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厦门海底隧道施工组织设计(146页).doc⑽机械设备夜间作业必须有充足的照明,夜间施工现场要有良好的照明设备。
⑾冬、雨季车辆行驶时要防冻、防滑。对较高的机械设备要有专人负责指挥,遇大风及雷雨天气应提前做好防风防雷措施。
⑿机械、车辆在施工中要作好统筹安排及平面规划DB11/T 1190.1-2015标准下载,统一调度指挥。
12.2.4.5 用电作业安全措施
⑴现场照明:照明电线绝缘良好,导线不得随地拖拉或绑在脚手架上。照明灯具的金属外壳必须有效接地。室外照明灯具距地面不低于3m,室内距地面不低于2.4m。
⑵配电箱、开关箱:使用BD 型标准熔断器,电箱内开关电器必须完整无损,接线正确,设置漏电保护器,选用合理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进行分级匹配。配电箱设总熔丝、分开关,动力和照明分别设置。金属外壳电箱作接地或接零保护。开关箱与用电设备实行一机一闸保险。同一移动开关箱严禁有380V 和220V 两种电压等级。
⑶架空线:架空线必须设在专用电杆(水泥杆、木杆)上,严禁架设在脚手架上,架空线装设横担和绝缘子。架空线离地4m 以上。
⑷接地接零:接地采用角钢、圆钢或钢管,其截面不小于48mm2 一组二根,接地间距不小于2.5m,接地电阻符合规定。转角杆,终端杆及总箱,分配电箱必须有重复接地。
⑸用电管理:安装、维修或拆除临时用电工程,必须由专职电工完成,电工必须持证上岗,实行定期检查制度,并做好检查记录。
12.2.4.6 防火安全措施
⑵加强对职工的防火教育,根除麻痹大意及侥幸心理。
⑶与当地政府、消防部门及附近的居民加强联系,共同防止火灾事故。
⑷重点部位如仓库、木工间配置相应消防器材,一般部位如宿舍、食堂等处设常规消防器材和必要的水池和灭火沙。
⑸施工现场用电,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加强电源管理,防止发生电器火灾。
⑹焊、割作业点与氧气瓶、乙炔气瓶等危险物品的距离不得少于10m,与易燃易爆物品的距离不得少于30m。
⑼设多名专职巡视员,分段、分单位进行巡逻,尤其加强对仓库及生活区的看护。做好记录,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杜绝火灾的发生。施工队采取煤炉取暖时,注意防止煤气中毒。
12.2.4.7 预防自然灾害的安全措施
⑴施工营地不得设在崩坍、岩堆、冲沟、风口等附近。竖井施工使用的便道、围堰应注意海水涨潮的标高。
⑵竖井地上结构施工时,模板、脚手架、支架、塔吊等采用缆风绳加固,六级以上大风停止作业。
⑶施工营地、火工品库设置应考虑避免雷击,不得设在山顶,高大建筑物应安装符合要求的避雷接地装置。布点设营前应征得当地气象部门的意见,避开雷区。
⑷施工住房的搭设、机械设备均注意防寒,工程冬季施工严格按冬季施工方案进行,确保工程质量。
12.2.4.8 爆破作业安全措施
⑴在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时,应有爆破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各项爆破技术参
数应取较高的安全系数。
⑶石方爆破作业时,应至少在15 天前向监理工程师提交爆破工艺,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并得到当地公安部门许可之后方可进行。
⑷对爆破器材的运输、储藏和使用严格遵守国家、省、市的有关爆破物品使用管理规定执行。
⑸实施爆破作业时,由持证的专职爆破工程师和爆破工进行设计和操作,爆破区要有醒目的安全标志,并设专人警戒,爆破作业时,用编织袋装土或炮被压炮以控制飞石抛掷,防护距离符合爆破安全操作规程规定。
