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1092-2016 绿色建筑设计标准(附条文说明).pdf

DB33/1092-2016 绿色建筑设计标准(附条文说明).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51.1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348262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33/1092-2016 绿色建筑设计标准(附条文说明).pdf

海水的管道内敷贴衬里,最常用的衬里有:橡胶衬里、焦油环氧 基树脂涂层和聚乙烯衬里。 7.3.7房间空调器的凝结水流量不大,但持续时间较长,总水 量不小,并且现行规范要求单独设立管排除,非常便于收集。尤 其夏季蒸发量较大、降雨量较少的酷暑时段是对雨水收集系统的 一个很好的补充。 现阶段住宅建筑设计一般都会为每个厅室安排室外的空调机 平台和排水管。有雨水收集系统时收集室外机的夏季凝结水和冬 季的融霜水是现实可行的。公共建筑的空调系统类型各不相同, 要完全收集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应因地制宜地收集凝结水或融霜

调节系统室内设计参数可根据确定的工艺要求参数或酒店 司要求确定。

表13人员长期逗留区域空调室内设计参数

6-30m预应力箱梁大桥施工组织设计表14人员短期逗留区域空调室内设计参数

表16居住建筑设计最小换气次楼

表17医院建筑设计最小换气次娄

2本条所指的噪声控制对象包括室内自身声源和来自室外 的噪声。室内噪声源一般为通风空调设备、日用电器等:室外噪 声源则包括来自于建筑其他房间的噪声(如电梯噪声、空调设 备噪声等)和来自建筑外部的噪声(如周边交通噪声、社会生 活噪声、工业噪声等)。本条所指的低限要求,与现行国家标准

表20名义制冷工况和规定条件下冷水(热泵)机组制冷性能系数

水冷变频离心式机组的性能系数(COP)不应低于表中数值的0.93倍; 2水冷变频螺杆式机组的性能系数(COP)不应低于上表中数值的0.95信

表21名义制冷工况和规定条件下制冷量大于7100W单元式空气 调节机、风管送风式和屋顶式空气调节机组能效比EER

表23名义制冷工况和规定条件下采用多联式空调(热泵) 机组制冷综合性能系数IPLV(C)

名义工况和规定条件下锅炉的热交

表25冷水(热泵)机组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PLV

注:1水冷变频离心式冷水机组的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PLV)不应低于上表水 冷离心式冷水机组限值的1.30倍; 2水冷变频螺杆式冷水机组的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PLV)不应低于上表中 水冷螺杆式冷水机组限值的1.15倍

表26空调系统的电冷源综合制冷性能系数(SCOP

式中:G 每台运行水泵的设计流量(m/h); 每台运行水泵对应的设计扬程(mH,O); m一 每台运行水泵对应设计工作点的效率; 设计冷(热)负荷(kW): △T 规定的计算供回水温差,冷水系统按5℃,热水系 统按10℃,空气源热泵、溴化锂机组、水源热泵 等机组的热水供回水温差,以及高温冷水的机组 冷水供回水温差按机组实际参数确定。 A一与水泵流量有关的计算系数,按表27取值; B一一与机房及用户的水阻力有关的计算系数,按表28 取值:

Ws =P/ (3600 ×mcd ×mr)

式中:Ws 风道系统单位风量耗功率【W/(m/h)]; 空调机组的余压或通风系统风机的风压(Pa) mcD 电机及传功效率(%),mcp取0.855; MF 风机效率(%),按设计图中标注的效率选择

系统单位风量耗功率Ws[W/(n

8.1.5本条为强制性条文。

8.1.6本条为强制性条文

其单独计量。直燃型机组应设燃气或燃油计量总表,电制冷机组 总用电量应分别计量。《民用建筑节能条例》规定,实行集中供 热的建筑应当安装供热系统调控装置、用热计量装置和室内温度 调控装置,因此,对锅炉房、换热机房总供热量应进行计量,作 为用能量化管理的依据。目前水系统”跑冒滴漏现象普遍 系统补水造成的能源浪费现象严重,因此对冷热源站总补水量也 应采用计量手段加以控制

