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HJX 051-2022 TACS功能与性能规范.pdf

T/SHJX 051-2022 TACS功能与性能规范.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388127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T/SHJX 051-2022 TACS功能与性能规范.pdf

TACS功能与性能规范

SpecificationforTACS Performance and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上海市交通运输行业协会

GB/T50543-2019标准下载沪交协(2022)第80号

上海市交通运输行业协会关于发布五项团体标准的通知

经上海市交通运输行业协会第八届理事会第十二次秘书处办公室会议专题 研究并批准,同意以下五项团体标准自2022年12月8日起发布和实施。 一、 《TACS系统场景规范》T/SHJX050一2022; 二、 《TACS功能与性能规范》T/SHJX051一2022; 三、 《TACS用户接口规范》T/SHJX052一2022; 四、 《TACS系统设计与功能分配规范》T/SHJX053一2022; 五、 《TACS系统测试与验收规范》T/SHJX054—2022; 特此予以发布。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与定义. 缩略语.. 基本要求... 5.1列车运行要求. 5.2基本功能要求. 功能要求... 6.1ATP功能要求. ..6 6.2ATO功能要求. ..9 6.3ATS功能要求. .10 性能要求. .15 7.1关键技术指标要求 .15 7.2安全等级要求. .15 7.3RAM要求 .16 7.4电磁兼容防护要求 . 17 7.5环境条件要求. 18 条文说明 19

列车自主运行系统(以下简称“TACS")作为新一代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具有安全、高 效、灵活、经济、易部署等特点,系统的功能和性能更优、架构更精简,与传统CBTC系统 存在着较大差异,目前国内尚未出台相关标准。为统一城市轨道交通TACS系统需求,规 范TACS系统设计、维护和招投标工作,同时为采用TACS的线路研究、建设、验收、运营 和维护标准化提供指导,特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与定义;缩略语;基本要求;功能要求;性 能要求;条文说明。 本规范在编制过程中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以现行相关国家、行业标准及规范为基础, 积极采纳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设计、运营、管理、科研等相关单位的意见和建议,紧 密结合TACS的系统特点以及上海市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特点,具备开创性和前瞻性。 本规范由上海市交通运输行业协会负责管理,由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负责技术内 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上海地铁维护保障有限公司通号分公司(地 址:上海徐汇区老沪闵路1号综合楼311室,邮编:200233)。

授权委托单位: 主 编单位 参编单位

上海市交通运输行业协会轨道交通专业委员会 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地铁维护保障有限公司通号分公司 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上海轨道交通无人驾驶列控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 上海电气泰雷兹交通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 汪小勇王历吴杰凌小雀娄琦(以下按姓氏笔画排列) 冯玮朱俊 2 刘建 1 许瑛 1 苏阿峰 李明峰 张少波 2 张郁 陆怡然 1F 陈思维 赵曼杰顾鑫 徐海贵高翔 戴翌清 主要审查人:月 周淮朱翔朱宏虞翊王大庆 朱利敏凌喜华郑生全李德堂刘瑞娟

本规范规定了城市轨道交通TACS系统需求,明确了TACS系统功能及性能技术要 求。 本规范适用于指导基于TACS的新建、更新改造及扩建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建设。 本规范规定了TACS系统功能与性能要求中与TACS密切相关的技术要求,对与传 统CBTC技术要求相同的部分本规范不作赘述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列车自主运行系统trainautonomouscontrolsystem 基于列车自主资源管理进行主动间隔防护的列车自动控制系统。 3.2 列车自动监控automatictrainsupervision 自动实现行车指挥控制、列车运行监视和管理技术的总称。 3.3 列车自动防护automatictrainprotection 自动实现列车运行所需资源和限制条件的安全管理以及间隔防护、超速防护和车门监 控等技术的总称。 3.4 列车自动运行automatictrainoperation 自动实现列车运行速度、停车和车门控制技术的总称。 3.5 资源resource 支持列车运行必不可少的基本元素,包括道岔可动区域、道岔侧冲防护区域和轨道区 域等。 3.6 限制条件restrictions 列车安全运行所应遵守的必要约束,包括线路限制条件和车辆限制条件。线路限制条 件包括永久限速、临时限速、疏散防护区域、站台门、防淹门、人防门、紧急关闭按钮、 工作人员保护开关、区域封锁和各种保护区等,车辆限制条件包括车辆临时限速、障碍物 检测、制动故障等。