⑹爆破作业前做好地物的调查工作,若不满足爆破距离,实施必要的防护工作,确保其安全。
12.2.4.9 竖井施工安全措施
施工过程中进口设封闭式提升机房,除操作人员外其他人员严禁靠近进口。提升机房外侧10M 范围内的地表全部硬化处理,绕提升机房设截水沟一道。
竖井井壁砼衬砌及时跟进,定时清理井壁和提升设备上的附着物。
开挖工作面设伞形可开关式防护平台,防护平台顶面设1CM 厚防护钢板;提升设备升过程中,施工人员在防护平台下躲避坠物,严禁出防护平台施工。
吊盘提升时,施工人员严禁将手、头及所携工具伸出吊盘。
12.2.4.10 安全标准化工地建设
强化施工安全管理,推动施工管理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创建施工企业形象,制定安全标准化工地细则,并按此规定开展工作。
⑴提高安全认识加大安全宣传力度
⑵认真落实各项安全措施
⑶健全机制,制定科学地考评办法
12.3 环境保护措施
12.3.1 减少陆域生态破坏及水土流失的措施
12.3.1.1 减少陆域生态破坏的措施
(1)严格按照设计图范围进行路基开挖,未经有关部门批准不得随意砍伐或改变工程沿线附近区域的植被与绿化。
(2)工程临时占地不征用沿海防护林,保护沿线古榕树。施工结束后对受工程影响的防护林做好优化、抚育与恢复工作。
(3)临时施工场地的选择与布置,尽量少占用绿地面积,保护好周围环境,减少对陆域植被生态的破坏。施工结束后,及时恢复绿化或整理复耕。
(4) 弃土时严格落实水土保持措施,减少对陆域生态的破坏。并应结合工程的实施,及时进行绿化,美化环境。
12.3.1.2 减少水土流失的措施
(1)根据工程可能引起水土流失的情况,划分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制定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方案。
(2)合理安排工序,及时清运弃土。对挖方边坡及时进行防护,增加植被覆盖率,减少土壤被雨水冲刷。边坡较高时,设挡墙护坡,防止滑坡。
(3)路基填筑尽量避开雨季,施工时及时掌握雨情,在坡脚、坡面采取护坡措施,及时完善排水系统,避免易受侵蚀或新填挖的裸露面受到雨水的直接冲刷。
(4)路基填筑及时碾实,路基完工后,及时种植行道树和灌木,缩短绿化恢复和景观建设的周期,防止水土流失。
(5)本合同段土石方开挖量较大,弃土场地应事先构筑拦渣工程,并注意布置截、排水设施。
(6)对施工临时用地,施工结束后及时进行土地整治,结合城市化建设进程,考虑表士回填以利复耕,或进行绿化恢复。
12.3.2 减少海域环境污染的措施
(1)施工污水经污水处理池进行沉淀处理,防止高浊度的污水流入海中。
(2)竖井施工采用筑岛围堰后开挖的办法,开挖的土石方进行综合利用,并注意水土保持,减少施工泥砂入海。
(3)混凝土拌和站四周设排水沟,施工污水和雨水经排水沟汇入集水池,以防止雨季施工或台风暴雨时大量混凝土、水泥浆水入海而污染海域环境。
12.3.3 减少对珍稀海洋物种和渔业资源影响的措施
(1)通过减少施工泥砂入海的一系列措施,减小施工期海域水质SPM 增量的影响范围,减小悬浮泥砂对中华白海豚活动的影响和泥砂沉积作用对文昌鱼生活环境的破坏。
(2)采用光面爆破或预裂爆破技术,并进行爆破震动监测,及时反馈信息,调整爆破参数,进一步减轻爆破震动效应,从而在确保隧道施工安全的同时,最大限度的减轻施工噪声和爆破冲击波、震动对中华白海豚生境的影响。
12.3.4 大气保护措施
(1)采取洒水防尘、夯实或硬化施工便道等办法,控制施工现场及道路扬尘,路基施工时及时分层压实,并注意洒水降尘;料场远离居民区,进入料场的道路经常洒水,以减少粉尘污染。
(2)路基挖方分层逐级进行,注意保持土壤湿度,抑制扬尘的产生,并及时做好边坡防护。
(3)重视建筑物拆除扬尘控制,拆除建筑物时,不得从高处向下倾倒沙土废弃物,防止短时间、高尘量、大范围污染环境。