8.1.7为了降低运行能耗,供暖通风与空调系统应进行必要的

8.1.7为了降低运行能耗,供暖通风与空调系统应进行必要的 监测与控制。设计时应结合具体工程情况,通过技术经济比较 确定具体的控制内容

8.2.1目前,在浙江省市场上供货的进口、合资及国产压缩式 机组已经没有采用CFCs制冷剂。现在使用的制冷剂多数属于过 渡制冷剂,至今全球都在寻找理想替代物,但是还没有十分明确 的结论。 电动蒸气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的压缩机,一般都有 较长的使用寿命,当选择过渡制冷剂时应考虑削减及淘汰年份 并应满足《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联合国 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京都议定书》及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定的 相关要求。 另外,民用建筑要实现绿色应当率先采用环境友好的制冷 剂。制冷剂的安全性及环境友好性可参见现行国家标准《制冷 剂编号方法和安全性分类》GB/T7778及其修江内究

8.2.2本条参考现行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8中评分项的要求,对于一星级绿色建筑的电机驱动的蒸 循环冷水(热泵)机组,直燃型和溴化锂吸收式冷(

水机组,名义制冷量天于7100W的单元式空气调节机、风管送 风式和屋顶式空调机组,燃油和燃气锅炉、房间空气调节器的名 义工况和规定条件下性能系数或效率提出要求。 对干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考虑到浙江市场产品供应 与使用情况,天部分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均可达到一级能 效,因此对于一星级绿色公共建筑中使用的多联式空调(热泵) 机组效率按现行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中 加分项的要求,相比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50189中的制冷综合性能系数IPLV(C)提高16%。 表31~表35列出了一星级绿色建筑中各种冷热源机组的名 义工况和规定条件下性能系数或效率的要求,

表31名义制冷工况和规定条件下冷水(热泵)机组 的制冷性能系数COP

主:1水冷变频离心式机组的性能系数(COP)不应低于表31中数值的0.93倍; 2水冷变频螺杆式机组的性能系数(COP)不应低于表31中数值的0.95倍

表33名义制冷工况和规定条件下单元式空气调节 和屋顶式空气调节机组能效比EER

表34名义工况和规定条件下锅炉的热效率

表35 名义制冷工况和规定条件下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 制冷综合性能系数IPLV(C)

8.2.3在冬李建筑物外区需要供热的地区,大型公共建筑的内

区在冬季仍然需要供冷,消耗少量电能,将内区多余热量转移至 津筑物外区,分别同时满足外区供热和内区供冷的空调需要 类似水环热泵系统的适用条件,当同一建筑物内同时存在供 冷和供热需求时,采用热回收型变冷媒流量空调系统比分别设置 冷热源节能效果明显。即使全年部分时间同时供冷和供热,在经 过技术经济比较分析合理时,也应优先采用热回收型变冷媒流量 空调系统,

8.2.4通常锅炉的烟气温度达

气冷凝器或省煤器可以用烟气的余热加热或预热锅炉的补水。供 水温度不高于80℃的低温热水锅炉,宜采用冷凝锅炉,以降低 非烟温度,提高锅炉的热效率。但是选用冷凝热回收装置或冷凝 锅炉时,还应充分考虑烟道阻力问题。

8.2.5本条提出空气源热泵与土源热泵机组的经济

(1)与水冷机组相比,空气源热泵制冷工况耗电较高,价 格也高。但其具备供热功能,对不具备集中热源的夏热冬冷地区 来说较为适合,尤其是机组的供冷、供热量和该地区建筑空调 夏、冬冷热负荷的需求量较匹配,冬季运行效率较高。王壤源热 泉机组根据土壤耦合换热结果,制冷工况大致与水冷机组耗电相 当或略低于水冷冷水机组,但是从浙江省的地域与建筑用地情况 看,大部分建筑室外埋管空间较小,尤其对于大型民用建筑,在

