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施工组织文字说明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工程施工全过程各项活动的技术、经济和组织的综合性文件。本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主要围绕工程特点、施工目标、资源配置及管理措施展开,旨在确保工程安全、质量、进度和成本目标的全面实现。
本项目位于[具体位置],总建筑面积约[面积]平方米,包含[结构类型或功能分区]等建设内容。针对工程规模大、工期紧、技术复杂的特点,我们将采用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法与先进的管理手段,确保施工过程高效有序。在施工准备阶段,重点做好场地布置、材料采购和技术交底工作;在主体施工阶段,合理安排流水作业,优化资源配置,严格控制关键节点;在装饰装修及收尾阶段,注重细节处理,保证观感质量和使用功能。
安全管理方面,严格执行国家相关规范,建立完善的安全责任体系,落实日常巡查与隐患整改制度,杜绝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质量管理上,坚持“预防为主、过程控制”的原则,强化原材料检验和工序验收,确保工程质量达到优良标准。环境保护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扬尘、噪音和废水排放,最大限度降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通过科学规划与精细化管理,我们有信心按时保质完成本工程建设任务,为业主和社会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宁夏施工组织设计武汉市某新建轻轨施工组织设计
武汉市某大道上延线综合整治工程(含轨道交通**号线二期基础)第 **标段,线路从古田三路(含古田三路站)高架至古田一路(不含古田一路 站),里程范围WK2+170~WK4+645,线路长度2.475km;高架车站2座 分别为古田三路站WK2+210、古田二路站WK3+117。 线路沿某大道经古田二路至古田一路(不含古田一路站)。线路沿某 大道中央布设,除进入古田一路站前,线间距较大,采用钢结构门式墩 外,其余桥墩均为菱形墩,设在道路中央绿化带上。
第二节沿线工程地质、地震基本烈度、气象资料
本标段工程地貌上属于长江左岸I级阶地及汉江左岸I级阶地、II 级阶地,拟建工程沿线场地以道路为主,地形较为平坦。 主要地层有第四系全新统冲积黏土和粉质黏土、粉土、粉砂互层: 局部夹淤泥质粉质黏土。
沿线场地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5g,所属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武汉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向内地过渡地带, ,地处中纬度。属亚热带湿 润性季风气候,具有四季分明的特征。年平均降水量为1248.5mm, 73.7%集中于3~8月。 武汉地区长江最高洪水位为29.73m(吴淞高程),最低枯水位 8.87m,水位升降幅度20.86m,长江、汉江与其两岸地下承压 1 水有较密切的水力联系。 第四节主要工程量 一T
第三章安全、质量、工期和文明施工目标
本标段安全目标为安全合格,杜绝因工亡人事故,避免重伤,因工年 受伤率控制在0.5%。以下;确保人员、设备的安全。 第二节质量目标 本标段质量目标为质量合格,确保本合同段工程质量全部达到合格 标准,并配合全线创优。 ? 5NOTNHZ 第三节工期目标 一、开工日期 2005年12月8日。 二、峻工日期 2006年12月18日,工期总日历天数375天,比业主要求的峻工日 期2006年12月28日(工期总日历天数385天)提前10天。 R 第四节文明施工目标 本合同段文明施工目标为文明施工合格,争取创武汉市文明工地。 Z 第四章 1 施工部署 E 第一节施工总体思路 在本合同段施工过程中,以高起步、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 的“四高”为总体目标,精心组织,精细正规,精益求精铸精品。 “、两个“确保” 一是确保安全和质量,二是确保工期目标。 、达到“三高”
高标准控制施工全过程(用检测控制工序,让工序控制过程,让过 程控制整体);高效率建设本合同段工程;高水平建成本合同段工程(一 次达标,一次成优)。 三、坚持“四先” 在实施中,用先进的设备和科学的配置来满足设计规范和业主、监 理工程师要求;用先进的技术与工艺来保证质量要求;用先进的组织管 理方法,结合本合同段工程特点,统筹考虑,科学安排; 1 用先进的思想 观念来统一全体参建职工的认识,不凭老经验、老方法办事,把创优目 标全面贯彻到施工的每一个环节。 四、狠抓重点、难点工程 对施工中的重点、难点工程,始终放在突出位置狠抓不放,根据我 单位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提前预研,优化方 案,择优选用,发挥我公司在桥梁施工方面的强劲优势,创出一流水平, 五、优化施工方案 根据本合同段工程特点,对桥梁墩身、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简 支箱梁等项目先做多种方案的综合比选,确保方案的可靠、合理和科学 性。 六、全过程监测、信息化施工 对各道工序进行全过程的跟踪监测,并及时反馈施工全过程的各类 1 信息,以使更好地指导施工。 第二节施工组织管理机构 一、施工组织管理机构 为安全、优质、按期完成本合同段的施工任务,本着精干、高效的 原则,我公司计划抽调理论和实践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 的技术、管理、行政人员及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施工队伍完成本合同段
