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态混凝土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常态混凝土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
资源大小:354.82K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常态混凝土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6.2.1 仓面施工设计

6.2.2 资源组织准备

仓位人员及机具配置:各工序值班、带班人员至少1名到位,并挂标识牌;

6.2.3 终验取证

JJF(吉) 57-2011 水质快速分析仪校准规范.pdf混凝土施工方法和技术要求如下:

6.3.1 主要入仓方式

(1)塔带机的供料系统采取“一带一机”;

(2)胎带机供料及塔带机前期供料,由自卸车从拌和楼运输至奥柯玛再入仓;

(3)大型塔机、高架门机配6m3吊罐,电吊配3m3吊罐入仓;

6.3.2 铺料方法

A、平铺法铺料方向与次序:大坝的迎水面仓位,铺料方向要与轴线平行;基岩凹凸不平或砼工作缝在斜坡上的仓位,应由低到高铺料:先进行填塘,再按顺序铺料;有廊道,钢管或埋件的仓位,卸料时,廊道、钢管两侧对称下料要均衡上升,其两侧高差不得超过辅料的层厚(一般为30~50cm);

B、平铺法铺料厚度:应以砼入仓速度,铺料允许间隔时间和仓位面积大小决定铺料厚度,仓内劳动组合,振捣器的工作能力,砼和易性都要满足砼浇筑的需要,铺料厚度采用30-50cm。

C、 平铺法的要求:铺料的接头明显,砼便于振捣,不易漏振;入仓强度要求较高,尤其在夏季施工时,为不超过允许间隔时间,必须加快砼入仓的速度;平铺法能较好的保持老砼面的清洁,保证新老砼之间的结合质量;砼入仓能力要与浇筑仓面的大小相适应;可以使用平仓、振捣机械;

A、台阶法铺料程序与形式:台阶法浇筑程序是从块体短边一端向另一端铺料,边前进,边加高,逐步向前推进并形成明显的台阶,直到把整个仓位浇到收仓高程;

C、平仓振捣时防止砼分离和漏振。

D、在浇筑中如因机械和停电等故障而中止工作时,要做好停仓准备,即必须在砼初凝之前,把接头处的砼振捣密实。

E、用台阶法浇筑起始端的砼上升速度快,对模板的侧压力较大,浇筑过程中,安排专职木工负责检查,调整模板的形状位置,若发生模板变形走样,需采取矫正措施。

(1)人工平仓:在靠近模板和钢筋较密集的地方,用人工平仓,使石子分布均匀;水平止水、止浆片底部要用人工送料填满,严禁料罐直接下料,以免止水、止浆片卷曲和底部砼架空;预留槽,门槽等二期砼;各种预埋仪器周围用人工平仓,防止移位和损坏;

(2)振捣器平仓:振捣器平仓,主要根据铺料厚度,砼坍落度和级配等因素而定;一般情况下,振捣器平仓与振捣器时间相比大约为1:3,但平仓不能代替振捣;

(3)机械平仓:大体积砼施工采用机械平仓较好,以节省人力和提高砼施工质量;

(1)振捣器选择:大体积砼多选用振捣机或高频率插入工电动振捣器或软轴式电动振捣器;预留槽、门槽周围和其它断面很小的部位,宜采用软轴式电动振捣器; 模板周围和埋件附近必须采用小型振捣器,以防模板走样和埋件移位;低流态砼,应使用振捣器组成或高频率振捣器,以确保砼的密实性。

(2)振捣器的技术要求:根据施工规范规定,振捣时间应以砼不再显著下沉,不出现气泡,开始泛浆为准;振捣器移位距离应不超过其有效半径的1.5倍,并插入下层砼5-10cm顺序依次,方向一致,以保证上下层砼结合,避免漏振。

(3)平仓、振捣的劳动组合:一般每个仓位配13-15人,其中仓外指挥,挂罐3人,仓内指挥1人,下料、平仓、振捣9-11人,(包括仓面清理、排水、铺砂浆)如人工平仓,工作量较大,则平仓人数相应增加。

