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4541—2022智慧高速公路建设指南.pdf

DB37T 4541—2022智慧高速公路建设指南.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DB37T 4541—2022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7 M
标准类别:交通标准
资源ID:360306
下载资源

DB37T 4541—2022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37T 4541—2022智慧高速公路建设指南.pdf

ICS03.220.20 CCS P 66

DB37/T 45412022

黄河二路人行道工程施工方案Constructionguidesfor smart expressway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前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缩略语 总体要求. 建养体系 运营体系 支撑体系. 参考文献。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山东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由山东省交通运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对智慧高速公路总体要求和建养体系、运营体系、支撑体系智慧化建设提供了指导与报 本文件适用于新建、改扩建智慧高速公路项目和运营高速公路智慧化提升项目建设。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票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 文件。 GB35114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信息安全技术要求 GB/T 22239 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GB/T 22240 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 GB/T 25070 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安全设计技术要求 GB/T 33697 公路交通气象监测设施技术要求 GB/T 37092 信息安全技术密码模块安全要求 GB/T 37721 信息技术大数据分析系统功能要求 GB/T 37722 信息技术大数据存储与处理系统功能要求 GB/T 38667 信息技术大数据数据分类指南 GB/T 39786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密码应用基本要求 JTGD70/2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第二册交通工程与附属设施

高速公路建设宜实现下列目标。 全寿命数字建养。宜提升基础设施数字化水平,通过智能建造、健康监测、智能检测、智能 运维等方式,实现全寿命数字资产管理和科学养护。

b)全过程安全畅通。宜通过建设全路段感知网,实施全过程管控,降低施工、事故、夜间及恶 劣天气的潜在通行影响,提高路段通行能力,实现(准)全天候通行。 C 全方位优质体验。宜通过拓展新技术、新产品的应用,探索车路协同和混合交通流管控场景 应用,提高智能收费、伴随式服务和智慧服务区体验,提升公众出行获得感和幸福感。

图1智慧高速公路总体架构

5.4.1智慧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分为新建、改扩建智慧高速公路项目和运营高速公路智慧化提升项目: 新建智慧高速公路项目,是针对新建工程,满足建设、管理、养护、运营、服务全周期智慧 化需求的高速公路项目; b 改扩建智慧高速公路项目,是针对改扩建工程,在新建工程智慧化需求基础上,还需满足施 工路段智能保通、大流量路段主动交通管理等需求的高速公路项目; C 运营高速公路智慧化提升项目,是针对事故多发、大流量、重点交通枢纽连接等路段,满足 路段主动交通管理和安全防控需求,实现交通安全水平和通行效率提升的智慧高速公路项目。 容进行建设

表1智慧高速公路建设应用内容一览表

6.1建养体系建设原则

3.1.1建养体系宜贯通勘察设计、工程建设管理、智慧工地、智能建造、智慧养护等各环节,实现多 种数字化技术集成应用。 6.1.2新建、改扩建高速公路项目中,养护运营阶段的基础设施监测设备设施宜与公路主体工程、交 通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 6.1.3智慧养护宜针对不同基础设施的特点,通过自动化检测、智能化监测支撑科学化决策,实现高 速公路养护全过程、全要素的数字化、智能化、主动式、预防性管理,提高主体基础设施耐久性和可靠 性,优化养护资金投入。

6. 2. 1勘察设讯

6.2.1.1勘察设计宜采用先进技术提升勘测、设计和成果交付等环节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 6.2.1.2勘测过程宜利用高分遥感、无人机、GIS、北斗等技术,实现设计模型与地形的交互,提升勘 则效率和精度。 6.2.1.3设计过程宜采用BIM技术开展可视化比选、碰撞分析、净空核验、仿真模拟,进行方案设计 和优化。BIM模型包含几何和非几何信息,具备统一的EBS编码,模型精细度满足专业应用需要。 6.2.1.4成果交付宜提供完整的构件模型及属性信息,并上传至建设管理相关平台,完成设计阶段向 施工阶段信息无损传递,实现数字化交付,

6. 2. 2 工程建设管理

DB37/T45412022

5.2.2.1建设方宜协调监理、施工、检测等参建方,构建一体化的建设管理平台,实现建设全过程、 各阶段、各环节有效衔接,以及计量管理、进度管控、质量监管、安全管控、环境监测等工程建设管理 各环节数字化和智能化,为养护运营提供数据支持。 6.2.2.2计量管理宜采用自动化计量、BIM、图像识别等技术,实现数据自动采集、工序自动报验、过 程资料自动生成和电子文件管理。 6.2.2.3进度管控宜结合现场每日进度填报,实现进度自动汇总统计、偏差分析及预警、偏差纠正和 进度可视化展示。 6.2.2.4质量监管宜实现工程质量全过程管控,确保工程质量可跟踪、可反馈、可追溯。 3.2.2.5安全管控宜实现对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实时动态感知预警。 6.2.2.6环境监测宜实现对工地扬尘、环境噪声、水质、土壤等的实时动态监测预警,