列车自主运行系统trainautonomouscontrolsystem 基于列车自主资源管理进行主动间隔防护的列车自动控制系统。 3.2 列车自动监控automatictrainsupervision 自动实现行车指挥控制、列车运行监视和管理技术的总称。 3.3 列车自动防护automatictrainprotection 自动实现列车运行所需资源和限制条件的安全管理以及间隔防护、超速防护和车门监 控等技术的总称。 3.4 列车自动运行automatictrainoperation 自动实现列车运行速度、停车和车门控制技术的总称。 3.5 资源resource 支持列车运行必不可少的基本元素,包括道岔可动区域、道岔侧冲防护区域和轨道区 域等。 3.6 限制条件restrictions 列车安全运行所应遵守的必要约束,包括线路限制条件和车辆限制条件。线路限制条 件包括永久限速、临时限速、疏散防护区域、站台门、防淹门、人防门、紧急关闭按钮、 工作人员保护开关、区域封锁和各种保护区等,车辆限制条件包括车辆临时限速、障碍物 检测、制动故障等。

追踪间隔 headway

非识别列车nonidentifiedtrain 非装备列车以及降级为非通信的列车

AM:AutomaticTrainOperatingMode,列车自动驾驶模式 ATC:AutomaticTrainControl,自动列车控制 ATS:Automatic Train Supervision,自动列车监控 ATO:AutomaticTrainOperation,自动列车运行 ATP:AutomaticTrainProtection,自动列车防护 BLS:BackupLocation System,列车后备定位系统 CBTC:CommunicationBased Train Control,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 CM:CodedManual,列车自动防护下的人工驾驶模式

5.1.1.1列车宜具备以下驾驶模式: a)全自动驾驶模式(FAM):无人值守/有人值守的列车全自动运行模式; b)自动驾驶模式(AM):司机监控下的列车自动运行模式; c)列车自动防护下的人工驾驶模式(CM):司机在列车自动防护设备监控下驾驶列 车运行模式: d))限制人工驾驶模式(RM):在地面设备故障或未设地面信息设备的线路,列车按 规定限速运行,超速时实施制动,直至停车; e)紧急非限制人工驾驶模式(EUM):ATP自动防护设备已被切除,车载设备不对列 车运行进行监控,司机按操作规程驾驶列车。

a 生日动马驶模式(FAM):无人值寸/有入值寸的列牛全日动运行模式; b)自 自动驾驶模式(AM):司机监控下的列车自动运行模式; c)列车自动防护下的人工驾驶模式(CM):司机在列车自动防护设备监控下驾驶列 车运行模式; d)限制人工驾驶模式(RM):在地面设备故障或未设地面信息设备的线路,列车按 规定限速运行,超速时实施制动,直至停车; e)紧急非限制人工驾驶模式(EUM):ATP自动防护设备已被切除,车载设备不对列 车运行进行监控,司机按操作规程驾驶列车。 5.1.1.2列车各驾驶模式满足转换条件时,可由人工转换,也可自动转换。 5.1.1.3为保证行车安全,列车驾驶模式由FAM、AM、CM转换为RM时,列车应停车(特 殊运营需要除外)。 5.1.1.4列车驾驶模式等级由高至低分别为:FAM、AM、CM、RM,列车应具备不停车由 低向高转换驾驶模式的能力。

规定限速运行,超速时实施制动,直至停车;

5.1.1.3为保证行车安全,列车驾驶模式由FAM、AM、CM转换为RM时,列车应停车

5.1.2.1TACS应为TACS列车执行信号机灭灯,备用定位列车及非识别列车执行信号机点 灯。 5.1.2.2 2当信号机可视区内存在多列车且信号机上游首列车为TACS列车,信号机保持灭 灯;当信号机可视区内存在多列车且信号机上游首列车为备用定位列车或非识别列车,信号 机点灯。

2.3 当满足以下任一条件时,信号机显示禁止信号: a) 信号机防护范围及方向与当前列车任务所需不一致; b) 当前信号机至下游信号机范围内所有资源未完全分配给当前列车; C) 信号机至下游信号机之间存在其他列车占用; d) 信号机至下游信号机之间存在激活的区域防护