(1) 块体允许的最高温度

在高温季节或较高温季节浇筑砼时,应采用预冷砼浇筑。

常温砼为低温季节不采用预冷措施拌制的自然温度砼,预冷砼为高温季节或较高温季节采用预冷措施拌制的低温砼。

为减少预冷砼温度回升,应严格控制运输时间和仓面浇筑坯覆盖前的暴露时间,砼运输机具应加强保温设施,并减少转运次数,使高温季节预冷砼自出机口后至仓面浇筑坯被覆盖前的温度回升率不大于0.25。

(2)基本作到短间歇连续均匀上升。

6.5.1 冬季保温

(1)保温材料应选择保温效果好且便于施工的材料。

(2)永久暴露面:10~4月份浇筑的砼,浇完拆模后立即设永久保温层,5~9月份浇筑的砼,10月初设永久保护层。

(3)每年入秋,应将导流底孔、深孔、排漂孔、竖井、廊道等所有孔洞进出口进行封堵。

(4)当日平均气温在2~3天内连续下降超过60C时,28天龄期内砼表面必须进行表面保温保护。

(5)低温季节以及气温骤降期间,应推迟拆模时间,否则须在拆模后立即采取其他表面保护措施。

6.5.2 夏季养护

夏季高温时段应采用多种方式对仓面、外露面等进行养护,减少混凝土表面的干缩裂缝和内外温差导致的拉力裂缝。

(1)对垂直或倾斜外露面应采用流水养护;

(2)对水平仓面应采用人工或自动洒水设备洒水养护;

(3)对过流面及需进行保护的平台等应用湿草袋进行养护。

6.6 砼施工质量安全保证措施

(1)严格按规程、规范、设计图纸等相关文件要求进行施工;

(2)建立健全的质量检测制度,确实做好生产班组自检,质安部质检员盯仓工作;

(3)高温季节施工严格控制浇筑温度,并尽量避免白天高温时段,多安排晚间浇筑,利用塔带机快速布料,并采用铺设隔热被,喷雾等方法,防止仓内砼温度回升;

(4)低温季节应做好防寒保温工作,以新浇砼及时铺设保温材料;

(5)为防止仓内砼标号更换影响入仓速度和混淆砼标号,采取开仓前绘出不同标号砼分区及浇筑顺序图,分别向仓内作业人员、塔带机、拌和楼操作人员进行交底,并通过自动化管理行控制;

(6)浇筑的施工缝面通过试验论证,监理部门批准后,老砼面铺2-3cm厚水泥砂浆,砂浆标号应高于砼标号一级,以保证新老砼结合好;

(7)对各泄流孔洞周边抗冲磨砼施工,采用与同层砼同时施工整体浇筑的方法,严格控制砼外形轮廓及表面不平整度;

(8)对各底孔、深孔钢衬及门槽等二期砼施工采用钢管手架搭设操作平台,悬挂溜筒进行砼入仓,每次浇筑高度控制在3~5m。

(9)各种大型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及特殊工种人员必须经过认真培训,取得合格证后方可上上岗。

(10)经常检查维修吊罐,特别是对钢丝绳、平衡梁、吊耳、吊环、口门、等重要部位,随时观察,加固支撑、拉条、指挥平台及栏杆。仓位边沿下料时,通知下边人员撤离。

(11)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科学组织施工,提高全体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确保工程质量一流。

7 合同文件技术条款要求

(1)水泥品种:按各建筑物部位施工图纸的要求,提出配置混凝土所需的水泥品种,各种水泥均应符合技术条款指定的国家和行业的现行标准。

(2)对发包人提供的每一批水泥通过试验进行质量鉴定,发现质量问题应及时报告发包人和监理人,严禁使用不合格水泥。对发包人提供的不合格水泥,有权拒绝使用。

(3)贮存:到货的水泥应按不同品种、标号、出厂批号、袋装或散装等,分别贮放在专用的仓库或储罐中,防止因贮存不当引起水泥变质,袋装水泥的出厂日期不应超过3个月,散装水泥不应超过6个月,快硬水泥不应超过1个月,袋装水泥的堆放高度不得超过15袋。