(4)车辆进行土石方和水泥建材、弃土运输时,应设置挡板、注意加盖篱席,并不得装载过满,避免撒落及因风起尘。
(5)爆破工程采用有水钻孔,水雾降尘,控制装药量等措施减少缺氧氮化物产生。
(6)锅炉燃煤尽量采购使用低硫煤,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量,锅炉洗碱水要净化处理,才能排放。
(7)施工期采取洒水降尘的办法减弱灰尘污染,砼拌合站设在开阔、空旷的地方,采用全封闭式搅拌设备。设置绿化带,加强对车辆尾气的控制。
(8)稳定土搅拌场所设置在开阔空旷的地方,距环境空气敏感点300m 以外,并尽量避免在其上风向作业,以减少沥青烟的环境影响。
12.3.5 污水防治措施
(1)两岸的施工营地包括工程办公、生活区、生产用地等均应配备临时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后方可排放,避免直接进入周围池塘或海域。
(2)XX 侧施工区域属缺水区,工程施工期间附近农田有用水需求,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经三级化粪池处理后可排入临时征用的池塘或田头蓄水池进行天然净化,回用于附近农田灌溉。
(3)隧道施工对围岩加固或防止渗漏水注浆时,尽量减少撒漏,并对进入排水系统中的有害物质作净化处理,避免浆液流入地面水系。
(4)采取清污分流。对于隧道涌水量大的处所,设截水管引出,避免和洞内施工污水汇合外排,这样,可充分利用水源而且可减少污水处理量。
(5)在隧道口设污水处理池,施工污水经过处理方能排放。
(6)清理、修理施工机械的废油、废水采取回收方式进行处理,不得随意倾泄。
12.3.6 固体废弃物处理措施
XX 隧道施工工期长,规模大,施工期间可能产生的固体废弃物采取如下处理措施。
(2)本工程弃渣处理按业主指定地点堆放,对弃碴场周围按规定设置挡墙,排水沟,并采取植草等措施进行绿化。
(5)对于锅炉炉渣,可联系当地村镇用以铺筑道路。
(6)现场用油料使用临时小型贮藏罐,不使用不合格油罐,以免发生污染。
(7)工程竣工后及时清理杂物,并平整恢复施工场地,对硬化的场地要将硬化壳破除,恢复原地表,恢复植被。
12.3.7 场地绿化美化措施
(1)生活区和现场认真进行绿化,在道路两旁,闲散的边角地处,全部植草种树。
(2)所有临时房屋按业主要求统一规划,施工场地上的材料与机械按规定位置停放整齐。
(3)临时道路结合当地的规划,做到永临结合,道路根据地形设置,并做好道的日常维护工作。
12.3.8 施工噪音控制
施工过程中,各种施工机械作业、施工运输车辆、海上作业机动船舶是主要噪声源,必须采取以下控制措施,减少噪声的环境影响。
(1)根据国家和地方有关环保法规,严格控制施工期噪声排放量,施工场界噪声执行GBl2523.90《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并遵照《厦门市环境噪声管制办法》执行。
(2)对施工噪声敏感区段的施工作业应采取时间控制措施。夜间禁止在靠近居民区的场地(海域)进行打桩作业。对居民敏感区,夜间时段(22:00—06:00)和午间(12:00—14:00),限制高噪声机械设备的使用,减少对居民正常生活的影响。高考期间应按照市政府和环保局的要求,做好施工噪声控制。
(3)主要施工场地边界构筑围墙,以隔声减噪,减小施工机械作业对外界的噪声污染;相对固定的施工机械,如风机、电机等,设置声屏障,并尽量远离声敏感目标。
(4)施工期间,控制施工车辆鸣笛,经过居民区的重型运输车或施工机械,进行限速。合理组织机械作业,最大限度地降低和消除噪音施工项目,以防噪音扰民。
(5)选用高效低噪声的施工机械,加强机械设备的日常维护,保证施工机械设备在良好的状态下运行。
(6)加强施工期环境管理,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做到文明施工,减少噪声影响。
