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S 120-1-2018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JTS 120-1-2018 跨越和穿越航道工程航道通航条件影响评价报告编制规定演变分析小结应提出河床、海床及航道稳定性的结论意见,
3.3.1工程河段、海域通航环境应包括与通航有关的 节内容
3.3.2与通航有关的设施应包括下列
(1)已建、在建、规划的桥梁、隧道、水下管线、架空管线等跨越、穿越航道建筑物情况 及与通航有关的技术参数; (2)已建、在建、规划的水利纽等拦河建筑物情况及与通航有关的技术参数、通航 建筑物参数; 3)已建、在建、规划的码头、船台滑道、取排水口等临河临湖临海建筑物情况及与通 航有关的技术参数;
DL/T 845.1-2019 电阻测量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第1部分:电子式绝缘电阻表3.3通航条件应包括下列内容
(!)航道尺度、航道布置、航标配布情况、航道整治建筑物等: (2)水流条件; (3)碍航礁石、沉船、沉物等水下碍航物情况; (4)船舶航路及附近特殊区域设置、航行规定等: (5)船舶流量、航行轨迹、船型组成及时空分布特征: .3.4通航安全状况应包括助导航设施、应急设施、通信与防污染设备等安全设施配备 请况,航道维护与通航安全管理机构、工程水域水上交通组织与安全管理规定,水上交 惠故统计及时穴分东特征事故原因分析垒
(1)航道尺度、航道布置、航标配布情况、航道整治建筑物等; 2)水流条件; (3)碍航礁石、沉船、沉物等水下碍航物情况; (4)船舶航路及附近特殊区域设置、航行规定等; 5船舶流量航行轨迹,船型组成及时空分布特征
状与规划应包括航道现状与规划、港口现状与规划、其他相关规划等 道现状与规划应包括下列内容: 道现状,包括现状技术等级和航道维护尺度等: 道规划包括航道发展规划技术等级等
3.4.2航道现状与规划应包括下列内容
3.4.3港口现状与规划应包括
(1)港口、锚地等现状; (2)近期吞吐量完成情况; (3)运量预测; (4)船型、船队规划; (5)港口、锚地规划
3.4.4其他相关规划应包括与工程有关的通道规划、交通路网规划、城市规划、流域综合 规划、河道整治规划等
跨越和穿越航道工程航道通航条件影响评价报告编制规定(JTS120一12018
3. 5第5章工程选址符合性论
3.5.1工程选址符合性论证应包括工程选址规定和要求、工程选址比选情况、工程选址 符合性评价、工程选址结论等4节内容: 3.5.2工程选址规定和要求应针对工程类别和通航环境列出相关技术标准、管理规定的 且体要求
3.5.4.1选址符合性评价应包含设计提出的两个及以上选址方案;选址方案唯一时, 必须说明理由,
进行评价,并应满足下列要求: (1)评价工程选址方案与相关规划的符合性; (2)分析河道、海域条件,评价工程选址与技术标准中关于河道、海域条件相关规定 的符合性; (3)分析工程河段、海域航道条件,评价工程选址与技术标准中关于航道条件相关规 定的符合性; (4)评价工程选址方案与相邻涉水设施的安全间距的符合性; (5)评价工程选址方案与船舶航行、停泊、作业安全等方面的适应性; (6)开展专题研究的,结合专题研究成果进行评价
3.6第6章工程通航尺度及技术要求论证
3.6.1工程通航尺度及技术要求论证应包括代表船型、相关行业的通航要求、设计通航 水位、通航尺度论证、布置方案评价、工程通航尺度及技术要求论证结论等6节内容: 3.6.2跨越航道工程代表船型应从现状和规划船型及其他发展要素论证确定代表船型
3.6.2跨越航道工程代表船型应从现状和规划船型及其他发展要素论证确定代表船型
