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装配式混凝土桥梁设计规范(JTGT 3365-05-2022).pdf

公路装配式混凝土桥梁设计规范(JTGT 3365-05-2022).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7 M
标准类别:交通标准
资源ID:216263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公路装配式混凝土桥梁设计规范(JTGT 3365-05-2022).pdf

附录B活性粉末混凝土材料性能

B.0.1活性粉未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按边长为100mm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定。活性粉末混凝土原材料和制备方法、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测定应符合现行《活性 粉末混凝》(GB/T31387)的规定。

活性粉末混凝土为超高性能混凝土的一种,现行标准为《活性粉末混凝土》GB/T 31387。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普通混凝土立方 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当试件尺寸为100mm立方体或骨料最大粒径≤31.5mm时,应乘以 强度尺寸换算系数0.95。当试件尺寸为200mm立方体或骨料最大粒径≤63mm时, 应乘以强度尺寸换算系数1.05。国内外研究结果表明,活性粉末混凝土立方体抗压 强度的尺寸效应不明显。因此,本规范沿用《活性粉末混凝土》GB/T31387第9条 规定,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测定采用边长100mm的立方体试件作为标准试件。 活性粉末混凝土强度等级的保证率取为95%。

JLZJ-Y-GL-002-2020 北京市普通公路交通工程日常养护预算编制办法(试行)表B.0.2活性粉末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MPa)

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fcu是活性粉末混凝土各项力学性能指标的基本代表值 参照《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3362)及《活性粉 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DBJ43/T325),活性粉末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fk按下式 算确定:

f ck = 0.88a1α2f cu.k

其中,系数0.88为考虑实际工程构件与立方体试件活性粉末混凝土强度之间差异的 折减系数;α1为脆性折减系数,活性粉末混凝土掺入了2%左右的钢纤维,其脆性明 显低于普通混凝土,故取为1.0;α2为棱柱体与立方体试件强度的比值,已有研究表 明,其取值范围为0.78~0.82,本规程近似取中值0.80。可得活性粉末凝土轴心抗压 强度计算公式:

f ck = 0.7f cu.k

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应按表B.0.3

.0.3活性粉末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MP

活性粉末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cd,由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除以混 凝土材料分项系数Yfc=1.45获得。混凝土材料分项系数的取值,接近于按二级安全等 级结构分析的脆性破坏构件目标可靠指标的要求。 B.0.4活性粉末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f宜由试验确定,当无试验数据时,可 按式(B.0.4)计算。

ftk=fto,k(1+αag) Λf = Pfl/df

式中:fk一活性粉末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MPa); fto.k—活性粉末混凝土轴心抗拉开裂强度标准值(MPa),宜由试验确定 当无试验数据时,可按表B.0.4采用; f 钢纤维对抗拉强度的影响系数,可取0.15; 钢纤维含量特征参数; 一钢纤维体积率; 1一 钢纤维长度(mm); df 钢纤维直径(mm)。

参照《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3362)、《纤纟 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38)及《活性粉末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DBJ43/T325

以活性粉末混凝土轴心抗拉时基体的抗拉强度为其抗拉开裂强度,峰值强度为其轴 心抗拉强度。由于实际工程中所采用钢纤维、混凝土原材料品种和养护方法较多, 难以标准化,且抗拉强度测试时的离散性较大,故规定活性粉末混凝土轴心抗拉开 裂强度宜根据工程所采用的材料由试验确定,当无试验数据时,给出了近似建议值。 已有研究结果表明活性粉末混凝土试件轴心抗拉开裂强度与边长100mm立方体 试件抗压强度平均值之间的统计关系可取为:

Mto = 0.053μr100

μto为实测活性粉末混凝土轴心抗拉开裂强度的平均值,μf100为实测活性粉末混 疑土抗压强度的平均值。 目前尚无工程实际结构中活性粉末混凝土实体轴拉强度与试件轴拉强度之间差 异的测试数据,仍近似沿用抗压强度的相应系数值0.88,则构件混凝土轴心抗拉开 裂强度标准值(保证率为95%)为:

Srto为轴心抗拉开裂强度的变异系数,近似取与立方体抗压强度的相同,则:

本规范以活性粉末混凝土轴心抗拉时基体的抗拉强度为其抗拉升裂强度,峰值 强度为其轴心抗拉强度。根据《纤维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的规定,建议钢纤维对 抗拉强度的影响系数αf取0.15。按式(B.0.4)计算的典型参数下活性粉末混凝土轴 心抗拉强度标准值见表B.0.4。

B.0.5活性粉未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ftd宜由试验确定,当无试验数据时,可 按式(B.0.5) 计算。

ftd=fto(1+αfa)

