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0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1.7M
标准类别:交通标准
资源ID:210749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0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9.4.1结构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中,应考虑各种作用组合, 由于基坑支护结构是房屋地下结构施工过程中的一种围护结构, 结构使用期短。本条规定,基坑支护结构的基本组合的效应设计 值可采用简化计算原则,按下式确定:

Sa = YS(ZGik +ZQk)

式中:YF一 作用的综合分项系数: Gik一一第i个永久作用的标准值; Qik一一第i个可变作用的标准值。 作用的综合分项系数YF可取1.25,但对于轴向受力为主的 构件,YF应取1.35。 9.4.2支护结构的入土深度应满足基坑支护结构稳定性及变形 验算的要求,并结合地区工程经验综合确定。按当上述要求确定 了入土深度,但支护结构的底部位于软土或液化土层中时,支护 结构的人土深度应适当加天,支护结构的底部应进入下卧较好的 土层。

DL/T 5161.10-2018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 第10部分:66kV及以下架空线路施工质量验收9.4.4基坑工程在城市区域的环境保护问题目益突出。基

订的稳定性仅是必要案件,大多数情优下的主要控制茶件是受 形,从而使得基坑工程的设计从强度控制转向变形控制。 1基坑工程设计时,应根据基坑周边环境的保护要求来确 定基坑的变形控制指标。严格地讲,基坑工程的变形控制指标 (如围护结构的侧移及地表沉降)应根据基坑周边环境对附加变 形的承受能力及基坑开挖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来确定。由于问 题的复杂性,在很多情况下,确定基坑周围环境对附加变形的承 受能力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而要较准确地预测基坑开挖对周 边环境的影响程度也往往存在较大的难度,因此也就难以针对某 个具体工程提出非常合理的变形控制指标。此时根据大量已成功

欢迎加入一二级注册结构有问必答群:928320473

表25基坑变形设计控制指标

主:1H为基坑开挖深度,s为保护对象与基坑开挖边线的净距; 2位于轨道交通设施、优秀历史建筑、重要管线等环境保护对象周边的基坑 工程,应遵照政府有关文件和规定执行,

欢迎加入一二级注册结构有问必答群:928320473

图54围护墙后地表沉降预估曲线 0/8vm一坑外某点的沉降/最大沉降;d/H一坑外地表某点围护墙外侧

该,以确认分析结果的合理性。采用有限元法分析时应合理地考 分析方法、边界条件、土体本构模型的选择及计算参数、接触 面的设置、初始地应力场的模拟、基坑施工的全过程模拟等 因素。 关于建筑物的充许变形值,表26是根据国内外有关研究成 果给出的建筑物在自重作用下的差异沉降与建筑物损坏程度的关 系,可作为确定建筑物对基坑开挖引起的附加变形的承受能力的 参考。

表26各类建筑物在自重作用下的差异沉降与建筑物损坏程度的关系

欢迎加入一二级注册结构有问必答群:928320473

3基坑工程是支护结构施工、降水以及基坑开挖的系统工 程,其对环境的影响主要分如下三类:支护结构施工过程中产生 的挤士效应或土体损失引起的相邻地面隆起或沉降;长时间、大 福度降低地下水可能引起地面沉降,从而引起近建(构)筑物 及地下管线的变形及开裂;基坑开挖时产生的不平衡力、软黏士 发生端变和坑外水土流失而导致周围士体及围护墙向开挖区发生 侧向移动、地面沉降及坑底隆起,从而引起紧邻建(构)筑物及 地下管线的侧移、沉降或倾斜。因此除从设计方面采取有关环境 保护措施外,还应从支护结构施工、地下水控制及开挖三个方面 分别采取相关措施保护周围环境。必要时可对被保护的建(构) 筑物及管线采取土体加固、结构托换、架空管线等防范措施。

9.4.5支护结构计算的侧向弹性抗力法来源于单桩水

的侧向弹性地基梁法。用理论方法计算桩的变位和内力时,通常 采用文克尔假定的竖向弹性地基梁的计算方法。地基水平抗力系

欢迎加入一二级注册结构有问必答群:928320473

数的分布图式常用的有:常数法、“”法、“m”法、“c”法等。 不同分布图式的计算结果,往往相差很大。国内常采用“m” 法,假定地基水平抗力系数(K)随深度正比例增加,即Kx= m,之为计算点的深度:m称为地基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 按弹性地基梁法求解桩的弹性曲线微分方程式:即可求得桩身各 点的内力及变位值。基坑支护桩计算的侧向弹性抗力法,即相当 于桩受水平力作用计算的“㎡”法。 1地基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m值 m值不是一个定值,与现场地质条件,桩身材料与刚度 荷载水平与作用方式以及桩顶水平位移取值大小等因素有关。通 过理论分析可得,作用在桩顶的水平力与桩顶位移X的关系如 下式所示:

m值不是一个定值:与现场地质条件,桩身材料与刚用 荷载水平与作用方式以及桩顶水平位移取值大小等因素有关。 过理论分析可得,作用在桩顶的水平力与桩顶位移X的关系 下式所,