(7)操作产生高分贝噪音机械的人员和操作产生低分贝噪音机械的人员要定期调换,并在工作中配置防护用具。
12.4 水土保持措施
植被破坏是导致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因此施工现场要尽量保护植被的完好,避免因施工造成植被破坏。
12.4.1 规范施工管理
(1)施工过程中应边开挖、边回填、边碾压、边采取护坡防护措施。
(2)对开挖边坡的防护工程,采取分级开挖,在达到设计稳定边坡后迅速进行防护施工,同时做好坡面、坡脚排水系统,施工一段、保护一段。
(3)尽量缩短施工周期,减少疏松地面的裸露时间,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尽量避开雨季和汛期。
(4)在XX 岸布设有临时弃碴场,作好隧道废碴综合利用的协调。
(5)因工程施工改变了原汇水状态,自然排水变成了集中排水,施工中按设计及时进行排水系统施工,防止水土流失。
(6)施工完成后及时拆除不需要的围堰。
(7)施工中积极加强宣传教育,通过挂警示牌、标志牌、贴宣传标语等方式提高全体员工对水土保持重要性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责任制和奖惩制度。
12.4.2 连接线水土保持措施
(1)在动工前应先剥离30cm 的表土层,暂时存放在指定区域,用编织袋装土围砌起来进行防护,表面用土工布覆盖或种草,待施工结束后用于表层覆土。
(2)为做好水土流失防治工作,减少水土流失,在各部位开挖前,根据地形情况开挖一定数量的截排水沟,沟壁夯实。
(3)避免在雨季进行土石开挖工程,在施工填挖过程中注意区间的土方调配,做到边开挖、边回填。
(4)及时将弃土弃渣运至最近的弃渣场堆放,减少土方的露天堆置时间,并采取喷水、土工布覆盖等临时防护措施。
(5)施工场地注意大风季节和雨汛期的水土流失防护,可用土工布覆盖。
12.4.3 弃渣场水土保持措施
本合同段土石方工程主要为挖方,加上隧道弃碴,因此存在大量的废弃土石方,且多为土方。
(1)弃土弃碴严格按设计要求运至弃碴场,不准乱弃。弃碴场尽早严格按设计施作永久挡护工程,严防水土流失。
(2)在堆渣前先沿征地界线在周边修一道浆砌石挡渣墙,挡渣墙宽80cm,高度为100cm,基底埋深20cm,在修建挡渣墙时,每隔一定距离设一个水流出口,在出口处设置一个浆砌石沉沙池,平面尺寸为3.0×1.5m,深1.5m,经沉沙池沉淀水流中的泥沙后,再通过排水沟排至附近的沟渠。
(3)将渣场表土剥离20cm,堆放在一角,表面夯实并撒草籽作临时保护,表土堆高控制在2m 左右,边坡比控制在1:2,在施工过程中应边堆高,边碾压,增强其密实度。
(4)在堆渣时,堆渣边坡比控制在1:2,最大堆渣高度不超过8m,并且在堆渣过程中边堆边碾压。
(5)弃渣完毕后,随着弃渣转运的相继完毕,将残留在表层的弃渣清除,用于整平附近的道路,将渣场的表土返还,表层撒播草籽防护。
12.4.4 施工区水土保持措施
(1)施工区包括施工场地和施工生活区。本项目的施工场地和施工生活区分布于主体工程沿线各段,施工区在施工过程中及施工结束后都要采取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以达到防治水士流失,美化环境的目的。
(2)施工场在平整前,应先剥离30cm 的表层覆盖层,暂时存放在各自场边,夯实堆积边坡,表面撒些草籽进行临时防护以防止养分流失,待施工结束后用于表层覆土。
每个施工场地周边开挖排水沟,梯形断面30×50cm,内坡比1:1,沟壁夯实。在排水沟出口处设沉沙池,沉沙池设计为4×3×1.2m,内坡比1:1,水流经沉沙池沉淀后排向附近的自然沟渠。
12.4.5 施工便道水土保持措施
本项目施工便道分布于公路主线各段,用于连接各渣场和施工场地,根据各条道路的不同情况布置相应的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达到控制水土流失,保护道路、改善环境条件和安全运输的目的。工程措施主要包括排水沟及沉沙池修筑。