5.1.2.4当不符合5.1.2.3规定的条件,且信号机至下游信号机之间的资源已分配时,信号 机开放允许信号。

5.1.3进出TACS区域

5.1.3.1系统应能明确划分TACS区域的范围,并对进入TACS区域的列车进行识别。进入 TACS区域的列车可包括装备有车载ATP设备的列车和未装备有车载ATP设备的列车。 识别操作应在列车进入TACS区域前进行。 5.1.3.2应在ATS用户界面上显示列车识别通过或失败的信息。对于有人驾驶的列车,识 别信息应显示给司机。 5.1.3.3列车在进入TACS区域前宜不执行停车。 5.1.3.4列车在离开TACS区域前,宜向司机提供接近边界警示信息,

5.1.4列车出/入车辆基地/停车场

5.1.4.1车载设备应具备开机自检功能,在车载设备的自检和自诊断确认正常后,方可驶离 停车库线。 5.1.4.2列车在车辆基地/停车场内运行应具备车组号的跟踪、显示功能。

5.1.5列车正线运行

列车在正线以FAM模式、AM模式或CM模式运行时,系统应具备超速防护、间隔防 护功能。

5.1.6列车进出站作业

5.1.6.1列车在车站规定的位置停稳后,系统应允许对应侧车门及站台门被打开。 5.1.6.2列车在车站停车超出停车窗范围,系统应不允许车门和站台门打开,系统可在满足 车载设备防护的条件下,进行自动或人工对位,

a)FAM模式:自动开门、自动关门; b)AM模式:自动开门、人工关门/自动关门; c)CM模式:人工开门、人工关门。 5.1.6.4当列车进站停车时,ATP子系统应保证列车头部进入有效站台时的速度不超过站 台的限制速度;列车出站过程中,ATP子系统应保证列车尾部离开有效站台前的速度不超过 站台的限制速度。

5.1.7.1列车折返方式应包括全自动运行折返模式、ATO无人自动折返模式、ATO有人自 动折返模式以及ATP监督下的人工折返模式。 5.1.7.2全自动运行折返模式:列车运行在无人值守或有人值守模式下,系统控制列车自动 开关车门/站台门,自动发车,自动进入和折出折返线,无需人工干预。 5.1.7.3ATO无人自动折返模式:司机先按车上的"折返按钮”,关闭本侧驾驶端,司机下 车后在站台按压“无人自动折返"按钮,列车在无人驾驶的情况下,从到达站台自动驾驶进入 和折出折返线,最后进入发车股道并定点停车后,自动打开车门和站台门,司机在站台上车, 开启反向驾驶端。

司机关闭本侧驾驶端和开启反向驾驶端,按压车上“ATO启动按钮"后,列车自动驾驶进入发 车股道自动打开车门。

同机人用本则与权 车股道自动打开车门。 5.1.7.5 5ATP监督下的人工折返模式:司机采用“控制手柄"控制列车运行,司机人工驾驶列 车运行到折返线并停车渝06J019:FHP-Vc复合硅酸盐材料保温隔热建筑构造图集.pdf,人工按压“折返按钮"并关闭本侧驾驶端和开启反向驾驶端,在ATF 监督下人工驾驶列车进入发车股道并定位停车。司机按压开门按钮打开车门和站台门。

针对装备车载ATP设备的列车在TACS区域内,系统应具备以下TACS功能:线路资 源管理、列车安全间隔防护、限制条件管理、列车超速防护、任意点折返以及降级列车安全 管理等功能。

5.2.2全自动运行系统功能要求

全自动运行模式下系统应具备以下全自动运行功能:包括列车唤醒、列车站台自动对位、 列车站台自动发车、列车自动开/关门、列车自动折返、站台自动清客、列车自动出入库、列 车休眠、中心远程停车、紧急制动自动缓解、工作人员开关防护、蠕动模式以及疏散防护区 域管理等功能

6.1.1列车定位及速度

6.1.1.1ATP子系统应具备列车位置检测和监督列车运行速度功能。 6.1.1.2当采用车轮转速测定列车速度时,应具备列车空转、打滑检测功能,并应具备列车 速度和位置测量误差修正功能,并防护列车在设计规范定义的最大坡道及任何载重情况下的 倒溜。 6.1.1.3 :当采用车轮转速测定列车速度时,车载ATP子系统应具备自动或手动轮径校准功 能。

6.1.2线路资源管理

大红山铁矿480南翼采区采切工程施工组织设计6.1.3列车安全间隔防护

6.1.3.2ATP子系统应根据列车运行任务、线路资源状态以及线路限制条件等确定列车的 允许运行方向和列车移动授权,并通过相邻列车间的信息交互,保证本车和追踪列车间的安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