(1)凡适宜国家标准饮用的水均可使用,未经处理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不得使用。

(2)拌和用水所含物质不应影响混凝土的和易性和混凝土强度的增长,以及引起钢筋和混凝土的腐蚀。

注①:使用钢丝或经热处理的钢筋的预应力混凝土氯化物含量不得超过350mg/L。

(2) 不同粒径的骨料应分别堆存,严禁相互混杂和混入泥土;装卸时,粒径大于40mm的粗骨料的净自由落差不应大于3m,应避免造成骨料的严重破碎。

(3) 细骨料的质量技术要求规定如下:

2) 砂料应质地坚硬、清洁、级配良好,使用山砂、特细砂应经过试验论证;

3) 天然砂料按粒径分为两级,人工砂可不分级;

4) 砂料中有活性骨料时,必须进行专门试验论证;

(4) 粗骨料的质量要求应符合以下规定:

1) 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钢筋最小净间距的2/3,及构件断面最小边长的1/4,素混凝土板厚的1/2,对少筋或无筋结构,应选用较大的粗骨料粒径。

2) 施工中应将骨料按粒径分成下列几种级配:

二级配:分成5~20和20~40mm,最大粒径为40mm;

三级配:分成5~20、20~40和40~80mm,最大粒径为80mm;

四级配:分成5~20、20~40、40~80和80~150mm(或120mm),最大粒径为150mm(或120mm)。

3) 采用连续级配或间断级配,应由试验确定并经监理人同意,如采用间断级配,应注意混凝土运输中骨料的分离问题;

4) 含有活性骨料、黄锈等的粗骨料,必须进行专门试验论证后,才能使用;

7.1.4 粉煤灰和其它活性掺合料

(1)按施工图纸要求和监理人指示采购用于混凝土中的活性掺合料,并将拟使用的活性材料供应厂家、材料样品、质量证明书和产品使用说明书报送监理人。

(2) 活性材料应通过试验验证,其质量指标应符合监理人指定的下列有关标准:

4) 其它经监理人同意的有关标准。

(3) 掺和料的运输和储存,应严禁与水泥等其它粉状材料混装,以避免交叉污染。

(2)根据混凝土的性能要求,结合混凝土配合比的选择,通过试验确定外加剂的掺量,其试验成果应报送监理人。

(3) 不同品种外加剂应分别储存,在运输与储存中不得相互混装,以避免交叉污染。

(2) 混凝土配合比试验前28天,将各种配合比试验的配料及其拌和、制模和养护等的配合比试验计划报送监理人。

(3)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1)按施工图纸的要求和监理人指示,通过室内试验成果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并报送监理人审批。

(4) 混凝土配合比调整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改变经监理人批准的混凝土配合比,必须重新得到监理人批准。

(5) 混凝土取样试验

1) 选用材料及其产品质量证明书;

2) 试件的配料、拌和和试件的外形尺寸;

3) 试件的制作和养护说明;

4) 试验成果及其说明;

5) 不同水胶比与不同龄期的混凝土强度曲线及数据;

6) 不同掺和料掺量与强度关系曲线及数据;

7) 各种龄期混凝土的容重、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极限拉伸值、弹性模量、泊桑比、抗冻、抗渗、坍落度和初凝、终凝时间等试验资料。

(1) 拌制现场浇筑混凝土时,必须严格遵守现场试验室提供并经监理人批准的混凝土配料单进行配料,严禁擅自更改配料单。

(2) 除合同另有规定外,采用固定拌和设备,设备生产率必须满足本工程高峰浇筑强度的要求,所有的称量、指示、记录及控制设备都应有防尘措施,设备称量应准确,水泥、掺和料、外加剂、水、冰重量称量偏差不应超过±1%,骨料重量称量偏差不超过±2%。