没有足够的室外理管空间情况下,实施土壤源热泵系统势必造成 理管间距过小,密度过大,最终导致散热不畅,对地下土壤温度 场破坏而造成机组效率下降。因此从技术经济、合理使用电力方 面考虑,中、小型公共建筑最为合适。对于浙江省内市政热力供 应往往来自于附近热电设施或工业设施的余热废热,应优先采用 余热废热。 (2)对于浙江省部分地区,比如温州地区的部分建筑物 冷热负荷悬殊,热负荷仅为冷负荷的2/3左右甚至更小,且供热 时间短,冬季以需热量选择空气源热泵供热,夏季不足冷量可采 用投资低、效率高的水冷式冷水机组补足,可节约投资和运行费 用。 (3)冬季运行性能系数系指扣除各类热量折减后的冬季室 外空气调节计算温度时的机组供热量(W)与机组输入功率 (W)(含压缩机与风机输入功率之和)之比。浙江省部分室列 温度较低的山区,使用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时,必须考虑机 组的经济性和可靠性。在实际运行工况时,若机组制热COP太 低,失去热泵机组节能优势或者建筑物所在地具备集中热源、气 源时就不宜采用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 (4)先进科学的融霜技术是机组冬季运行的可靠保证。空 气源热泵机组在冬季制热运行时,室外空气侧换热盘管低于露点 温度时,换热翅片上就会结霜,尤其浙江省冬季属于低温高湿区 域,结霜严重,会大大降低机组运行效率,为此必须除霜。除霜 的方法有很多,最佳的除霜控制应判断正确,除霜时间短,融霜 修正系数高。 (5)带有热回收功能的空气源或土壤源热泵机组可以把原 来排放的热量加以回收利用,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对于地源热 泵机组,由于浙江省地区的冷热负荷比基本在3:2甚至更低,回 收排放热量平衡了总土壤的散热取热热平衡,因此对于有同时供 冷、供热要求的建筑应优先采用。

8.2.6本条为强制性条文。

设备规格。例如,当采用大温差时,如果要求末端设备空调冷水 的平均水温基本不变时,冷水机组的出水温度则需降低,而冷水 机组直接供冷系统的冷水供水温度低于5℃时,会导致冷水机组 运行工况相对较差且稳定性不够;就目前的风机盘管产品来看 其冷水供回水在5℃/13℃时的供冷能力,与7℃/12℃冷水的供 冷能力基本相同。所以应进行技术经济的分析和比较后确定温差 数值。

8.2.8开式空调水系统已经较少使用,原因是其水质保证困难

台且总功率大于7.5kW时,水泵必须变流量运行,并且其流量 能够降到设计流量的50%以下,同时其运行功率低于30%的设 计功率。 本条参考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 2015中的要求,中小型工程是指最远环路总长度在500m以内的 工程,单台水泵功率较天时一级泵变速变流量调节是指单台水泵 功率大于30kW时,应变速变流量。一级泵变速变流量系统设计 时,必须重点考虑以下两个方面: (1)冷水机组对变流量的适应性:重点考虑冷水机组充许 的变流量范围和充许的流量变化速率。冷水机组最低流量应低于 50%的额定流量,最高流量应高于额定流量;同时,应具备至少 每分钟30%流量变化的适应能力。一般离心式冷水机组宜为额 定流量的30%~130%,螺杆式冷水机组宜为额定流量的40%~ 20%。从安全角度来讲,适应冷水流量快速变化的冷水机组能 承受每分钟30%~50%的流量变化率:从对供水温度的影响角 度来讲,机组充许的每分钟流量变化率不低于10%(具体产品 有一定区别)。 (2)设备控制方式:需要考虑冷水机组的容量调节和水泵 变速运行之间的关系,以及所采用的控制参数可控制逻辑。流量 变化除了影响冷水主机的稳定运行以及减少水量对冷水机组性能 系数的影响,还会影响机组供水温度,因此机组应有相应的控制 功能。 以上所提到的额定流量指的是供回水温差为5℃时蒸发器的 流量。 一般冷热源侧阻力变化不大,多数情况下,系统水流阻力较 高的原因是系统的作用半径造成的,因此系统阻力是推荐采用二 级泵或多级泵系统的充要条件。当系统作用半径较大、设计水流 组力较高时,如果各区域水温一致且阻力接近时,可合用一组 级泵,多台水泵根据末端流量需要进行台数和变速调节,大大增

