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4281-2022 被动式超低能耗民用建筑节能技术标准.pdf

DB34/T 4281-2022 被动式超低能耗民用建筑节能技术标准.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DB34/T 4281-2022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6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377466
下载资源

DB34/T 4281-2022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34/T 4281-2022 被动式超低能耗民用建筑节能技术标准.pdf

ICS91.080.01 CCS P 30/39

DB34/T 42812022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44/T 1977-2017 石化企业二氧化碳排放信息报告指南.pdf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前可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基本规定 室内环境参数, 能效指标 技术参数 7.1围护结构 7.2能源设备和系统 技术措施 8.1设计. 8.2施工质量控制 8.3运行与管理 评价 9. 1 一般规定 9. 2 评价方法 附录A(规范性) 能效指标计算方法 A. 1 一般规定 A. 2 建筑处理后楼面面积计算 A.3 公共建筑 附录B(规范性) 围护结构保温及构造做法. 附录C(规范性) 外门窗设计选型及热工性能, 附录D(规范性) 建筑气密性测试方法 D. 1 检测方法 D. 2 合格指标与判定方法 附录E(规范性) 新风热回收装置热回收效率现场测试方法. E. 1 检测方法 E.2合格指标与判定方法 65

前可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基本规定 室内环境参数, 能效指标 技术参数 7.1围护结构 7.2能源设备和系统 技术措施 8.1设计. 8.2施工质量控制 8.3运行与管理 评价 9. 1 一般规定 9. 2 评价方法 附录A(规范性) 能效指标计算方法 A. 1 一般规定 A. 2 建筑处理后楼面面积计算 A. 3 公共建筑 附录B(规范性) 围护结构保温及构造做法. 附录C(规范性) 外门窗设计选型及热工性能, 附录D(规范性) 建筑气密性测试方法. D. 1 检测方法 D. 2 合格指标与判定方法 附录E(规范性) 新风热回收装置热回收效率现场测试方法. E. 1 检测方法 E.2合格指标与判定方法

DB34/T42812022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安徽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提出。 本文件由安徽省建筑节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安徽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合肥学院、合肥工业大学、合肥元正质量技术 服务有限公司、卧牛山建筑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荣盛家居有限公司、河北奥润顺达窗业有限公司、哈尔 宾森鹰窗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汇能宜居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安徽伍梦缘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合 肥市瓦木被动房咨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发展中心、 安徽省城乡规划院、安徽建筑大学、北京住总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南五方合创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安 徽建适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华汇工程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程晓敏、李明跃、司大雄、何伟、余忠杰、郑爱芬、徐红胜、李骥、乔镖、彭 梦月、杨润芳、徐慧、刘月、耿功喜、赵及建、于泽、张录占、马国栋、崔国游、华建兵、陈家骐、胡 浩威、徐俊、胡晓军、刘伟、李长花、陈长冰、张锋超、郭师帅、王亚峰、李君妮、负清华、戴亮、晃岳 鹏、孙乒、柯德、胡明明、聂士锦、许欣婕、郭恒、李宏燕、钟文娟、于洋、张鹏、许涤非。

被动式超低能耗民用建筑节能技术标准

本文件规定了被动式超低能耗民用建筑节能技术的基本规定、室内环境参数、能效指标、技术参数、 技术措施、评价。 本文件适用于被动式超低能耗民用建筑的新建、改建和扩建

一次能源消耗量primaryenergyconsum

一次能源是指自然界中以原有形式存在的、未经加工转换的能量资源,又称天然能源,如 油、天然气等。一次能源消耗量指单位面积年供暖、空调、照明终端能耗和可再生能源系统的 利用一次能源换算系数,统一换算到一次能源指标。单位为kWh/(m·a)。

通过计算的可再生能源系统年一次能源产能量占建筑供暖、供冷、通风、照明、电梯系统 能源消耗量的比例。

建筑物在封闭状态下阻止空气渗漏的能力。可表征建筑物或房间在正常密闭情况下的无 渗透量。通常采用压差实验检测建筑气密性,以换气次数Nso,即室内外50pa压差下换气次 建筑气密性。

显热交换效率sensibleheatexchangeefficiency 显热回收装置在对应风量下,新风进、出口温差与新风进口、排风进口温差之比,以百分数表示, 3.14 全热交换效率totalheatexchangeefficiency 全热回收装置在对应风量下,新风进、出口恰差与新风进口、排风进口熔差之比,以百分数表示, 3.15 太阳能得热系数(SHGC)solarheatgaincoefficient 太阳能得热系数(SHGC)也称太阳能总透射比,是指通过透光围护结构(门窗或透光幕墙)的太阳 辐射室内得热量与投射到透光围护结构(门窗或透光幕墙)外表面上的太阳辐射量的比值。 3.16 结构性热桥structuralthermalbridge 由于梁、柱、板等结构构件穿入保温层而造成保温层减薄或不连续所形成的热桥。这种热桥能量损 失较大,易造成结露、发霉现象。 3.17 断热桥锚栓thermallybrokenfixer 通过特殊的构造设计,能有效减少或阻断锚钉热桥效应的锚栓。 3.18 气密层airtightnesslayer

