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缺陷处理措施

混凝土缺陷处理措施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5.69 MB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404445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混凝土缺陷处理措施

混凝土缺陷是指在施工过程中或使用阶段由于材料、工艺、环境等因素导致的结构质量问题,如蜂窝、麻面、裂缝、孔洞等。针对这些缺陷,需采取科学合理的处理措施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1.表面缺陷处理:对于麻面、小气泡等轻微缺陷,可采用清理表面后用砂浆修补的方法。选用与原混凝土颜色相近的水泥砂浆,涂抹平整并养护,保证外观质量。

2.蜂窝和孔洞修补:对蜂窝、孔洞等较严重缺陷,需先清除松散部分,用高压水冲洗干净,再用高强混凝土或环氧树脂砂浆填补密实。修补时应注意分层浇筑二级公路施工组织设计建议书,并振捣密实,确保新旧混凝土结合良好。

3.裂缝修复:根据裂缝宽度和性质选择合适方法。微细裂缝可采用表面封闭法;中等裂缝采用压力灌浆法,注入环氧树脂或聚氨酯材料;深层裂缝则需要植入钢筋或碳纤维布加固,增强结构承载力。

4.加强养护:修补完成后,应加强养护,防止因干缩引起二次开裂。可通过覆盖保湿材料或喷洒养护剂等方式进行。

总之,混凝土缺陷处理应遵循“查明原因、分类处理、注重实效”的原则,确保工程质量满足设计要求。同时,加强施工管理,从源头减少缺陷的发生。

 1 材料 防水混凝土掺入的外加剂掺合料应按规范复试符合要求后使用,其掺量应经试验确定。本工程使用预拌混凝土,由具备生产资质的厂家出具配比。     2施工 1)浇筑混凝土前,考虑混凝土内外温差的影响,采取适当的措施,采用双层草袋和塑料薄膜立即覆盖养护。    2)防水混凝土结构内部设置的各种钢筋或绑扎的低碳钢丝不应接触模板。固定模板而穿过的螺栓加焊止水环。拆模后,将留下的凹槽封堵密实,并按设计要求在迎水面做防水。

1)地下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应保持地下水位低于防水混凝土500mm以上,并应排除地下,拟定在基坑周边挖设集水井,定时抽排水。     2)金属止水带折边,连接接头应满焊、焊缝严密。     3)用木丝板和麻丝或聚氯乙烯泡沫塑料板作填缝材料时,随砌随填,木丝板和麻丝应经沥青浸湿。     4)埋入式橡胶或塑料止水带施工时,严禁在止水带的中心圆圆环处穿孔,应埋设在变形缝横截面的中部,木丝板应对准圆环中心。止水带接长时,其接头应锉成斜坡,毛面搭接,并用相应的胶粘剂粘结牢固。金属止水带接头应采用相应的焊条仔细满焊。     5)采用膨胀止水带嵌缝,止水带必须具有缓胀性能,使用时,应防止先期受水浸泡膨胀。     6)表面附贴式橡胶止水带的两边,填防水油膏密封。金属止水带压铁上下应铺垫橡胶垫条或石棉水泥布,以防渗漏。

三、后浇带部位渗漏、漏水

1) 底板、顶板不宜留施工缝,底拱、顶拱不宜留纵向施工缝。 2) 墙体不应留垂直施工缝。墙体水平施工缝不应留在剪力与弯矩最大处或底板与侧墙交接处,应留在高出底板不小于300mm的墙体上。 3)后浇带施工缝浇筑混凝土前,应将其表面浮浆和杂物清除,并凿到密实混凝土,再铺设去石水泥砂浆。浇筑混凝土时,先浇水湿润,再及时浇灌混凝土,并振捣密实。 4)后浇带混凝土应进行养护。

