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BMF91-2020 城市综合管廊结构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及条文说明.pdf

T/CBMF91-2020 城市综合管廊结构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及条文说明.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T/CBMF91-2020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4.3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334620
下载资源

T/CBMF91-2020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T/CBMF91-2020 城市综合管廊结构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及条文说明.pdf

4混凝土临界氯离子含量计算值取值(kg/m

注: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高于C60时,混凝土强度等级值每增加5MPa,混凝土临界氯离子含量计算值增加 0.05kg/m。 B.2.5混凝土氯离子迁移系数衰减系数应根据类似工程实测试验结果确定,当无有效实测数据 时,可按表B.2.5取值

表B.2.5混凝士离子迁移系数衰减系数

为方便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DB15/T 1469-2018 内蒙古自治区公路沥青路面技术状况评定标准.pdf,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用词,采用“可”。 本规程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为方便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用词,采用“可”。 2本规程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本规程编制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广泛而深人的调查研究,总结了我国工程建设中城市综合管 郎结构混凝土应用技术的实践经验,同时参考了国外先进技术法规、技术标准,通过试验取得了城 市综合管廊结构混凝土应用技术的相关重要技术参数。 为便于广大设计、施工、科研、学校等单位有关人员在使用本规程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 定,《城市综合管廊结构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编制组按章、节、条顺序编制了本规程的条文说 明,供使用者参考。但是,本条文说明不具备与规程正文同等的法律效力,仅供使用者作为理解和 把握规程规定的参考。

T/CBMF91—2020/T/CCPA17—2020目次1总则·312术语和符号·2.1术语323基本规定333.1一般规定333.2环境类别与作用等级333.3构造规定34原材料364.1水泥364.2矿物掺合料4.3细骨料364.4粗骨料4.5外加剂374.6其他5混凝土性能·385.1拌合物性能385.2力学性能385.3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6配合比设计417生产与施工427. 1般规定7. 2原材料贮存: 427.3计量427. 4搅拌427. 5运输437. 6浇筑成型437.7养护8质量检验·45附录A碳化(中性化)环境下结构混凝土设计使用年限校核46附录B氯化物环境下结构混凝土设计使用年限校核4829

1.0.1由于传统直埋管线占用道路下方地下空间较多,管线的敷设往往不能和道路的建设同步, 造成道路频繁开挖,不但影响了道路的正常通行,同时也带来了噪声和扬尘等环境污染,一些城市 的直埋管线频繁出现安全事故。因而在我国一些经济发达的城市,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市政管线建设 方法,兴建综合管廊工程。综合管廊实质是指按照统一规划、设计、施工和维护原则,建于城市地 下用于敷设城市工程管线的市政公用设施。 .0.2综合管廊工程建设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一般情况下多为新建工程;也有一些建造于20 世纪90年代的综合管廊,以及一些地下人防工程根据功能改变,需要改建或扩建为综合管廊。

2.1.6经国内近三十年来的研发和应用,减水剂已经形成较多种类和品种,尤其聚羧酸系高性能 减水剂,其分子结构灵活多变,可通过调整分子结构使其具有较为明显的减缩性能。大量的试验研 究和工程应用表明,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28d收缩率比一股不大于110%,经过改性后具有减 缩功能的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其有更低的收缩率比,一般不大于90%,可用于控制混凝土早期 收缩开裂。

3.2环境类别与作用等级

2.1城市综合管廊所处的环境条件是结合我国历史气候信息资料与地质资料,参考现行国家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和《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标准》GB/T50476进行分类。环 用下的混凝土劣化程度是与混凝土性能密切相关的,本规程中确定的环境作用等级,是以不同 类别下需要满足特定组分要求的混凝土为前提的。根据混凝土结构中钢筋锈蚀以及混凝土腐蚀

T/CBMF912020/T/CCPA172020

3.3.1、3.3.2现行国家标准《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GB50838—2015第8.6.1条、 8.6.2条对此作出的要求。 3.3.3本条结构迎水面参照现行国家标准《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的规定,确定结 均迎水面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针对不同环境作用等级条件下,混凝土结构其他部位钢 筋保护层厚度参考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标准》CGB/T50476相关规定。工业化生 产的混凝土预制构件,在保护层厚度的质量控制上较有保证,保证保护层施工偏差比现浇构件的 小,因此设计要求的保护层厚度可以适当降低