式中:H一作用在桩顶的水平力(kN); A一一弹性长桩按“m”法计算的无量纲系数; EI一一桩身的抗弯刚度; mbo °(1/m),其中bo为桩 α一 身计算宽度(m)。 无试验资料时,m值可从表27中选用

表27非岩石类土的比例系数m值表

欢迎加入一二级注册结构有问必答群:928320473

2基坑支护桩的侧向弹性地基抗力法,借助于单桩水平力 计算的“m”法,基坑支护桩内力分析的计算简图如图55所示

图55侧向弹性地基抗力法 1一支护桩

图55中,(a)为基坑支护桩,(b)为基坑支护桩上作用的 土压力分布图,在开挖深度范围内通常取主动土压力分布图式

欢迎加入一二级注册结构有问必答群:928320473

支护桩人土部分,为侧向受力的弹性地基梁(如c所示),地基 反力系数取“m”法图形,内力分析时,常按杆系有限元一结 购矩阵分析解法即可求得支护桩身的内力、变形解。 当采用密排桩支护时,土压力可作为平面同题计算。当桩间 距比较大时,形成分离式排桩墙。身变形产生的土抗力不仅仅 高限于桩自身宽度的范围内。从土抗力的角度考虑:桩身截面的 计算宽度和桩径之间有如表28所示的关系,

表28桩身截面计算宽度bo(m)

由于侧同弹性地基抗力法能较好地反映基坑开挖和回填过程 各种工况和复杂情况对支护结构受力的影响,是自前工程界最常 用的基坑设计计方法。 9.4.6基坑因土体的强度不足,地下水渗流作用而造成基坑失 稳,包括:支护结构倾覆失稳:基坑内外侧土体整体滑动失稳; 基坑底土因承载力不足而隆起:地层因地下水渗流作用引起流 上、管涌以及承压水突涌等导致基坑工程破坏。本条将基坑稳定 性归纳为:支护桩、墙的倾覆稳定;基坑底土隆起稳定;基坑边 坡整体稳定;坑底土渗流、突涌稳定四个方面,基坑设计时必须 满足上述四方面的验算要求。 1基坑稳定性验算,采用单一安全系数法,应满足下式 要求:

欢迎加入一二级注册结构有问必答群:928320473

项系数也可按地区经验确定 2基坑稳定性验算时,所选用的强度指标的类别,稳定验 算方法与安全系数取值之间必须配套。当按附录V进行各项稳 定验算时,土的抗剪强度指标的选用;应符合本规范第9.1.6条 的规定。 ? 3土坡及基坑内外土体的整体稳定性计算,可按平面问题 考虑,宜采用圆弧滑动面计算。有软土夹层和倾斜岩面等情况 时,尚需采用非圆弧滑动面计算。 对不同情况的土坡及基坑整体稳定性验算,最危险滑动面上 诸力对滑动中心所产生的滑动力矩与抗滑力矩应符合下式要求:

式中: Ms、Mr 分别为对于危险滑弧面上滑动力矩

MRLK MsLK ≤ Krl.

MRLk = Ka tan Pks 2 4

欢迎加入一二级注册结构有问必答群:928320473

中: MRLK 抗隆起力矩值(kN·m/m); MsI.K 隆起力矩值(kN·m/m); α 如图56所示(弧度); 围护墙底以上地基土各土层天然重度的加权平 均值(kN/m); D 围护墙在基坑开挖面以下的入土深度(m): D' 最下一道支撑距墙底的深度(m); Ka 主动土压力系数; Ck、Pk 滑裂面上地基土的黏聚力标准值(kPa)和内摩 擦角标准值(°)的加权平均值; ho 最下一道支撑距地面的深度(m); qk 坑外地面荷载标准值(kPa): KRL 抗降起安全系数。设计等级为甲级的基坑工程 取2.5;乙级的基坑工程取2.0;丙级的基坑工 程取 1. 7。

5桩、墙式支护结构的倾覆稳定性验算,对悬臂式支护 构,在附录V中采用作用在墙内外的土压力引起的力矩平衡 方法验算,抗倾覆稳定性安全系数应大于或等于1.30

欢迎加入一二级注册结构有问必答群:928320473

图56坑底抗降起计算简图

对于带支撑的桩、墙式支护体系,支护结构的抗倾覆稳定 生文称抗踢脚稳定性,踢脚破坏为作用与围护结构两侧的土压 力均达到极限状态,因而使得围护结构(特别是围护结构插人 抗底以下的部分)大量地向开挖区移动,导致基坑支护失效。 本条取最下道支撑或锚拉点以下的围护结构作为脱离体,将作 用于围护结构上的外力进行力矩平衡分析,从而求得抗倾覆分 项系数。需指出的是,抗倾覆力矩项中本应包括支护结构的桩 身抗力力矩:但由于其值相对而言要小得多,因此在本条的计 算公式中不考虑。

