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沪某大桥预应力张拉施工工艺

京沪某大桥预应力张拉施工工艺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
资源大小:1.69M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京沪某大桥预应力张拉施工工艺

·张拉时表针摆动弧度大,上升不平稳;油表表针不能回到零或过零;张拉时连续断丝;计算伸长量与实际张拉伸长量相差过大,发生上述情况之一,均应及时校验油表并分析原因。

连接油泵和千斤顶的油管路宜用高压耐油橡胶管,工作压力与油泵额定油压配套,宜优先选用钢丝编制的高压耐油橡胶管。配置油管时,要考虑到其长度应能满足高梁体张拉的要求。

·千斤顶张拉作业前必须经过校验。千斤顶及油压表应配套校验,建立张拉力与油压表的关系曲线。

·千斤顶应按类型及排序编号由专人使用和管理,并按规定时间委外进行校正,建立台帐和每台档案卡片。

JTS180-4-2020 长江干线通航标准及条文说明.pdf·校验张拉设备的压力机、压力环、测力传感器其精度不得低于±2%。

·对于长期不使用的张拉机具设备,应在使用前进行全面检查。

·在施工中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应重新校验或更换已配套校验过的备用张拉设备。

①预应力筋连续崩断;

②千斤顶严重漏油;

③千斤顶更换油压部件或使用修复后的测力仪表或更换油的规格;

④张拉作业超过六个月或超过200次;

⑤油压表指针不能回零点超过规定;

⑥油压表在高压时,油表读数稳不住,即使用发现示值超过基本允许误差。

·梁体混凝土已达到设计张拉强度,梁体缺陷已修复,修复强度与张拉的梁体等强。

· 由于梁体1#~34#腹板厚度为70cm~,而YDC10000型千斤顶外径为,所以须将侧模外移后方可张拉预应力束。

·孔道经通孔清理,无残渣及积水。

·锚下垫板表面清洁,施工时要有措施保证孔道与支承板面垂直。

(2)张拉设备与工具准备

要备好电动油泵,千斤顶,限位板,打紧器(套筒式堕锤)、拔丝器、工具锚及夹片、钢片尺、木把螺丝刀、钢丝钳、手锤、带过滤的压风机等机具设备和辅助张拉工具。

(3)孔道摩阻损失测定

选择长短各2根预应力筋作孔道摩阻试验。短索选择1#块的F1束和T1束,长索选择17#块的F17束和T17束。

孔道摩阻试验方案如下图所示。钢束两端安装压力传感器测试张拉吨位,首先张拉至0.1倍的控制拉力,以此作为初始状态,然后分级张拉至控制拉力。一端主动,一端被动,主被动端荷载传感器的差值即为孔道摩阻损失,然后可用最小二乘法计算孔道的摩阻系数及孔道偏差系数。

参考实测摩阻系数计算钢绞线的理论伸长量,预应力张拉过程中,同时测试钢绞线的伸长量,并与计算伸长量对比,用以指导施工。

图2孔道摩阻试验方案图

(4)安装锚具及张拉设备

·张拉机具配套、组装及运转

①千斤顶、油压表配套、根据校验曲线填写油压表读数卡片贴在现场,供张拉使用。

②千斤顶、油泵及油管张拉设备移至梁体张拉端组装。

③先油泵运转1~2min左右,大缸进油,小缸回油,使大缸活塞外伸左右,再令小油缸进油,大活塞回零。如此反复2~3次,排出千斤顶缸内和油管路中的空气,使张拉压力平稳。

·安装和拆除顺序:工作锚 工作夹片 限位板 千斤顶 工具锚 工具夹片。

②安装工作锚夹片:每副夹片用橡胶圈箍在一起,沿钢绞线端用套管将其推入锚板孔,工作夹片应保持两片接缝大小一致、端面平齐。夹片全部安装就位后,用打紧器或套管将每孔中夹片击平,打紧夹片时,不得过重敲打,以免敲坏夹片。