(1)在施工便道两侧开挖排水沟,根据实际地形在低洼处设沉沙池,水流经沉沙池沉淀后排向自然沟渠。
(2)根据水土保持方案总体布局,在施工便道路基防护工程和排水工程的基础上,在公路两侧栽植公路防护林,林分结构为单行乔木,边坡采取植草护坡。
(3)施工便路两侧设醒目的彩色环保旗,防止车辆出道行驶破坏植被。
12.4.6 植被措施
(1)根据“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在主体工程区和边坡、便道等水土保持区域种植适合厦门本土的树种和草皮,以更好地控制水土流失。
(2)加强施工区内及周围的植被保护,禁止随意破坏。
(3)确因工程的施工需要,植被受影响,必须采取永久有效措施及时对植被进行恢复。
12.5 文明施工、文物保护措施
12.5.1 文明施工措施
12.5.1.1 管理目标
坚持文明施工,促进现场管理和施工作业标准化、规范化的落实,使职工养成良好的作风和职业道德,杜绝野蛮施工现象。做到施工平面布置合理,施工组织有条不紊,施工操作标准、规范,施工作业环境安全可靠,现场材料管理有序,内业资料齐全。
12.5.1.2 加强施工平面规划与管理
合理使用场地,保证现场道路、水、电和排水系统畅通。运输道路的布局合理,与现场的加工点、仓库、拌合站、水泥、砂石料、钢筋等堆放位置合理连接;现场办公室要靠近施工地点,作到“三通一平”,电线不漏电,管线不侵限。
12.5.1.3 加强施工组织
12.5.1.4 规范施工操作
工地有施工负责人,技术人员现场指导;各工班负责人必须现场搞好交接;有冬季施工措施;砼施工必须有配合比通知单;有合格的计量工具,并按规定正确使用;
严格按技术交底、施工图纸和施工规范施工。施工时避免损坏地上和地下管线。
12.5.1.5 作好安全警示牌
危险处所设置醒目标志并设围栏;施工戴安全帽,不穿凉鞋、拖鞋施工;现场有安全员,并佩带袖标;现场有安全警示牌,工地要有看护人员。
12.5.1.6 现场材料条理堆放
存料场的库房要规划布置合理,场地夯实,有防污染、防潮湿措施;材料堆放整齐;收料认真,精打细算,定额发料,不浪费;水泥分批号堆放,坚持先进先用,防湿、防潮;钢、木、模板堆放一头齐,一条线;危险品、易燃易爆品必须分开存放。
12.5.1.7 机械设备集中停放
停放场地平整坚实,不积水;机械设备性能良好,无跑冒滴漏现象;灭火器材、避雷装置齐全;机械设备有专人管理、操作。
12.5.1.8 及时完整收集资料
各种技术资料、统计报表要齐全、完备、准确;按时呈报完成实物工作量及工程进度,并要求数字准确可靠;能够提供工程质量、材料消耗、经济效益的台帐。
12.5.1.9 作好现场宣传教育
施工现场有适当的宣传标语牌;有竞赛评比栏;开展双增双节活动,并有记录;有文明施工宣传培训教育记录。
12.5.1.10 已完工程保护措施
本工程工期较长,加强对已完工程的保护显得非常重要。加强对洞口工程和已完隧道衬砌的保护。完善洞口排水系统,保持洞口卫生整洁,严禁乱涂乱画。安设保护设施,严防施工机械碰撞洞门。
加强对竖井的保护。竖井施工完毕,立即按设计要求施工永久性防护设施,确保井口安全。
12.5.2 文物保护措施
文物作为人类历史文明的载体是全民族的宝贵财富。施工过程中若发现文物,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规定进行妥善保护。
厦门是风景优美的旅游城市,岸边的五通港属市一级保护文物,港内有军事营区和炮台。施工前联系当地文物保护部门,并向当地居民了解调查当地的文物分布情况,及早采取保护措施。施工过程中一旦发现地下文物时,立即停止施工,通知监理工程师和建设单位及有关文物保护部门,并采取保护措施,避免文物被人为破坏。
在工程开工以前,对征地范围附近的建筑物、文物等,如通讯及电力电缆等进行实地勘测,统计造册,标明位置,确定归属,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
