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ZJ 0001—2019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施工技术标准

Q/ZJ 0001—2019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施工技术标准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7 M
标准类别:交通标准
资源ID:218602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Q/ZJ 0001—2019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施工技术标准

9.2交通安全设施 9.3收费设施. 9.5绿化及环境保护设施, 49 0绿色施工 .50 10.2节能与能源利用 50 10.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50 10.4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 50 10.5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50 10.6环境保护 51

10.2节能与能源利用 10.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50 10.4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 50 10.5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50 10.6环境保护

1.0.1现行标准规范对改扩建工程施工技术的规定较少,并缺乏系统性。故对 中建集团企业内已有的成果进行梳理、总结,形成系统性技术标准,以指 导、规范中国建筑今后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的施工。 1.0.2本标准未将其他等级公路改造升级纳入本次编写范畴内。同一运输通道 内对一侧另建新线进行路网加密的改扩建方式,按照国家或行业现行的新建 高速公路的施工技术标准执行,本标准不再述

2.0.2加宽方式包含拼宽和分离加宽。拼宽是指加宽段与既有段的路基或结构 物进行拼接的加宽方式;分离加宽是指在同一运输通道内新建一条路线,并 没有与既有路线产生交集的加宽方式。 2.0.9路基施工中会出现由单侧拼宽过渡至双侧拼宽或由双侧拼宽过渡至单侧 拼宽的情况。 2.0.12为了对接路基抬高段,满足净高需要,需对桥梁进行顶升。不改变原 桥形态条件下,采用适当装置顶升桥梁结构,使原桥面高程达到设计高度, 最后接长立柱桥台钢筋进行二期浇混凝土。 2.0.13为满足被交道路拓宽需要以及提高通行能力的规划要求,需要使原桥 的跨径增大或者增加桥梁孔数。 2.0.14以中夹岩柱2m为起点,新旧隧道外轮廓完全重合为终点的一段隧道,

3.0.1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施工前,对既有线路进行前期调查能够帮助施工单 立全面了解既有高速公路的自身状况,为复核图纸和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方 案等奠定基础。既有高速公路的评价主要从技术状况和安全性进行,对施工 过程中采用的施工工艺、工法、工序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3.0.2对既有高速公路的资料收集主要是评估高速公路的运营状态及周边环 境,进场后能更方便的组织施工,对组织管线征拆、交通导改、重点区域安 全防护等具有重要意义。 3.0.3因公路跨铁路施工需要得到当地铁路部门的施工许可,跨既有铁路线施 工还应符合铁路总公司相关规定,涉铁施工应提前和铁路部门进行沟通,如 果施工单位没有铁路施工资质,应找具有铁路资质的专业分包进行施工。 3.0.6除了拼宽、拼接部分福建省普通公路建设项目管理标准化指南,改扩建有很多分部分项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的施工 工艺与新建高速公路并无差异,如桩基施工、台背回填、墩柱施工、桥梁预 制等,本标准并没有该部分提出要求,施工时应按国家、行业现行标准施 工。 3.0.8交通组织方案能够较全面的包含改扩建施工过程中的交通导改,但仍有 部分分项工程施工时需要交通导行措施,如上跨天桥拆除、匝道拆除、中央 分隔带中墩施工等,这些专项方案也需要报交管部门审批 3.0.9~3.0.10目前,交通运输部全面推进绿色公路建设,绿色公路建设标准和 评估体系基本建立,高速公路改扩建施工应符合《关于实施绿色公路建设的指 导意见》的要求。 3.0.12由于改扩建施工工作面穿插较多、交通导改次数多、既有线路保通运 营、周边环境复杂等原因,施工过程很难做到封闭施工,所以需对成品保护 工作做出要求,设置专人负责,保证施工质量。

4.1.1高速公路改扩建施工交通组织专项方案编制应结合工程主要规模、建设 工期、改扩建方式、施工重难点、道路通行能力、区域路网,统筹考虑施工期 间因路侧净空间、视距不足、涉路施工,车辆频繁改道、分道、并道行驶,对 行车产生于扰,导致服务水平降低等因素,做到安全通行与工程施工两不误。 .1.3路网分流是保通的关键所在,施工前结合工程规模、线上交通量、线下 交路网交通量合理设置三级路网分流的诱导点(省界)、分流点(分流高速 公路枢纽立交)和管制点(高速公路沿线的互通立交)。通过新闻、媒体、手 机端信息推送、通告牌加大宣传,告知出行者选择合理路径。