(3) 拌和设备安装完毕后,会同监理人进行设备运行操作检验。

注:① 入机拌和量应在拌和机额定容量的110%以内。

(5) 因混凝土拌和及配料不当,或因拌和时间过长而报废的混凝土应弃置在监理人指定的场地。

(1)混凝土出拌和机后,应迅速运达浇筑地点,运输中不应有分离、漏浆和严重泌水现象,以及过多温度回升和坍落度损失。

(2)选用的混凝土运输设备和运输能力,应与拌和、浇筑能力、仓面具体情况相适应,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充分发挥设备效率。

(3)在高温或低温条件下,混凝土运输工具应设置遮盖或保温设施,以避免天气气温等因素影响混凝土的质量。

(4)混凝土入仓时应防止离析,混凝土自由下落的垂直落距不应大于1.5m,超过时应采取缓降或其它措施,以防止骨料分离。

(1)混凝土浇筑前应进行详细的仓面浇筑工艺设计,包括浇筑块单元编号、结构形状、埋件位置、各种混凝土的工程量、浇筑方法(平铺法、层厚、次序、方向等)、浇筑时间、浇筑手段、仓面设备、温控措施、养护方法,并绘制混凝土仓面浇筑工艺流程图表,于混凝土开始浇筑前24小时报监理人批准。

(2)在气候条件不适宜,无法正常进行浇筑作业时,不得进行混凝土施工。所有混凝土施工均应在旱地进行。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直到硬化之前不应在其表面经受水流作用。

(3)任何部位混凝土开始浇筑前,必须通知监理人对浇筑部位的准备工作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地基处理、已浇筑混凝土面的清理以及模板、钢筋、插筋、冷却系统、灌浆系统、预埋件、止水和观测仪器等设施的埋设和安装等,经监理人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

(4)任何部位混凝土开始浇筑前8h(隐蔽工程为12h),将该部位的混凝土浇筑的配料单提交监理人审核,经监理人同意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

(5)为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安全,对引水上平洞及下库尾水隧洞两个标段分界面处的混凝土浇筑,先报送施工作业计划及质量安全保证措施,由监理人审批后方可执行。具体技术要求详见本章有关条款。

7.5.2 基础混凝土浇筑

1)建筑物建基面必须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工作。

2)岩基上的杂物、泥土及松动岩石均应清除,应冲洗干净并排干积水,如遇有承压水,制定引排措施和方法报监理人批准,处理完毕,并经监理人认可后,方可浇筑混凝土,清洗后的基础岩面在混凝土浇筑前应保持洁净和湿润。

3)易风化的岩基及软基,在立模扎筋前应处理好地基临时保护层;在软基上进行操作时,应力求避免破坏或扰动原状土壤。

4)基岩面浇筑仓,在浇筑第一层混凝土前,必须先铺一层3~4cm厚的水泥砂浆,砂浆水灰比应与混凝土的浇筑强度相适应,铺设施工工艺应保证混凝土与基岩结合良好。

7.5.3 浇筑的间歇时间

1)混凝土浇筑应保持连续性,浇筑混凝土允许间隙时间应按试验确定,或按DL/T5144—2001表7.3.11规定执行。若超过允许间歇时间,混凝土不能重塑时则应按工作缝处理。

2)除经监理人批准外,两相邻块浇筑间歇时间不得小于72h。

7.5.4 混凝土分层浇筑作业

1)根据监理人批准的浇筑分层分块和浇筑程序进行施工。在竖井、廊道周边浇筑混凝土时,应使混凝土均匀上升,在斜面上浇筑混凝土时应从最低处开始,直至保持水平面。

2)不合格的混凝土严禁入仓,已入仓的不合格混凝土必须予以清除,并按本技术条款的规定弃置在指定地点。

3)浇筑混凝土时,严禁在仓内加水。如发现混凝土和易性较差,应采取加强振捣等措施,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5)在浇筑分层的上层混凝土层浇筑前,应对下层混凝土的施工缝面,按监理人批准的方法进行冲毛或凿毛处理。