   2  当板面受力钢筋和分布钢筋的直径均小于10mm时,应采用钢筋支架支撑钢筋,支架间距为:当采用φ6分布筋时不大于500mm,当采用φ8分布筋时不大于800mm;支架与受支承钢筋应绑扎牢固。当板面受力钢筋和分布钢筋的直径均不小于10mm时,可采用马蹬作支架。马蹬在纵横两个方向的间距均不大于800mm,并与受支承的钢筋绑扎牢固。当板厚h≤200mm时马蹬可用φ10钢筋制作;当200mm≤h≤300mm时,马蹬应用φ12钢筋制做;当h>300mm时,制作马蹬的钢筋应适当加大。 3. 混凝土构件的轴线、标高等几何尺寸偏差 1 )施工过程中的测量放线应由专人进行,各种测量仪器应定期校验。 2 )主体混凝土施工阶段应及时弹出标高和轴线的控制线(如墙面1m线、地面方正控制线等),准确测量,认真记录,并确保现场控制线标识清楚。监理单位要对其进行复核。 3)模板支撑完成后,要测量、校正模板的标高和平整度,若有偏差随时调整。 4 )严格控制现浇板厚度,在混凝土浇筑前应做好现浇板板厚度的控制标识,每2延长米内设置一处。

5 )楼(地)面水平结构构件施工完成后,在柱、墙上抄出水平控制线,以控制住宅工程的建筑标高。 6 )模板的背楞统一使用硬质木材或金属型材,统一加工尺寸。浇筑混凝土墙板、柱时,在现浇楼面埋设φ48的钢管,增设斜撑,以增强模板的刚度和平整度。 7 )根据混凝土的侧压力,墙、柱自楼面向上根据施工方案采取下密上疏的原则布置对拉螺栓。 8 )模板支撑完成后,要全面检查模板的几何尺寸,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清模,刷好脱模剂,模板用清水充分湿润,按操作规程振捣。

适当选用石子的最大粒径

优化混凝土配合比,规范运输

钢筋密处用带刀片的振捣棒

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搞好计量。

严格控制混凝土搅拌时间,振捣密实。

分层下料,棒棒相接不漏振。

自由倾落高度不超过2米。

经常观察模板,及时修。

严格执行施工缝技术处理措施

严格分层下料,正确振捣,严防漏振。

采用正确拆模方法,控制好拆模时间。

十二、板面不平整轴线位移

梁用振捣棒,板用平板振捣器,除模板四周弹好标高线外,还应作一些与板厚相同的标志,随浇随移动。

混凝土达不到1.2MPa不能上人。应在混凝土上垫放脚手板,随浇、随退、随盖,测量时走脚手板。

模板支设方案正确,操作认真。

位置线要弹准确,及时调整误差,以消除误差累计。

防止振捣棒冲击门口模板db44/t 2215-2019标准下载,预埋件坚持门洞口两侧混凝土对称下料。

1 用皮数杆控制柱箍筋位置和间距,并作为绑扎固定检查验收的依据,见右图。

2 墙体钢筋绑扎时设置水平、竖向梯格筋,以控制保护层厚度、截面尺寸和钢筋位移,梯格筋端部刷防锈漆,见下图。

3 柱子钢筋绑扎时设置外置式箍筋框,以控制纵筋间距、保护层厚度、截面尺寸和钢筋位移等,见右图。

4 为保证柱子垂直度、表面平整度等指标,圆柱采用定型钢模板,、方柱均采用18mm厚木夹板。见右图。

5 后浇带、施工缝处分隔模板作开圆洞处理,以便水平钢筋贯穿,见下图。

6 为防治顶板、墙体阴角处漏浆,支设顶板模板时,在龙骨侧面靠墙处(或顶板侧模靠墙处)粘贴海绵条,见下图。

7 梁底模板留置清扫口,浇注砼前用鼓风机吹出残留在梁内的锯末、杂物,见下图。

楼板水电洞口采用预制整体定型模板预留中铁二局成渝铁路客运专线cysg-5标骨架护坡技术交底,严禁事后开凿,见下图。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