4.2.1交通组织应符合以下规定

交通组织分为高速主线交通组织、互通立交交通组织、服务区交通组织、 上跨高速桥梁交通组织、地方道路交叉施工交通组织五大类别。 1路基填方、路堑挖方、桥梁拼宽及拆除新建、线路纵断调整、路基改桥 等应制定专项方案。纵断调整路段可采用外侧修筑临时保通路面,将车流导致 临时保通侧后,封闭另半幅进行纵断调整施工;桥梁顶升、桥梁扩建、路基改 桥等施工可采用外侧修筑临时保通钢便桥,将车辆导流至临时保通侧,封闭另 半幅进行改造施工。 2互通立交的扩建工程形式复杂,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若互通立交数量多 同隔距离短,可采取间隔保通互通立交通行,间隔封团互通立交改建施工;若 互通立交数量少间隔距离远,可分别对互通立交各匝道采取修筑临时保通路基 或保通便桥,然后封闭改造施工,若某些匝道有线下短距离分流绕行路线,也 可直接封闭该匝道集中改造施工。 3服务区半封闭式交通组织即为高速服务区一侧封闭另一侧保证服务功 能。 4中断交通集中拆除是指根据施工需要对区段内的高速公路进行全封闭, 集中组织施工机械对需要拆除的结构物短时间内拆除完毕后放行交通。

4.2.2路网分流应符合以下规定:

1路网分流应利用既有路网及交通设施,主动分流和被动分流、定性与定 量相结合。 2路网分流交通划分为长距离过境交通(指跨越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全程 或起、终点均不在沿线区域内的车辆出行)、中距离出入境交通(指起点或终 点为高速公路沿线区域的车辆出行)、短距离区间内交通(指改扩建高速公路 沿线区域任两点之间的车辆出行)三种形式

4.2.3交通组织阶段及区间划分应符合以下规定:

3工程初期的地基处理、土方工程、桥梁下构、涵洞通道接长等施工基本 不影响原路的通行,可安排在同一阶段交叉施工,设备人员充足时,可在原路 两侧同时开工。

时监测气象变化情况,一旦降温、降雪,立即按计划部署相应的除雪和防冰冻 作业,缩短影响正常交通的时间。

5.1.1对于既有路基原设计文件应着重熟悉,主要了解既有路基的设计结构, 如横向排水管位置、填挖方段落、过湿路段位置等。 5.1.3路基施工期间,应始终保持场地良好状态,合理修建临时排水沟,以确 保不受水浸泡、冲刷损坏。临时排水沟设置前应综合考虑永久性排水设施,采 用永临结合可降低施工成本。 5.1.5应考虑施工及运营安全、区域交通影响等因素,结合工程技术方案进行 交通组织设计。 5.1.7条文中仅规定了一般填料的试验项目,对特殊土(如黄土、软土、盐清 土、红黏土、高液限黏土和膨胀土等),还要进行相关试验以确定其性质及处 置方案。

5.2.2原地面清表后,应对填前碾压段取土样进行标准击实试验,以确定土的 最佳含水量,再与地基土含水率相对比, 5.2.3针对此类情况,宜采用换填处理,根据设计要求的超挖深度进行挖除含 水率较高的地基土,再分层回填合格填料。 5.2.4为增加新旧路基的整体协调性,避免减少横向错台和纵向裂缝的发生, 应对基底进行冲击压实,保证基底压实度不小于90%。基底的碾压遍数、碾压 方式、验收标准等参照设计要求及《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T3610)、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等规范。 5.2.10换填处理宽度开挖进入既有路基坡脚内是为了提高拼宽路基与既有路 基搭接质量。 5.2.11当为浅层软土,或拼宽荷载较小,沉降容易控制时,可采用堆载预压、 粒料桩等方法;当拼宽荷载较大,对既有公路影响过大时,可采用设置地基隔 离墙等方法