3.3.5本条参考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标准》GB/T50476相关规定,直径较小 的钢筋对锈蚀较为敏感。 3.3.6部分埋人混凝土的金属构件若与混凝土中钢筋接触,则构成宏观腐蚀电偶,加速钢筋或埋 人件的腐蚀速度,同时暴露在外的金属件锈蚀产物将沿着混凝土保护层从外向内扩张,降低混凝土 保护层对钢筋的保护作用。因此,对未暴露在外的吊环、紧固件、连接件等金属埋入件与混凝土中 的钢筋绝缘,并采取必要的防腐蚀措施,例如涂刷防腐漆等。 3.3.7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由于计算简化的需要,某些构件或部位按计算模型所得的荷载效应与 实际的承载受力状态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种非设计工况引起的应力,容易导致混凝土开裂。控制 文类裂缝的方法是配置适量的构造钢筋。 3.3.8为防止在结构体量、外形、质量、刚度突变部位出现的应力集中裂缝,对于上述容易出现 裂缝的部位,一般采取构造配筋或改变形状(圆角、折角)等防裂措施。

4.1.1水泥颗粒过细,熟料中C3A含量过高,水泥的水化速度过快,水化热集中释放,导致混 土收缩增加、抗裂性能降低,对混凝土耐久性不利。水泥中含有适量的中粗颗粒,不仅放热慢、收 缩小,而且有利于保证混凝土后期强度增长,对混凝土工程耐久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4.1.2混凝土碱骨料反应的重要条件之一就是混凝土中有较高的碱含量,引起混凝土碱骨料反应 的有效碱主要是水泥带来的,因此,采用低碱水泥是预防混凝土碱骨料反应的重要技术措施。 4.1.3本条参考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标准》GB/T50476

4.2.1配备粉煤灰分选设备的年发电能力较大的电厂产出的粉煤灰,一般可达到Ⅱ级灰或1级灰 质量水平。实践表明,Ⅱ级粉煤灰也能够满足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要求,自前许多高性能混凝土工 程采用的是Ⅱ级灰。粉煤灰烧失量对混凝土的性能影响较大,应予以重点控制。采用烧失量大的粉 煤灰配制的混凝土工作性差(落度损失大、不宜揭实)、强度差(火山灰性降低)以及耐久性差 封孔固化和致密效应降低)。另外,粉煤灰中未燃烧颗粒对外加剂具有很强的吸附作用(无其对 引气剂),因此严重冻融环境下应严格控制粉煤灰中的烧失量。现行国标《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 范》GB50108对粉煤灰烧失量作了具体规定。C类粉煤灰为高钙灰,由于潜在的游离氧化钙安定 性问题,技术安全性不及F类粉煤灰。 4.2.2粒化高炉矿渣粉越细,活性越高,用其配制混凝土的收缩也随之增加。从减少收缩开裂方 面考虑,磨细矿渣粉的比表面积应进行控制。 4.2.3在水灰比不变的情况下,掺入硅灰可明显提高混凝土强度、抗化学腐蚀性,但由于硅灰活 性高,不利于减少温度变形,并且增大混凝土自收缩。因此,当需使用硅灰时,硅灰宜与其他矿物 掺合料同时使用,且其掺量不宜超过胶凝材料用量的8%。 4.2.4矿物掺合料属于工业废渣,可能出现放射性问题,应不得使用放射性不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CB6566规定的矿物掺合料

4.3.1人工砂是采用除软质岩和风化岩之外的岩石经机械破碎和筛分制成的砂。现行国家标准 《建设用砂》GB/T14684包括了对天然砂和人工砂的规定。 4.3.2采用Ⅱ区中砂配制结构混凝土有利于混凝土性能和经济性的优化。 4.3.5现行行业标准《再生骨料应用技术规程》JGJ/T240规定再生细骨料最高可配制C40及以 下强度等级混凝土,因此,此条规定再生细骨料不应用于综合管廊结构混凝土。

