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5/T 2695-2022 旅游公路设计指南.pdf

DB15/T 2695-2022 旅游公路设计指南.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DB15/T 2695-2022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9 M
标准类别:交通标准
资源ID:369880
下载资源

DB15/T 2695-2022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15/T 2695-2022 旅游公路设计指南.pdf

4.1.1旅游公路设计宜秉承系统开发、绿色生态、以人为本、文化传承、创新发展等理念,充分发挥 项目整体功能和效益。 4.1.2旅游公路主要由公路主体、服务设施、解说设施、景观设施、环境保护设施等构成。其中,慢 行设施的设置与否和设置方式应根据公路条件以及慢行需求分析综合考虑确定,并充分利用既有道路。 4.1.3旅游公路主题应与旅游公路路域环境、旅游资源、景区景点和地域文化特征协调,在符合JTG 082等标准规范前提下,在标志标线、设施、景观等方面体现地域特征和旅游特色。 4.1.4旅游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应增加旅游公路廊道研究,有条件时宜开展旅游公路项目策划。项目 策划可参照附录A施行。 4.1.5旅游公路建设应充分考虑冬季旅游的需要,在设计阶段采取防积雪、防滑等措施,保证服务设 施在冬季的正常使用。 4.1.6既有公路改扩建为旅游公路时,应充分利用既有设施、用地和废旧材料。 4.1.7一般公路进行旅游功能拓展建设时,应进行深入的旅游需求分析和公路旅游价值评价,明确需 改造建设路段和服务设施,其改造建设可参照本文件执行。 4.1.8旅游公路功能 4.1.9旅游公路应具有为旅游车辆提供畅通直达、汇集疏散和出入通达等交通功能,也应具有为旅游 者提供公路旅游体验和游憩服务的旅游功能。 .1.10旅游公路按其交通功能定位可划分为旅游十线公路、旅游集散公路和旅游专线公路。其中 旅游干线公路即连接旅游组团集中地或旅游集散公路,在路网中具有畅通直达和旅游快进功 能的公路,多为次要干线公路; 旅游集散公路即连接旅游干线公路与旅游景区,在路网中具有汇集疏散社会交通和旅游交通 功能的公路,多为次要集散公路; 旅游专线公路即通往、位于或属于旅游景区的支线公路,在路网中提供旅游交通慢游功能

DB15/T26952022

4.1.11旅游公路按其公路旅游功能可划分为复合型旅游公路、通景型旅游公路以及目的地型旅游公 路(评价方法见附录B)。其中:

4.1.11旅游公路按其公路旅游功能可划分为复合型旅游公路

(评价方法见附录B)。其中: 一一复合型旅游公路:通达景区且沿线景观优质的公路。此类旅游公路较为常见; 通景区型旅游公路:沿线景观一般但通达一定级别景区的公路。此类旅游公路应主要满足其 通达功能; 目的地型旅游公路:周边无景区或无较高质量景区但沿线景观优美、有开发价值的公路。此 类旅游公路是潜在旅游目的地宝鸡分移动公司16-1传输线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可利用沿线景观打造开发为带状景区,一般不具有旅游干线 或旅游集散功能

1.2旅游公路技术等级

4.2.1旅游公路技术等级选用应根据路网规划、公路交通功能及旅游功能,结合交通量及其组成、景 区最大承载量及环境条件等,经综合论证确定。 4.2.2既有公路拓展旅游服务功能的专项工程,应采用原技术等级。既有公路改扩建为旅游公路,宜 采用原技术等级;技术等级为二级及以下时,经论证可提高技术等级。 4.2.3同一旅游公路项目宜选用同一技术等级类型,条件受限时可分段选用不同技术等级类型

4.3.1旅游公路设计采用的设 规定确定 4.3.2旅游公路宜满足旅居 和旅居挂车外廓尺寸可采用表1的规定值。

4.3.1旅游公路设计采用的设计车辆应按JTGB01的有关规定确定。

4.3.3非机动车所采用的设计外轮廓尺寸应采用表2

表2非机动车及其外轮廓尺寸

4.4交通量与服务水平

4.4.1交通量调查应根据季节影响、节假日影响、车型等特征综合预测,宜有前瞻性,适度超前。旅 游公路设计小时交通量宜采用第30位小时交通量,季节性影响大时,宜根据通行能力、经济和环境等 因素综合确定。

