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船闸输水系统设计规范》(JTJ 306-2001) .pdf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Design Code for Filling and Emptying System of Shiplocks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JTL306—2001
DB62/T 4130-2020标准下载JTL 306—2001
主编单位: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 施行日期:2002年1月1日
关于发布《船闸输水系统
交水发[2001]489号
各有关单位: 由我部组织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和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等单位修 订完成的《船闸输水系统设计规范》,业经审查,现批准为强制性行业标准,编 号为JTJ306一2001,自2002年1月1日起施行。《船闸设计规范(第二篇输 水系统设计)X(JTJ262一87)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交通部水运司负责管理和解释,由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发行。
本规范是在《船闸设计规范(第二篇输水系统设计)X试行) (ITI262一87)的基础上修订而成。主要包括集中输水系统设计、 分散输水系统设计、输水系统水工模型试验和原型观测等内容。 本规范的主编单位为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和天津水运工程科 学研究所。 原规范是从当时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在总结建国40年来, 船闸建设的实践经验、科研成果和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编制而 成的。原规范颁布试行至今十余年来,为工程建设的发展起到了 积极重要的作用,其经济效益十分显著,但随着船闸工程建设的发 展,原规范已难以满足需要,同时国内又有一批技术更为先进的 高、中、低水头船闸相继建成并投人运行,为我国船闸建设积累了 丰富的设计和运行经验。此外,近年来对世界上规模最大,技术难 度最为复杂的三峡船闸输水系统,进行了多种方案深人的研究,取 得了大量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为体现船闸输水系统的设 计、科研、运行管理等方面的最新技术和成果,对原规范“第二篇 输水系统设计”进行了修订,增补了分散输水系统选型的判别式、 倒口及槛下输水型式、高水头船闸阀门防止空化的措施、阀门非恒 定流空化试验、水工模型试验缩尺影响校正、鹅颈管状廊道、竖梁 式反弧门及环形短廊道复合阻力系数等内容。并按照《水运工程 建设标准编写规定》JTJ200一2001)的要求对原规范的章、节、条进 行了重新编排。 本规范共分5章9节和7个附录,并附条文说明。本规范修 订人员分工.如下: 1总则:须清华 2基本规定:赵德志宣国祥 3集中输水系统设计:周华兴宗慕伟连恒铎
4分散输水系统设计:须清华宗慕伟李云胡亚安 5输水系统水工模型试验和原型观测:宗慕伟赵德志孟 祥玮 附录:须清华周华兴郑宝友 本规范于1999年8月19日通过部审,2001年9月5H发布 2002年1月1日起实施。 本规范由交通部水运司负责管理和解释,请各有关单位在执 行过程中将发现的问题和意见及时函告交通部水运司和本规范管 理组,以便再修订时参考。
1.0.1为适应船闸工程建设的需要,统一船闸输水系统设计的技 术要求,提高船闸设计水平,做到船舶航行过闸安全、通畅,提高船 闸的经济效益.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I~VⅡ1级内污
VII级的船闸、海船闸和筏闸的设计可参照执行。 0.3船闸输水系统设计应从全局出发,在确保船舶、船队 安全过闸的条件下,力求布置简单,并根据需要做到远近结个 有余地。
1.0.5本规范应与船闸总体设计、船闸水工建筑物设计、船闸闸 门和阀门设计、船闸启闭机设计以及船闸电气设计等配套使用。 1.0.6船闸输水系统的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 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