12.6 雨季和夜间的施工措施和安排
12.6.1 雨季施工保障措施
12.6.1.1 编制雨季各施工项目的施工方案,备足雨季施工材料和防护物品。
12.6.1.2 掌握天气预报和气象动态,经常与当地气象部门联系,以利安排施工,做好预防工作。
12.6.1.3 维护好现场施工便道,疏通现场重点特别是洞口的排水系统,做到雨后车辆即可通行和防止雨水对洞口基础的浸泡。
12.6.1.4 做好物资、设备的防淋、防湿工作,对钢筋和机电设备等做好覆盖。
12.6.1.5 及时检测砂石料含水量,准确调整砂浆、砼施工配合比。
12.6.2 夜间施工保障措施
12.6.2.2 严格复核、检查制度,确保各项技术质量指标准确无误,符合设计和规范的规定。
12.6.2.3 严格隐蔽工程检查签证制度,夜间必须进行隐蔽工程施工时,及时通知监理工程师到现场检查,并办理签证手续,未经监理工程师验收签证,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12.6.2.4 安装足够的照明设备,保证夜间施工有良好的照明条件。
12.6.2.5 做好夜间施工防护,在作业地点附近设置警示标志,悬挂红色灯,以提醒行人和司机注意,并安排专人看守。
12.7 消防、健康保证体系
12.7.1 消防保证措施
12.7.1.2 加强对职工的防火教育,消除麻痹大意及侥幸心理。
12.7.1.3 与当地政府、消防部门及附近的居民加强联系,群策群力,共同防火。
12.7.1.4 重点部位如仓库、木工间配置相应消防器材,一般部位如宿舍、食堂等处设常规消防器材。
12.7.1.5 施工现场用电,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加强电源管理,防止发生电器火灾。
12.7.1.6 焊、割作业点与氧气瓶、乙炔气瓶等危险物品的距离不得少于10m,与易燃易爆物品的距离不得少于30m。
12.7.1.7 严格按有关规定安装线路及设备,用电设备都要安装地线,不合格的电气器材严禁使用。库房、油库严禁烟火,油库要安装避雷装置,备足防火器材。
12.7.1.8 设专职巡视员,对整个标段进行巡逻,做好记录,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杜绝火灾的发生。
12.7.2 卫生健康保障措施
为保障本单位在厦门海底隧道施工中的医疗卫生,明确规定医疗卫生单位的工作任务为:担负全部人员的疾病治疗,工伤和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地方病、传染病的防治,生活用水的检验、净化、消毒,计划免疫疫苗的投服,隧道通风、防尘防毒的监测,海域疾病知识的宣传以及沿海地区病防治科研课题的研究。对海底隧道施工人员的卫生健康保障措施如下:
12.7.2.1 卫生保障措施
⑵学习海域卫生知识,加强进驻前的培训。结合海域施工的经验,开展大面积的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广大职工对海域疾病的认识和个人防护能力。
⑶药品和氧气的供给。为保证施工人员的身心健康,我们保证常见病、多发病药物供给,有针对性的选择中药和西药制剂给予投服。职工宿舍、洞内工作面及中心医院常年保证充足的氧气供给。
12.7.2.2 健康保障措施
⑴明确施工现场各区域的卫生责任人。
⑷现场设茶水亭和茶水桶,并做到有盖、加锁和有标志。夏季施工应有防暑降温措施。
⑸现场落实各项除四害措施,严格控制“四害”滋生。
⑹生活区内根据人员情况,设置厕所及淋浴室,并在距离食堂20 米外设置。厕所应设有盖化粪池,大小便池应有冲洗设备。厕所及淋浴室墙壁贴1.5 米高白瓷片,便沟底及两侧贴白瓷片,厕台铺贴马赛克等材料和脚踏砖。墙面、天花板刷白。地面水泥砂浆找平。厕所一日数次定期清洗,保证无臭味。