应列出代表船型及其主要尺度,主要尺度应包括总长、型宽、设计吃水和空载水线以上至 最高固定点高度等;穿越航道工程代表船型应从现状和规划的最大吨位船舶、船队及其他 发展要素论证确定代表船型,应列出代表船型主尺度及锚的配置情况等
3.6.5通航尺度论证应按跨越航道工程和穿越航道工程的特点进行论证,并应符合下
开应满足下列要求: 1)通航净空高度根据航道发展规划技术等级、相关技术标准,结合工程河段或海域 航道、港口规划与其他相关规划综合论证; (2)通航净空宽度根据相关技术标准提出单向通航孔最小通航净空宽度和双向通航 孔最小通航净空宽度,并列出计算方法、计算成果;通航净空宽度论证综合考虑横向流速 加宽、弯道加宽、航槽摆动、船舶航迹线覆盖宽度、多线通航需求、通航安全要求等因素,论 正提出通航净空宽度要求; (3)浮桥开启的通航宽度根据代表船型、航道通航需求及现状实际情况综合论证 提出
,结合工程地质条件、航道技术等级、代表船型、船舶应急抛锚贯人
3.6.5.3通航尺度论证应对军事、船舶工业、渔业、石化、电力等部门和行业对通航
.6.6跨越航道工程应开展通航孔及墩柱布置方案评价,穿越航道工程应开展理置方案 评价,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牛,评价不同跨度方案、通航孔墩柱位置、墩柱承台设置等与通航净空尺度计算值、河床或 每床变化、航道调整、船舶航迹线、通航水域的覆盖程度、航道通过能力等方面的适应性 近桥梁超过两座时,还应评价桥群通航孔与航道布置、船舶航行等的适应性,浮桥工程 立评价通航口与航道布置,航槽变化,船舶航路等的适应性
3.6.7工程通航尺度及技术要求论证结论应提出工程通航尺度和技术要求的结论性 意见,
3.7.1工程对航道条件的影响评价应包括工程对水流条件的影响,工程对河床、海床演 变的影响,工程对航道布置及助航标志配布的影响,工程对航道整治工程的影响,航道条 牛影响评价小结等5节内容: 3.7.2工程对水流条件的影响应分析评价工程对流速、流向、水位等的影响,开展模型 试验专题研究的,应结合专题研究成果进行评价, 3.7.3工程对河床、海床演变的影响应分析评价工程对河床、海床演变的影响,开展模 型试验专题研究的,应结合专题研究成果进行评价: 3.7.4工程对航道布置及助航标志配布的影响应根据跨越穿越航道工程的不同情况,分
跨越和穿越航道工程航道通航条件影响评价报告编制规定(JTS120一12018
3.7.5工程对航道整治工程的影响应分析评价工程对工程河段或海域已建、在建和规划 的航道整治工程的影响, 3.7.6航道条件影响评价小结应提出航道条件影响的结论性意见
第8章工程对通航安全的影口
3.8.1工程对通航安全的影响评价应包括工程对船舶通航的影响、工程对通航安全设施 的影响、通航安全影响评价小结等3节内容: 3.8.2工程对船舶通航的影响应分析评价工程对航道通过能力、船舶航路设置、交通流 组织、通航秩序等的影响,识别和分析船舶航行安全的风险源,开展通航安全模拟试验 的,应结合试验成果进行评价: 3.8.3工程对通航安全设施的影响应包括对船舶交通管理系统(VTS)、船舶自动识别系 统(AIS)、闭路电视监控系统(CCTV)、甚高频通信系统(VHF)等安全监管设施的影响 八坛
3.9第9章航道与通航安全保障措施
3.9.1航道与通航安全保障措施应包括工程方案调整意见、航道保障措施、通航安全及 应急保障措施、防撞安全保障措施、安全管理措施等5节内容: 3.9.2工程方案调整意见应根据工程布置方案对航道条件、通航安全的影响提出工程方 案优化调整的具体意见: 3.9.3航道保障措施应根据工程建成后航道条件的变化情况提出航道调整意见,提出需
况,对跨越航道工程提出涉水墩柱防撞的船舶吨级标准,对穿越航道工程提出防冲刷和防 船舶抛锚影响的措施等:
3.10 第 10 章结论与建议
结论与建议应包括结论、建议等两节内容 结论应对报告研究分析情况进行总结,并应包括下列内容: 河床海床演变。
3.10.2结论应对报告研究分析情况进行总结,并应包括下列内
3.10.2结论应对报告研究分析情况进行总结,并应包括下
(3)代表船型,设计通航水位,通航尺度; (4)工程布置方案评价结论; (5)航道条件影响评价结论; (6)通航安全影响评价结论; (7)墩柱防撞要求或应急抛锚防护要求 (8)工程方案的总体评价结论与调整意见 9航道与通航安全保障措施
(3)代表船型,设计通航水位,通航尺度; (4)工程布置方案评价结论; (5)航道条件影响评价结论; (6)通航安全影响评价结论; (7)墩柱防撞要求或应急抛锚防护要求; (8)工程方案的总体评价结论与调整意见: 9)航道与通航安全保障措施: 3.10.3建议应根据分析论证与评价情况,对工程建设方案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与相关单 位的协调、需要深化开展的工作等提出建议
跨越和穿越航道工程航道通航条件影响评价报告编制规定(JTS120一12018
.0.1跨越和穿越航道工程航道通航条件影响评价报告所附的图 牛影响评价要求,
4.0.2图纸应包括下列内容:
(1)工程地理位置示意图: (2)河势图、海域现状图; (3)通航环境示意图; (4)港口、岸线利用规划图: (5)航道图或河床、海床地形图; (6)工程方案平面布置图; (7)工程方案立面布置图: (8)工程河段、海域多年代表性年份河床或海床演变分析比较图: (9)工程河段、海域多年代表性年份航道变迁图: (10)大比例尺局部地形实测图: (I1)流速、流向实测图; (12)实测船舶航迹线图或AIS航迹图; (13)工程河段或海域航道整治工程方案布置图 14其他图纸
4.0.3图纸应符合下列规定
4.0.3.1通航环境示意图应包含工程平面、主要墩柱位置和工程附近的航道、港口、锚 地航路、航线、碍航物、与航道有关的工程、助导航设施等
布图,并应满足评价要求,图纸比例应根据河道或海域的具体情况、航道等级确定,对内 可跨越穿越航道工程宜为1/500~1/10000,对海上跨越穿越航道工程宜为1/2000 /20000,测图范围:内河I级~V级航道,工程轴线两侧均应大于代表船队长度与代表 船队下行5min航程之和:内河V级和纽级航道,工程轴线两侧均应大于代表船队长度与 代表船队下行3min航程之和;沿海航道,工程轴线两侧均应大于代表船型长度与代表船 型5min航程之和,
关设施等,内河跨越穿越航道工程图纸比例宜为1/500~1/5000,海上跨越穿越航道工程 图纸比例宜为1/2000~1/20000
度等: 4.0.3.6内河跨越穿越航道工程的流速流向实测图、实测船舶航迹线图、AIS航迹图 应包括不同水位期的测图;沿海跨越穿越航道工程的流速流向实测图应包括工程海域大 潮、小潮的涨落潮测图;测图范围和测次应满足通航水流条件和航路布置分析要求: 4.0.4实测图纸应由具有相应专业资质单位按照相关技术标准测量完成,并标明测图单 位、时间及测时水位潮位
位、时间及测时水位、潮位,
跨越和穿越航道工程航道通航条件影响评价报告编制规定(JTS120一12018