式中:ftd—活性粉末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

表B.0.5活性粉末混凝土轴心抗拉开裂强度设计值(MPa)

B.0.6活性粉未混凝土弹性模量E。宜根据现行国家标准《活性粉末未混凝土》(GB/T 31387)的相应规定进行测试,在没有测试结果的情况下可按表B.0.6采用。剪切变 形模量G.可取相应弹性模量值的0.4倍。泊松比宜按0.2采用

表B.0.6活性粉末混凝土弹性模量(GPa)

105 100 1.5 + fcuk

国内外研究结果表明,活性粉末混凝土的泊松比不随轴心抗压强度变化,取与 普通混凝土泊松比的值相同;根据弹性材料力学,剪切模量约为相应弹性模量的0.42 倍,参照《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3362)近似取为 0.4。 B.0.7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活性粉末混凝土设计轴心受压应力一应变关系按下列公式 确定

B.0.7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活性粉末混凝土设计轴心受压应力一应变关系按下列公式 确定:

式中:8o一一对应设计强度fca的活性粉末混凝土峰值压应变;

B.0.8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活性粉未混凝土设计轴心受拉应力一应变关系按下列公式 确定:

Ot =Eet (et <&to) Ot =ftd (Eto ≤Et ≤Etu) Eto = ftd/E.

Ot = E&t Ot =ftd Eto = ftad/E

式中:&to——对应设计强度fia的活性粉末混凝土峰值拉应变; &tu——对应强度等级feu,k的活性粉末混凝土极限拉应变,宜根据试验确定,当 无试验数据时,可取0.001。

式中:Φo——徐变系数终极值,可参考表B.0.12取值; to—加载时的活性粉末混凝土龄期(d); 计算考虑时刻的活性粉末混凝土龄期(d)

式中: (龄期(d)

本条活性粉末混凝土收缩应变的发展规律和相应计算公式,系参照《活性粉末 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DBJ43/T325)及国内外试验研究结果给出。当采用湿热养 护方式时,活性粉末混凝土收缩在2d内基本完成,即在养护期内已基本完成,后期 收缩增量可忽略不计

B.0.12活性粉未混凝土受弯和偏心受力构件正截面受压区压应力计算的应力 简化为等效的矩形应力图时,矩形应力图高度与实际受压区高度的比值β,可按 3.0.12取用,矩形应力图的压力强度宜取活性粉末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

表B.0.12系数B值

活性粉末混凝土结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时仍沿用《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 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3362)等规范的习惯,采用等效矩形应力图块代替实际 的应力图形分布。根据B.0.7条活性粉末混凝土本构关系(B.0.7式)可计算 UC100~UC180的β值和等效矩形应力图的应力等效系数,计算的各强度等级活性粉 末混凝土应力等效系数变化不大,约为0.98,为方便计算及与《公路钢筋混凝土及 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3362)保持一致,取为1.0,并给出了计算的β值。 B.0.13活性粉末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正截面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素可按下式计算:

β受弯构件受压区矩形应力块高度x与实际受压区高度xo的比值,按本 规范第B.0.12条的规定采用; fsd.pd— 普通钢筋、预应力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Mpa); 8eu——受弯构件受压边缘混凝土的极限压应变,按本规范第B.0.7条规定取 用; gpo一 受拉区纵向预应力钢筋合力点处混凝土法向应力等于零时预应力钢 筋的应力(MPa); Es、E 普通钢筋、预应力钢筋的弹性模量,

条文说明 参考《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3362)的规定, 采用活性粉末混凝的极限压应变制订。

参考《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3362)的 采用活性粉末混凝的极限压应变制订

附录C圆形管墩一承台承插式连接设计要求

C.0.1圆形管墩一承台承插式连接(图C.0.1)构造除应符合本规范第6.2.5条的有 关规定外,还应满足下列要求: 1圆形管墩承插深度应不小于墩柱直径的0.7倍。 2圆形管墩承插段端部可设置钢端板并与墩柱主筋穿孔塞焊。 3圆形管墩与承台预留承插孔接缝材料应采用高强水泥灌浆料,其性能指标要 求应满足本规范第4.2.6条要求。 4圆形管墩底部内腔应填充补偿收缩混凝土,标号不宜低于C30,填充高度应 考虑车辆等撞击作用,并且不宜小于墩柱潜在塑性铰区加密箍筋配置范围, 5承台预留承插孔采用冷弯波纹钢管形成剪力键构造时,宜选用环形波纹钢整 体管,产品参数应符合现行《冷弯波纹钢管》(GB/T34567)的要求,波距和波深 应与预制管墩键槽尺寸相近。