③用工具再次分丝,安装限位垫板,限位板与工作锚配套使用,两者孔位一致,安装时将限位板沿钢绞线端推靠工作锚板即可。

④安装千斤顶:钢绞线端部用铁丝收拢并稍加捆扎,将千斤顶吊起套穿在钢绞线上,前支承口套在限位板外面,千斤顶与孔道中线初对位,充油、活塞伸出3~5cm。

⑤去掉钢绞线上的捆绑铁丝,钢绞线穿入导向管内,并穿过后定位板,自动工具锚推入千斤顶缸体外口套座(或过渡垫圈)内,特别注意两锚板孔位方向一致,保持钢绞线自然平行,防止千斤顶内钢绞线错位,千斤顶与孔道中线精确对位,推动自动工具锚的挡板。

图3 穿束及锚固图 图4 自动工具锚图

·锚板及夹片使用注意事项

①工具锚、工作锚、限位板、千斤顶保持同一轴线,使钢绞线受力均匀,保证张拉质量。

②锚具的锚固系数质保书由供货单位提供,张拉质量出现问题,应责成供货单位重新复检或更换锚具。现场应对锚具外观质量、锚环、夹片硬度进行分批抽检作好记录。

③夹片不应黏附泥浆或其它杂物,允许其表面涂少量润滑剂,有利于夹片跟进及退锚灵活,但其牙面不得黏附油污,以免滑丝。

④工作锚板、工作夹片与工具锚板和工具夹片不得混用,工作锚具不应作为工具锚具重复使用。

(1)张拉前应测定下列数据:

(2)预应力张拉总体要求

·总体顺序:先张拉竖向预应力粗钢筋,再张拉纵向束,最后张拉横向束,为保证受力的均匀性,在施工完成n+1号梁段后,再张拉n号梁段的横向预应力,31号梁段先张拉纵向预应力束,31-34号梁段同时张拉横向预应力,同时张拉竖向预应力。

·纵向:先长束,后短束,一次对称;横向:由墩顶向合拢段方向进行,同一块件箱梁翼缘板单端交错张拉,一个块件张拉完毕,然后移到对称的另一个块件张拉;竖向:由墩顶向合拢段方向进行,同一块件箱梁左右腹板对称张拉,一个块件张拉完毕,然后移到对称的另一个块件张拉。

·纵向预应力除边跨合拢束外均采用两端张拉,横向预应力采用单端交错整体张拉,竖向预应力采用在箱梁顶面端张拉。

·混凝土张拉龄期要控制在7天后,同时砼强度要达到90%设计强度以后进行。

·除中跨底板合拢束Z6、Z10、Z14在合拢一年后或正式竣工验收前的适当时间张拉外,其余预应力束均在施工过程中张拉。

·预施应力以主油缸油压表读数控制,并以钢绞线伸长量校核。

(3)纵向预应力钢绞线张拉

0 20%σcon(σcon为张拉控制应力)(做伸长量标记) 40%σcon ((测伸长值) 加载至千斤顶达到工作行程的90%σcon (测伸长值)