9.5.1常用的内支撑体系有平面支撑体系和竖向斜撑体系两种

平面支撑体系可以直接平衡支撑两端支护墙上所受到的侧压 力,且构造简单,受力明确,适用范围较广。但当构件长度较大 时,应考虑平面受弯及弹性压缩对基坑位移的影响。此外,当基 坑两侧的水平作用力相差悬殊时,支护墙的位移会通过水平支撑 而相互影响,此时应调整支护结构的计算模型。 竖向斜撑体系(图57)的作用是将支护墙上侧压力通过斜 撑传到基坑开挖面以下的地基上。它的施工流程是:支护墙完成

欢迎加入一二级注册结构有问必答群.:928320473

后,先对基坑中部的土层采取放坡开挖,然后安装斜撑,再挖除 四周留下的土坡。对于平面尺寸较大,形状不很规则,但深度较 浅的基坑采用竖向斜撑体系施工比较简单,也可节省支撑材料。

6一立柱:7一系杆:8一土堤

由以上两种基本支撑体系,也可以演变为其他支撑体系。如 “中心岛”为方案,类似竖向斜撑方案,先在基坑中部放坡挖土: 施工中部主体结构,然后利用完成的主体结构安装水平支撑或斜 撑:再挖除四周留下的土坡。 当必须利用支撑构件兼作施工平台或栈桥时:除应满足内支 撑体系计算的有关规定外,尚应满足作业平台(或栈桥)结构的 承载力和变形要求,因此需另行设计。 9.5.2基坑支护结构的内力和变形分析大多采用平面杆系模型 进行计算。通常把支撑系统结构视为平面框架,承受支护桩传来 的侧向力。为避免计算模型产生“漂移”现象,应在适当部位加 设水平约束或米用“弹簧”等予以约束。 当基坑周边的土层分布或土性差异大:或坑内挖深差异大, 不同的支护桩其受力条件相差较大时,应考虑支撑系统节点与支 撑桩支点之间的变形协调。这时应采用支撑桩与支撑系统结合在 起的空间结构计算简图进行内力分析。

欢迎加入一二级注册结构有问必答群:928320473

时除应考虑竖向荷载作用外,尚应考虑支撑横向水平力对立柱产 生的弯矩,以及土方开挖时,作用在立柱上的侧向土压力引起的 弯矩。

9.5.3本条为强制性条文。当采用内支撑结构时,支撑

设置与拆除是支撑结构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设计时应有针对性 地对支撑结构的设置和拆除过程中的各种工况进行设计计算。:如 果支撑结构的施工与设计工况不一致,将可能导致基坑支护结构 发生承载力、变形、稳定性破坏。因此支撑结构的施工,包括设 置、拆除、土方开挖等,应严格按照设计工况进行。

9.6.1土层锚杆简称土锚,其一端与支护桩、墙连接,另一端 锚固在稳定土层中:作用在支护结构上的水士压力:通过自由端 专递至铺固段,对支护结构形成锚拉支承作用。因此,锚固段不 宜设置在软弱或松散的土层中,锚拉式支承的基坑支护,基坑内 部开敞,为挖土、结构施工创造了空间,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和 工程质量。

9.6.3锚杆有多种破坏形式,当依靠锚杆保持结构系统稳定

9.6.3锚杆有多种破坏形式,当依靠锚杆保持结构系统

构件时,设计必须仔细校核各种可能的破坏形式。因此除了要求 每根土锚必须能够有足够的承载力之外,还必须考虑包括土锚和 地基在内的整体稳定性。通常认为锚固段所需的长度是由于承载 力的需要,而土锚所需的总长度则取决于稳定的要求。 在土锚支护结构稳定分析中,往往设有许多假定,这些假定 的合理程度,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各种计算往往只能作为工程 安全性判断的参考。不同的使用者根据不尽相同的计算方法,采 用现场试验和现场监测来评价工程的安全度对重要工程来说是十 分必要的。 稳定计算方法依建筑物形状而异。对围护系统这类承受土压 力的构筑物,必须进行外部稳定和内部稳定两方面的验算。

欢迎加入一二级注册结构有问必答群:928320473

图58锚杆的整体稳定

9.6.4锚杆设计包括构件和锚固体截面、锚固段长度、自

长度、锚固结构稳定性等计算或验算内容, 锚杆支护体系的构造如图59所示。 锚杆支护体系由挡士构筑物、腰梁及托架、锚杆三个部分所 组成,以保证施工期间的基坑边坡稳定与安全,见图59 9.6.5锚杆预应力筋张拉施工工艺控制系数,应根据锚杆张拉 工艺特点确定。当锚杆钢筋或钢绞线为单根时,张拉施工工艺控 剧系数可取1.0。当锚杆钢筋或钢绞线为多根时,考虑到张拉施 工时锚杆钢筋或钢绞线受力的不均匀性,张拉施工工艺控制系数 可取0.9。 9.6.6土层锚杆的锚固段长度及锚杆轴向拉力特征值应根据土 巨烘钳妊试哈(附灵V)的圳定确定