4.1被动式超低能耗民用建筑应根据建筑所在地区的气候特征和建筑场地条件,通过被动式设计减低 建筑用能需求,提升主动式能源系统的能效,达到被动式超低能耗标准。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最终实 现零能耗建筑。 4.2应以室内环境参数、能耗指标和气密性指标为约束性指标,围护结构、能源设备和系统等性能参 数应为推荐性指标。 4.3建筑能效指标计算应符合本文件附录A的规定。 4.4室内装修应简洁,不应损坏围护结构气密层和影响气流组织,并应采用获得绿色建材标识(或节 能认证)的建材和构件。 4.5被动式超低能耗民用建筑的能耗指标设计和评价应采用相同软件进行。建筑能耗的评价依据是能 耗模拟计算软件计算的最终结果。 4.6性能化设计流程,宜按下列步骤: a) 设定室内环境参数和技术指标; 确定初步设计方案; 利用能耗模拟计算软件等工具进行初步设计方案的定量分析及优化。定量分析及优化应进行 建筑和设备的关键参数对建筑负荷及能耗的敏感性分析,并在敏感性分析基础上,结合建筑全 寿命期的经济效益分析,进行技术措施和性能参数的优化选择; d 分析优化结果并进行达标判定。当技术指标不符合所确定的目标要求时,应重新修改设计方案 并进行定量分析及优化; 确定最终设计方案; 编制性能化设计报告。

6.2被动式超低能耗公共建筑可采用相对节能率进行判定,采用该指标进行判定时,采用GB50189 的限值作为基准建筑

皮动式超低能耗公共建筑能耗指标及气密性指标

式代超低能耗建筑非透明围护结构平均传热系数可

表4建筑非透明围护结构平均传热系数

窗(包括透光幕墙)传热系数(K)和太阳得热

1尺寸应符合GB/T5824的规定,并应优先选用GB/T30591 2014规定的常用标准规格的门、窗洞口尺寸。洞口分格宜按照最大玻璃占比的原则进行,兼顾经济性 和安全性。 7.1.5外窗性能和遮阳装置性能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夏季遮阳、冬季得热以及自然采光的需求

7.2.1应选择一级能效的供暖或供冷系统

7.2.1应选择一级能效的供暖或供冷系统

DB34/T42812022

7.2.2热回收装置换热性能应符合以下更

a)显热回收装置的显热交换效率不应低于75%; b)全热回收装置的全热交换效率不应低于70%。 7.2.3居住建筑新风单位风量耗功率应小于0.45W/(m/h),公共建筑单位风量耗功率应符合现行公 供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相关要求。 7.2.4新风热回收系统空气净化装置对大于或等于0.5μm细颗粒物的一次通过计数效率宜高于80% 且不应低于60%。

8.1.1 规划与建筑方案设计

8.1.1.1城市及建筑群的总体规划应有利于营造适宜的微气候。应通过优化建筑空间布局,合理选择 和利用景观、生态绿化等措施,夏季增强自然通风、减少热岛效应,冬季增加日照,避免冷风对建筑的 影响。建筑的主朝向宜为南北朝向,主入口宜避开冬季主导风向。 3.1.1.2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应根据建筑功能和环境资源条件,以气候环境适应性为原则,以降 低建筑供暖年耗热量和供冷年耗冷量为目标,充分利用天然采光、自然通风,结合围护结构保温隔热和 遮阳措施等被动式建筑设计手段,降低建筑的用能需求。 3.1.1.3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宜采用简洁的造型、适宜的体形系数和窗墙比、较小的屋顶透光面积比 例,相关指标应符合标准相关规定。 8.1.1.4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应采用高性能的建筑保温隔热系统及门窗系统,相关要求和选型宜符合 本文件附录B和附录C。 8.1.1.5遮阳设计应根据房间的使用要求、窗口朝向及建筑安全性综合考虑。可采用可调或固定等遮 阳措施,也可采用可调节太阳得热系数(SHGC)的调光玻璃进行遮阳。南向宜采用可调节外遮阳、可调 节中置遮阳或水平固定外阳的方式。东向和西向外窗宜采用可调节外遮阳或可调中置遮阳设施。 3.1.1.6应充分利用天然采光,地下空间宜采用设置采光天窗、采光侧窗、下沉式广场(庭院)、光 导管等措施提供天然采光,降低照明能耗。 3.1.1.7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应对热桥处理、气密性处理、新风热回收及通风、供冷供热除湿系统以 及噪声控制、气流组织进行专项设计。 3.1.1.8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宜采用建筑光伏一体化系统,使用光伏一体化时需考虑实际运行效率, 选择高效光伏组件。