5.0.1建设单位应按照第2.0.4条的规定开展河床、海床演变分析,模型试验,通航安全 模拟试验,应急抛锚贯入深度等专题研究,专题研究应以实测资料为基础: 5.0.2河床、海床演变分析应符合第3.2.3条的规定, 5.0.3水流、泥沙模型试验可采用物理模型、数学模型试验,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内 问航道与港口水流泥沙模拟技术规程》(JTI/T232)、《海岸与河口潮流泥莎模拟技术规 程》(JTI/T231)等的有关规定,并编写专题研究报告: 5.0.4通航安全模拟试验可采用船舶操纵仿真模拟、船舶航行数值模拟试验,研究应包 括不同工况条件下,船舶通过工程水域的航行操作方法及过程、航行状态、航迹带宽度、失 控漂移轨迹及对柱的撞击风险等内容,并编写专题研究报告: 5.0.5应急抛锚贯入深度研究可采用数值模拟计算、物理模型试验、实船试验,研究不同 工况船舶应急抛锚贯入深度、船舶拖锚啮土深度等内容,并编写专题研究报告: 5.0.6在通航控制水域、弯道、分汇流口、滩险河段、船舶交会水域、礁浅水域等航道条 件、通航环境复杂的河段、海域,应根据需要开展实船试验、通航环境研究、墩柱防撞标 研究等其他必要的专题研究,并编写专题研究报告, 5.0.7专题研究成果应满足航道通航条件影响评价的需要,应通过专家评审验收,评审 验收音风应作头附件
附录A航道通航条件影响评价报告文本格式
A.1.1航道通航条件影响评价报告文本格式应符合下列规定: A.1.1.1宜每篇单独成册,每册设封面和目录, A.1.1.2第一篇为评价报告,用纸规格应为A4,宜双面打印;第二篇为图纸,装订规 格应为A3或A4;第三篇为专题研究成果摘录,用纸规格应为A4,宜双面打印, A.1.1.3第一篇应设页眉页脚,页眉左侧为报告名称,右侧为章名称,页脚左侧为编 制单位,右侧为页码;页码格式为共××页第××页, A.1.2航道通航条件影响评价报告每篇应加盖编制单位印章
跨越和穿越航道工程航道通航条件影响评价报告编制规定(JTS120一12018
A.2.1.4自录应位于靠贞3之后,列出评价报告的章、节的序号标题及其码,有
附件时,应列附件的全称,
付件时,应列附件的全称
1.2.2附件应包括下列内容: (1)项目的规划或其他建设依据; 2)征求意见情况的材料: (3)涉及规划调整、拆迁等措施的承诺函、协议; (4)其他必要的附件:
A.2.2附件应包括下列内容
2.3图纸的文本格式应符合下列
A.2.3图纸目录格式
附录 A航道通航条件影响评价报告文本格式
2.3.3 实测图纸应标注比例、测图单位、测量日期和测时水位、潮位
测图纸应标注比例、测图单位、测量日期和测时水位、潮位等: 究成果摘录的文本格式应符合第A1节的要求,不同专题间应采用
1.2.4专题研究成果摘录的文本格式应符合第A.节的要求,不同 纸隔开。
跨越和穿越航道工程航道通航条件影响评价报告编制规定(JTS120一12018
评价报告的章节应按下列目录统
1.1任务由来 1.2 工程概况 1.3 报告编制依据 1.47 评价过程 1.53 主要评价结论 自然条件与河床、海床演变 2.1 自然条件 2.2 河床、海床演变 工程河段、海域通航环境 3.1 与通航有关的设施 3.2通航条件 3.3通航安全状况 现状与规划 4.1 航道现状与规划 4.2港口现状与规划 4.3其他相关规划 工程选址符合性论证 5.1 工程选址规定和要求 5.2 工程选址比选情况 5.3 工程选址符合性评价 工程选址结论 工程通航尺度及技术要求论证 6.1 代表船型 6.2 相关行业的通航要求 6.3 设计通航水位 6.4通航尺度论证 6.5布置方案评价
工程对通航安全的影响评价
8.1工程对船舶通航的影响 8.2工程对通航安全设施的影响 8.3通航安全影响评价小结
航道与通航安全保障措施
附录 B 评价报告目录
跨越和穿越航道工程航道通航条件影响评价报告编制规定(JTS120一12018
表 C.0.1报告内容简化表
附录 C 报告内容简化表
注""应按规定编写:"○"内容可简化编写
跨越和穿越航道工程航道通航条件影响评价报告编制规定(JTS120一12018
表D.0.1图纸设置表
注:“·"必有图纸“○"可选图纸.