欢迎加入一二级注册结构有问必答群:928320473

9.7基坑工程逆作法

9.7.4支护结构与主体结构相结合,是指在施工期间利用地下 结构外墙或地下结构的梁、板、柱兼作基坑支护体系,不设置或 仅设置部分临时围护支护体系的支护方法。与常规的临时支护方 法相比:基坑工程采用支护结构与主体结构相结合的设计施工方 法具有诸多优点,如由于可同时向地上和地下施工因而可以缩短 工程的施工工期:水平梁板支撑刚度大,挡土安全性高,围护结 构和土体的变形小,对周围的环境影响小;采用封闭逆作施工 施工现场文明;已完成的地面层可充分利用,地面层先行完成: 无需架设栈桥,可作为材料堆置场或施工作业场;避免了采用大 量临时支撑的浪费现象,工程经济效益显著。 利用地下结构兼作基坑的支护结构,基坑开挖阶段与永久使 用阶段的荷载状况和结构状况有较大的差别,因此应分别进行设

计和验算,同时满足各种工况下的承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阶 没极限状态的设计要求。 支护结构作为主体地下结构的一部分时,地下结构梁板与地 下莲续墙、竖向支承结构之间的节点连接是需要重点考虑的内 容。所谓变形协调,主要指地下结构尚未完工之前,处于支护结 构承载状态时:其变形与沉降量及差异沉降均应在限值规定内, 保证在地下结构完工、转换成主体工程基础承载时,与主体结构 设计对变形和沉降要求一致,同时要求承载转换前后,结构的节 点连接和防水构造等均应稳定可靠,满足设计要求,

计和验算,同时满足各种工况下的承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阶 段极限状态的设计要求。 支护结构作为主体地下结构的一部分时,地下结构梁板与地 下莲续墙、竖向支承结构之间的节点连接是需要重点考的内 容。所谓变形协调,主要指地下结构尚未完工之前,处于支护结 构承载状态时:其变形与沉降量及差异沉降均应在限值规定内: 保证在地下结构完工、转换成主体工程基础承载时,与主体结构 设计对变形和沉降要求一致,同时要求承载转换前后,结构的节 点连接和防水构造等均应稳定可靠:满足设计要求。 9.7.5“两墙合一”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已经得到工程界的普遍 认同,并在全国得到了大量应用,已经形成了一整套比较成熟的 设计方法。“两墙合一”地下连续墙具有良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1)刚度大、防水性能好:(2)将基坑临时围护墙与永久地下室 外墙合二为一:节省了常规地下室外墙的工程量;(3)不需要施 工操作空间:可减少直接土方开挖量,并耳无需再施工换撑板带 和进行回填土工作,经济效果明显,尤其对于红线退界紧张或地 下室与邻近建(构)筑物距离极近的地下工程,“两墙合一”可 大大减小围护体所占空间,具有其他围护形式无可替代的优势; (4)基坑开挖到坑底后,在基础内部结构由下而上施工过程中, “两墙合一”的设计无需再施工地下室外墙,因此比常规两墙分 离的工程施工工期要节省,同时也避免了长期困扰地下室外墙浇 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收缩裂缝问题

9.7.6主体地下结构的水平构件用作支撑时,其设计应符合下

1结构水平构件与支撑相结合的设计中可用梁板结构体系 作为水平支撑,该结构体系受力明确,可根据施工需要在梁间开 没孔洞,并在梁周边预留止水片,在逆作法结束后再浇筑封闭: 也可米用结构楼板后作的梁格体系,在开挖阶段仅浇筑框架梁作 为内支撑,梁格空间均可作为出土口,基础底板浇筑后再封闭楼 板结构。另外,结构水平构件与支撑相结合设计中也可采用无梁

楼盖作为水平支撑,其整体性好、支撑刚度大,且便于结构模板 本系的施工。在无梁楼盖上设置施工孔洞时,一般需设置边梁并 附加止水构造。无梁楼板一般在梁柱节点位置设置一定长宽的柱 唱,逆作阶段竖向支承钢立柱的尺寸一般占柱帽尺寸的比例较 小:因此,无梁楼盖体系梁柱节点位置钢筋穿越矛盾相对梁板体 系缓和、易于解决。 对用作支撑的结构水平构件,当采用梁板体系且结构开口较 多时:可简化为仅考虑梁系的作用,进行在一定边界条件下及在 周边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封闭框架的内力和变形计算,其计算结果 是偏安全的。当梁板体系需考虑板的共同作用,或结构为无梁楼 盖时,应采用有限元的方法进行整体计算分析,根据计算分析结 果并结合工程概念和经验,合理确定用于结构构件设计的内力。 2支护结构与主体结构相结合的设计方法中,作为竖向支 承的立柱桩其竖向变形应严格控制。立柱桩的竖向变形主要包含 两个方面:一方面为基坑开挖卸荷引起的立柱向上的回弹隆起: 另一方面为已施工完成的水平结构和施工荷载等竖向荷重的加载 作用下:立柱桩的沉降。立柱桩竖向变形量和立柱桩间的差异变 形过大时,将引发对已施工完成结构的不利结构次应力,因此在 主体地下水平结构构件设计时,应通过验算采取必要的措施以控 制有害裂缝的产生。 3主体地下水平结构作为基坑施工期的水平支撑,需承受 坑外传来的水土侧向压力。因此水平结构应具有直接的、完整的 专力体系。如同层楼板面标高出现较大的高差时,应通过计算采 取有效的转换结构以利于水平力的传递。另外,应在结构楼板出 现较大面积的缺失区域以及地下各层水平结构梁板的结构分缝以 及施工后浇带等位置,过计算设置必要的水平支撑传力体系。