加了流量调节范围和各水泵的互为备用性。且各区域末端的水路 电动阀自动控制水量和通断,即使停止运行或关闭检修也不会影 响其他区域。当系统各环路阻力相差较大时,如果分区分环路按 阻力大小设置和选择二级泵,有可能比设置一组二级泵更节能 根据水泵电机的选择方法: 水泵轴功率:Ne=L×H/m/367 式中:L一一水泵流量(m²/h); H一水泵扬程(mH,O); nd—水泵电机效率,0.90; n。—水泵传动效率,0.98。 水泵配用电机一般在水泵轴功率基础上乘以一定的安全系 数,配用电机功率:N=K×Ne。 安全系数取值一般如下: Ne≤22kW,K=l.25; 22kW

规定了当各环路水温要求不一致时按系统分设二级泵的推荐条 件。 一般换热器不需要定流量运行,因此,本条规定在换热器 次水侧的二次循环泵采用变速调节的节能措施。 采用热水作为热媒,不仅对供暖质量有明显的提高,而且便 于调节。因此,本条规定供暖系统应采用热水作为热媒。 对于浙江省,冬李或过渡季有较长时间室外湿球温度能满足 冷塔制备空调冷冻水。对于冬李或过渡李需要供冷的建筑,冬 李或过渡李消除室内余热首先应直接采用室外新风作为免费冷 源,当建筑物室内空间有限,无法安装风管,或新风、排风口面 积受限制等原因时,在新风冷源不能满足供冷量需求时,应采用 冷却塔、地表水等直接提供空调冷水的方式,减少全年运行冷水 机组的时间。通常的系统做法是:当采用开式冷却塔或地表水 时,用被冷却塔冷却后的水或地表水作为一次水,通过板式换热 器提供二次空调冷水(如果是闭式冷却塔,则不通过板式换热 器,直接提供),再由阀门切换到空调冷水系统之中向空调机组 共冷水,同时停止冷水机组的运行。 采用高位膨胀水箱定压,具有安全、可靠、消耗电力相对较 少、初投资低等优点,因此推荐优先采用 8.2.9通常空调系统冬李和夏李的循环水量和系统的压力损失 相差很大,如果勉强合用,往往使水泵不能在高效率区运行或使

相差很大,如果勉强合用,往往使水泵不能在高效率区运行或使 系统工作在小温差、大流量工况之下,导致能耗增大,所以一般 不宜合用。但若冬、夏季循环水泵的运行台数及单台水泵的流 量、扬程与冬、夏系统工况相吻合,冷水循环泵可以兼作热水循 环泵使用。

8.2.10公共建筑内的高大空间,如大堂、候车(

厅等处的供暖,如果采用常规的对流供暖方式供暖时,室内沿高 度方向会形成很大的温度梯度,不但建筑热损耗增大,而且人员 活动区的温度往往偏低,很难保持设计温度。采用辐射供暖时

室内高度方向的温度梯度小;同时,由于有温度和辐射照度的综 合作用,既可以创造比较理想的热舒适环境,又可以比对流供暖 时减少能耗。 由于采用散热器采暖时,系统水量与地板辐射采暖相比较 小,系统热惰性小,且主要通过对流方式散热,因此室内空气预 热响应较快。对于间歇使用的民用建筑,建议采用散热器采暖的 形式。 散热器暗装在罩内时,不但散热器的散热量会大幅度减少 而且,由于罩内空气温度远远高于室内空气温度,从而使罩内墙 体的温差传热损失大大增加。为此,本条规定散热器应明装

和减少流动阻力,故提出对水质处理的要求。 循环冷却水系统及空调冷、热水系统水处理设计应符合下列 要求: (1)具有过滤、缓蚀、阻垢、杀菌、灭藻等水处理功能; (2)冷却水系统宜设置排污控制; (3)水处理装置宜采用化学加药方式改善水质,减少排污 耗水量