4.4.1本条参考现行国家标准《建设用卵石、碎石》GB/T14685中Ⅱ级及以上混凝土用粗骨料 相关要求。 4.4.3由于高性能混凝土多数用于重要或特殊工程,目前尚缺乏再生粗骨料用于高性能混凝土工 程的实例。

4.4.1本条参考现行国家标准《建设用卵石、碎石》GB/T14685中Ⅱ级及以上混凝土用粗骨料 相关要求。 4.4.3由于高性能混凝土多数用于重要或特殊工程,目前尚缺乏再生粗骨料用于高性能混凝土工 程的实例。

4.1本条参考现行国家标准《建设用卵石、碎石》GB/T14685中Ⅱ级及以上混凝土用粗骨 目关要求。

4.5.1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规定的外加剂品种包括高性能减水剂、高效减水 剂、普通减水剂、引气减水剂、泵送剂、早强剂、缓凝剂和引气剂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 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规定了不同种类外加剂的应用技术要求。减缩型高性能减水剂可有 效降低混凝土收缩率,大大降低综合管廊结构混凝土开裂风险。外加剂品种多、差异大,掺量范围 也不同,在实际工程应用时,不同产地、品种或品牌的水泥对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的适应情况有差 异,可能与水泥和矿物掺合料产生适应性问题,只有经过试验验证,才能证明是否适用。 4.5.2补偿收缩混凝土是由膨胀剂或膨胀水泥配制的自应力为0.2MPa~1.0MPa的混凝土。对 于综合管廊薄壁混凝土结构,减少混凝土早期收缩是非常重要的,采用适量膨胀剂可以在一定程度 上改善混凝主卓期收缩,特别是后浇带等部位。氧化镁膨胀剂及其应用应符合现行团体标准《混 凝土用氧化镁膨胀剂》T/CBMF19/T/CCPA5的规定。 4.5.5防裂、抗渗型功能材料已用于多项市政综合管廊工程项目,该类材料及其应用应符合国家 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

5.1.1试验研究和工程实践表明,泵送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在表5.1.1给出的技术范围内,即能较 好地满足泵送施工要求和硬化混凝土的各方面性能。以拌合物落度设计值180mm为例,表 5.1.1规定充许偏差为30mm,则实际控制范围应为150mm~210mm。 5.1.2采用搅拌罐车运输,出罐的最低落度约为90mm,否则出罐困难。另外,由于调度、运 输、泵送前压车等情况的影响,落度需有一定的富余量。对于非泵送混凝土,落度50mm~ 90mm混凝土的各方面性能较好,采用吊斗或翻斗车运送大落度混凝土,拌合物易于分层和 离析。 5.1.3结构混凝土控制拌合物不泌水、不离析很重要;对于不同的现场条件,可以通过采用外加 剂调节凝结时间满足施工要求。 5.1.4本条规定是针对一般环境条件下的混凝土而言,对处于寒冷和严寒环境以及盐冻环境的混 凝土的含气量可高于表5.1.4的规定,但含气量宜控制在7%以内。 5.1.5测定混凝土拌合物中氯离子的方法,与测试硬化后混凝土中氯离子方法相比,时间大大缩 短,有利于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当氯离子含量在钢筋周围达到某一临界值时,钢筋钝化膜开始破 坏,丧失对钢筋的保护作用,钢筋开始锈蚀。在氯化物环境下,环境中的氯离子会不断渗人混凝土 内部,聚集到钢筋表面,导致钢筋锈蚀,因此,需要严格控制混凝土原材料中的氯离子含量。预应 方混凝土结构则对氯化物侵入更为敏感,更易发生腐蚀,应该更严格控制混凝土中的氯离子含量。 关于引起钢筋锈蚀的氯离子临界值,目前尚未有明确的量值,较为统一的认识是占胶凝材料质量的 0.35%~1%。本土木学会编写的《混凝土标准规范》规定,对于一般钢筋混凝土和后张预应 力混凝土,氯离子总量应小于0.6kg/m;对于耐久性要求较高的钢筋混凝土和后张预应力混凝土, 氯离子总量应小于0.3kg/m。美国《固定式离岸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指南》ACI375规定:混 凝土拌合物中可溶性氯离子含量不得超过胶凝材料质量的0.1%(钢筋混凝土)和0.06%(预应 力混凝土)。本条规定与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一致。