1在支护结构与主体结构相结合的工程中,由于逆作阶 结构梁板的自重相当大,立柱较多采用承载力较高而断面小的 钢拼接格构柱或钢管混凝土柱,

2立柱应根据其垂直度充许偏差计入竖问荷载偏心的影响, 偏心距应按计算跨度乘以充许偏差,并按双向偏心考虑。支护结 构与主体结构相结合的工程中,利用各层地下结构梁板作为支护 结构的水平内支撑体系。水平支撑的刚度可假定为无穷大,因而 钢立柱假定为无水平位移。 3立柱桩在上部荷载及基坑开挖土体应力释放的作用下, 发生竖向变形,同时立柱桩承载的不均匀:增加了立柱桩间及立 注桩与地下连续墙之间产生较大沉降的可能,若差异沉降过大 将会使支撑系统产生裂缝,甚至影响结构体系的安全。控制整个 结构的不均匀沉降是支护结构与主体结构相结合施工的关键技术 之一。目前事先精确计算立柱桩在底板封闭前的沉降或上抬量还 有一定困难,完全消除沉降差也是不可能的,但可通过桩底后注 浆等措施,增大立柱桩的承载力并减小沉降,从而达到控制立相 沉降差的目的。

9.8.19.8.6本节给出岩石基坑和岩土组合基坑的设计原则。

9.9.1在高地下水位地区,深基坑工程设计施工中的关键问题 之一是如何有效地实施对地下水的控制。地下水控制失效也是弓 发基坑工程事故的重要源头。

9.9.3基坑降水设计时对单井降深的计算,通常采用解析法用

装布衣公式计算。便用时,应注意其适用条件,装布衣公式假 定:(1)进入并中的水流主要是径向水流和水平流;(2)在整个 水流深度上流速是均匀一致的(稳定流状态)。要求含水层是均 质、各向同性的无限延伸的。单井抽水经一定时间后水量和水位 均趋稳定,形成漏斗,在影响半径以外,水位降落为零,才符合 公式使用条件。对于潜水,公式使用时,降深不能过大。降深过 大时,水流以垂直分量为主,与公式假定不符。常见的基坑降水

计算资料,只是一种粗略的计算,解析法不易取得理想效果。 鉴于计算技术的发展,数值法在降水设计中已有大量研究成 果,并已在水资源评价中得到了应用。在基坑降水设计中已升始 在重大实际工程中应用,并已取得与实测资料相应的印证。所以 在设计等级甲级的基坑降水设计,可采用有限元数值方法进行 设计。 9.9.6地下水抽降将引起大范围的地面沉降。基坑围护结构渗 漏亦易发生基坑外侧土层珊陷、地面下沉:引发基坑周边的环境 问题。因此,为有效控制基坑周边的地面变形,在高地下水位地 区的甲级基坑或基坑周边环境保护要求严格时,应进行基坑降水 和环境保护的地下水控制专项设计。 地下水控制专项设计应包括降水设计、运营管理以及风险预 测及应对等内容: 1制定基坑降水设计方案: 1)进行工程地下水风险分析,浅层潜水降水的影响,疏 十降水效果的估计: 2)承压水突风险分析。 2基坑抗突涌稳定性验算。 3疏干降水设计计算,蔬干井数量,深度。 4减压设计,当对下部承压水采取减压降水时,确定减压 并数量、深度以及减压运营的要求。 5减压降水的三维数值分析:渗流数值模型的建立,减压 降水结果的预测。 6减压降水对环境影响的分析及应采取的工程措施。 7支护桩、墙渗漏风险的预测及应对措施, 8降水措施与管理措施: 1)现场排水系统布置; 2)深井构造、设计、降水井标准; 3)成井施工工艺的确定; 4)降水井运行管理

深基坑降水和环境保护的专项设计,是一项比较复杂的设计 工作。与基坑支护结构(或隔水惟幕)周围的地下水渗流特征及 场地水文地质条件、支护结构及隔水雌幕的插入深度、降水井的 位置等有关。