6. 2. 3 智慧工地

6.2.3.1智慧工地宜利用BIM、GIS、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实现对工地现场人员、机械、材料、 生产工艺、场地环境和施工过程关键场景的动态实时管理。 5.2.3.2人员管理宜实现身份鉴定、考勤管理、位置定位以及安全防护用具使用状态监测等功能:机 戒管理宜实现施工车辆和关键设备管理等功能;材料管理宜实现物料验收、智能识别和清点物料等功能; 生产工艺管理宜实现关键节点施工工序管理等功能;环境管理宜实现对扬尘、噪音、水质、土壤等环境 的监测功能。 6.2.3.3施工过程关键场景管理宜实现对施工过程中关键场景的数据采集、监测等功能,并明确采集

6. 2. 4智能建造

6.2.4.1智能建造宜在钢结构加工 的优化制定与调整、物料的优化调配。 6.2.4.2钢结构智能加工包括智能切割下料、智能焊接、智能涂装及智能管控等内容,宜利用BIM技 术提高钢结构智能加工质量和效率。 6.2.4.3构件安装前宜采用点云成像等技术结合BIM技术进行数字化预匹配拼装,保证精度满足安装 要求。

6.3.1基础设施检测

6.3.1.1道路检测宜采用自动化检测设备对路基和路面进行检测,并在采用其他高效检测方法时提前 化对确认。 6.3.1.2桥梁检测宜优先采用快速、无损检测技术对桥梁结构进行现场测试、试验、观测与检查。采 用自动化检测技术时,综合考虑检测项目的精度要求和现场作业条件。 6.3.1.3隧道检测宜采用自动化检测设备对隧道土建结构、机电设施和其他工程设施进行检测,自动 化检测设备工作时尽量减少对正常行车的干扰

6. 3. 2 基础设施监测

6.3.2.2监测设备宜采用准确可靠、耐久实用、经济合理的设备,且设备的技术性能指标满足工程及 相关标准要求。

6.3.2.3道路监测主要包括路基监测、路面监测和边坡监测: a)路基监测内容包括地下分层水平位移、地下水位、含水率、路堤顶沉降、地表水平位移及隆 起等,监测设备宜布置在高填方或特殊地质路基段; 6 路面监测内容包括道路状态(路表温度、路表变形、结构层温度、结构层变形等)、交通参 数(交通量、车速、车型、轴重等)及气候环境参数(温度、湿度、降水、凝冰等)等,监 测设备宜布设在重载交通、大交通量或具有特殊要求的路段; C 边坡监测内容包括支护结构变形、支护结构应力、地下水位、降雨量、含水率、深部位移、 地表裂缝、水平位移、垂直位移、坡顶建(构)筑物变形等,监测设备宜布置在挖方高边坡 和不良地质、特殊岩土地段的挖方边坡处。 6.3.2.4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桥梁,宜设置结构安全监测系统: 交通运输部《公路长大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建设实施方案》(交办公路(2021)21号)在 役公路长大桥梁清单及“三特”(特大、特殊结构、特别重要)桥梁; b 荷载等级提高或重载交通持续周期性通行的重要桥梁;人 C 有典型病害加固历史或技术状况等级较差且尚需继续服役的桥梁; d 路网内具有代表性或关键节点的中小跨径桥梁; e 采用特殊材料、特殊工艺或具有特殊要求的桥梁。 6.3.2.5桥梁监测方案宜结合桥梁类型、跨径等桥梁特点进行单独设计,监测内容根据桥梁服役环境、 结构特点和监测目的确定,宜包括以下监测内容: a 荷载与环境监测:包括车辆荷载、温度、湿度、风、地震、降水、船舶撞击等; b)结构整体响应监测:包括结构振动、变形(线性下挠、基础沉降)、位移、转角等; C 结构局部响应监测:包括结构应变、裂缝、索力、疲劳、支座反力、伸缩缝变位、桥墩冲刷、 腐蚀等。 6.3.2.6隧道监测内容宜包括结构变形、应力应变、衬砌裂缝、衬砌剥落、渗漏、内装饰脱落等。监 测设备宜布置在围岩等级较差、结构受力复杂、不良健康状态和不良地质条件的隧道路段。 6.3.2.7交通安全设施监测内容宜包括交通标志、交通标线、护栏、视线诱导及防眩等设施的服务状 态。 6.3.2.8机电设施监测内容宜包括监控、收费、通信、供配电、照明、通风、消防、计算和存储等设 施的运行状态和运行环境

