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T 738-2009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JT/T 738-2009 基桩静载试验 自平衡法Ep—桩身弹性模量,单位为千帕(kPa); Ap—桩身截面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 u—桩身周长,单位为米(m)。
自平衡试桩法是接近于 。把一种特制的加载装 置一一荷载箱,预先放置在身指定位 泵在地面(平台)向荷载箱充油加载,荷载 部桩侧极限摩阻力及自重与下部桩 测极限摩阻力及极限桩端阻力相 其测试原理见图1
GB/T 13871.1-2022 密封元件为弹性体材料的旋转轴唇形密封圈 第1部分:尺寸和公差.pdf图1基桩自平衡法静载试验示意图
工程总桩数在50根以内时不宜少于2根,其他条件下不宜少于3根
试桩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宜选择在有代表性地质的地方,并尽量靠近钻 力触探孔,其间距不宜大于5m。
4.3.1为设计提供依据的试桩,应加载至破坏。最大双向加载值可取按地质报告计算的单 载力的1.2~1.5倍。
若在工程桩上进行试验,试验完后应
检测机构、人员及检测程序和要求应符合附录A
荷载箱的生产和标定应遵守以下规定: a)组成荷载箱的千斤顶应经法定检测单位标定。荷载箱出厂前应试压,试压值不得小于额定加 载值,且应维持2h以上。 b)荷载箱额定加载值对应的油压值不宜大于45MPa,最大单向加载值对应的油压值不宜大 于55MPa。
c)荷载箱在工厂试压和现场试验应采用同一型号的油压表。 d)荷载采用联于荷载箱的油压表测定油压,根据荷载箱率定曲线换算荷载。 e)油压表应经法定计量部门标定,且在规定的有效期内使用。
5.1.2.2每根试桩应布置两组(每组两个,对称布置)位移传感器,分别用于测定荷载箱处的向上、向 下位移。桩径较大时应增加传感器数量。 5.1.2.3每根试桩桩顶应布置一组位移传感器,用来测定桩顶位移。 5.1.2.4固定和支承位移传感器的夹具和基准梁在构造上应确保不受气温、振动及其他外界因素的 影响,以防止发生竖向变位。 5.1.2.5位移传感器应经法定计量部门标定,且在规定的有效期内使用。 5.1.3钢筋计
6.1:3.3钢弦式钢筋
5.1.4数据采集系统
数据采集系统包含数据采集仪、计算机、稳压电源、不间断电源
5.2.1荷载箱的埋设位置
5.2.1.1极限桩端阻力小于桩侧极限摩阻力时,荷载箱置于平衡点处,使上、下段桩的极限承载力基 本相等,以维持加载。 5.2.1.2极限桩端阻力大于桩侧极限摩阻力时,荷载箱置于桩端,根据桩的长径比、地质情况采取以 下措施: a) 顶提供一定量的配重。 b) 用小直径桩模拟,先测出极限桩端承载力,再根据实际尺寸换算总的桩端阻力值。 5.2.1.3试桩为抗拔桩时,荷载箱直接置于桩端。 5.2.1.4有特殊需要时,可采用双荷载箱或多荷载箱,以分别测试桩的极限桩端阻力和各段桩的极限
.2.1.1极限桩端阻力小于桩侧极限摩阻力时,荷载箱置于平衡点处,使上、下段桩的极限承载 本相等,以维持加载。 .2.1.2极限桩端阻力大于桩侧极限摩阻力时,荷载箱置于桩端,根据桩的长径比、地质情况采 下措施:
b)用小直径桩模拟,先测出极限桩端承载力,再根据实际尺寸换算总的桩端阻力值。 .2.1.3试桩为抗拔桩时,荷载箱直接置于桩端。 .2.1.4有特殊需要时,可采用双荷载箱或多荷载箱,以分别测试桩的极限桩端阻力和各段桩的 则摩阻力。荷载箱的埋设位置则根据特殊需要确定
5.2.2荷载箱的连换
可桩身抽线来用不应于5。 5.2.2.2对于灌注桩,荷载箱的上下板分别与上下钢筋笼的钢筋焊接。钢筋笼之间设置喇叭筋,喇叭 筋的一端与主筋焊接,一端焊在环形荷载箱板内圆边缘处,其数量和直径同主筋。喇叭筋与荷载箱的夹 角应大于60°。
5.2.3位移杆与护套管
5.2.3.1位移杆把荷载箱处的位移传递到地面(平台),应具有一定的刚度。桩长小于或等于40m,可 用直径25mm~30mm的钢管作为位移杆;桩长大于40m,则宜用位移钢丝代替位移杆。 5.2.3.2保护位移杆的护套管,应与荷载箱顶盖焊接,焊缝应满足强度要求,并确保护套管不渗漏水 泥浆。 他形式的位移传递系统
5.2.4基准桩和基准梁
5.2.4.1基准桩与试桩之间的中心距离应大于或等于3倍试桩直径或不小于4.0m;基准桩应 分的稳定性,打入地面或河(海)床面以下足够的深度,陆上一般不小于1m。 5.2.4.2基准桩和基准梁都应有一定的刚度。基准梁的截面高度不应小于其跨度的1/40,基 线刚度不应小于基准梁线刚度的3倍
线刚度不应小于基准梁线刚度的3倍。 5.2.4.3基准梁的一端应固定在基准桩上,另一端应简支在基准桩上(能沿其轴线方向自由移动)
5.2.4.3基准梁的一端应固定在基准桩上,另一端应简支在基准桩上(能沿其轴线方向自由移动)。
5.3.1.1加载应分级进行。每级加载量为估最大加载量的1/10~1/15。当桩端为巨粒土、粗粒土 或坚硬黏质土时,第一级可按两倍分级荷载川载 5.3.1.2卸载也应分级进行。每级卸载量为2~3个加载级的荷载值。 5.3.1.3加卸载应均匀连续,每级荷载在维持过程中的变化幅度不得超过分级荷载的10%。