10.1.1为设计提供依据的试验为基本试验,应在设计前进行。 基本试验应加载到极限或破坏,为设计人员提供足够的设计 依据。 10.1.2为验证设计结果或为工程验收提供依据的试验为验收检 验。验收检验是利用工程桩、工程锚杆等进行试验,其最大加载 量不应小于设计承载力特征值的2倍。 10.1.3抗拔桩的验收检验应控制裂缝宽度,满足耐久性设计 要求。

10.2.1本条为强制性条文。基槽(坑)检验工作应包括下列 内容: 1应做好验槽(坑)准备工作,熟悉勘察报告,了解拟建 建筑物的类型和特点,研究基础设计图纸及环境监测资料。当遇 有下列情况时,应列为验槽(坑)的重点: 1)当持力土层的顶板标高有较大的起伏变化时: 2)基础范围内存在两种以上不同成因类型的地层时; 3)基础范围内存在局部异常土质或坑穴、古井、老地基 或古迹遗址时; 4)基础范围内遇有断层破碎带、软弱岩脉以及古河道、 湖、沟、坑等不良地质条件时; 5)在雨期或冬期等不良气候条件下施工,基底土质可能 受到影响时。

2验槽(坑)应首先核对基槽(坑)的施工位置。平面尺 寸和槽(坑)底标高的容许误差,可视具体的工程情况和基础类 型确定。一般情况下,槽(坑)底标高的偏差应控制在0mm~~ 60mm范围内;平面尺寸,由设计中心线向两边量测,长、宽尺 寸不应小于设计要求。 验槽(坑)方法置采用轻型动力触探或袖珍贯入仪等简便易 行的方法,当持力层下理藏有下卧砂层而承压水头高于基底时, 则不宜进行针探,以免造成涌砂。当施工揭露的岩土条件与勘察 报告有较大差别或者验槽(坑)人员认为必要时,可有针对性地 进行补充勘察测试工作。 3基槽(坑)检验报告是岩土工程的重要技术档案,应做 到资料齐全,及时归档。 10.2.2复合地基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地基变形的能力主要是 设置了增强体,与地基土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复合地基应对增 强体施工质量进行检验。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由于试验的压板面积 有限,考虑到大面积荷载的长期作用结果与小面积短时荷载作用 的试验结果有一定的差异,故需要对载荷板尺寸限制。条形基础 和独立基础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的压板宽度的确定宜考虑面积置换 率和褥垫层厚度,基础宽度不大时应取基础宽度,基础宽度较 大,试验条件达不到时应取较薄厚度褥垫层。 对遇水软化、崩解的风化岩、膨胀性土等特殊土层,不可仅 根据试验数据评价承载力等,尚应考虑由于试验条件与实际施工 条件的差异带来的潜在风险,试验结果宜考虑一定的折减。 10.2.3在压实填土的施工过程中,取样检验分层土的厚度视施 工机械而定,一般情况下宜按200mm~500mm分层进行检验。 10.2.4利用费人仪检验垫层质量,通过现场对比试验确定其 击数与干密度的对应关系。

2验槽(坑)应首先核对基槽(坑)的施工位置。平面尺 寸和槽(坑)底标高的容许误差,可视具体的工程情况和基础类 型确定。一般情况下,槽(坑)底标高的偏差应控制在0mm~ 50mm范围内;平面尺寸,由设计中心线向两边量测,长、宽尺 寸不应小于设计要求。 验槽(坑)方法置采用轻型动力触探或袖珍贯入仪等简便易 行的方法,当持力层下埋藏有下卧砂层而承压水头高于基底时 则不宜进行针探,以免造成涌砂。当施工揭露的岩土条件与勘察 报告有较大差别或者验槽(坑)人员认为必要时,可有针对性地 进行补充勘察测试工作。 3基槽(坑)检验报告是岩土工程的重要技术档案,应做 次A