⑺食堂必须申领卫生许可证,并符合卫生标准,生、熟食操作时有防蝇间或防蝇罩。禁止使用非食用塑料制品作熟食容器,炊事员和茶水工持有效的健康证明上岗。
⑻食堂灶台、洗涤台、案板台、售饭窗口内外窗台表贴瓷片,厨房墙壁贴1.5 米高白瓷片。并经常保持清洁,厨房人员均穿白工作服、戴白工作帽和口罩。
12.8 台(大)风季节施工措施
(1)进场后及时建立与当地气象部门的联系,确保施工过程中准确掌握第一手气象资料。必要时通过业主的协调,在海底隧道进、出口的施工现场设立工程建设专用气象观测站,增强对台(大)风等自然灾害发生的预测准确度,使施工预防措施提前到位,以最大限度的降低施工风险,确保工程顺利和施工安全。
(2)每年台(大)风季节和汛期项目部组织对水中或施工场地的锚碇系统进行全面检查,根据水位变化及时调整锚索,确保围堰、水中通风塔以及水上船舶安全度汛。
(3)通风塔施工时,模板、脚手架、支架、塔吊等采用缆风绳加固,六级以上大风停止作业,塔吊臂杆转到顺风方向。七级以上大风时水上船舶、浮吊等原位抛锚、锁定,停止作业。九级以上大风时水上船舶、浮吊泊停避风港。
(4)施工营地、火工品库设置应考虑避免雷击,设立防雷装置。高大建筑物应安装符合要求的避雷接地装置。布点设营前应征得当地气象部门的意见,避开雷区。为避免台(大)风来临时对施工人员造成的慌乱,对项目施工人员做好防台(大)风的培训工作,以便从容面对。
(5)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牢固树立防大汛、抗大灾的思想,强化防洪意识,提高抗险能力,克服麻痹思想与松劲情绪,统揽全局,把握重点,主动防范,以施工安全为中心,及早部署并切实抓好落实,把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底点。
12.9 施工配合与协调措施
12.9.1 与建设单位的配合与协调
加强与业主的联系,密切配合,理解、贯彻业主意图,满足合同要求。工程施工期间,坚决服从业主统一协调和有关指令。
(1)进场后尽快与建设单位取得联系,熟悉业主管理部门人员和工作权限,项目部各部室迅速与建设单位对口部门建立工作关系,展开施工前期准备。
(2)根据合同要求,配合搞好建设单位安排的各项任务。
(3)对业主提出的书面、口头要求和指令负责解决落实并做好记录,并将处理结果及时反馈给业主。
(4)对需要建设单位协助解决的问题以书面形式提出,确保工程正常运行。
(5)对工程接口界面,服从业主的统一协调并认真执行接口工作的有关指令。
12.9.2 与监理单位的配合与协调
加强同监理单位的配合,对于保证工程质量有着重要作用。项目部各业务部门及工区技术部门作为同监理联系单位,主动征求其意见,最大程度满足监理的要求。
(1)尽快与监理部门取得联系,尽早将施工计划方案报监理部门,争取早日批复,尽快开工。
(2)服从监理工程师的统一指挥,以大局为重,在监理工程师的统一协调和指挥下,实现与相邻承包商的密切配合,确保顺利完成工程项目的施工。
12.9.3 与设计单位的配合与协调
加强同设计单位的配合,对于理解设计意图、严格执行设计文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根据工程进展,邀请设计单位到现场指导工作;制定重大方案,邀请设计单位予以指导或审定;对于监控量测信息,及时与设计沟通,便于及时调整设计,保证工程安全、质量。
(2)进场后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认真学习设计文件,充分领会设计意图,并将图纸中不清楚的地方以书面形式提交设计单位,积极组织技术人员参加技术交底会,确保设计意图在施工中顺利贯彻。
(3)与设计单位加强联系,积极协助设计单位做好施工中的信息反馈工作,为优化设计提供原始资料,确保工程质量与工程安全。