7.5.5 混凝土振捣

(1) 浇筑时应使用振捣器将混凝土捣实至可能的最大密实度,每一位置的振捣时间以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不出现气泡并开始泛浆时为准。同时应避免振捣过度。

(2) 振捣作业应严格按有关规定执行。振捣器距模板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振捣器有效半径的1/2,并不得触动钢筋、止水及预埋件。两次卸料后的接触处应加强振捣。

(3) 振捣设备的生产率应大于混凝土入仓强度,应能满足低坍落度混凝土的振捣。

7.5.6 泵送混凝土

用混凝土泵输送混凝土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1) 泵送混凝土应使用混凝土搅拌车运输,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2) 最大骨料粒径应不大于导管管径的1/3,并不应超径骨料进入混凝土泵。

(3) 安装导管前,应彻底清除管内污物及水泥砂浆,并用压力水冲洗。安装后要注意检查,防止漏浆。在泵送混凝土之前,应先在导管内通过水泥砂浆。

(4) 应保持泵送混凝土工作的连续性,如因故中断时,则应经常使混凝土泵转动,以免导管堵塞。在正常温度下,如间隙时间过久(超过45min),应将存留在导管内的混凝土排除,并加以清洗。

(5) 严禁为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而在混凝土泵的受料斗处加水。

7.5.7 隧洞衬砌混凝土

隧洞衬砌混凝土浇筑方法和程序须经监理人批准,应采用移动式混凝土泵或其他获准的机具连续浇筑,一次浇筑段长宜为9m。混凝土的浇筑设备及其施工方法应使混凝土的入仓速度不高。不致形成骨料分离。

在浇筑到混凝土面超过隧洞衬砌顶拱的,泵管出口应埋在混凝土面以下一个适当的深度,以保证能填满。泵管应做标记以便随时可看出口的埋置深度。混凝土应被压入岩面的所有凹凸面内,填满整个顶拱,浇筑设备只许由有经验的工人操作,隧洞衬砌中应尽量避免冷缝。

为防止或减少混凝土衬砌的裂缝,施工时应采取以下措施:

(1) 加强混凝土衬砌施工期的养护工作,拆模时间不宜过早,减少温度突变影响,必要时控制混凝土入仓温度;

(2) 浇筑过程中应合理分缝分块。环向缝尽可能设在同一平面内,避免错缝浇筑;

(3) 同一浇筑块,在浇筑时必须均匀连续,加强震捣;

(4) 隧洞开挖面应大致平整,尽量减少超挖和有大的尖棱石块,以避免衬砌应力集中。

严格控制衬砌表面的不平整度,如已超过设计规定值,应采取适当措施进行处理。

为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安全,对引水上平洞内两个标段分界面处的混凝土浇筑,先报送施工作业计划及质量安全保证措施,由监理人审批后方可执行。

(2) 所有场内公路路面混凝土须在工程施工后期经监理人批准后才能施工。

7.6 混凝土面的外观要求和表面缺陷处理

(1) 对上库进出水口、防浪墙、趾板等永久外露面的混凝土应达到发包人现场指定的样板墙平整度、光洁度的要求。

(2) 混凝土表面的所有缺陷应进行修补。立模浇筑的混凝土块缺陷应在拆模后24h内完成修补。任何蜂窝、凹陷或其它损坏了的有缺陷的混凝土,应及时通知监理人,取得监理人同意后方能进行处理,并须有详细的记载。修补前必须用钢丝刷或加压水冲刷清除缺陷部分,或凿去薄弱的混凝土表面,用水冲洗干净,应采用比原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一级的砂浆、混凝土或规定的填料填补整饰。填补部分应加强养护,确保修补材料牢固粘结,并使之与周围外露混凝土表面融为一体,颜色接近,无明显迹痕,不应有收缩缝。