10.2.4利用贯人仪检验垫层质量,通过现场对比试验确

垫层质量的检验可米用环力法;在粗粒土垫层中,可采用灌 水法、灌砂法进行检验

前后堆载不同阶段进行原位十字板剪切试验和取土室内土工试 验,检验地基处理效果。

前后堆教外问例技边行原位干宇板头 验,检验地基处理效果。 10.2.6强夯地基或强夯置换地基载荷试验的压板面积应考虑压 板的尺寸效应,应采用大压板载荷试验,根据处理深度的大小, 压板面积可采用1m²~~4m²,压板最小直径不得小于1m。 10.2.7砂石桩对桩体采用动力触探方法检验,对桩间土采用标 维贯入、静力触探或其他原位测试方法进行检验可检测砂石桩及 桩间土的挤密效果。如处理可液化地层时,可按标准贯人击数来 检验砂性土的抗液化性。 10.2.8、10.2.9水泥土搅拌桩进行标准贯人试验后对成桩质量 有怀疑时可采用双管单动取样器对桩身钻芯取样,制成试块,测 试桩身实际强度。钻孔直径不宜小于108mm。由于取芯和试样 制作原因:桩身钻芯取样测试的桩身强度应该是较高值,评价时 应给予注意。 单桩载荷试验和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是检验水泥土搅拌桩质量 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一般在龄期28d后进行。 10.2.10本条为强制性条文。刚性桩复合地基单桩的桩身完整 性检测可采用低应变法;单桩竖向承载力检测可采用静载荷试 验;刚性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可采用单桩或多桩复合地基载荷试 验。当施工工艺对地基土承载力影响较小、有地区经验时,可采 用单桩静载荷试验和桩间土静载荷试验结果确定刚性桩复合地基 承载力。 10.2.11预制打入桩、静力压桩应提供经确认的桩项标高、桩 底标高、桩端进人持力层的深度等。其中预制桩还应提供打桩的 最后三阵锤贯入度、总锤击数等,静力压桩还应提供最大压力 值等。 当预制打人桩、静力压桩的入土深度与勘察资料不符或对桩 端下卧层有怀疑时,可采用补勘方法,检查自桩端以上1m起至 下卧层5d范围内的标准贯人击数和岩土特性。

层的深度,对锤击沉管灌注桩,应提供最后三阵锤贯人度、总锤 击数等。对钻(冲)孔桩,应提供孔底虚土或沉渣情况等。当锤 击沉管灌注桩、冲(钻)孔灌注桩的人土(岩)深度与勘察资料 不符或对桩端下卧层有怀疑时,可采用补勘方法,检查自桩端以 上1m起至下卧层5d范围内的岩土特性。 10.2.13本条为强制性条文。入工挖孔桩应逐孔进行终孔验收, 终孔验收的重点是持力层的岩土特征。对单柱单桩的大直径嵌岩 逛,承载能力主要取决嵌岩段岩性特征和下卧层的持力性状, 孔时,应用超前钻逐孔对孔底下3d或5m深度范围内持力层进 行检验,查明是否存在溶洞、破碎带和软夹层等,并提供岩芯抗 压强度试验报告。 终孔验收如发现与勘察报告及设计文件不一致,应由设计人 提出处理意见。缺少经验时,应进行桩端持力层岩基原位荷载 试验。 10.2.14本条为强制性条文。单桩竖向静载试验应在工程桩的 桩身质量检验后进行。 10.2.15桩基工程事故,有相当部分是因桩身存在严重的质量 可题而造成的。桩基施工完成后,合理地选取工程桩进行完整性 检测:评定工程桩质量是十分重要的。抽检方式必须随机、有代 表性。常用桩基完整性检测方法有钻孔抽芯法、声波透射法、高 应变动力检测法、低应变动力检测法等。其中低应变方法方便灵 活,检测速度快:适宜用于预制桩、小直径灌注桩的检测。一般 情况下低应变方法能可靠地检测到桩下第一个浅部缺陷的界 面,但由于激振能量小:当桩身存在多个缺陷或桩周土阻力很大 或桩长较大时,难以检测到桩底反射波和深部缺陷的反射波信 号,影响检测结果准确度。改进方法是加大激振能量,相对地采 用高应变检测方法的效果要好,但对大直径桩,特别是嵌岩桩, 高、低应变均难以取得较好的检测效果。钻孔抽芯法通过钻取混 土芯样和桩底持力层岩芯:既可直观地判别桩身混凝土的连续 性;持力层岩土特征及沉渣情况,又可通过芯样试压,了解相应

层的深度,对锤击沉管灌注桩,应提供最后三阵锤贯入度、总铺 未数等。对钻(冲)孔桩,应提供孔底虚十或沉渣情况等。当 击沉管灌注桩、冲(钻)孔灌注桩的人土(岩)深度与勘察资料 不符或对桩端下卧层有怀疑时,可采用补勘方法,检查自桩端以 上1m起至下卧层5d范围内的岩土特性。 10.2.13本条为强制性条文。入工挖孔桩应逐孔进行终孔验收 终孔验收的重点是持力层的岩土特征。对单柱单桩的大直径嵌岩 桩,承载能力主要取决嵌岩段岩性特征和下卧层的持力性状,终 孔时,应用超前钻逐孔对孔底下3d或5m深度范围内持力层进 行检验,查明是否存在溶洞、破碎带和软夹层等,并提供岩芯抗 玉强度试验报告。 终孔验收如发现与勘察报告及设计文件不一致:应由设计人 提出处理意见。缺少经验时,应进行桩端持力层岩基原位荷载 试验。

