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T 1693-2022 公路桥梁支座更换技术规程.pdf

DB36T 1693-2022 公路桥梁支座更换技术规程.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4 M
标准类别:交通标准
资源ID:382546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36T 1693-2022 公路桥梁支座更换技术规程.pdf

ICS93.040 CCS P28

DB36/T1693—202

聚合干燥管道施工方案(报锅检所)Technical specificationfor replacement of highwaybridgebearings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6/T 1693—2022

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与定义 4基本规定.... 5方案设计, 6支座更换设备 7支座更换施工.. 8支座更换质量检验与验收 附录A(资料性附录)支座检查记录表... 附录B(资料性附录)桥梁顶升方案.. 10 附录C(资料性附录)盆式支座移除工艺., 附录D(资料性附录)重力浇筑混凝土工艺 12 附录E(资料性附录)施工监测仪器设备.. 1 附录F(资料性附录)千斤顶标定校核.. 附录G(资料性附录)楔形临时支撑.., 附录H(资料性附录)支座安装位置偏差检验与验收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与定义 4基本规定... 5方案设计 6支座更换设备 支座更换施工: 8支座更换质量检验与验收 附录A(资料性附录)支座检查记录表.. 附录B(资料性附录)桥梁顶升方案., 10 附录C(资料性附录)盆式支座移除工艺. 11 附录D(资料性附录)重力浇筑混凝土工艺 12 附录E(资料性附录)施工监测仪器设备, 13 附录F(资料性附录)千斤顶标定校核., 附录G(资料性附录)楔形临时支撑, 附录H(资料性附录)支座安装位置偏差检验与验收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江西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西赣粤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东南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国强、李诺、吴刚、徐义标、邹友泉、余小晴、杨美群、刘静、李慧乐 、李莉、马丰博、张璐、崔弥达。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江西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西赣粤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东南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国强、李诺、吴刚、徐义标、邹友泉、余小晴、杨美群、刘静、李慧乐、万 阳、李莉、马丰博、张璐、崔弥达。

DB36/T1693—2022

公路桥梁支座更换技术规程

本文件规定了公路桥梁支座更换的术语与定义、基本规定、支座更换方案设计、支座更换设备、支座 更换施工、支座更换质量检验与验收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公路桥梁常用的板式橡胶支座、盆式橡胶支座的更换。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 件。 GB50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7钢结构设计规范 GB50164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JGJ55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T/T4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 JT/T391公路桥梁盆式支座 JTGF80/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 JTG3362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G5120公路桥涵养护规范 JTG5220公路养护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 JTG/TH21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施工操作平台constructionoperationplati

过程中用于桥梁顶升和支座更换而搭设的施工平

DB36/T1693—2022

施工监控系统constructionmonitoringsystem 在支座更换施工过程中,对千斤顶顶升力及梁体顶升高度、位移、应力/应变等进行实时监测的硬件设 备和软件系统

在支座更换施工过程中,对千斤顶顶升力及梁体顶升高度、位移、应力/应变等进行实时监测的硬 软件系统。

4.1 支座更换前,应对支座病害诱因进行分析。 4.2桥梁支座更换过程应遵循安全、经济、绿色的原则。 4.3桥梁支座更换过程中不应损伤原结构。 4.4桥梁顶升施工之前,应评估梁体顶升对伸缩缝、管线等附属构件或设施的影响,确保施工过程中附 属构件的安全。 4.5墩顶顶升空间和支承面不满足顶升要求时,可另设顶升支架,支架应满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要求, 并按GB50017对其进行承载力和稳定性验算。 4.6对复杂桥梁结构的支座进行更换时,应配备结构安全监控系统,对梁体的顶升高度、应力、位移等 实时监控,确保梁体结构安全和施工安全。 4.7对横桥向有多个支座的装配式梁桥,若一排支座中需要更换一个或多个支座时,则应把同一排支座 全部进行更换。 4.8支座更换不宜在不良天气或夜间条件下进行。 4.9 支座更换施工、质量检查与验收应符合本文件及国家与行业有关规范、标准的规定。

5.1.1方案设计应进行专项设计,内容包括顶升方案设计、支座更换方案设计和施工监控方案设计。 5.1.2方案设计应考虑桥梁结构形式、桥梁墩台形式、支座类型(包括规格型号和数量等)和周围环境 等因素。 5.1.3支座更换前应制定施工方案,组织专家论证后方可实施。为避免桥梁顶升对梁体造成损伤,应按 JTG3362的规定对桥梁主要构件进行局部承载力验算。 5.1.4方案设计应结合桥梁设计与施工文档、检测和养护维修记录等资料进行。 5.1.5桥梁顶升及支座更换过程宜在中断交通的情况下进行。