8.2.12本条涵盖对象包括空调冷、热水

管道与设备。保温层厚度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的经济厚度计算;保 冷层厚度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的经济厚度和防止表面结露的保冷层 享度方法计算并取大值。管道和支架之间,管道穿墙、楼板处应 采防止“冷桥”或“热桥”的措施。 为了方便设计人员选用,附录J针对自前空调水管道常使用 的介质温度和最常用的两种绝热材料制定,直接给出了厚度。如 使用条件不同或绝热材料不同,设计人员应自行计算或按供应厂 家提供的技术资料确定。 按照附录J的绝热厚度的要求,每100m冷水管的平均温升 可控制在0.06℃以内;每100m热水管的平均温降也控制在

0.12℃以内,相当于一个500m长的供回水管路,控制管内介质 的温升不超过0.3℃(或温降不超过0.6℃),也就是不超过常 用的供、回水温差的6%左右。如果实际管道超过500m,设计 人员应按照空调管道(或管网)能量损失不天于6%的原则,通 过计算采用更好(或更厚)的保温材料以保证达到减少管道冷 (热)损失的效果。当空调水管设置于室外时,其绝热层的厚度 应增加25%以上。 保冷管道的绝热层外的隔汽层是防止凝露的有效手段,保证 绝热效果。空气调节保冷管道绝热层外设置保护层的主要作用有 两个: (1)防止外力,如车辆碰撞、经常性踩踏对隔汽层的物理 损伤; (2)防止外部环境,如紫外线照射对于隔汽层的老化、气 医变化一雨雪对隔汽层的腐蚀和由于刮风造成的负风压对隔汽层 的损坏。 实际上,空气调节保冷管道绝热层在室外部分是必须设置保 护层的:在室内部分,由于外界气候环境比较稳定,无紫外线照 射,温湿度变化并不剧烈,也没有负风压的危险。另外,空气调 节保冷管道所处的位置也很少遇到车辆碰撞或者经常性的踩踏 所以在室内的空气调节保冷管道一般都不设置保护层。这样既节 省施工成本,也方便室内的维修。

8.2.13为了满足部分负荷运行的需要,风系统通过采用电机调

8.2.13为了满足部分负荷运行的需要,风系统通过采用电机调 速技术满足变流量的要求,可以节省风机的输送能耗。 电机调速技术包括调压调速技术与变频调速技术。调压调速 支术在暖通空调技术中的应用一般是指双速电机,可通过高低速 转换来实现节能的自的。变频调速技术可采用变频感应电动机+ 变频器的形式,也可采用常规电动机+变频器。相比前者,常规

电动机+变频器的价格相对便宜,但调速范围小,电机容易过 热,使用寿命短。因此,在技术经济比较基础上,优先推荐使用 变频感应电动机+变频器的形式。 对于电机功率小于7.5kW的风机,可参照本条执行。 本条的适用范围不包括:消防专用风机、消防和平时兼用的 风机和有特殊工艺要求的专用风机。

统设计和设备选型的,而建筑在绝大部分时间内是处于部分负荷 状况的,或者同一时间仅有一部分空间处于使用状态。针对部分 负荷、部分空间使用条件的情况,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以节约能 源,显得至关重要。系统设计中应考虑合理的系统分区,保证在 建筑物处于部分冷热负荷时和仅部分建筑使用时,能根据实际需 要提供恰当的能源供给,同时不降低能源转换效率,并能够指导 系统在实际运行中实现节能高效运行。 集中空调供暖系统未端可调节是为了满足个人热舒适的差异 化需求。通过末端调节供暖空调系统的输出,可以避免用户通过 开窗等不节能的调节方式对房间热环境进行调节,从而达到既满 足用户热舒适需求,又节约能源的目的。对于风机盘管加新风的 空气一水系统,可主要功能房间采取独立调节的供暖空调末端装 置容易实现;对于服务于多个空调房间的全空气系统,末端装置 应选用单风道型与风机动力型的变风量系统。风机动力型末端装 置额外增加了末端装置的内置风机能耗与噪声,因此本标准对于 多区域空调变风量系统,在气流组织要求不高的情况下,推荐采 用单风道末端装置的恋风昌穴调亥统

