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修订征求意见稿).docxJG/T 520 挤压成型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方法
JGJ 1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新城廉租房施工组织设计JGJ 52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JGJ 63 混凝土用水标准
JGJ 95 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T 152 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
JGJ/T 241 人工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采用先张法预应力工艺生产,沿板长方向设置孔洞的预制混凝土板,简称空心板。
空心板的标志长度(L)应取为支承构件轴线之间的距离。制作长度(Lp)应取为标志长度减去板端边缘线与支承构件轴线之间的间隙(g),间隙(g)应根据具体工程施工图确定,见图1。
g——间隙(g=g1+g2);
g1、g2——轴线距板端的距离
图1 空心板纵向长度示意
空心板的标志宽度(B)应取相邻两个标准板缝中线之间的长度,其中标准板缝可取为10mm。制作宽度(Bp)应取为标志宽度减去标准板缝下边缘的距离,见图2。
图2 空心板横向宽度示意
空心板的厚度(h)宜为120mm、150mm、180mm、200mm、240mm、250mm、300mm、360mm、380mm、400mm、450mm、500mm。
空心板的标志长度(L)宜为3.0m~21.0m,宜为0.3m的整数倍。
空心板的标志宽度(B)宜为600mm、900mm和1200mm。
空心板的截面可采用圆孔或其他异形孔形式,截面示意见图3。孔形尺寸应满足空心板混凝土成形要求、受力计算要求。
空心板截面各部位尺寸应符合表1的规定。
空心板纵向侧边宜采用双齿形边槽,双齿形边槽的尺寸可参考附录A。
空心板的标记由空心板代号(YKB)、孔形标注、板厚度、标志长度、标志宽度、底部配筋(顶部配筋)和图集编号组成,表述方法如下:
标志宽度不足两位数时在数字前加0。
孔型标注,根据不同孔型,用孔型文字进行标注,以区别长圆孔、水滴孔等异性孔形式。圆形孔不含此标注。
空心板在生产、施工过程中应按实际工况的荷载、计算简图、混凝土实体强度进行施工阶段验算。验算时应将构件自重乘相应的动力系数:脱模、翻转、吊装、运输时可取1.5,临时固定时可取1.2。
空心板的预应力筋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20 mm,耐火极限应符合GB 50016的相关规定。
空心板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应符合GB/T 51231和JGJ 1的有关规定。
预应力筋张拉设备及压力表应定期维护和标定,并应符合GB/T 51231的有关规定。
预应力筋的放张应分阶段、对称、相互交错放张,并宜采取缓慢放张工艺进行逐根或整体放张。
放张后,预应力筋宜从张拉端开始依次切向另一端。预应力筋宜使用砂轮锯或切断机等机械方法切断,不应采用气焊和电弧切断。
预应力筋之间的净间距,不宜小于预应力筋公称直径或等效直径的2.5倍和混凝土粗骨料最大粒径的1.25倍,且对于螺旋肋消除应力钢丝不应小于15mm,对于三股钢绞线不应小于20mm,对于七股钢绞线不应小于25mm。当混凝土振捣密实性有可靠保证时,净间距可取粗骨料粒径最大粒径的1.0倍。
预应力筋放张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同条件养护立方体混凝土试块的抗压强度不应低于设计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等级值的75%。
后浇混凝土叠合层厚度不应小于60mm,板端空腔应封堵。
预应力混凝土空心底板叠合板的叠合面受剪强度应符合式(1)的要求:
(1)
b——预制层与叠合层接触面宽度;
——空心板叠合楼板截面有效高度。
叠合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及时进行养护,养护持续时间不应少于7天。
水泥的质量要求应符合GB 175的规定。
粗骨料宜采用连续级配的碎石,其要求应符合GB 55008和JGJ 52的规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粗骨料中按质量计的含泥量不应大于0.5%、泥块含量不应大于0.2%;
粗骨料压碎值指标不应大于10%。
细骨料宜采用洁净的中砂,其要求应符合GB 55008和JGJ 52的规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细骨料中按质量计的含泥量不应大于2.0%、泥块含量不应大于0.5%;
细骨料中的氯离子含量,按干砂的质量百分率计算不应大于0.01%。
人工砂的质量应符合JGJ/T 241的规定。
混凝土拌合用水的质量应符合JGJ 63的规定。
外加剂的质量要求应符合GB 8076和JC/T 2477的规定,其使用要求应符合GB 50119的规定,并应满足外加剂产品使用说明的要求,不应掺用含氯盐的外加剂。