(3) 混凝土浇筑成型后的偏差不得超过本卷规定的模板安装允许偏差的50%~100%。平整度应符合施工图纸规定或监理人的规定。

(4) 根据无模混凝土表面结构特性和不平整度的要求,采用整平板修整、木模刀修整、钢制修平刀修整和帚处理等不同施工方法和工艺进行表面修整,并应满足规定的允许平整度偏差要求。

(5) 在趾板及面板混凝土浇筑完成、表面覆盖或蓄水前,对其裂缝情况进行全面检查,记录裂缝条数、宽度、产状、是否贯通等资料,提出专门报告。

(6) 应根据设计要求,对趾板及混凝土面板产生的裂缝,逐条进行处理。处理方法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表面封堵或灌浆或两者兼用的方法进行处理。

(7) 混凝土表面有抹面、油漆等特殊整饰要求时,应严格按施工图纸规定或监理人的规定执行。

(1) 为了防止混凝土产生裂缝,必须从施工安排、施工质量等方面采取综合的混凝土温控措施。包括隔热遮阳、喷雾冷却等,以减少混凝土的水化热温升。

混凝土的养护、保温、保护等应有专人负责。应针对本工程不同情况,按监理人指示选用洒水或薄膜进行养护。

(2) 针对本工程建筑物的不同情况,按监理人指示选用洒水或薄膜进行养护。

1)采用洒水养护,应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6~18h内开始进行,低塑性混凝土应在浇筑完毕后立即喷雾养护,并及早开始洒水养护。

2)混凝土应连续养护,养护期内始终使混凝土表面保持湿润。

3)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宜少于28天,有特殊要求的部位宜适当延长养护时间。

4)薄膜养护:在混凝土表面涂刷一层养护剂,形成保水薄膜,涂料应不影响混凝土质量,在狭窄地段施工时,使用薄膜养护液应注意防止工人中毒。采用薄膜养护的部位,必须报监理人批准。

(3) 早期混凝土表面应采用经常保持水饱和的覆盖物进行遮盖,避免太阳光曝晒。

(4) 在低温季节、气温骤降季节和气温日变幅大的季节,混凝土应进行早期表面保护以防发生裂缝。

(5) 模板拆除时间应根据混凝土强度及混凝土的内外温差确定,并应避免在夜间或气温骤降时拆模。在气温较低季节,当预计拆模后有气温骤降,应推迟拆模时间;如必须拆模,应在拆模的同时采取保护措施。

(6) 所有混凝土工程在最终验收之前,除上文规定的养护外,都必须加以维护和保护。浇筑块的棱角和突出部分更应加强保护,廊道及其它孔洞的进出口宜予封闭。

(7) 有温控要求的混凝土和低温季节施工的混凝土,还应按有关规定进行养护。

1)有特殊要求的现浇混凝土部位工程,根据施工图纸所示的建筑物分缝、分块尺寸进行混凝土浇筑,大体积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应做好养护和保温工作,控制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内外温差不大于20℃。

2)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和最高温升均应满足施工图纸的要求。在施工中应通过试验建立混凝土出机口温度与现场浇筑温度之间的关系,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混凝土运输过程中的温升。施工图纸无规定时,混凝土浇筑温度不大于28℃。

3)高温季节施工时,趾板及面板混凝土最高浇筑温度不得超过22℃。

7.8.2 温度控制措施

1)降低混凝土浇筑温度。

① 运输混凝土工具应有隔热遮阳措施,缩短混凝土暴晒时间;

② 在温度较高的季节施工时,应缩短混凝土运输及等待卸料时间,入仓后及时进行平仓振捣,加快覆盖速度,缩短混凝土暴露时间;混凝土运输工具应有隔热措施,采用喷水雾等措施降低仓面的气温,并将混凝土浇筑尽量安排在早晚和夜间施工;基础部位混凝土,应在有利季节进行浇筑。如需在高温季节浇筑,必须经过论证,并采取有效的温度控制措施,经监理人批准后进行。