8.2.15本条适用于进行供暖、通风或空调的各类公共建:又

无独立新风系统的建筑,新风量小于4000m/h、新风与排风的 温差不超过15℃或其他不宜设置排风能量回收系统的建筑,本 条不适用。 采用集中空调系统的建筑,利用排风对新风进行预热(预

冷)处理,降低新风负荷,且排风热回收装置(全热和显热) 的额定热回收效率不得低于60%;或采用带热回收的新风与排 风双向换气装置,且双向换气装置的额定热回收效率不得低于 55%。 在居住建筑中遇到相同条件时,可参照本条实施,

吊顶内发热量较大或存在高大吊顶空间时,若采用吊顶内回风 使得吊顶上、下两个空间的温度基本趋于一致,使空调区域加 大,增加了空调系统的负荷,空调能耗上升,不利于节能。

使得吊顶上、下两个空间的温度基本趋于一致,使空调区域加 天,增加了空调系统的负荷,空调能耗上升,不利于节能。 吊顶空间的高度是指从房间顶板上表面的结构标高至吊顶上 表面的高度。房间高度指房间顶板上表面的结构标高至房间底板 上表面的结构标高。同一房间不同标高时,以各自高度的水平投 影面积加权平均计算。

外气候和室内负荷适当改变新风送风量。这里强调的是在设计上 要为这种变化的可能留有充分的条件,包括新风口的大小、风机 的大小、排风量的变化能够适应新风量的改变从而维持房间的空 气平衡。

8.2.18人员密度较高且随时间变化大的区域,指设计

8.2.18人员密度较高且随时间变化大的区域,指设计的人员密 度超过0.25人/m²,设计总人数超过8人,且空调运行期间人数 随时间变化大的区域。

8.2.18人员密度较高且随时间变化大的区域,指设计的人员密 度超过0.25人/m²,设计总人数超过8人,且空调运行期间人数 随时间变化大的区域。 本条适用于人员密度较高、随时间变化大且设置独立全空气 系统或新风系统的设计。为保证室内空气质量并减少不必要的新 风能耗,应采用新风量需求控制。即对室内CO,浓度监控,设

8.2.19在现有的许多空调工程设计中,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工程 采用了土建风道(指用砖、混凝土、石膏板等材料构成的风 道)。从实际调查结果来看,这种方式带来了相当多的隐患,其 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漏风严重,而且由于大部分是隐蔽工程无法 检查,导致系统调试不能正常进行,处理过的空气无法送到设计 要求的地点,能量浪费严重。因此,做出较严格的规定。 在工程设计中,也会遇到受条件限制或为了结合建筑的需 求,存在一些用砖、混凝土、石膏板等材料构成的土建风道的情 况;此外,在一些下送风方式(如剧场等)的设计中,为了管 道的连接及与室内设计配合,有时也需要采用一些局部的土建式 封闭空腔作为送风静压箱。因此,本条文对特殊情况留有一定余 地。 同时,由于混凝土等墙体的蓄热量大,没有绝热层的土建风 道会吸收大量的送风能量,严重影响空调效果,因此,对这类土 建风道或送风静压箱提出严格的防漏风和绝热要求。 空气调节系统中组合式空气调节机组的漏风率不应大于 1%。 风管必须通过工艺性的检测或验证,其强度和严密性应符合 设计要求或下列规定: (1)矩形风管的允许漏风量应符合以下规定: 低压系统风管Q,≤0.1056P0.65 中压系统风管Qm≤0.0352p0.65 高压系统风管Q≤0.0117P0.65 式中:QL、QM、Q一一系统风管在相应工作压力下,单位面积 回盛单高中必公海海目

8.2.19在现有的许多空调工程设计中,由于种种原

系统风管在相应工作压力下,单位面积 风管单位时间内的允许漏风量 [m / (h : m²) ] ;

P 指风管系统的工作压力(Pa)