4.4.3自行车道和步道基本路段设计通行能力应按照CJI37执行。

DB15/T 26952022

4.5.1旅游公路可根据技术等级,充分考虑线地形、地质、城镇分布和旅游资源条件分段选用不同 的设计速度,但同一设计速度路段长度不宜小于10km,不同路段设计速度差不应超过20km/h,不同 设计速度的设计路段应注意选择合理的衔接位置,过渡应顺适。 4.5.2旅游公路慢行系统的设计速度应根据使用功能、主要出行方式、环境和安全等论证确定。 4.5.3利用既有公路修建旅游公路时,应根据地形地质、现状路况、交通组成和环境等因素综合分析 路段改(扩)建条件,合理确定改(扩)建路段设计速度

4.7.1旅游公路环境保护设计应符合JTGB04。 4.7.2旅游公路应优先采用节能、环保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工艺。 4.7.3旅游公路应在野生动物出没的路段设置预告、禁止鸣笛等标志,并根据需要设置动物通道并采 取诱导措施和栖息地营造措施。 4.7.4旅游公路通过湿地路段时,应优先选择避绕方案;必须穿越时,应选择影响最小的位置通过, 并采用措施,保障湿地水系连通。 4.7.5旅游公路交通噪声污染防治应结合景观要求,优先采用生物或自然的措施,如土堆式声屏障或 裁植绿化林带

5.1.1总体设计应论证确定旅游公路及其组成的功能、技术标准、建设规模及建设方案,其主要内容 应根据区域特点、建设条件、旅游资源特点等编制,应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根据不同设计阶段逐步深 入和细化

a 结合项目区旅游资源分布与价值评价、旅游发展规划以及游客出行特点分析等,明确旅游公路 的主题定位、建设目标,并进一步完成旅游公路景观规划与设计; b) 开展旅游交通需求分析,具体包括旅游交通出行调查、旅游交通出行者需求分析及旅游交通量 预测分析。除应符合本文件4.5.1要求外,还应符合附录A.3.3; C 根据地区公路网结构与规划和旅游交通组成,明确公路旅游吸引点和服务需求,论证确定公路 的旅游服务功能,应充分利用高铁、高速公路等现有交通走廊合理论证确定公路线位,使之与 地区公路网衔接顺畅,结构、布局合理; d 考虑沿线建设条件、旅游资源分布和交通组成等,综合分析确定慢行系统组成和线位布局; e 根据沿线地形地貌、气候等自然条件,以及景观段落划分、旅游需求、交通方式及其组成等因 素,综合论证服务中心、驿站等服务设施的布局方案:

DB15/T26952022

f)旅游公路应设置美观简洁、风格统一的标识、解说系统风管部件与消声器制作施工工艺标准,且与公路景观、驿站等建筑风格相协 调。 5. 1. 3旅游公路设计宜采用的设计流程参见附录 C。

5.2.1旅游公路选线方案应以带动沿线旅游经济发展为目标,结合旅游规划、城乡发展规划、国土规 划等规划性文件,通过统筹规划、合理选线。 5.2.2应根据已开发和待开发的旅游资源的位置和级别合理选择路线方案,保证公路与旅游资源的连 通性。 5.2.3应根据区内旅游资源分布、公路网现状及规划和旅游公路功能定位,综合考虑国土空间规划、 城镇发展现状和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等,研究确定路线起终点、主要控制点、路线及交叉、驿站等服 务设施配置,确定建设规模。 5.2.4旅游公路宜集约节约利用通道资源,可利用原有公路进行改扩建。改扩建路段设计标准和指标 应综合考虑占地、不良地质、工程造价和对环境影响等因素论证确定,原则上应低不应高。 5.2.5应根据设计速度、交通组成合理确定主要控制性指标(平纵线形、视距、超高等),其他指标 应综合考虑沿线地形、地质、自然环境和旅游需求等因素灵活选用。 5.2.6应根据公路建设性质、技术等级、设计交通量、沿线环境和和横断面各组成部分的功能,结合 慢行系统使用功能和设置方案,综合确定公路路基横断面组成及宽度。 5.2.7旅游公路应结合工程需要,同时兼顾沿线景观保护及旅游者观景需求设置隧道。 5.2.8旅游公路交通安全设施应根据公路功能、技术等级、交通量及其组成、公路环境和交通条件等 进行总体设计,结合公路主体和慢行道工程方案,优先采取主动安全措施,根据需要设置完备的安全防 护设施。 5.2.9应根据非机动车预测结果、主要出行方式,综合考虑安全、慢游体验、自然环境和工程经济性 等因素,分段论证慢行系统设置方案。 5.2.10慢行系统的设置应根据公路旅游价值评价,经规划策划,通过总体设计确定设置路段和形式 主要可设置于慢行需求较大、沿线景观优良且慢行体验性较强的局部路段。旅游公路慢行系统可与景区 内部慢行系统相衔接。 5.2.11旅游公路的慢行系统应根据其使用功能、主要出行方式、安全和环境等因素,结合沿线景区景 点及优质景观分布,灵活、合理选用其主要技术指标。 5.2.12慢行系统的路基组成及宽度应根据其使用功能、非机动车交通量、沿线环境和体验需求等综合 确定。 5.2.13 应根据建设目标、设计交通量及组成、旅游资源分布、村镇现状布局,结合地区旅游发展现状 与规划、特色产业布局等,综合论证确定沿线服务设施的布局、主题、功能和总体规模。可根据交通量 等发展需求,论证采用一次规划、分期建设的方案。 5.2.14旅游公路服务设施可利用道路沿线原有设施、建筑物等进行改建提升,结合现场环境条件进行 综合整治利用。 5.2.15旅游公路应根据区内自然资源分布,统筹处理“山水林田湖草沙”等自然资源要素之间的关系 集节约利用土地资源,最大限度地减轻对沿线环境的破坏。 5.2.16旅游公路应避免穿越自然保护区保护范围,线路无法避让时,应经过论证确定保护范围内路段 的技术等级,充分利用现有道路。 5.2.17旅游公路应进行取、弃土场专项设计,防止水土流失,做好施工便道等临时用地的植被保护与 恢复。