路基拼宽施工除符合本标准外,还应满足《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T

3610)的相关规定。 5.3.1路堤填筑前需开挖既有路基边坡,拆除既有边沟,导致既有路面雨水会 流向拼宽作业区,因此为保证拼宽路基稳定需开控临时排水沟

3610)的相关规定。

1为保障新旧路基的搭接质量,需将老路边坡土路肩挖除并开挖台阶,既 有路基边坡用人工配合机械开挖的方法开挖台阶。 2针对台阶设置横向横坡,以确保台阶表面不会出现积水情况,进而影响 路基填筑质量。 4台阶表层土的压实度不满足要求时,应与加宽路基土一起碾压至规定的 压实度。 6台阶开挖期间设置保通人员、交通措施等,负责引导车辆避免靠近紧急 亭车带行驶,以免影响边坡稳定。 7设置位移观测点,防止因超挖造成既有路基滑塌。如有问题及时报告, 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5.3.3土工格室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4土工格室铺设的宽度应自第一个台阶内侧至扩建路基边坡坡脚处。宜用 J型钉禁,铺设完成后应尽快上土掩埋,严禁暴晒。土工格室附近不应有粒 径较大的土块或石块。

5.3.4路基填筑应符合下列规定:

2新老路基搭接区域为路基薄弱点,需针对新老路基搭接区域进行补强, 来增加新旧路基搭接质量。 3挖除既有路基部分硬路肩,再进行路床填筑,可增加新旧路基搭接质量。 4纵向搭接即沿线路纵向的搭接,宽度不宜小于50cm,横向铺设应自既 有路基开挖线向外铺设,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5为防止纵向歪斜,可按幅宽在铺设层面划出白线或挂线铺设,然后用U 型钉将土工格栅端部固定于填料中。不得有片石等坚硬突出物,以免破坏格栅。 5.3.5采用爆破方式时,应按爆破施工方案组织施工,宜统一规定爆破时间段 爆破时应临时封闭交通,

1路堑开挖施工可布置新泽西护栏、防护墙、工字钢、砂袋防护等防护。 2预留既有边沟集中排放既有路面雨水,防止出现积水现象,拼宽路堑成 型后即可拆除既有边沟进行换填处理

5.4.3当拼宽路基较既有路基抬高小于路面结构层厚度时,拼宽路基直接施工 至路床,不需放坡施工;当抬高高度大于路面结构层厚度时,可按照不小于 :1.5坡率对靠近既有侧路基放坡施工,若影响保通幅保通时则应按照设计收 宿边坡,或进行超宽填筑后收缩边坡;当抬高高度超过一定高度或收缩边坡亦 不能保证保通侧通行时,宜修筑挡墙。 5.4.5开挖横向台阶是为保障抬高段路基与一般路基的搭接质量,若设计无相 关规定可参考新旧路基搭接施工中既有路基边坡台阶开挖方式进行施工。

5.5.3路基加宽宽度≤0.75m,直接填筑路基不能保障新旧路基搭接质量,拼宽 路基稳定性差。挖除部分路基后再进行路基填筑,可保障拼宽路基宽度,提高 新旧路基拼宽质量。开挖后拼宽路基宽度宜不小于3m。 5.5.4宽度3m的界限为大型压路机工作宽度,即宽度大于3m可保障路基碾压 质量。

6.2硬路肩挖除及路床加固

6.2.1硬路肩挖除应符合以下规定: 1调查统计明、暗构造物位置,避免铣刨机在铣刨时对构造物造成破坏。 3控制铣刨速度,避免因速度过慢导致铣刨用水量过大,给清扫工作造成 障碍。