5.2.1本条所规定的强度等级是由耐久性决定的最低强度等级,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系指按标 准方法制作和养护的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试体,在28d龄期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具有不小于 95%保证率的抗压强度值。本条表格中所列不同环境作用条件下混凝土强度等级最低要求参考现行 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标准》GB/T50476相关规定。 5.2.2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规定了抗压强度、轴压 强度、弹性模量、抗折强度和劈拉强度等试验方法

7.1.2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施工机械与设备混凝土搅拌站(楼)》GB/T10171对主要参数系 列、搅拌设备、供料系统、贮料仓、配料装置、混凝土贮斗、安全环保和其他方面做出了全面细致 的规定,对保证高性能混凝土生产质量十分重要。采用绿色生产及管理技术,保证混凝土质量并满 是节地、节能、节材、节水和保护环境,对于我国混凝土行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7.1.3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中配合比设计过程中经历计算配合 比、试拌配合比,然后形成设计配合比。生产和施工现场会出现各种情况,需要对设计配合比进行 适应性调整后才能用于生产和施工。 7.1.4结构混凝土施工技术方案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搅拌站的生产技术方案(涉及原材 料、混凝土制备和运输等),进行生产质量控制:另一方面是工程现场的施工技术方案(涉及隐蔽 验收、浇筑、成型、养护及其相关的工艺和技术等),进行现场施工质量控制。当然,这两个方面 可以合为一体。 7.1.5对于水胶比低的混凝土,强度对用水量的变化极其敏感,因此,在运输和浇筑成型过程中 往混凝土拌合物中加水会明显降低混凝土强度,同时也会对混凝土的耐久性能和其他力学性能产生 影响,对工程质量危害较大。

.2.1混凝土所用的粉料种类多,避免相混和防潮是共同的要求。骨料堆场采用遮雨设施已逐步 在预拌混凝土搅拌站得到实施,水胶比低的混凝土,强度对用水量的变化极其敏感,采用遮雨措施 防止骨料含水量波动,对保证施工配合比的准确性非常重要。结构混凝土常用的液态外加剂(比 如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受冻后性能会降低。 7.2.2原材料分别标识清楚有利于避免混乱和用料错误

7.3.1混凝土生产对原材料计量要求较高,尤其是对水和外加剂的计量要求高。采用电子计量设 备有利于保证计量精度,保证混凝土生产质量。 7.3.2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施工机械与设备混凝土搅拌站(楼)》GB/T10171规定,称量 装置可以满足表7.3.2的要求。 7.3.3如果堆场上的粗、细骨料的含水率变化而称量不变,对水胶比和用水量会有影响,从而影 响混凝土性能;相对而言,粗、细骨料用量对混凝土性能影响较小。

7.4.1采用双卧轴强制式搅拌机有利于混凝土的搅拌。对于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高比强度等级 低的搅拌时间长;非泵送施工比泵送施工搅拌时间长。当采用其他类型搅拌机时,搅拌时间应经试 验确定,并保证混凝土拌合物搅拌均勾。 7.4.3在执行本条规定时,重点应注意通过骨料和热水搅拌使热水降温后,再加人水泥等胶凝材 料搅拌。

有两点:1混凝土中砂浆密度两次测值的相对误差不应大于0.8%;2混凝土稠度两次测值的差值不 应大于混凝土拌合物稠度允许偏差的绝对值。

7.5.1搅拌运输车难以将落度小于90mm的混凝土拌合物卸出。运输保证浇筑的连续性有利于 避免混凝土结构出现因浇筑间断产生的“冷缝”或薄弱层。 7.5.2随着混凝土外加剂技术的发展,采用外加剂调整混凝土拌合物的可操作时间并控制混凝土 出机至现场接收不超过90min是可行的。 7.5.3采用翻斗车运输的混凝土落度一般在90mm以下,若运输时间较长,落度损失较为明 显,对施工将会产生不利影响。 7.5.4在现场施工组织不畅而导致压车或因交通阻塞延长运输时间等场合下,多发生混凝土拌合 物落度损失过大导致搅拌运输车卸料困难的问题,向搅拌罐内掺加适量减水剂并搅拌均勾可改善 拌合物稠度将混凝土拌合物卸出