5.3.2位移观测和稳定标准
5.3.2.1位移观测
长用慢速维持荷载法。每级加(卸)载后第1h内应在第5min、10min、15min、30min、45min、60min测 多,以后每隔30min测读一次,达到相对稳定后方可加(卸)下一级荷载。卸载到零后应至少观测 读时间间隔同加载
5.3.2.2稳定标准
每级加(卸)载的向上、向下位移量在下列时间内均不大于0.1mm: a)桩端为巨粒土、粗粒土或坚硬黏质土,最后30min。 b)桩端为半坚硬黏质土或细粒土,最后1h。
5.3.3终止加载条件及极限加载值
将实测的原始数据编制成表,格式见表1和表2。一般由数据采集软件根据采集的检测数 编制。
表1单桩竖向静载试验记录表
表2单桩坚向静载试验结果汇总表
6.1.3等效转换曲线
6.1.4桩身轴力图和各岩士层摩阻力图
6.1.4桩身轴力图和各岩层摩阻力图
当进行分层摩阻力测试时,还应绘制各级荷载下桩身轴力变化曲线及各岩土层相应的侧摩阻大 6.2承载力确定 6.2.1试桩的极限承载力
根据试桩的加载极限值,可按下式确定试桩i的极限承载力 a)抗压
式中:P.——试桩i的单桩极限承载力,单位为千牛(kN);
W—试桩i荷载箱上部桩自重,单位为千牛(kN),若荷载箱处于透水层,取浮自重; Y—试桩i的修正系数,根据荷载箱上部土的类型确定:黏性土、粉土%=0.8,砂土=0.7,岩 1,若上部有不同类型的土层,取加权平均值,
6.2.2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应根据试桩位置、实际地质条件、施工情况等综合确定。当各试 基本相同时,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可按下列步骤与方法确定: a)计算试桩极限承载力平均值。
b)计算试桩i的极限承载力与平均值之比。
下标i根据Q.值由小到大的顺序确定 c)计算α的标准差S.。
d)确定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Pk。 当S,≤0.15时,Pk=Pm; 当S.>0. 15时,Pm=入Pm
式桩数n=2时.入按表3
表3折减系数入(n=2)
b)试数n=3时,入按表4确定
b)试数n=3时,入按表4确定
表4折减系数入(n=3)
c)试桩数n≥4时,按下式计算
A+A+A?+A,+A^*=0
6.2.4单竖向极限承载力容许值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检测机构、人员及检测程序和要求
检测机构应具有基桩静载试验的资质,并通过省级及以上计量行政主管部门的计量认证。 A.1.2人员 从事基桩静载试验自平衡法的检测人员,除具有一般基桩检测上岗证外,还应经过基桩静载试验自 平衡法的培训.且考核合格。
A.2.1检测方案应包含以下内容
a)工程概况,地质条件(各岩土层与桩基有关的参数、各试桩位置的地质剖面图或柱状图),试验 目的、要求及依据。 每桩荷载箱的个数(一般一个,有特殊要求时可两个或多个)、位置和最大加载值。 c) 试桩的施工要求和需施工单位配合的机械、人工等。 d) 安全措施和质保体系。 e) 试验周期和进度。 .2.2 检测开始时间应同时符合下列规定: a) 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上或按该强度算得的桩身承载力大于单向最大加载值的 5倍。 b) 检测前土体的休止时间达到:砂土7d.粉土10d.非饱和黏土15d.饱和黏士25d
B.2.1 桩为弹性体
a)自平衡法曲线:b)等效转换曲线
B.2.1为弹性体。 B.2.2等效的试桩分为上、下段桩,分界截面即为自平衡桩的平衡点a截面。 B.2.3自平衡法的下段桩与等效受压桩下段的位移相等,即s.=S1。 B.2.4自平衡法中,桩端的承载力一位移量关系及不同深度的桩侧摩阻力一变位量关系与传统试验 法是相同的。 B.2.5桩上段的桩身压缩量As为荷载箱下段荷载及上段荷载引起的上段桩的弹性压缩变形之 和即:
式中:△s一一受压桩上段在荷载箱下段力作用下产生的弹性压缩变形量; As2一一受压桩上段在荷载箱上段力作用下产生的弹性压缩变形量。 B.2.6计算上段桩弹性压缩变形量As2时,侧摩阻力使用平均值9m。 B.2.7可由单元上下两面的轴向力和平均断面刚度来求各单元应变。 3.3桩身无轴力实测值 B.3.1根据假定B.2.5和B.2.6
B.3桩身无轴力实测值
As = As, + As,
居假定B.2.3GB/T 41455-2022 地下管线要素数据字典,与等效桩顶荷载P对应的顶位移
式中:3荷载箱向下位移,可直接测定。
B.4桩身轴向力实测值
B.4.1根据假定B.2.7,将荷载箱以上部分分割成n个单元,任意一单元i的桩轴向力Q(i)和变 s(i)可用下式表示(示意图见图B.2):
Q(i)=Q+Zr(m)/U(m)+U(m+1)/h(m)/2 Q(m) +Q(m+1) Q(i)+Q(i+1)
B.4.2单元(图B.3)的中点变位量s.(i)可用下式表示:
图B.3转换单元示意图
河南2019版造价文件汇编Q(+3Q(i+1) h(i)
2 h(i) h(m) +T(i)[U(i) +U(i+1)]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