1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北省交投集团、同济大学和上海 应用技术大学联合进行了预制管墩与承台的承插式连接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采 用连接部设置键槽并灌注高强灌浆料的连接方式,0.7倍墩柱直径的承插深度连接性 能与现浇结构基本相当,因此确定0.7倍墩柱直径为最小承插深度值,该研究成果已 成功应用于工程实践。 2圆形管墩承插段端部设置钢端板并与墩柱主筋穿孔塞焊后,最小承插深度可 以不受预制墩柱插入段纵向钢筋最小锚固长度要求的限制。

3圆形管墩内腔采用混凝土进行填充的主要作用有:①增强承插式连接的整体 性;②防止汽车撞击等偶然作用发生时管墩构件的局部破坏;③满足管墩塑性铰区 域的抗震设计要求。 4承台预留承插孔设置波纹钢管同时可以起到施工内模板、形成剪力键槽和提 供环向约束的作用,是承插式连接一项经济有效的技术措施。

C.0.2圆形管墩一承台承插式连接强度宜采用有限元模型计算或通过试验验证 确定,模型试验比例尺应大于1:3

C.0.2圆形管墩一承台承插式连接强度宜采用有限元模型计算或通过试验验证 确定,模型试验比例尺应大于1:3。 条文说明 目前,采用管墩一承台承插式连接装配式桥墩工程实践不多,尚未准确判明结

目前,采用管墩一承台承插式连接装配式桥墩工程实践不多,尚未准确判明结 构的破坏机理,未形成连接部承载力计算公式,建议通过有限元模拟或试验研究验 证设计。模型试验比例尺太小无法还原接缝和键槽的作用。

C.0.3圆形管墩一承台承插式连接的最小承插深度可按下列公式估算

X = max(X1, X2) 2Veo+J4V20+16.2MnfedDk X, = 2.7×fedDk X2=5.55× te 1 +0.31×f.M

由表可见计算结果相差不大,本杀采用了相对安全的方法2。 实际工程中,管墩混凝土强度远大于承台混凝土强度,故本公式以承台混凝土 强度控制承插深度。当管墩混凝土强度等级低于C60或当承台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 C40时,需同时以管墩外径、管墩混凝土强度等级进行承插深度估算,并取其中较 大值。

由表可见计算结果相差不大,本杀采用了相对安全的方法2。 实际工程中,管墩混凝土强度远大于承台混凝土强度,故本公式以承台混凝土 强度控制承插深度。当管墩混凝土强度等级低于C60或当承台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 C40时,需同时以管墩外径、管墩混凝土强度等级进行承插深度估算,并取其中较 大值。

C.0.4圆形管墩一承台承插式连接的承台冲切承载力可按下式估算(图C

CCES 2-2017-T 市域快速轨道交通设计规范≤ 0.35βhftdUmho +0.75f sdAsu + 0.5UXt

式中: Fld一管墩作用于承台最大竖向力设计值(N); βh一—承台底板高度尺寸效应系数,当h≤300mm时,取β=1.0;当h≥ 800mm时,取βh=0.85,其间按直线内插取值,此处,h为承台底板的高度; ftd一承台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MPa); Um一一承台距离墩底作用面ho/2处破坏锥体截面面积的周长(mm),管墩将 其换算为边长等于0.8倍直径的方形截面墩柱再取Um; ho一—墩底距离承台底板主筋的距离(mm); fsd——预留承插孔周边U形抗冲切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MPa); Asu—预留承插孔周边U形抗冲切钢筋总截面面积(mm); U一管墩截面周长(mm);

C.0.5圆形管墩一承合承插式连接方案承台的极限承载力按现行《公路钢筋混 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3362)中的拉压杆模型方法进行设计时, 立按图C.0.5对拉压杆模型进行修正。

T/SLEA 0031.4-2022 实验室用水气配件技术规范 第4部分:气阀.pdf互建合面的交点全墩合边缘的距品 9;一斜压杆与拉杆之间的夹角;1一预制墩身;2一承台;3一桩;4一拉杆钢筋 图C.0.5承台拉压杆修正模型

试验研究发现,承台预留承孔对承台刚度有一定削弱,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承 台变形与底板厚度成反比,因此对原拉压杆模型中ho值进行了适当调整,

1本规范执行严格程度的用词,采用下列写法: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止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 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充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宜”, 支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用词,采用“可”。 2引用标准的用语采用下列写法: 1)在标准总则中表述与相关标准的关系时,采用“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 尚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在标准条文及其他规定中,当引用的标准为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时,表述为 “应符合现行《××××××》(×××)的有关规定"。 3)当引用本规范中的其他规定时,表述为“应符合本规范第×章的有关规定”、“应 等合本规范第×.×节的有关规定”、“应符合本规范第×.×.×条的有关规定"或“应按本规 范第×.x.x条的有关规定执行”。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