2.1输水系统的设计要求和
.1 船闸输水系统应包括进水口、阀门段、输水廊道、出水 能工和镇静段等。
(1)灌水和泄水时间; (2)船舶、船队在闸室内的停泊条件和引航道内的停泊和航行 条件; (3)船闸各部位在输水过程中不至由于水流冲刷、空蚀、振动 等造成破坏。
2.1.3对有双向水头、多线船闸或船闸与开船机共用引
级船闸补溢水、设置中间渠道、省水、防咸等要求的船闸,除满足第 2.1.2条规定外,尚应满足各自特殊的要求。 2.1.4船闸输水系统可分为集中输水系统和分散输水系统两大 类。输水系统的类型可根据判别系数按式(2.1.4)初步选定。当 m>3.5时,采用集中输水系统;当m<2.5时,采用分散输水系 统;当m为2.5~3.5时,应进行技术经济论证或参照类似工程 选定。
输水系统的类型可根据判别系数按式(2.1.4)初步选定。 >3.5时,采用集中输水系统;当m<2.5时,采用分散输刀 当m为2.5~3.5时,应进行技术经济论证或参照类似1 定
式中m—判别系数; H—设计水头(m); 7—闸室灌水时间(min)a
2.1.6多级船闸的上、下游水位变幅较大且不同步时,应考虑闸 室输水过程的补水和溢水措施
2.1.6多级船闸的上、下游水位变幅较大且不同步时,应考虑闸
1 闸室与引航道内停泊船舶的允许系缆力,可按表2.2.1
2.2.2船舶或顶推船队所受的作用力均应按一根系船缆绳承担 考虑。顶推船队的允许系缆力,应按顶推船队中系缆的最小单船 吨位计算。在使用固定系船设备的情况下,计算的允许系缆力,应 乘以cOsβ。 注:B为系船缆绳与水平面的最大夹角。
2.3输水系统运转安全技术指标和要求
2.3.1对只设有固定系船设备的船闸,闸室灌泄水时的最大水面 升降速度应不大于5~6cm/s,设有浮式系船柱时,可不受此限制。 2.3.2船闸灌泄水时,引航道内非恒定流的水面波动、比降及流 速等水力特性,除应满足引航道内船舶、船队停泊条件标准外,尚 应满足船舶、船队在引航道内的航行条件和停靠码头的操作要求。 引航道内水面的降低应保证航行船期的富裕水深。上游引航道中 最大纵向流速应不人于0.5~0.8m/s,下游引航道中应不大于 0.8~1.0m/s。但在上游引l航道码头处应不大于0.5m/so 2.3.3船闸正常运转时,输水系统各部位不宜出现负压,在特殊 情况下,其局部压力不宜产生超过3mH0的负压。
2.3.3船闸正常运转时,输水系统各部位不宜出现负压,
2.3.4输水廊道中的流速不宜大于15m/s。当流速
含沙量较大的水流,应采取防护措施。 .5当船闸闸室灌泄水时,闸室水面的最大惯性超高、超降 采取提前关闭输水阀门及水面齐平时开启闸门等措施后,不 F0.25mo
2.3.6输水系统进水口水面不应产生有危害性的串状吸气漩涡。
时阀门的工作条件以及闸室输水时间。采用闸室侧溢流堰作为溢 水措施时,溢流孔口顶高程应低于船舶底部高程。同时在确定闸 室下闸首阀门井顶部高程时,应考虑阀门前廊道水流动能恢复所 导致的阀门井水位增高。
3.1集中输水系统的型式和适用范围
3.1.1集中输水系统可分为短廊道输水、直接利用闸门输水和组 合式输水,并分别包括下列内容: (1)短廊道输水包括无消能室、有消能室和槛下输水; (2)直接利用闸门输水包括三角闸门门缝、平面闸门门下和闸 门上开小门输水; (3)组合式输水由上述某两种输水型式组成。
括消能室、消力齿、消力槛、消力梁、消力格栅、垂直挡板、水 、消力池和消力墩等
3.1.3集中输水系统的消能措施按其有无消能工以及
3.1.4集中输水系统上、下闸首断面最大平均流速可分别按下列 近似公式计算:
V max = 2LH T( S。+ ) H = 1.8L.H max TS
max = 2LH T( Sc + H
天助水库施工组织设计Vmax = 1.8LH TS
式中Vmax—对上闸首为灌水时闸室最大的断面平均流速;对 下闸首为泄水时下闸首门后段最大的断面平均流 速(m/s):
3.1.5集中输水系统消能工的类型可根据上下闸首处断面最大 平均流速和水头按表3.1.5选用。
3.21 集中输水系统的布置
3.2.1集中输水系统及其消能工应布置在闸首及靠近闸首的闸 室范围内。消能段后宜设镇静段,镇静段的长度可按式(3.2.1)计 算。倒口消能室短廊道输水不设镇静段时,其布置应通过水工模 型试验确定
0.7~1.3;对简单消能工取0.3~0.7;对复杂消能工 取0.1~0.3。在各类内消能效果好的取小值; Ep一一理论最大比能(kW/m²),可通过计算求得。 3.2.2集中输水系统及消能工的布置应使水流能充分消能和均 匀扩散,并不应妨碍输水系统的泄流能力,在平面上应和闸室或下 游引航道的布置相适应,在立面上应按闸室或下游引航道最大断 面平均流速出现时段的上、下游水位条件进行设计。
DBJ61/T 157-2020标准下载虑灌水廊道进口前水面的降低。
Vm h=1.2x 2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