附录 E评价报告重要参数表
越航道工程航道通航条件影响评价报告
表E.0.2穿越航道工程航道通航条件影响评价报告重要参数表格式
跨越和穿越航道工程航道通航条件影响评价报告编制规定(JTS120一12018
为便于在执行本规定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 “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 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1.《内河通航标准》(GB50139) 2.《运河通航标准》(JITS1802) 3.《海轮航道通航标准》(JTS1803) 4.《长江干线通航标准》(JTS180一4) 5.《内河航道与港口水流泥沙模拟技术规程》(JTJ/T232) 6.《海岸与河口潮流泥沙模拟技术规程》(JTJ/T231)
跨越和穿越航道工程航道通航条件影响评价报告编制规定(JTS120一12018
本规定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
主编单位: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 重庆西南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长江航道规划设计研究院 参编单位: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 武汉理工大学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 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 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 黑龙江省航务勘察设计院 中铁建港航局集团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长江重庆航运工程勘察设计院 主要起草人:朱汝明(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 李青云(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 张绪进(重庆西南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吴澎(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彭松柏(长江航道规划设计研究院) (以下按姓氏笔画为序) 王辉(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 王义安(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科学研究院) 邓年生中铁建港航局集团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邓乾焕(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 田林(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 母德伟(重庆西南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刘垒(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 许乐华(长江航道规划设计研究院) 刘明俊(武汉理工大学)
汤建宏(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刘常春(黑龙江省航务勘察设计院) 何进朝(重庆西南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李顺超(四川省交通运输厅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 张建宝(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 胡小庆(长江重庆航运工程勘察设计院) 詹剑英(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 裴金林(长江航道规划设计研究院) 主要审查人:解曼莹 (以下按姓氏笔画为序) 于徽、王仙美、宁武、刘书伦、孙国强、李矩海、陈妙福、 张清明邹德华戴冉 总校人员:刘国辉、张建宝、吴敦龙、檀会春、董方、李青云、张绪进、 彭松柏、王辉、詹剑英、何进朝、裴金林、刘明俊、刘垒 管理组人员:朱汝明(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 李青云(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 王辉(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 母德伟(重庆西南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何进朝(重庆西南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跨越和穿越航道工程航道通航条件
JTS 12012018
3.6第6章工程通航尺度及技术要求论证
3.6第6章工程通航尺度及技术要求论让 3.9第9章航道与通航安全保障措施
3.9第9章航道与通航安全保障措施
(33) (34) (34) (34)
道尺度、通航建筑物有效尺度、通航净空尺度、埋设深度)、通航水位、航道稳定性、航道通 过能力、航道设施,以及航行水流条件、航道通视条件、气象条件等影响船舶安全航行的相 关要素,
关规定,同时考虑到航道通航条件影响评价报告编制工作专业性较强,因此本条进行了相 应规定
GB/T 38329.2-2021 港口船岸连接 第2部分:高压和低压岸电连接系统 监测和控制的数据传输跨越和穿越航道工程航道通航条件影响评价报告编制规定(JTS120一12018
3.6.2代表船型包括代表性单船和代表性船队
.6.2代表船型包括代表性单船和代表性船队
3.6第6章工程通航尺度及技术要求论证
3.9.3桥梁、隧道、天燃气管道等工程建成后,根据《石油天燃气管道保护法》《公路安全 保护条例》、《铁路安全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将自然形成一定范围保护范围,禁正 或限制今后航道整治工程的实施,因此需要依据《内河通航标准》(GB50139)第5.1.2条 的规定,研究提出需要提前或同步实施的工程措施, 3.9.6本条中的技术保障主要是指建设单位加强信息化建设、完善预警预控系统、同步 建设通航安全保障设施等方面的措施;制度保障主要是指建设单位完善公司管理制度、提
3.9.6本条中的技术保障主要是指建设单位加强信息化建设、完善预警预控系
GB/T 28577-2021 冷链物流分类与基本要求3.9.6本条中的技术保障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