2)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温度。对已浇混凝土进行通水冷却。

3)控制浇筑层最大高度和间歇时间,基础块和老混凝土约束部位的上、下层浇筑间歇时间宜在5~10天。

4)采用合适的保温措施,降低混凝土浇筑后的内外温差。

7.9 止水、伸缩缝及其埋设件

7.9.1 止水、伸缩缝

(1) 所有止水材料的采购计划应经监理人批准后才能实施,伸缩缝止水材料的尺寸及品种规格等,均应符合施工图纸规定,如需更改须征得监理人同意。

(2) 金属止水铜片的型式,尺寸应满足施工图纸规定,其拉伸强度和伸长率应符合规定要求,表面应光滑平整,并有光泽,其浮皮、锈污、油漆、油渣均应清除干净。如有砂眼、钉孔,应予焊补,并经监理人检查后方可隐蔽。

(3) 塑料止水片和橡胶止水带(或橡胶棒、橡胶板)的型式、尺寸应符合施工图纸规定。其拉伸强度、伸长率、硬度等,均应符合有关规定。

(4) 柔性填料在使用前,通过试验测定其主要性能指标。柔性填料的主要性能(耐寒性、耐热性、抗渗性、耐化学性、比重、粘接性、毒性)指标应满足施工图纸规定。并报经监理人审查认可后,方可实施。

(5) SR防渗保护盖片、沥青乳剂涂料、沥青浸泡木板等止水辅助材料的主要技术性能应能满足有关规定和施工图纸规定。

(6) 橡胶、塑料止水带进货后,应及时核查其规格型号,同时记录其出厂批号和生产时间,分类存放在室内,不得受阳光直接长时间照射,严禁使用已老化、有缺陷及有损伤、孔洞而影响其强度和防渗性能的止水带。

(7) 橡胶止水带衔接时,应先将两端削成台阶状,然后用硫化器热粘合,亦可采用其他方法粘结。对塑料止水带的衔接应采用热空气焊接,温度控制在250℃~270℃,并适当加压进行焊接。

(8) 橡胶、塑料止水带必须准确就位并牢靠固定。接缝应平分止水带,中心线与设计线的偏移不得超过±5mm。岸边周边缝,板间缝止水带必须平行于面板,翼缘上下倾斜不得大于±10mm。对止水带应加以保护,防止变形和撕裂。

(9) 浇筑混凝土前必须将止水带清洗干净,不得留有泥土、水泥浆、油渍以及其他与止水带粘结的杂物。为保证止水带两侧混凝土的密实性,浇筑时应有专人进行人工辅助振捣,尤其应防止止水带下部形成气泡,泌水水泡等空腔,影响止水带与混凝土的结合,形成漏水通道。

7.10 质量检查和验收

按合同技术条款的规定提交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的技术要求,对施工过程中各项主要工艺流程和完工后的混凝土质量进行检查和验收。监理人应按合同条款的有关规定进行抽样检测,施工中检测试验资料应及时报送监理人。

7.10.2 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检验

每批水泥均应有厂家的品质试验报告,按国家和行业的有关规定,对每批水泥进行取样检测,必要时还应进行化学成份分析。检测取样以200~400t同品种、同标号水泥为一个取样单位,不足200t时也应作为一取样单位,检测的项目应包括:水泥强度等级、凝结时间、体积安定性、稠度、细度、比重、烧失量、碱含量、MgO、SO3等试验,监理人认为有必要时,可要求进行水化热试验。

(2) 混合材料检验

粉煤灰及其它经批准的掺合料的检测取样以每100~200t为一取样单位,不足100t也作为一取样单位,检测项目包括细度、需水量比、烧失量和三氧化硫等指标。

配置混凝土所使用的各种外加剂均应有厂家的质量证明书,按国家和行业标准进行试验鉴定,贮存时间过长的应重新取样,严禁使用变质的不合格外加剂。现场掺用的减水剂溶液浓缩物,以5t为取样单位,加气剂以200kg为取样单位,对配置的外加剂溶液浓度,每班至少检查一次。