5.3.2目前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路面检测评价的技术指标多数是参照现行《公 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5210)进行的,主要判断指标主要以路面表面弯 沉和路面破损率为主。 6.3.3由于既有路面的利用和处治主要包括局部处治后完全利用、局部处治后 加罩、铣刨加罩与翻修新建,常规而言,既有路面已使用了一定的年限,现状 路面结构强度会小于拼宽设计结构强度,因此需通过路况指标的评价进行相应 的处治补强,以达到设计要求。根据《公路路面养护技术规范》(DB31/T489) 及《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5210)的规定,相关的路面评价指标包含: 公路技术状况指数(MQI)、路面使用性能指数(PQI)、路面损坏指数(PCI)、 路面行驶质量指数(RQ1)、路面车辙深度指数RDI)、路面抗滑性能指数(SRI)、 路面结构强度指数(PSSI)等。

6.4既有路面材料再生利用

6.4.1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将不可避免地产生大量旧沥青混合料和水泥混凝 土,集中妥善处理这些旧料和废料并再生和再利用,对降低改扩建工程沥青路 面的造价,减少废弃材料对环境的污染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5.4.2目前常用的路面材料再生方式较多,因此采用何种方式再生需要合理论 止。此外根据国内各地工程经验,对半刚性基层材料、沥青面层材料和水泥混 疑土材料的再生和再利用方式作了推荐。 5.4.3再生混合料作为一种新的材料,需要对其基本力学性能以及使用性能提 出具体的要求。由于实际工程采用的混合料类型不同,施工工艺控制的水平和 程度也有所不同,因此应结合实施的改扩建工程特点对再生材料提出相应的技 术要求并严格控制。

6.5.1面层铣刨应符合以下规定

6.5.1面层铣刨应符合以下规定: 3公路从左往右的顺序分别是第一行车道、第二行车道、第三行车道等, 基层、底基层开挖台阶不成形或松散时,可保留第一行车道。如仍存在不成型 或松散,该段落基层、底基层全部挖除,

6.5.2基层拼接应符合以下规定

1新旧基层层间喷洒水泥浆,主要是为了增加层间粘结效果。水泥净浆的 水灰比以及水泥净浆的喷洒量一般由设计单位提供,设计单位未提供的,可参 照本条文执行。 2水泥混凝土界面剂的水灰比参数可参照6.5.2第一条执行。 4玻纤格栅的主要作用是均匀传递轴载,并将反射裂缝应力由垂直方向转 化为水平方向,增强沥青混凝土的整体抗拉强度,减少永久变形,防止和减少 路面发射裂缝,延缓疲劳破坏,提高路面使用寿命。

6.5.3面层拼接应符合以下规定:

2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存在半幅施工 路面经过临时导行后,存在不同程度的路面病害,在进行下一沥青面层摊铺时, 需要进行路面病害处治, 4在对沥青拼宽路面拼缝处进行碾压时,跨缝碾压后的路面较挤密压实法 碾压后的路面具有更好的技术性能

6.6.1基层、底基层养护应符合以下规定:

2严格意义上说,基层从摊铺碾压完成,到铺筑上层结构层之前都属于养 主期。7d是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施工质量控制的一个时间节点。在第7大需 要开展一系列的质量评定检测,因此,一般情况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施工 后需要养生7d。但这并不意味着,仅需要养生7d,其养生期可直至上承层铺 设之前。 3行驶速度过快,容易造成养生路段覆盖材料的损坏。 5.6.2沥青路面可以在施工后待沥青混合料冷却即可开放交通,这是沥青路面 的一大优点。对有些工程,等不及冷却就需要开放交通,这时必须洒水加速冷 却。同时应加强纵横向施工接缝的初期养护

7.1.1针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经专家评审通过 后方可实施。 7.1.2熟悉既有桥涵原设计文件,主要了解既有桥涵结构形式、构件尺寸、角 、材料等。 7.1.3施工前进行现场调查,做好管线保护,发现设计文件中未说明的结构病 害或现场施工困难,存在结构安全风险,应及时与设计沟通。 7.1.4既有桥涵因运营多年会产生沉降及水平位移,与原设计图纸相比存在误 差,改扩建项目要充分调查现场,采集结构物坐标数据,确保新建桥涵与既有 桥涵拼接契合。 7.1.5在保通前提下,为降低对交通的影响,同一区段内多个桥涵结构物应同 时拆除。结构物拆除前应做好交通导行设施,确保行车安全及施工安全。 7.1.6桥梁顶升时的位移不仅包括在墩柱位置不动的情况下上部结构的水平位 移,还包括变坡顶升的纵向位移和梁体的横向位移。顶升过程中,桥梁失稳是 重大风险源之一。