混凝土掺合料的质量要求应符合GB/T 51003的规定,并应满足掺合料产品使用说明的要求。
冷轧带肋钢筋的性能要求应符合现行GB/T 13788和JGJ 95等的规定。
预应力筋的材质和性能要求应符合GB/T 5223和GB/T 5224及其他相关标准的规定。
预埋件钢板宜采用Q235、Q355级钢制作,其性能要求应符合GB/T 700的规定。
空心板的外观质量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当设计文件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表3的规定。
用于叠合底板的空心板,其叠合面应为粗糙面,质量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且不应有浮浆、松动石子、输送混凝土层。
空心板的尺寸偏差应符合表4的规定。
空心板混凝土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且不应低于C40;叠合层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
放张后预应力筋中心位置偏差不应大于2mm,且不应大于构件制作宽度的4%。
空心板自重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允许偏差为±5%。
承载力检验应满足式(2)要求:
(2)
——承载力检验系数实测值,即试件承载力实测值与按实配钢筋确定的承载力的比值,按实配钢筋确定的承载力根据GB 50010计算确定;
——结构重要性系数,按设计要求的结构等级确定,当无专门要求时取1.0;
——承载力检验系数允许值,按表5取用。
表5 承载力检验系数允许值
挠度检验应满足式(3)要求:
(3)
——在检验用荷载准永久组合值作用下的构件挠度实测值;
——在检验用荷载准永久组合值作用下,按实配钢筋确定的构件短期挠度计算值,按GB 50010确定。
抗裂检验应满足式(4)要求:
(4)
——抗裂检验系数实测值,即试件的开裂荷载实测值与检验用荷载标准组合值(均包括自重)的比值;
——构件的抗裂检验系数允许值。
按GB 175的规定进行。
粗骨料和细骨料的试验方法按JGJ 52的规定进行。
人工砂的试验方法按JGJ/T 241的规定进行。
混凝土拌合用水的试验方法按JGJ 63的规定进行。
按GB 8076和JC/T 2477的规定进行。
按GB/T 51003的规定进行。
按GB/T 13788的规定进行。
按GB/T 5223和GB/T 5224的规定进行。
按GB/T 700的规定进行。
外观质量的检验方法见表6。
用于叠合底板的空心板,其粗糙面质量的试验方法可采用观察和量测。
尺寸偏差的检验方法见表7。
混凝土强度应按GB/T 50107的规定进行。
混凝土试块成型方法及标准养护条件应符合GB/T 50081和JG/T 520的规定。
用直尺或专用工具测量。
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验应按JGJ/T 152的规定进行。
结构性能试验方法应符合附录B的规定,并应符合GB 50204和GB/T 50152的规定。
包括外观质量、混凝土强度、尺寸偏差和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按同一类型、同一工程、同一工艺正常生产的空心板,不超过50个为一批;
每批应全数检查外观质量;
混凝土强度的检验应符合GB/T 51231的规定;
每批应抽查构件数量的5%,且不应少于3个,进行尺寸偏差检查;
每批应全数检查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外观质量均符合6.2的规定时,可判为合格,否则应判为不合格。
尺寸偏差全部测点的90%符合6.3的规定时,可判为合格,否则应判为不合格。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均符合6.6的规定时,可判为合格,否则应判为不合格。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 产品首次投入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时;
b) 产品停产一年以上再恢复生产时;
c) 产品形式、生产工艺和原材料有较大变更时;
d)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
e) 正常生产的周期性检验,每两年一次。
应选择设计荷载最大或生产数量最多的构件进行型式检验。
进行结构性能检验的构件不少于1件,进行外观质量、尺寸偏差和混凝土保护层检验的构件不少于3件。
所检项目全部合格底基层施工方案,判为型式检验合格,否则判为不合格。
每个构件出厂时应在明显位置设有标志,标志应包括下列内容:
a) 生产单位名称或商标;
b) 标记,标注在板端侧面便于检查的部位;
c) 生产日期(年、月、日);
堆放时应按项目、品种、型号、质量等级、生产和运输日期分别堆放,并注意受力方向。
堆放场地应平整夯实,堆放时应使板与地面之间留有一定空隙,并有排水措施。
堆放时的支承位置应按其受力情况设置垫木无粘结预应力施工方案.doc,垫木应上下对齐,并应垫平垫实。
堆放和运输应进行成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