10.2.14本条为强制性条文。单桩竖向静载试验应在工程 桩身质量检验后进行。

14本条为强制性条文。单桩竖尚静载试验应在工程桩的

10.2.15桩基工程事故YD/T 2092-2015 网上营业厅安全防护要求,有相当部分是因桩身存在严重的

可题而造成的。桩基施工完成后,合理地选取工程桩进行完整性 检测:评定工程桩质量是十分重要的。抽检方式必须随机、有代 表性。常用桩基完整性检测方法有钻孔抽芯法、声波透射法、高 应变动力检测法、低应变动力检测法等。其中低应变方法方便灵 活,检测速度快,适宜用于预制桩、小直径灌注桩的检测。一般 请况下低应变方法能可靠地检测到桩顶下第一个浅部缺陷的界 面,但由于激振能量小,:当桩身存在多个缺陷或桩周土阻力很大 或桩长较大时,难以检测到桩底反射波和深部缺陷的反射波信 号,影响检测结果准确度。改进方法是加大激振能量,相对地采 用高应变检测方法的效果要好,但对大直径桩,特别是嵌岩桩: 高、低应变均难以取得较好的检测效果。钻孔抽芯法通过钻取混 疑土芯样和桩底持力层岩芯:既可直观地判别桩身混凝土的连续 性;持力层岩土特征及沉渣情况,又可通过芯样试压,了解相应

混凝土和岩样的强度,是大直径桩的重要检测方法。不足之处是 孔之见,存在片面性,且检测费用大,效率低。声波透射法通 过预理管逐个剖面检测桩身质量,既能可靠地发现桩身缺陷,文 能合理地评定缺陷的位置、大小和形态,不足之处是需要预埋 管,检测时缺乏随机性,且只能有效检测桩身质量。实际工作 中,将声波透射法与钻孔抽芯法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大直径桩质 量检测是科学、合理;且是切实有效的检测手段。 直径大于800mm的嵌岩桩,其承载力一般设计得较高,桩 身质量是控制承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应采用可靠的钻孔抽芯或 声波透射法(或两者组合)进行检测。每个柱下承台的桩抽检数 不得少于一根的规定,涵括了单柱单的嵌岩桩必须100%检 测,但直径大于800mm非嵌岩桩检测数量不少于总桩数的 10%。小直径桩其抽检数量宜为20% 10.2.16工程桩竖向承载力检验可根据建筑物的重要程度确定 描检数量及检验方法。对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乙级的工 程,宜采用慢速静荷载加载法进行承载力检验。 对预制桩和满足高应变法适用检测范围的灌注桩,当有静载 对比试验时,可采用高应变法检验单桩竖向承载力,抽检数量不 得少于总桩数的5%,且不得少于5根。 超过试验能力的大直径嵌岩桩的承载力特征值检验:可根据 超前钻及钻孔抽芯法检验报告提供的嵌岩深度、桩端持力层岩石 的单轴抗压强度、桩底沉渣情况和桩身混凝土质量,必要时结合 桩端岩基荷载试验和桩侧摩阻力试验进行核验。 10.2.18对地下连续墙,应提交经确认的成墙记录,主要包括 槽底岩性、入岩深度、槽底标高、槽宽、垂直度、清渣、钢筋笼 制作和安装质量、混凝土灌注质量记录及预留试块强度检验报告 等。由于高低应变检测数学模型与连续墙不符,对地下连续墙的 检测,应采用钻孔抽芯或声波透射法。对承重连续墙,检验槽段 不宜少于同条件下总槽段数的20%。

量不得少于锚杆总数的3%,为了更好地控制岩石锚杆施工质 量;提高检验数量,规定检验数量不得少于锚杆总数的5%,但 少抽检数量不变。

10.3.1监测部面及监测点数量应满足监控到填土区的整体稳定 性及边界区边坡的滑移稳定性的要求。 10.3.2本条为强制性条文。由于设计、施工不当造成的基坑事 故时有发生,人们认识到基坑工程的监测是实现信息化施工、避 免事故发生的有效措施,文是完善、发展设计理论、设计方法和 提高施工水平的重要手段。 根据基坑开挖深度及周边环境保护要求确定基坑的地基基础 设计等级,依据地基基础设计等级对基坑的监测内容、数量,频 次、报警标摊及抢险措施提出明确要求,实施动态设计和信息化 施工。本条列为强制性条文,使基坑开挖过程必须严格进行第三 方监测,确保基坑及周边环境的安全。 10.3.3人工挖孔桩降水、基坑开挖降水等都对环境有一定的影 问,为了确保周边环境的安全和正常使用,施工降水过程中应对 地下水位变化、周边地形、建筑物的变形、沉降、倾斜、裂缝和 水平位移等情况进行监测。

10.3.4预应力锚杆施加的预应力实际值因锁定工艺不同和

周边条件变化而发生改变,需要监测。当监测的锚头预应力不 设计锁定值的70%,且边坡位移超过设计警戒值时,应对预 立力锚杆重新进行张拉锁定。

莫、施工工况与季节及环境保护的要求等因素综合而定。对设计 级为内级的基坑也提出了监测要求GTCC-003-2018 钢轨焊接接头-铁路专用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检验实施细则,对每种等级的基坑均增加 地面沉降监测要求。

10.3.6监测值的变化和周边建(构)筑物、管线允许的最大沂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