5.2顶升前的检查复核

5.2.1支座更换前应收集桥梁的设计资料、施工资料及历次检测报告等,对支座状况进行复核检查,必 要时应开展现场的检测。 5.2.2支座复查内容应包括型号、变形、安装位置、支座垫石及周围环境等,新更换支座的承载力不应 低于原支座的承载力。 5.2.3板式橡胶支座的劣化情况复查内容应包括橡胶老化开裂、不均匀压缩变形、过大的剪切变形和移 位、脱空等。 5.2.4盆式支座的劣化情况复查内容应包括钢盆缺陷裂纹、钢构件锈蚀、四氟乙烯滑板磨损滑脱或断裂、 不锈钢板安装缺陷、螺帽缺失等。 5.2.5桥梁支座的检查应做好记录,记录表参见附录A。 5.2.6桥梁支座的复检宜用桥检车等辅助装置进行,对人力难以触及的支座,如高墩、高塔桥梁支座 可采用无人机进行检测。支座现场检查宜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进行,若光线不足应进行补光,

5.3.1应根据桥梁上部结构的形式、截面类型和顶升设备等情况,明确顶升位置及顶升步骤。 5.3.2应根据桥梁设计图纸计算出每个顶升支承点的顶升力,并给出顶升支承点布置图及顶升要求。顶 升受力点宜位于梁体腹板、肋板、内横隔梁位置处,合力点应与支座中心点重合。 5.3.3应结合结构验算和顶升时梁体危险截面的允许最大裂缝宽度,确定各顶升点的顶升高度和顶升高 度差控制值,其中允许最大裂缝宽度应满足JTG3362的规定。 5.3.4应根据设计图纸提供的设计荷载,通过公式(1)计算顶升设备所需提供的顶升力

5.4.1旧支座移除时应保护好支座的预理部件。 5.4.2对于板式橡胶支座,若混凝土垫石无损坏,则可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直接移除病害支座;对于盆 式支座,当顶升高度受限时,则应恢复原支座上下预埋板的联结装置,并采用自下而上的倒拆工艺移除支 座,盆式支座的移除步骤参见附录C。 5.4.3新支座安装前应检查支座上部预埋钢板是否处于水平状态,若发生倾斜(平整度大于±0.1mm)应 先进行调整再安装支座。 5.4.4支座安装应确保安装顺序的正确性。对于板式橡胶支座,可采用自下而上的安装顺序,先修复或 浇筑垫石混凝土和调平砂浆,厚度不宜低于25mm,再安装支座;对于盆式支座,当顶升高度受限时,可 采用自上而下的顺序安装新支座,并采用重力浇筑混凝土的方式浇筑破损混凝土垫石和灌浆层,浇筑材料 质量应满足GB50164和JGJ55的要求,重力浇筑混凝土的方式参见附录D。 5.4.5若支座垫石存在破损,则应采用符合设计要求的灌浆材料(如环氧砂浆)进行修补,强度不应低 于支座垫石强度

DB36/T1693—2022

5.5施工监控方案设计

5.5.1对于复杂桥梁结构的支座更换,应结合桥梁原设计文件,根据结构计算确定监控方案,方案应经 过论证后实施,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5.5.2在梁体顶升(复位)作业时,应实时监控顶升力、顶升高度、顶升速度,同时宜实时监控梁体应 力/应变、裂缝、位移等。 5.5.3应对顶升(复位)阶段的梁体相对位移差进行监控,确保相对位移差满足要求,且梁体不产生过 大的附加应力。 5.5.4应对顶升(复位)阶段的梁体关键截面应力进行监控,及时发现不同步顶升对梁体造成的危害。 5.5.5桥梁结构内力、梁体位移、关键部位应变等监控工作应贯穿于顶升(复位)阶段的整个施工过程 中。 5.5.6若桥梁结构存在裂缝等病害,则应对顶升过程中病害的发展变化进行监控。

6.1.1设备技术要求

6.1.1.1顶升设备使用前应进行标定,宜选择带自锁功能的千斤顶,防止顶升时突然回落。 6.1.1.2顶升设备应根据顶升高度和顶升空间进行选择,计算顶升力应控制在千斤顶额定顶升力的80% 以内,顶升位移量应控制在千斤顶顶升位移量的60%以内。 6.1.1.3单墩/桥台梁体顶升时,应保证在支座顶升过程中同一支座处各千斤顶实施同步顶升,同步精度 应不超过0.5mm。多跨结构同步顶升时,顶升设备应能保障各个支座(各跨)顶升的同步性。 6.1.1.4顶升设备应能保证千斤顶卸载过程可控,使千斤顶同步卸载且受力均衡。 6.1.1.5若采用同步梁体复位方案,顶升设备应能严格控制各支点处千斤顶同步回油,遵循顶升力、位 移双控的原则,保证梁体回落到顶升前的标高处。 6.1.1.6顶升设备应具有顶升位移、顶升力、顶升速度等多指标数据控制和存储功能,能够对监控指标 进行多指标预警控制,并可实时存储数据。

