力综合检验系数允许值,取2.0; 一开裂检验弯矩值,单位为千牛米(kN·m)

QTZ63自升塔式起重机施工方案--.docB.7.2裂缝宽度检验

B.7.2.1开裂检验荷载作用下最大裂缝宽度W不应大于0.20mm,卸荷后残余裂缝宽度W不 应大于0.05mm。 B.7.2.2承载力检验荷载作用下最大裂缝宽度W不应大于1.5mm

7.2.1开裂检验荷载作用下最天裂缝宽度不应天于0.20mm,卸荷后残余裂缝宽度W 大于0.05mm。 7.2.2承载力检验荷载作用下最大裂缝宽度W不应大于1.5mm

电杆挠度检验结果,应符合公式(B.4)的要习

a°一开裂检验荷载或承载力检验荷载作用下挠度的实测值,单位为毫米(mm); [a;]——6.5中规定的开裂检验荷载或承载力检验荷载作用下挠度的允许值,或由供需双大 协议明确给出的挠度允许值指标,单位为毫米(mm)。

GB/T 5170.13-2018标准下载5020420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