一指风管系统的工作压力(Pa) 压、中压圆形金属风管、复合材料风管以及采用非

(2)低压、中压圆形金属风管、复合材料风管以及采月

法兰形式的非金属风管的充许漏风量,应为矩形风管规定值的 50%; (3)砖、混凝土风道的充许漏风量不应大于矩形低压系统 风管规定值的1.5倍。 风管表面积比水管道大得多,其管壁传热引起的冷热量的损 关十分可观,往往会占空调送风冷量的5%以上,因此空调风管 的绝热是节能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 由手离心玻璃棉是自前空调风管绝热最常用的材料,因此这 将它用作制定空调风管绝热最小热阻时的计算材料。按国家玻 璃棉标准,离心玻璃棉属2b号,密度在32kg/m~48kg/m²,导 热系数入=0.031+0.00017tm,一般空调风管绝热材料使用的平 均温度为20℃,可以推算得到20℃的导热系数为0.0344W/ m:k)。按管内温度15℃时,计算经济厚度为28mm,计算热 阻是0.81(m².K/W);低温空调风管管内温度按5℃计算,得 到导热系数为0.0319W/(m:k),计算经济厚度为37mm,计 算热阻是1.14(m².K/W)。 当选择复合型风管时,复合型风管(如机制玻镁复合风管 机制纤维增强镁质复合、彩钢板复合风管等)绝热材料的热阻 币应符合表8.2.19的规定。 该条不适用手风管内风温与风管外环境温度不存在温差的场 合。比如空调区域明装的回风管、处理至室内温(湿)度的新 风送风管。空调区域明装的回风管、处理至室内温(湿)度的 新风送风管绝热层的最小热阻按实际设计需要的表面防结露热 阻,确定绝热层厚度。 8.2.20本条强调这此特殊房间排风的重要性,因为个别房间的 异味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迅速排除,可能影响整个建筑的室内 空气品质。这房间必须设置排气装置,使污染空气不循环到非 亏染区。条文中的这些房间在设置机械排风系统时,除不宜与其

未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迅速排除,可能影响整个建筑的望 品质。这些房间必须设置排气装置,使污染空气不循环至 区。条文中的这些房间在设置机械排风系统时,除不宜 杨所合用风道系统外,不同污染物性质的房间的排风系统

分开设置。在这些房间门关闭时,启动排风系统,使这些房间相 对于相邻空间应保持1Pa~5Pa的微负压状态,且换气次数不宜 小于10次/h。保持负压的风量计算公式:

烟囱滑动模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L=0. 827A xAPl/n × 1 25

式中:L 排风风量(m²/h); 0.827 漏风系数; A 总有效漏风面积(m²); AP 压力差(Pa); n 指数(一般取2); 1. 25 不严密处附加系数

8.2.21发热量大房间的通风设

1变配电室等发热量较大的机电设备用房如夏季室内计算 温度取值过低,甚至低于室外通风温度,既没有必要,也无法充 分利用室外空气消除室内余热,需要耗费大量制冷能量。因此规 定夏季室内计算温度取值不宜低于室外通风计算温度,但不包括 设备需要较低的环境温度才能正常工作的情况。 2厨房的热加工间夏季仅靠机械通风不能保证人员对环境 的温度要求,一般需要设置空气处理机组对空气进行降温。由于 排除厨房油烟所需风量很大,需要采用大风量的不设热回收装置 的直流式送风系统。如计算室温取值过低,供冷能耗大,直流系 统使得温度较低的室内空气直接排走,不利于节能

(如剧场、体育场馆、博物馆、展览馆等),以及对气流组织有 特殊要求的区域。包括以下等内容: (1)舒适性空气调节系统采用上送风气流组织形式时,宜 加大夏季设计送风温差; (2)建筑空间高度大于或等于10m且体积大于10000m²时

宜采用辐射供暖供冷或分层空气调节系统; (3)房间空气调节器的室内机送风及室外机排风气流组织 应设计合理; (4)空调室内机位置设计应避免造成冷风直接吹到居住者 分体空调室外机设计应避免造成气流短路或恶化室外传热。

与风机动力型。风机动力型末端装置额外增加了末端装置的内置 风机能耗与噪音,因此本标准对于多区域空调变风量系统甘12J2:建筑节能保温构造.pdf,在气 流组织要求不高的情况下,推荐采用单风道未端装置的变风量空 调系统。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