的施工任务。按项目法组建本合同段工程管理机构,实行项目经理部一 级管理,全面负责本合同段工程的施工组织管理工作。 项目经理部下设六科一室(工程技术科、安全技术科、质量监察科、 计划统计科、财务科、设备物资科、综合办公室,工程技术科下设工程 测试室和测量班),分别负责本合同段工程项目的施工技术、安全、质量 计划、财务、物资设备保障、材料试验与检验、行政管理等工作,全面 保证本合同段工程建设任务的优质、高效完成。 、管理职责
项目经理部代表我公司负责对本合同段工程实施组织、指导、协调 与监控,对业主负全责。项目经理在项目工程的实施、完成与缺陷修复 等方面以我公司名义执行一切与此有关的事务。
1、项目经理是本合同段工程安全保证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建立健全 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建立和实施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各项安全活动的 正常开展。 2 2、项目经理是本合同段工程质量保证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开展 质量体系活动,确立本项目质量目标,组织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贯彻执行国家方针、政策、法规,坚持全面质量管理,推进各项质量活 动正常开展,确保产品质量稳定提高,满足业主要求,争创名牌工程。 组织向业主提供质量依据,处理监理工程师、业主提出的有关质量方面 的要求。负责对工程项目进行资源配置,保证质量体系在本合同段工程 上的有效运行及对人、财、物等资源的需要。
二)、各施工队劳动力计划
2、车站施工队劳动力计划
车站施工队逐月劳动力上场计划表
3、综合机械队劳动力计划
3、综合机械队劳动力计划
综合机械队逐月劳动力上场计划表
开工日期:2005年12月8日。 峻工日期:2006年12月18日,工期总日历天数375天,比业主要 求的峻工日期2006年12月28日(工期总日历天数385天)提前10天 二、具体施工进度计划 本标段工程计划分三阶段完成。 (一)、施工准备阶段 主要完成生产及生活用水、电、房屋等临时设施及施工道路建设 交接桩、复测及恢复定线、桩位的施工放样,复核技术资料,技术交底,
(二)、正式工程施工阶段 主要完成本标段所有桥梁、桥面附属工程、车站工程施工及场地恢 复工作。 其中桥梁施工计划于2005年12月8日开始,至2006年11月18日 完成,日历天数为344天。 桥梁施工主要按里程划分施工区段,布置施工队伍,重点桥梁重点 安排。共分两个施工区间(实际区间划分至梁体单元):WK2+170~WK3+300 为第一施工区间,线路长度为1.130km,WK3+300~WK4+645为第二施工 区间,线路长度为1.345km。 桥面附属工程计划于2006年10月1日开始,至2006年11月30日 完成,日历天数为61天。 车站施工分古田二路站,古田三路站两个区间.计划于2005年12月 8日开始,至2006年11月20日完成,日历天数为346天。 场地恢复工作计划于2006年12月1日开始,至2006年12月8日结 束,日历天数为8天。
第五章设备人员材料安排情况
地铁工程机电设备系统重点施工工艺,55页ppt可下载 .pptx主要施工机械进场计划表
五、 、主要设备配置
施工机械表)。 第二节拟投入的主要仪器设备
第五节 主要材料的进场计
主要材料逐月供应计划
东岳花园配电房供货及安装施工组织设计第六章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
1、本合同段工程在雨李施工时,按照李节施工方案的要求做好雨李 物资的准备工作,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2、落实机械设备的进场时间和合同条款。 3、按照材料计划及时组织模板、支撑、脚手架等周转材料、工具的 进场。 4、落实现场钢筋加工能力和钢材的供应情况,确保钢筋加工机械和 材料能满足工期要求。 5、提前进行各种材料的选材、厂家选定工作。 (五)、技术准备 会审设计图纸:进行测量桩交接,并布置施工阶段的测量控制网 单个桩位的施工测量定位;对施工队进行工前技术交底和培训;组织职 工学习有关技术文件并进行安全教育,确保施工安全;对原材料进行各 项试验;选定施工的各项配合比。收集施工技术资料:组织有关部门对 开工前的工程技术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分类、成册,做到资料齐全, 准备充分。 1、技术文件的完整性:核对项目说明书、工程数量、设备及主要材 料规格数量是否与设计图纸相符,设计图纸是否齐全。 2、设计文件的组成和内容是否符合规定。 1 3、核对设计图是否与工程合同规定相符,与施工现场一致。认真看 图领会设计意图,做好图纸预审和会审,明确各部位尺寸,做法和质量 要求。 4、编制单位工程创优计划。 5、编制试验计划及见证取样计划,根据图纸要求,对砼配合比提前 进行试配和选定。 6、复核坐标桩,引测水准点。
转钻机。 ·MMM 1.旋挖钻机施工方法: (1)、钻机就位 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前破除地面沥青砼、路面基础之后,用探测仪 椎确标定地下管线设施位置,在确认对施工无影响后,将场地用推土机、 压路机整平、碾压,使机械能顺利进场就位,并使钻机在施工中保持稳 K大 定。 采用全站仪测定桩孔位置,并理设孔位护桩,采用“十”字定位 随时校核桩位坐标。 (2)、泥浆与护壁 在施工现场2~3个墩之间开挖一个泥浆池,容积50m²,并考虑相邻 桩基能最大限度地共用泥浆池,减少泥浆池与沉淀池的布置数量。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