倒顶张拉(测伸长值) 张拉至103%σcon(测伸长值) 持荷5min 补拉至1.03σcon 锚固。

注:超张拉百分数具体根据孔道摩阻试验确定。

A、0阶段:千斤顶充油,活塞伸出1~。

B、初始张拉:初始张拉前调整钢绞线束松紧,张拉设备与孔道轴线一致,均匀受力。到达吨位后,在钢绞线上安装测量标记,测量至油顶外沿的距离为初读数,

C、分级加裁:测量一次伸长值。

D、张拉吨位:张拉1.03σcon时,持荷5min并在张拉端补足吨位,测量伸长值,观察钢绞线与夹片情况。

E、自锚:张拉完成后,千斤顶回油,油缸回缩,工具锚后退,工作锚夹片便自动将钢绞线锚住,回油应缓慢进行,达到自锚的目的。

F、回油:打开千斤顶回油和输油阀,千斤顶主油缸继续回缩,工具锚脱开油顶口,工具夹片陆续从锚孔脱离出来,详细检查钢绞线情况。

G、退顶:相继拆出工具锚、千斤顶、限位板,用游标卡尺量取工作锚夹片外露量。

H、张拉完成后,在锚圈口处的钢绞线上做好标记,记下数据,作为张拉后观察钢绞线锚固是否滑丝的标记。

①预应力筋伸长量测量精度应达到,实测伸长量与理论伸长量的偏差应小于±6%,否则应分析原因,及时处理。

②张拉以张拉力控制,不能通过超张拉来达到理论伸长量。

③张拉完毕后,必须经技术人员检查签字认可。

④纵向预应力孔道长,钢绞线的伸长滞后于张拉力的增长,必须确保持压时间,并在锚固前补足张拉力。

⑤施工现场预应力张拉质量控制的内容有:正确的预应力张拉操作、用压力表控制的各级张拉力、量取实际张拉伸长值、检查有无滑丝或断丝、锚固后夹片的平整度等。

⑥作为验收技术资料,现场量取的实际张拉伸长值应做张拉数据整理,与修正的理论伸长值做对比,以判定张拉是否正常及有无堵孔等。

⑦由于箱梁纵向束较长,钢绞线伸长量也大,张拉时千斤顶需要多次倒顶,钢绞线需多次临时锚固,量测实际伸长值时不宜量测缸体伸长的长度,而应直接量测钢绞线的伸长量。

⑧在张拉顶前端的钢绞线上用油漆做好记号,在千斤顶每次倒顶张拉过程中,均以油漆标记距千斤顶缸体前端的距离来计算钢绞线伸长量。由于油漆标记与缸体垂直距离被活塞挡住,为了便于量测油漆标记距千斤顶缸体前端的距离,可制作钢丝夹,将其夹在记号位置处(不得移动),钢丝夹在垂直于钢绞线的方向带一只手柄,直接量测手柄距缸体的垂直距离即可。

①张拉采用双控,以张拉控制吨位为主,用伸长值进行核对,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误差控制在±6%以内。

②同一断面断丝之和不超过总丝数的1%,且每束断丝不超过一根。

③张拉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需要更换锚具或更换钢绞线重新张拉。

A、锚具内夹片错牙在以上者。

B、锚具内夹片断裂在两片以上者(含有错牙的两片断裂)。

D、切割钢绞线或者压浆时又发生滑丝者。

E、预应力筋在张拉与锚固时,由于各种原因,有可能会产生个别力筋滑移和断裂现象。

A、锚板锥孔与夹片间存在杂物。

B、预应力筋上有油污,锚下垫板喇叭口内有混凝土或其它残渣。

C、锚具质量缺陷,锚具与夹片不配套,硬度不够或安装不正确。

E、力筋锈蚀或粗细不一致,限位深度不合理。

A、钢材材质不均匀,锚环、预应力筋和夹片硬度不能紧密配合或严重锈蚀。

B、外力损伤力筋表面,出现应力集中。

C、孔道、锚具、千斤顶不对中,预应力筋过度的弯折,。

D、油压表失灵造成张拉力过大。

E、千斤顶未按规定校验造成张拉力过大。

张拉过程或张拉完成后,如发现滑丝可采用单孔千斤顶配单孔(或多孔)退锚器,张拉滑丝钢绞线直至将滑丝的夹片取出,换上新夹片,重新张拉至设计应力即可。滑丝过程中钢绞线受到严重的损伤,夹片牙齿被钢绞线挤压磨平,则应将锚具上的所有钢绞线全部卸荷,取出夹片,换上一套新锚具,在钢绞线的原锚固位置错动一定的距离重新张拉。

A、提高其他钢丝束的控制张拉力作为补偿,但任何情况下,最大超张拉不得超过0.8 R。

施工过程中发生严重断丝,将启用备用束方案报设计部门审批后执行。

自锚产生的断丝,只断1根,且断头在锚口处,断丝内滑损失甚少,不影响预应力筋的总应力,可不作处理。断丝1根以上,需要更换新束,换束办法因不同情况而异,对张拉已完成,锚外束还未切除,宜用穿心顶单根张拉,逐个剔除夹片直至松下锚具。对张拉已完成,锚外束已切除,应用氧气逐根切割,使锚具、钢绞线应力失效,操作过程中孔道两端禁止站人,防止夹片、钢丝飞出伤人。旧束废除后,穿入新钢绞线,重新张拉。