结构特点和监测目的确定,宜包括以下监测内容: a)荷载与环境监测:包括车辆荷载、温度、湿度、风、地震、降水、船舶撞击等; b)结构整体响应监测:包括结构振动、变形(线性下挠、基础沉降)、位移、转角等; c)结构局部响应监测:包括结构应变、裂缝、索力、疲劳、支座反力、伸缩缝变位、桥墩冲刷、 腐蚀等。 6.3.2.6隧道监测内容宜包括结构变形、应力应变、衬砌裂缝、衬砌剥落、渗漏、内装饰脱落等。监 测设备宜布置在围岩等级较差、结构受力复杂、不良健康状态和不良地质条件的隧道路段。 6.3.2.7交通安全设施监测内容宜包括交通标志、交通标线、护栏、视线诱导及防眩等设施的服务状 态。 6.3.2.8机电设施监测内容宜包括监控、收费、通信、供配电、照明、通风、消防、计算和存储等设 施的运行状态和运行环境,

6.3.3养护科学决策

5.3.3.1高速公路养护科学决策主要包括养护目标设定、基础设施数据库构建、公路技术状况检测和 评定分析、养护需求分析、养护方案设计、养护决策后评估等内容。 6.3.3.2养护目标设定。宜根据国家、行业及山东省公路养护管理发展规划,以全寿命周期养护费用 效益最优为原则,结合公路技术状况、交通量、管理需求、资金约束等因素,并针对不同设施确定养护 目标。 6.3.3.3基础设施数据库。包括路线、路基、路面、桥隧构造物、交通安全及机电等设施基础数据, 建设质量检测、交竣工检测等静态数据,日常巡检、定期检测、专项检测、健康监测、养护历史、交通 状况及气候环境等动态数据。 6.3.3.4公路技术状况检测和评定分析。包括技术状况检测、技术状况评定、病害原因诊断等内容, 并科学评估其础设施的服役太

6.3.3.5养护需求分析。宜建立养护性能预测、养护方案及养护决策等模型,并根据养护目标和技术 状况评定结果进行养护路段划分及养护性质分析。 6.3.3.6养护方案设计。宜在养护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按照设计流程对养护工程项目开展养护对策选 择、养护时机选择、养护费用估算、养护方案比选等工作。养护方案设计宜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 备、新工艺,尚无相关标准参照的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经过试验论证后方可开展规模化 使用。 6.3.3.7养护决策后评估。包括养护决策工作执行情况评估、决策过程中相关影响因素与实际情况的 符合性评估、决策实施效果评估等内容,并形成决策评估报告。决策评估报告宜包括决策制定与执行情 况的总体评价、决策效益分析、进一步优化决策工作的意见、建议等内容。

7.1运营体系建设原则

1.1运营体系遵循“按需建设、设备共用、信息共享”原则石家庄市和平路跨线桥钢箱梁转体施工方案,建设与业务场景需求相适应的机 安设施。 1.2运营体系宜根据智慧运营需求,在主体工程建设过程中进行感知、通信等设施扩容条件禾 础的预留预埋。

.1.3运营体系包括边缘端、路段级、路网级三层,各层计算、存储和网络连接能力根据具体业务需

7.1.3运营体系包括边缘端、路段级、路网级三层,各层计算、存储和网络连接能力根据具体业务需

7.2. 1交通运行监测

7. 2. 2 主动交通管理

7.2.3(准)全天候通行保障

7.2.3.1智慧高速建设路段配备路域气象监测预警、交通安全防护诱导等系统,宜采用主动融冰除雪 措施,并与主动交通管理和伴随式信息服务相结合,提升恶劣天气高速公路运营安全水平,保障(准) 全天候通行。 7.2.3.2恶劣天气条件下,宜根据路域气象、交通、道路条件等,采用主线限速控距、入口限行限流、 预约通行等交通管控策略。 7.2.3.3交通安全防护诱导系统宜布设于分合流区、主线交通流量大(道路服务水平三级及以下)、 事故发生率高、拥堵易发、恶劣气象易发等特殊路段,宜通过雨夜反光标线、雾天行车诱导装置、道钉、 防疲劳激光光幕等设施增强高速公路安全防护诱导能力。诱导装置在不良天气条件下宜显示黄色,保持 常亮或按照指定频率闪烁。 7.2.3.4主动融冰除雪系统宜布设于冬季易积雪结冰的桥梁、背阴段、隧道口、连续纵坡、临水路段 滋武式融冰雪壁技本

7.2.3.4主动融冰除雪系统宜布设于冬季易积雪结冰的桥梁、背阴段、隧道口、连续纵坡、临水路段 等重点路段河南第二火电公司禹州电厂一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且宜采用热力融冰雪、抗凝冰路面、喷淋式融冰雪等技术。

7.3.1伴随式信息服务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