6.1.2设备安装要求

6.1.2.1顶升千斤顶安装位置处的上下接触面应按顶升设计文件进行调平处理,防止偏载。 6.1.2.2顶升千斤顶安装位置处的上下接触面应根据GB50010和JTG3362的规定进行局部承压验算 并配置钢垫板,以防止在支座更换过程中造成接触面破坏。 6.1.2.3顶升千斤顶布置在纵向、横向坡度较大的桥梁时(一般为坡度大于2%),应设置千斤顶横向限 位装置。

6.2.1.1监控设备应包含位移计、应变片等传感设备,用于实时监控支座更换过程中的梁体位移、关键 部位应变等。部分传感设备可参考附录E。 6.2.1.2传感设备量程应满足实际需求,且在使用前进行标定,其示值误差不应高于1%。 6.2.1.3位移传感器分辨率不应低于0.01mm,应变传感器分辨率不应低于1ue。 6.2.1.4监控设备应具有存储、回放、实时显示功能,且数据采集设备的采样频率应满足实际需求。

6.2.2设备安装要求

6.2.2.1监控设备的安装不应对桥梁及其附属结构的安全性造成影响,且应避开顶升区域地面砼垫层技术交底,防止施工过 程中因触碰影响监控的准确性。

7.1.1顶开施工前应搭设支座更换的工作平台。工作平台的搭设应便于施工操作人员及监控人员使用, 同时具备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7.1.2应对墩台顶部进行清理并做调平处理,确保墩台顶面平整。 7.1.3顶升施工前应根据公式(1)计算所需的千斤顶数量,并对千斤顶进行标定,参见附录F。 7.1.4顶升施工前应检查所有顶升设备,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7.1.5顶升施工前应记录梁体裂缝状况,并与顶升后梁体的裂缝状况做对比。 7.1.6顶升施工前应根据JTG5120、JTG/TH21对梁体、墩台、基础和施工环境等进行检查确认。对不 在的结构缺陷进行加固处理,并进行局部承压验算。 7.1.7顶升施工前应将桥梁上部结构存在的部分约束进行释放,避免顶升施工造成伸缩缝、护栏等部作 的损坏。 7.1.8顶升前应根据测量记录确定支座垫石顶面标高,并标注原支座的中心线。 7.1.9顶升前应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7.3.1梁体正式顶升应分级进行,每级顶升量不应超过1mm。同时顶升过程应采用位移和反力双重控制, 以顶升位移为主、顶升反力为辅。当任一顶升点的顶升反力超过理论顶升荷载的5%时,应立即停止顶升 检查梁体情况,分析不同步原因并进行处理,确保安全后方可继续顶升。 7.3.2同步顶升速度应适当控制,顶升应缓慢平稳地进行,顶升位移速度不宜超过1mm/5min。 7.3.3顶升高度应严格控制,顶升高度应以支座顶部脱开梁体底部且满足支座更换所需的操作空间为限, 对于板式橡胶支座,顶升高度宜控制在5mm以内;对于盆式支座,顶升高度应根据顶升方案设计值确定, 7.3.4梁体顶升至所需高度后,调整临时支撑的高程,通过同步顶升系统将反力平稳地转移至临时支撑, 完成正式顶升。 7.3.5对于大吨位的支座更换,可选择高程可调式的临时支撑,参见附录G。

原支座反力转移至临时支撑后,应观测千斤顶活塞高程及临时支撑受力情况,若无明显变化 原支座。

DB36/T1693—2022

7.5.1支座更换完成并确保无误后,方可进行梁体复位。 7.5.2梁体复位应在垫石混凝土和灌浆层材料达到强度标准要求后进行。 7.5.3通过同步顶升系统将荷载从临时支撑转移至新支座,完成支反力转移。在保证位移同步的情况下, 对千斤顶进行分级加压东莞市红荔路运河大桥施工组织设计,将梁体同步顶升至预定高度;千斤顶同步顶升过程中,同时解锁千斤顶自锁装置 与临时支撑,梁体顶升高度最终以能够解锁千斤顶自锁装置及临时支撑为准;解锁完成后,千斤顶分级回 油,梁体复位,使新支座分阶段受力,完成支反力体系转换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