7.2.1桥梁拼接方式有新旧桥梁之间全连接、新旧桥梁之间不连接、新旧桥梁 之间部分连接,通过采用适当的构造措施使旧桥横向一侧或两侧与新桥拼接成 一个整体结构。 新旧桥梁之间全连接,是指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之间均连接: 新旧桥梁之间不连接,是指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之间均不连接: 新旧桥梁之间部分连接,是指上部结构连接而下部结构不连接或上部结构 不连接而下部结构连接

7.2.2上部结构拼接应符合以下规定:

2桥涵上部结构拼接宜采用相同的结构形式,在桥梁拼接的部位宜采用湿 接缝构造。 3浇筑桥面现浇层混凝土前,应将梁顶浮浆、油污清除干净,以保证新旧 混凝土的良好结合。 下部纯物越应然合以下圳宝

7.2.3下部结构拼接应符合以下规定!

1应在既有桥下部结构横向延长线上拼接新结构,不应错位拼接。拼接结 构材料与结构形式宜与既有结构相同。 2拼接施工时,应减少对既有结构的影响,防止既有结构产生损伤。 4基础施工时,应减小对既有桥基础的影响,当拼接桥基础为桩基时,优 先考虑采用旋挖钻施工,当拼接桥基础为扩大基础时,基底高程不应低于既有 桥扩基基底高程。 为减少桥台跳车,应尽早安排桥台施工,所有台背位置尽可能采用堆载预 压处理,并保证充足的预压时间,预压完成后按设计要求开挖台阶,再进行台 背回填。

7.4.1拆除既有桥的锥护坡时,要防止对桥台侧墙造成损伤。对不重新利用的 既有桥台和基础采用破碎锤破除后,运至指定地点存放

7.5.1顶升设备的标定包括力值测量标定和位移测量标定。为确保不同型号传

7.5.1顶升设备的标定包括力值测量标定和位移测量标定。为确保不同型号传 感器精度的一致性,可采用统一标准源传递的标准传感器。位移测量传感器因 测量精度要求高,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标定,并要采用同源传递标准。

1顶升前应凿开梁端缝,用钢筋将桥面铺装层纵向钢筋进行拉结,可以限 制纵向移位,并能适应梁体的转动。为了增加顶升支撑的整体稳定性,支撑之 间可采用槽钢进行拉结,使同一墩台下的各组支撑通过水平连系杆及剪刀撑连 成一个空间格构柱,从而形成水平稳定体系,确保施工安全。 3不宜先施工新桥后顶升既有桥。

7.6.1既有桥裂缝处置应依据桥梁检测报告中所标记的部位,现场核实裂缝的 数量、长度和宽度,按裂缝宽度0.15mm的限值进行分类并现场标记。对于宽 度<0.15mm的裂缝,采用裂缝封闭胶进行裂缝表面封闭,应考虑构件表面美 现。对于宽度≥0.15mm的裂缝,采用压力注浆封团法。将灌缝胶压注入结松 内部裂缝中,以达到封闭裂缝效果,使混凝土构件恢复整体性。 .6.4支座成品进场时应检查产品质量合格证明文件、产品力学性能检验报告 安装使用说明书,必要时应对产品进行检验和试验

7.7.1施工前必须对既有涵洞孔径、涵底洞口标高等复核,如与图纸不符及时 反馈设计,确保涵洞接长后,与既有涵洞拼接契合。 7.7.2新旧涵洞接口处应做防水处理,确保不会因涵洞接缝渗水造成基底沉降。

