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基础回填作业指导书基础回填作业指导书是规范建筑工程中基础回填施工过程的技术文件,旨在确保施工质量、安全和效率。以下是其主要内容简介:
本指导书适用于各类建筑、市政工程及基础设施项目中的基础回填施工。其核心目标是通过科学的施工方法和严格的质量控制,保证回填土体的密实度和平整度,满足设计要求,避免因回填不均匀或压实不足导致的地基沉降或其他质量问题。
主要内容:1.施工准备:明确回填材料的选择标准(如土壤颗粒级配、含水量等),检查基础结构是否符合回填条件,并准备好施工设备(如压路机、振动夯等)。2.施工工艺:采用分层回填和逐层压实的方法,每层厚度一般控制在2030cm之间,具体视机械性能和土质而定。回填过程中需保持适当含水量以提高压实效果。3.质量控制:使用环刀法或核子密度仪检测每层回填土的干密度和压实系数,确保达到设计要求(通常为90%95%)。4.安全措施:设置警示标志,防止机械设备伤人;注意边坡稳定,避免塌方事故。5.验收标准:完成回填后进行全面检查,包括表面平整度、标高偏差以及整体密实度。
通过严格执行本指导书,可有效提升基础回填施工的质量,保障工程长期稳定运行。
非招标方式采购代理服务规范2018.7.1实施全文一、基础回填施工工艺流程图
基础回填的好坏直接影响杆塔承受上拨下压及倾复三大力,回填施工按施工 ? 验收规范的要求进行,确保回填的质量。 2 一)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现场技术交底,熟悉施工工艺的要求。 员组织准备:根据回填坑的大小及工程量大小,确定民技工人数,现 场应由有一定经验的技工负责。 3、施工工器具及机具准备:铁锹、斗车、夯锤(夯实机)、钢钎、大锤及其 它施工工器具。 (二)回填施工: 对于现浇砼铁塔基础,在浇筑完毕,拆模以后必须请申方监理验收,合格后
方可进行基础回填。基础的下部是密实的原样土,而上部的回填土,设计一般要 求达到一定的密实度。要把回填土能夯实到与原状土一样,事实上回去填的密实 度普遍达不到要求,就使基础抗上拨及抗倾复的能力大为降低。 1、根据杆塔基础的土质采取不同回填施工工艺: 1)一般土质的回填,每填入300mm厚,要夯实一次。夯实时应不使基础移 动和倾斜,土中可掺块石,但树根、树枝等杂草必须清除。 2)对于岩石基础在回填时应按设计要求比例掺土,以减少空隙,保证基础 的稳定。若设计无规定时,可按石与土的比例为3:1均匀掺土夯实。 3)冻土的抗回填时,应清除坑内冰雪,将大冻块打碎并掺以碎土,冻土块 最大允许尺寸为150mm,且不允许夹杂冰雪块。 4)对不易或无法夯实的大孔性土壤,淤泥流砂等基坑,回填时应按设计要 求进行。 2、不同型式的杆塔对基础回填有不同要求: 根据杆塔对基础回填的不同要求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铁塔预制基础、拉线 预制基础、铁塔金属基础及不带拉线的砼电杆基础。第二类为现浇铁塔基础、现 浇拉线基础。第三类为重力式基础及带拉线的杆塔本体基础。 第一类铁塔基础的回填夯实必须满足下列要求:①对于适用夯实的土质,每 回填300mm厚度夯实一次,夯实程度达到原状土密实度的80%以上。②对不宜夯 实的水饱和粘性土,回填时可不夯实,但应分层填实,其回填土的密实度也应达 到原状土的80%以上。③对不宜夯实的大孔性土,砂土、泥、冻土等,在工期允 许的情况下,可采取二次回填,但架线时其回填密实度应符合上述规定。工期短 又无法夯实,达不到要求的,应采取临时拉线或其它能使杆塔稳定的措施。 第二类基础回填方法应符合第一类要求,但回填土的密实度应达到厚状土密 实度的70%以上。 第三类基础回填可不夯实,但应分层填实。 (三)回填施工注意事项:
1、回填土的密实度达不到要求的可以将回填土层增加200一300cm的防沉 层,以保持沉降后的沉定基面,不低于要求的基面。 2、回填时应注意基础边坡的设计要求,应与回填同时考虑。 3、对于回填土料的选用应尽量符合要求施工设计要求,原则上要就近取土 (四)施工检查项目: 回填土的密实、回填土的回填高程,是否有树根等杂物,积水是否排干。必 预符合规范第4.0.7一4.0.9条。 (五)施工记录: 基础回填施工属隐蔽工程,回填前应对基础工程组织验收,方可开始回填 施工完毕做好原始施工记录,组织验收,请甲方监理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