(4)当现场施工情况与设计情况不符时,及时向设计单位提出变更申请,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12.9.4 与其他施工单位的配合与协调
本标段为整个海底隧道的一部分,另外部分由其他施工单位施工,同时在施工中将涉及各种专业(如机电安装等),而这些专业又分别由不同专业的承包商来完成。因此,搞好与其他施工单位的配合与协调尤为重要,为此采取如下措施:
⑴服从大局,确保关键工期
在组织施工时,面向整体,服从大局,听从业主及监理工程师的统一协调指挥和有关指令。努力搞好接口界面的工作,确保业主确立的“关键工期”的实现。
⑵明确施工接口的职责、权限
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将根据设计文件和现场的调查资料,充分考虑施工接口部位及其主要内容,制定可能引起接口部位安全质量问题的预防措施。属于我标段内部的接口部位,将有明确的分工,并制定详细的施工要求与交接办法。与其他标段的接口界面,在业主及监理工程师的统一协调下,明确各承包商的职责权限后,属于我项目部职责范围一定优质按量完成所承担的任务,保证整体工程的施工质量。
⑶加强施工组织与管理,确保自身工程施工的工程质量。
本标段施工包括的工种工序较多,各专业工序之间互为先后,衔接紧密。为此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工序交接制度和隐蔽工程检查制度,确保每道工序的施工质量,为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创造有利的条件,坚决杜绝“各自为政,随随便便”的现象发生,确保自身工程的施工质量,为其他专业或承包商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和施工环境。
⑷要认真做好本标段的施工测量,还必须与邻近标段进行贯通联测,做好工程测量的相互衔接,保证施工贯通误差在允许范围内。
⑸加强各专业和其他承包商沟通信息、互通有无,建立良好的施工软环境。
由于本项目涉及到的专业较多,且汇集了各种专业的承包商,在施工过程中要经常沟通信息,及时反馈,积极开展技术合作与交流。
⑹设专人负责协调,确保业主及监理工程师指令的有效实施
为保证诸工序、工种之间的衔接,项目部设专人负责施工接口协调工作,队里及工班设专职联络员,并制定责任制签订责任书,发现问题及时上报,不回避、不隐瞒、实事求是。与其他承包商发生摩擦时应发扬风格,坚决服从业主及监理工程师的统一协调和有关指令。
⑺对共用的施工道路,我单位将积极主动的进行维护、洒水,并派专人与其他单位共同进行交通管理GB/T 38584-2020 公园服务基本要求,维护车辆的交通秩序,及时疏通道路上的障碍物和清除坏在道路上的施工车辆,保证施工道路畅通。
12.9.5 与厦门市有关部门的配合与协调
本标段施工位于XX 区内,与厦门市政府各职能部门加强联系和沟通,他们将指导我们做好建(构)筑物、管线保护、交通疏导、环境保护以及其它施工协调工作,对于我们工程的顺利实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1)与当地交管部门取得联系,将现场交通情况了解清楚,并将施工交通导流方案报审,取得交管部门同意后共同进行交通疏导。
(2)与当地市政部门取得联系,共同调查、商讨管线改移事宜。
(3)与当地银行、税务部门、民政部门、公安部门联系DB37/T 2366-2013标准下载,尽快办理信贷、税务和人员暂住证、临时户口等事宜,为项目部施工队尽早进场作好准备。
13.1 利用服务隧道作施工通道
本合同段在YK11+300 里程处有一通风竖井,为保证施工进度,在通风竖井施工完毕后,以此打开工作面施工主洞,但由于出碴和支护、衬砌材料均需要经由竖井运输,施工效率较低。建议加强协调,待服务隧道施工至通风竖井里程时,由服务隧道进行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