8.1.1应根据竣工资料,重点掌握既有隧道结构形式、原施工技术方案等内容, 据此来分析既有隧道衬砌结构受力性能,分析可能存在的薄弱点和风险点。施 工方案的编制应考虑地质状况、施工安全、相邻隧道运营、交通组织等因素, 综合分析制定。 3.1.2既有隧道发生过塌方、二次衬砌厚度不足、衬础背后存在空洞等情况 遂道扩挖施工安全影响较大,可采用实地调查、地质雷达、局部径向钻孔等手 段进行探明。绘制既有隧道病害平面展开图有利于整体分析既有隧道衬砌结构 病害情况,对于病害密集区应进行重点处理 8.1.4隧道扩挖施工应同时参照《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F60)进行相 应的施工准备工作。 8.1.5隧道维修加固应包括隧道衬砌结构加固、衬砌背后空洞回填、裂缝修补、 渗漏水治理、路面维修加固及附属工程维修改造等。应根据对既有隧道的调查、 专项检查及评价结果,按照设计要求编制既有隧道的维修加固方案。设计判定 结构情况正常、轻微破损时,可暂不处治,但应进行监测或观测;判定结构破 环甚至严重破环时,应采取加固措施。宜在增建、扩挖隧道施工完成并开放交 通后,再进行既有隧道的维修加固施工, 从而对交通运营影响较小

3.2.1拆除施工是新建隧道与扩挖隧道最天的不同点,也是扩挖隧道最大的风 险点。施工前应对重大风险进行辨识、分析、评估,并采取切实可行的风险控 制措施。 8.2.2附属设施的拆除主要包括通风、照明、消防、通信与报警、交通监控 供配电、交通安全设施以及沟槽盖板等设施的拆除。在拆除过程中,应严格按 照既定施工顺序进行。 8.2.5对于符合现行标准且仍具使用寿命设施,经养护评定后使用或降级使用。 8.2.6电气拆除部分主要包括电线、电缆、桥架线管、开关、配电箱、终端用 电设备等。 827田气割切除前 应对操作人易进行安全技术垃训老试合格并取担损

8.2.7采用气割切除前,应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考试合格

作证,取得动火许可证后方可实施。 8.2.9洞门拆除不宜使用爆破方式,主要是因为爆破振动影响坡体稳定。如地 质条件较好,坡面防护到位,经论证后可采取爆破方式进行洞门拆除。 3.2.10衬砌拆除可提前采用切割机对既有衬砌进行分块切割,以控制裂缝的扩 散。对于隧道改建的,无需对原衬砌结构进行拆,但需对结构进行评定,后按 照规范及设计要求进行维修加固

8.3.1隧道扩挖过程中,为保证开挖过程中既有隧道结构安全稳定,应对既有 隧道病害进行预处理,对存在风险的既有隧道、联络道、近接隧道进行临时加 固。 8.3.3联络道、隧道近接段的断面回填加固,避免形成应力集中区。对于后期 需进行联络道扩挖或支护拆除新建的,应将回填区域按步距由上而下进行拆 除,并对联络道衬砌进行拆除。 8.3.5对于存在渗漏水、围岩大变形、衬砌裂缝等病害的加固,以提升扩挖隧 道断面外围岩力学性能,减少围岩渗漏水。 3.3.6对围岩天变形、裂缝密集区等进行衬砌结构临时加固,主要是提高在衬 切拆除或爆破震动影响下该区段的稳定性,避免受施工影响造成既有隧道失稳 丹塌。拆除施工时,应尽可能采用机械拆除

8.4.1改扩建隧道开挖方法选择应符合以下规定:

8.4.1改折建隧道开挖方法选择应符合以下规定: 1增建隧道开挖时,与小净距隧道开挖要求类似,可参考《公路隧道施工 技术规范》(JTGF60)9.1中小净距隧道施工要求,但在确定施工方案时应充 分考虑对既有隧道结构和运营安全的影响。 2扩挖隧道的开挖施工应与既有隧道结构拆除充分结合,综合考虑实施方 案,减少重复性工作和资源浪费。 3既有隧道扩建可采用单侧扩挖、双侧扩挖和周围扩挖。采用联络道相对 侧单侧扩挖与相邻隧道的净距大、对围岩扰动小、且与洞外接线衔接更顺。既 有隧道扩挖不宜出现既有隧道开挖空间废弃回填的情况。 4~5既有隧道扩挖施工前应做好超前预支护工作,洞口浅埋和软弱围岩 段施工时可采取扩大拱脚的方式加强临时支护措施,保证施工中的安全 8.4.2改扩建隧道爆破开挖应符合以下规定:

1隧道扩挖施工前应掌握的资料包括:既有隧道周边地质条件、扩挖断面 大小、扩挖方法、既有隧道周边围岩加固处理措施及范围、既有隧道衬砌缺陷 相邻隧道运营、施工安全、交通组织等因素。 2隧道扩挖施工方案应在工程施工前完成专家论证、监理审批等程序。 3在施工中应根据周边围岩和原有结构加固状况合理优化钻爆设计,提高 钻岩效率和爆破效果,降低工料消耗。 5通过实时监测既有隧道相邻洞和周边结构物的爆破振速、裂缝变化、设 拖松动等情况,可动态调整施工参数,及时进行现场隐惠排查和必要加固。根 据《高速公路改扩建设计细则》(JTGTL11)10.2.1中要求,爆破振动速度 股可在5~20cm/s范围内取值,病害严重段取小值。 3.4.4《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F60)第16章对不良地质和特殊岩土地 段的施工做出了解释和规定,本标准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三项施工原则,尤其是 对于含瓦斯或有毒有害气体的地段,除要加强施工区域的监测和通风外,还应

监控量测实施应注意以下要点: 1洞口拆除过程中的洞内及地表观察:地表沉降监控量测点布置应在洞口 结构拆除前完成。 2爆破震动监测:爆破振动监测主要考虑对既有隧道结构影响的监测,每 次爆破均应进行爆破监测,并根据监测数据调整爆破参数设计。 3隧道底部隆起监测:监测点应设置在中央排水沟底部或车辆不易碾压位 置,观测频率应与拱沉降、周边收敛观测相同。 8.5.1本条规定是在《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F60)中第10.2.1、10.2.2 规定的基础上,将爆破振动的监测划为必测项目,同时根据改扩建隧道的特点, 增加了六项监测内容,该六项内容的监测方法和监测频率应根据项目实际情况 进行确定。

快,则应将量测频率调整为每2小时一次,持续1~7d,若变化值逐渐减小或 围岩变化逐渐稳定,则可恢复表中观测频率,否则应及时采取加固支护措施。

9.1.1改扩建工程交安设施存在部分再利用或升级改造部分,在高速运营期间 部分设施存在调整可能,按原竣工图设计后易出现偏差,所以施工前应根据设 计图纸对原有设施安全性和适应性进行再评价,尤其是对设计保留利用既有设 施部位,应保证既有设施性能满足改扩建后设计要求。 9.1.2对拆除回收利用的结构,必须在保证改建后安全等级及施工要求后方口 使用,避免因前期调查不全面或因拆除施工过程中造成损伤,而影响使用性能 9.1.3应对既有交安设施,包括护栏、隔离栅、道路交通标志、道路交通标线 防眩设施等的使用性能进行评价,并给出评价结果,判定其经过处理后用于永 久设施,或是降级作为临时设施。 9.1.4对保留利用的交安及沿线设施,不得在施工过程中对其造成损坏,避免 影响完工后使用性能。 9.1.5改建施工一般为保通施工,期间保通段交安设施必须保持及使用功能, 如确实影响施工,必须制定详细施工计划,并报请相关专业部审核批准, 9.1.6既有交安设施拆除前必须保证已有替代交安设施达到防护或警示功能 拆除施工过程中也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施工人员安全。 9.1.7交通安全设施改建后必须满足最新规范安全等级要求

9.2.1护栏施工须满足国家及行业现行标准规范要求。 1拆除利用护栏板尤其需要注意,必须保证满足使用功能要求。可采取措 施利用的有:降级至低等级路使用、采用波形护栏双板方案等。 2波形护栏立柱安装时应注意保护预理管线;若为既有管线重复利用,应 对照其设计图,采取可靠措施避免对既有管线造成损伤 3改扩建施工可保留利用的混凝土护栏,应重新评定其防护等级是否满足 设计要求,对不满足要求的应进行升级改造。对于部分升级改造的混凝土护栏, 植筋质量必须严格控制,确保新老结构结合良好。混凝土护栏施工应严格控制 施工质量,确保改造质量后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9.2.2施工前对既有隔离栅及防抛网进行评定,对可以重复使用的部分应采取