DB15/T 26952022

产、生活污水处理,采用先进工艺,保证污水达标回用或集中收集存放,达到水资源循环利用。 5.2.19旅游公路景观设计是对公路廊道范围内自然与人文景观的保护、利用、开发、创造与完善,包 活公路主体工程景观优化,道路绿化美化、生态恢复,特色景观展示与营造,服务设施景观设计,交通 工程设施等风格形式、质感色彩、比例尺度协调统一等内容。 5.2.20景观设计应依据旅游公路的主题策划开展。景观设计应在保护项目天然票赋的基础上采用不 同方式进行自然与人文景观保护、优化或营造。并通过景观质量评价界定路段景观属性,根据借景式和 造景式路段进行具体元素设计。 5.2.21旅游公路景观设计应依据不同类别旅游公路的功能及行车速度考虑公路景观的动态视觉效果。 其中,目的地型旅游公路线性景观以设置中、小尺度景观单元为主,通景型旅游公路为干线或集散公路 时,其线性景观以设置大尺度景观单元为主。 5.2.22在公路选线、线形设计、观景台选址等方面,应有效引导公路使用者欣赏廊道特色景观,增加 赏景及体验沿线景观风貌的机会。公路设施在满足交通功能的前提下,则应尽量避免人为设施干扰廊道 既有优质景观。 5.2.23应视旅游公路建设需求,确需人工造景时,有条件地运用人工设施,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工程设 施及大型构造物影响原有优质景观;需营造或优化景观时,可运用借景、对景、障景、框景和夹景等园 林艺术手法 5.2.24绿化规模、效果和种类应视沿线景观环境而定。绿化应适地、适树(草)、适量。应以乡土植 物为主,充分做到与自然融合。 5.2.25旅游公路主体结构的色彩与形式应与沿线自然环境景观相协调,

[6. 1. 1一般规定

旅游公路路线设计应符合以下规定: 旅游公路路线应根据公路功能、类别、技术等级、交通量及组成、廊道研究推荐的走廊带,结 合沿线地形、地质和生态环境等自然条件,以及旅游资源分布等进行设计; 旅游公路路线平、纵、横设计应符合现行JTGD20等行业标准的规定; 利用既有公路改扩建为旅游公路时,应充分利用原公路线位资源,保护和利用沿线旅游资源; 既有公路局部路段进行旅游功能拓展时,可对局部路线进行优化,以最大限度吸纳优质景观进 入公路动态视域范围。

6.1.2 选线与线形

旅游公路选线与线形设计应符合以下规定: a 旅游公路应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选线理念,坚持安全选线、生态选线、景观 选线、地质选线等原则,最大程度地节约资源,尽量避免大填大挖,减少对沿线自然环境的破 坏; b 旅游公路选线应由所在区域现状和规划到带状区域、由带状区域到路线方案递进论证,统筹考 虑区域公路网布局GB 50352-2019 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pdf,基于旅游资源分布合理确定路线方案。 C)旅游公路走廊带选择时,应符合以下要求:

DB15/T26952022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