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筋加固技术

植筋加固技术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4.76 KB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404365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植筋加固技术

植筋加固技术是一种现代建筑结构加固方法,通过在原有结构中钻孔、注入结构胶,并将钢筋植入孔内,使其与原结构形成牢固的整体。这种方法广泛应用于混凝土、砖石结构的加固和改造工程中,如梁、柱、墙等部位的连接或新增构件的固定。

植筋技术的核心在于结构胶的粘结性能,它能够确保钢筋与基材之间的强力锚固。该技术具有施工简便、对原结构损伤小、承载力高、耐久性好等优点,同时可根据设计需求灵活调整钢筋直径和长度。此外,植筋加固无需大面积开凿或增加构件尺寸,特别适合于空间有限或要求美观的场景。

为保证植筋效果,施工过程中需严格控制钻孔深度、直径及清理质量,选用符合规范的结构胶,并遵循相关操作规程。经过合理设计与规范施工,植筋加固可显著提高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锤击预应力管桩施工组织设计(化工厂区项目),延长建筑物使用寿命。目前,植筋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桥梁、房屋、隧道等领域,成为建筑加固领域的重要手段之一。

1.植筋标准施工程序:划线定位-钻孔-清除孔尘-灌注结构胶-钢筋处理-植入钢筋-养护固化-质量检验

设计图纸在植筋的平面位置上,用墨线或直尺划出纵横线条,

钻孔一般要垂直混凝土构件平面,倾斜度不大于8°(特殊要求除外)。

(1)清孔方法:一般采用高压气冲洗(用空压机、打气筒等);也可以用高压水冲洗(但是在植筋前,孔内必须达到干燥)。

(2)孔壁化学处理,用上述方法清除后,在灌胶前,用丙酮或酒精清洗一遍,达到孔壁无灰尘、无油污、无有机杂质。

(1)配制比例:该胶为双组份,A组份:B组份=4:1(重量比),误差不得超过3%。

(2)搅拌:首先分别将A、B组份胶搅拌均匀,然后按比例配备,用专用电动搅拌机搅拌3分钟。原则上不用人工搅拌,特殊情况,设专人搅拌,最少搅拌5分钟,一定要搅拌均匀(见使用说明)。

(3)注入胶:用专用工具将搅拌好的胶注入清洗过的孔内,

(4)配胶、注胶、插筋必须流水作业,连续进行。配制好的胶,

(5)配制结构胶必须设专人负责,并作出详细记录,记录内容包括:配胶量、使用部位、时间、固化情况等。

(1)植筋长度的确定,视情况而定,如外部加焊钢筋,其最小长度为:孔深+搭焊长度+200mm,以免焊接时高温影响胶的强度。

(2)钢筋表面处理,用电动钢丝刷或人工钢丝刷,清除钢筋表面的锈蚀,用丙酮或酒精清除钢筋表面油污及灰尘。

(3)如植入基脚螺栓,应先将螺丝加工好,并将螺丝段用塑料管套保护好。

(1)将处理好的钢筋,植入灌注好结构胶的孔内:

(2)养护固化:钢筋植入定位后应加以保护,防止碰撞和移位,保持3天,待结构胶固化原材料后方可受力。

1)在高空作业且所钻孔径不小于18mm时,必须两人同时操作电锤,并且系好安全带。

2)钻孔过程中经常会遇到钢筋,如遇到钢筋应立即停止,重新更换孔位。

3)孔内如遇下雨进水,必须用棉纱吸干浸水,并且用加热管烘干,方可注胶插筋。

4)钻孔时进度不宜太快,以免钻头发热影响钻孔周围混凝强度或损坏钻机。

1)钢卷尺、墨斗、毛笔:主要是按设计图纸来确定植筋位置,用纵横墨线早出确定交叉点,再用毛笔蘸红油漆作出标记。

2)电锤、锤头:主要用来在指定的位置钻孔。

贯通桥梁地线技术交底3)空压机:用压缩空气吹出空内灰尘。

4)试管刷:蘸丙酮清洗空内壁。

5)手持磨光机:用于钢筋除锈。

6)手锤:主要用于把钢筋打入孔内。

2.丙酮:清洗孔内壁用。

中建六局腾飞大路综合管廊施工方案(41p)3.钢筋:按设计图纸选用。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