8. 1. 2 性能化设计

8.1.2.1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应采用性能化设计方法。性能化设计应采用协同设计的组织形式。 8.1.2.2性能化设计应根据本文件规定室内环境参数和能效指标要求,并利用能耗模拟计算软件等工 具,优化确定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设计方案。

8.1.2.3性能化设计流程,宜符合下列要

设定室内环境参数和能效指标; b) 制定设计方案; C 利用能耗模拟计算软件等工具进行设计方案的定量分析及优化; d 分析优化结果并进行达标判定。当能效指标不能满足所确定的目标要求时,修改设计方案重新 进行定量分析及优化直至满足所确定的目标要求:

e)确定优选设计方案; f)编制性能化设计报告。 8.1.2.4性能化设计应以定量分析及优化为核心,应进行建筑和设备的关键参数对建筑负荷及能耗的 敏感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建筑全寿命期的经济效益分析,进行技术措施和性能参数的优化选取。

3.1建筑围护结构设计时,应进行削弱或消除热桥的专项设计,围护结构应保证保温层的连续性。 3.2外墙无热桥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结构性悬挑、延伸等宜采用与主体结构部分断开的方式; 外墙保温为单层保温时,应采用锁扣方式连接;采用双层保温时,应采用错缝粘结方式,避免 保温材料间出现通缝; C 墙角处宜采用成型保温构件; d 保温层采用锚栓时,应采用断热桥锚栓固定,采用保温材料断热处理可参考图1: 应避免在外墙上固定导轨、龙骨、支架等可能导致热桥的部件;必需固定时,应在外墙上预理 断热桥的锚固件,并宜采用减少接触面积、增加隔热间层及使用非金属材料等措施降低传热损 失,空调板安装可参考图2; 穿墙管预留孔洞直径应大于管径100mm以上。墙体结构或套管与管道之间应填充厚度不小 于50mm的保温材料,穿墙套管做法可参考图3。

图1断热锚栓安装做法

图2空调支架安装方法

DB34/T42812022

图4活动外遮阳安装做法

图5活动外遮阳侧口安装做法

1.3.4屋面热桥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屋面保温层应与外墙的保温层连续,不得出现结构性热桥;当采用分层保温材料时,应分层错 缝铺贴,各层之间应有粘结。 6 屋面保温层靠近室外一侧应设置防水层,防水层应延续到女儿墙顶部盖板内;屋面结构层上 保温层下应设置隔汽层;屋面隔汽层设计及排气构造设计应符合GB50345的规定。 女儿墙等突出屋面的结构体,其保温层应与屋面、墙面保温层连续,不得出现结构性热桥。女 儿墙、土建风道出风口等薄弱环节,宜设置金属盖板,以提高其耐久性,金属盖板与结构莲接 部位,应采取避免热桥的措施。女儿墙做法可参考图6。 d 穿屋面管道的预留洞口应大于管道外径100mm以上。伸出屋面外的管道应设置套管进行保护, 套管与管道间应填充保温材料,保温材料厚度不小于50mm。排气管做法可参考图7。 落水管的预留洞口应大于管道外径100mm以上,落水管与女儿墙之间的空隙使用发泡聚氨酯 进行填充。落水管做法可参考图8。 f)设备安装时应在保温外侧做基础平台,设备安装在基础平台上。

DB34/T42812022

金属盖板 脂胀螺栓 质 钢混摄土热块 保理层 保温屋 水 附加防水层 找平品 钢筋混及土面饭

图6突出屋面女儿墙及盖板保温构造做法

某工程围堰施工方案-secret图7出屋面管道保温构造做法

DB34/T 42812022

图9非采暖地下室顶板保温构造做法1

图10非采暖地下室顶板保温构造做法2

8. 1. 4 建筑气密性

图11非采暖地下室顶板保温构造做法3

图12覆土采暖地下室顶板保温构造做法

3.1.4.1建筑围护结构气密层应连续并包围整个外围护结构,建筑设计施工图中应明确标注气密层的 位置。当建筑采用钢结构以及木结构时,应进行气密性专项设计。建筑围护结构气密层应连续并包围整 个外围护结构如图13所示涂料工程施工方案

DB34/T42812022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