措施进行保护,对需要拆除重装的部分,拆除时应采取保护措施,并对拆下的 结构物进行修整翻新,以备使用。 既有隔离栅拆除前需确定高速临时防护方案,确保高速保通段内外隔离,同时 报高速管理部门备案。 9.2.3施工时间应结合总体导行时间合理安排,尽量保证导行保通段采用永久 标志标牌,如出现导行时永久标志无法施工现象,应设置临时交通安全设施 确保高速通行要求。 标志基础施工时应结合现场实际情况优化位置,尽量避免与管线等结构物冲 突,同时严禁基础落于软弱土层或受力薄弱点上。 对于较大尺寸标志基础施工时,基坑开挖后应尽快完成基础施工,尽量减少基 坑暴露时间,同时严格控制基础周边回填质量,避免破坏环路基整体性。 9.2.4临时标线材料尽量选用喷涂材料,避免影响下承层平整度,造成上层摊 铺时压实度不均匀。上面层不得设置喷涂或热熔等不易清除的临时标线,如确 需设置监时标线时,可采用车贴或水溶性涂料,方便后期清理

9.3.1在对原收费制式、收费方式、系统构成、系统功能、设备技术指标、基 础设施等进行勘察、检测、评价的基础上,按扩建工程预测交通量、收费服务 时间、收费服务水平对收费系统设备进行升级改造。 9.3.2原收费亭、收费设施、管理设施等原则上应充分利用,其相关技术设备 应在检测、评定的基础上,根据其性能、使用状况确定采用利用、改造、升级 或更新。

9.5绿化及环境保护设施

9.5.1种植王应尽量选择既有高速清表,施工时可就近选择临时存土场存放清 表土GB/T 50434-2018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待需要时取用;绿植种类选择应多样化,并以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植物 品种作为首选。 9.5.2对于既有声屏障回收利用工程,拆除施工时应妥要善保管材料,并存放至 可靠场所,对局部缺陷进行修复后备用;保通段声屏障安装施工时应按照养护 规范要求设置导行设施,确保施工安全

10.2节能与能源利用

10.2.1通过利用老路标线,槟弃对既有标志标线整体清洗并重新画线做法,节 约材料。 10.2.4装配式施工加快工程进度,提高施工质量,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实现 可循环发展。

10.3.1保证梁板预制期间养护用水不被浪费,减少水资源损失,实现水资源循 环利用。 10.3.3管径应选取合理、管路应设置简捷。 0.3.4建立可再利用水收集处理系统使水资源得到梯级循环利用。所设置边沟 用于收集雨水、冲洗水及管道施工中的注水打压等集中排水至集水池,再加压 送至临时水泵,用于车辆、道路冲洗等。

10.4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

10.4.1因施工造成容易发生地表径流土壤流失的情况,应采取设置地表排水系 统、稳定斜坡、植被覆盖等措施,减少土壤流失。 0.4.3临时道路布置应与既有永久道路兼顾考虑,导行段封闭的既有高速公路 可作为施工便道,原有道路利用率可达100%。 0.4.4从场站选址至深化出图,从始至终应用BIM技术,对比分析,合理规 划用地。建设集试验室、混凝土拌和站、钢筋加工厂、预制梁场、盖板预制场 及小型构件预制场等于一体的“集约化”综合场站,大大节约临建用地

10.5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10.5.1铣刨半刚性基层、沥青混凝土面层等结构层DB32/T 4031-2021 建筑垃圾路基填筑设计施工技术规范.pdf,开展材料与配合比设计专 顶研究,实现全线沥青铣刨料的100%回收利用。 0.5.2以砖、石材、砂浆或混凝土所组成的工材料,根据边沟砌筑材料及辅 助材料需求,用于边沟砌筑;既有路缘石拆除后,挑选棱角分明、干净整洁等 合适的路缘石运送至路基急流槽位置,进行拼装

10.6.2水污染防治应针对不同的污水设置相应的处理设施,设置沉淀池、隔油 池、化粪池等。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