⑷竖向预应力粗钢筋张拉

①预应力粗钢筋拧上螺帽,支承板以外的丝长要满足所选用的张拉设备的要求。

②不得在安装后的预应力筋周边电焊作业,以免损伤预应力筋。

③竖向粗钢筋支承板面在桥面板上的预留槽口应与张拉顶校对,以便千斤顶安装。

④清除支承板上焊碴、毛剌及砂浆杂物。检查支承板下混凝土密度,确保支承板与孔道垂直。

⑤千斤顶及油泵油表配套校正,油顶校正系数≤1.05。

①张拉程序:0 0.1σcon (做伸长量标记) σcon 持荷2min(测量伸长量) 补拉至σcon 拧帽锚固 20天后复拉至σcon(持荷2min)

②千斤顶就位、对中:将预应力粗钢筋的张拉端用连接器和短节同规格钢筋接长,套入穿心千斤顶,拧紧工具锚螺帽。

图5竖向预应力张拉装配示意图

③启动油泵,千斤顶顶压(小)缸进油,活塞杆伸出。

④千斤顶顶压(小)缸回油,张拉(大)缸进油,活塞杆缩进,油压表指针有起动时,张拉缸停止进油,检查千斤顶是否对准孔道中心,如有偏差及时校正,张拉(大)缸断续进油,进行正式张拉。不得在有偏心条件下进行正式张拉。

⑤先张拉到初始应力,停止张拉缸进油,以5MPa/min速度断续加载,最后张拉到控制吨位,持荷2分钟,测量并记录伸长量,拧紧螺帽锚固,回油松顶,拆除张拉设备,完成一根粗钢筋张拉。

①不得有一根断筋或滑移。

②实际伸长量与计算伸长量,允许误差±6%,如超过此值时必须进行分析。

③不得超拧,以免粗钢筋超张拉。

④为确保有效预应力,20天后必须重复张拉、锚固一次。

①为保证预应力值的精确性,张拉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查标定。

②千斤顶中心线与预应力筋受力中线保持重合,不产生偏扭。

③保持油管接头良好,千斤顶加载、卸载应均匀平稳、无冲击。

④妥善保管好设备,千斤顶张拉缸体不得长期裸露在外,以防锈蚀。

⑤粗钢筋复拉完成后,应尽快清理孔道,及时压浆,防止钢筋锈蚀。

⑸横向预应力钢绞线张拉

·顶板横向预应力钢绞线采用整体张拉千斤顶整束张拉,一次张拉到位。

·顶板横向预应力钢绞线采用单端交错张拉。

·0#块横隔墙横向预应力钢绞线采用单端张拉,单个主墩0#块的边跨向与中跨向横隔墙对称张拉,每个边跨向或中跨向的横隔墙各2排预应力束,左右交错张拉。

·其它张拉要求同“纵向预应力钢绞线张拉”。

(1)高压油管使用前应作耐压试验,不合格的不能使用。

JCT2299-2014 机制砂石生产技术规程.pdf(2)油压泵上的安全阀应调至额定工作油压下能自动打开的状态。

(3)油压表安装必须紧密满扣,油泵与千斤顶之间采用高压油管连通,油路的各部接头,均须完整紧密、油路畅通,在额定工作油压下保持5min以上均不得漏油。若出现故障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4)在张拉时,张拉端部在向两侧的45°范围内不许站人,以免钢绞线断丝飞出或夹片飞出伤人,也不得踩踏高压油管。

(5)张拉时发现张拉设备运转声音异常,应立即停机检查维修。

(6)锚具、夹具均应设专人妥善保管,避免锈蚀、沾污、遭受机械损伤或散失。施工时应避免锈蚀、沾污、遭机械损伤等。

(7)千斤顶栓吊应牢固可靠,经常检查钢丝绳、手拉葫芦等损坏或磨损情况,有问题时应及时维修或更换。

(8)所有参加施工的人员应进行安全生产培训,严格施工纪律,着装整齐,禁止违章作业,严禁酒后上岗。

T/CECS G:E35-01-2019 公路交通标志效用评价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9)所有压力作业应能有效防范压力设备失效时可能产生的事故。

(10)晚间作业时,应设置足够的照明设施。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