拌和及养护混凝土所用的水,除按规定进行水质分析外,应按监理人指示进行定期检测,在水源改变或对水质有怀疑时,应采取砂浆强度试验法进行检测对比,如果水样制成的砂浆抗压强度低于原合格水源制成的砂浆28d龄期抗压强度的90%时,该水不能继续使用。

(5) 骨料质量检验

① 在筛分场每班应检查一次,内容包括各种骨料的超逊径、含泥量和砂的细度模数等。

② 在拌和场,每班至少检查两次砂和小石的含水率,其含水率的变化应分别控制为±0.5%(砂)和±0.2%(小石)范围内;当气温变化较大或雨后骨料含水量突变的情况下,应每两小时检查一次;砂的细度模数每天至少检查一次,其含水率超过±0.2时,需调整混凝土配合比;骨料的超逊径、含泥量、软弱颗粒含量应每班检查一次。

7.10.3 混凝土的质量检测

(1) 混凝土拌和均匀检测

①对混凝土拌和均匀性进行检测;

②定时在出机口对一盘混凝土按出料先后各取一个试样(每个试样不少于30kg),以测定砂浆容重,其差值应不大于30kg/m3。

③用筛分法分析测定粗骨料在混凝土中所占百分比时,其差值不应大于10%。

按施工图纸的规定和监理人指示,每班应进行现场混凝土坍落度的检测,出机口应检测四次,仓面应检测两次。

(4) 混凝土表面平整度的检测

为避免高速水流引起空蚀,施工时应按施工图纸和监理人指示,严格控制混凝土表面的不平整度,过水混凝土表面凸凹不能超过6mm,凸部应磨平,磨成不大于1:20的斜坡,或按施工图纸的要求执行。

7.10.4 混凝土工程建筑物的质量检查和验收

(1) 建基面浇筑混凝土前应本技术条款的规定进行地基检查处理与验收;

(2)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会同监理人对混凝土工程建筑物测量放样成果进行检查和验收;

(3) 按监理人指示和本章的有关规定对混凝土工程建筑物永久结构面修整质量进行检查和验收;

(4)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按本章相关规定对混凝土浇筑面的养护和保护措施进行检查,并在其上层混凝土覆盖前,按合同条款和本章相关规定对浇筑层面养护质量和施工缝质量进行检查和验收。

(5) 在各层混凝土浇筑层分层检查验收中,应按本章相关规定,对埋入混凝土块体中的止水、排水设施和各种埋设件的埋设质量以及伸缩缝的施工质量进行检查和验收。

7.10.5 混凝土工程建筑物的成型质量复测

混凝土工程建筑物全部浇筑完成后,按监理人指示,对建筑物成型后的位置和尺寸进行复测,并将复测超过报送监理人,作为完工验收的资料。

7.10.6 混凝土质量的钻孔抽样检验

(1) 监理人认为有必要时,可通知施工单位进行钻孔压水试验和钻孔取样试验DB5301/T 54-2021标准下载,或用超声波或回弹仪等无损检测试验鉴定混凝土的质量。

(2) 监理人认为有必要时,可在完成的混凝土隧洞衬砌段,采用探地雷达快速探测混凝土衬砌厚度、裂缝、脱空及围岩回填注浆效果。

7.10.7 混凝土工程建筑物的完工验收

混凝土工程建筑物全部完工后合肥市装配式建筑应用技术系列手册 05(混凝土生产篇),按合同条款的有关规定,向发包人申请完工验收,并按本章有关规定的内容向监理人提交完工资料。

7.11 上库事故闸门井通气钢管的安装

上库事故闸门井通气钢管的制造、防腐由本标负责施工,包括成品钢管的采购、制造、运输、保管、安装、焊接、焊缝检查、验收等。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