7.6.1混凝土拌合物中浆体多,流动性大,浇筑时对模板的压力大,浇筑时易漏浆和胀模,因 此,支模是混凝土施工的关键环节之一。 7.6.2混凝土拌合物人模温度过高,对混凝土硬化过程有影响,加大了控制难度,因此避免高温 条件浇筑混凝土是比较合理的选择;混凝土拌合物人模温度过低,对水泥水化和混凝土强度发展不 利,混凝土在冬期容易被冻伤。 7.6.3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规定了结构混凝土的泵送设备和管道 的选择、布置及其泵送操作。输送管道中的原有低强度等级混凝土混人后来浇筑的高强度等级混凝 土中会引发工程事故。混凝土自由倾落不宜离析,但结构配筋较密时,混凝土会被结构配筋筛打成 离析状态。 7.6.4侧墙结构混凝土通常采用连续浇筑,浇筑的分层厚度不宜过大和层间浇注间隔时间不宜过 长有利于保证每层混凝土浇筑质量和整体结构的匀质性。 7.6.5综合管廊为地下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施工缝是防水的薄弱部位,本条强调施工缝施工的重 点事项。 7.6.6结构混凝土通常使用振捣棒进行插人振捣,较薄的平面结构可采用平板振捣器进行表面振 捣,竖向薄壁且配筋较密的结构或构件可采用附壁式振动器进行附壁振动,振揭时间要适宜,避免 混凝土密实度不够或分层。泵送混凝土振捣时间不宜过长,以避免石子和浆体分层。 7.6.7混凝土结构尺寸较大的情况不少,并且由于混凝土温升较高,温控就尤为重要。采取措施 后,混凝土可以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标准》GB50496的温控要求。 7.6.8混凝土制品厂采用的结构混凝土可以是塑性混凝土或低流动性混凝土,操作时间相 对减少。 7.6.9同条件养护试件可以比较客观地对比结构和构件实体的混凝土质量情况。

7.1养护应同时注意温度和湿度,原则是温度要适宜、湿度要充分。 7.2混凝土成型后立即用塑料薄膜覆盖可以预防混凝土早期失水,相对而言是较为合理 养护措施。对于难以覆盖的立面混凝土结构,可采用养护剂进行养护,但养护效果应通 验验证。

T/CBMF912020/T/CCPA172020

8.0.1混凝土结构或构件的外观质量及尺寸偏差同混凝土拌合物质量、浇筑成型质量以及隐蔽项 目质量的控制好坏有关,不同程度影响混凝土的使用功能和耐久性,因此,提出了对混凝土结构或 构件的外观质量及尺寸偏差的检查项目。 8.0.4试块留置情况参照现行行业标准《铁路混凝土》TB/T3275相关规定,分别留置各个环境

DB11/T 1322.2-2017标准下载T/CBMF912020/T/CCPA172020

附录A碳化(中性化)环境下结构混凝土设计使用年限校核

A.2设计使用年限校核

4.2.1钢筋开始锈蚀时间参照现行国家标准《既有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评定标准》GB/T51355进行 十算。其中混凝土碳化系数计算公式如下

Kco2=/0.03 Co K, = 1. 0 + 13.34F3.

附录B氯化物环境下结构混凝土设计使用年限校核

深层搅拌桩的施工工艺B.2设计使用年限校核

B.2设计使用年限校核

B.2.1氯离子在混凝土中的传输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其过程受材料自身性能、环境 条件影响,并随时间延长呈非稳态变化。关于氯离子在混凝土中的传输,众多研究建立了不同的模 型来描述其渗透迁移过程,较有代表性的是氯离子在混凝土中的渗透迁移符合菲克第二定律,近些 年来通过对材料、环境影响以及随时间变化影响等研究成果的不断完善,采用菲克第二定律来建立 氯离子在混凝土中的传输模型已被广泛认可。因此本规程采用菲克第二定律来建立氯离子在混凝土 中的传输,进而核算氯化物环境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使用年限。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