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地库基坑双管高压旋喷桩帷幕止水施工方案然后分别检查气、浆两大系统各种设备运转是否正常,管路是否畅通(进行地面管路试喷),测试监控仪器是否齐备、完好。确信无误后方可进入下一步工序。
A.供气系统:空压机风管送液器高喷杆喷头
运行是否正常,润滑油合乎要求,各种仪表正常,气压与气量满足要求。
无破损,连接可靠,接头无漏气现象。
黄山煤业办公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B.供浆系统:搅拌机过滤网贮浆桶高压注浆泵
压力表浆管送液器高喷杆喷头
容积应足够,制浆速度满足要求。
无故障;泵量、泵压满足要求;配备备用件、易损件
畅通、无破损、管径合适,连续可靠。
电机运行方向正确,泵座过滤网完好。
压力表、比重计、水表等测试工具齐备、完好。
C.旋喷钻机、喷管、喷头、风嘴、浆嘴的检查。
电动机转向正确;提升、制动系统正常;各种液压管路、接头无漏油现象。旋转有力、转向灵活。液压泵振动小、嘈音小。
全套杆/管不得弯曲;浆、气管路畅通,密封装置完好;管与管可靠连接,止退无误。
僵、气管路在喷头无窜通现象;风嘴、浆嘴光洁度高,浆液喷嘴出口直径与设计压力和流量值相适应。
(3)各种设备检查完毕后在地表进行联合试机/试喷检查,以确定各种设备能否正常进行工作。把各种压力和流量调到喷射注浆施工的要求值进行试喷,不仅可以了解各种管路是否畅通/密封,而且可以了解浆嘴、风嘴的加工质量。在更换新浆嘴、风嘴时都应在地面进行试喷,调节好喷射效果后方可下入孔内使用。
2、测量放线:建立施工临时控制网,为保证桩位定点的准确性,本工程拟采用外围控制网及场内定点控制网的方法进行施工测量、定点:
1)建立外围控制网:为确保施工定位的准确无误,根据施工图纸各轴线关系,选择控制轴线,延伸至施工现场外建立控制点网,以便校对桩位时进行测量复核。
2)建立场内控制网:根据本工程桩位轴线的特点及其走向,在场内建立与场外控制网关联的牢固网点,进行双向控制。
3)放桩定位:在建立控制网后,对场内旋喷桩位进行放样,建立固定标桩;标桩采用≥φ16钢筋,其埋设深度不少于0.8m,可用冲击钻在砌石层冲击钻孔,而后打入,并高出地面10cm,标桩固定用砼覆盖加以保护。
4)立标桩时,应反复测量核对,建立放线册,交付监理单位存档及现场复核。
3、钻孔就位:钻机就位是喷射注浆的第一道工序,钻机应安置在设计的孔位上,使钻头对准孔位的中心。同时为保证钻孔后达到设计要求的垂直度,钻机就位后,必须作水平校正,使其钻杆垂直对准钻孔中心位置。为防止施工窜浆,施工旋喷桩应先完成单排桩,再完成双排桩。最少间隔时间不少于24小时。
4、钻孔:根据本次工程有较厚的砂袋堆砌层的特点,以及旋喷桩的垂直度,保证钻孔孔壁的稳定,拟采100型工程钻机进行预先成孔,孔径为130,用于穿透上部砂层,对于砾砂层以及强分化层也必须进行预先钻孔。
1)在钻进过程中,应精心操作,精神集中,合理掌握钻进参数,合理掌握钻进速度,防止埋钻、卡钻等各种孔内事故。一旦发生孔内事故,应争取一切时间尽快处理,并备齐必要的事故打捞工具。
2)为避免钻孔倾斜,在钻机就位和钻孔过程中,要随时注意校核钻杆的垂直度,发现倾斜及时纠正,以确保钻孔倾斜度在设计允许的范围内;钻速要打慢档,并采用导正装置防止孔斜。
下注浆管时应对喷头加以保护,防止风嘴、浆嘴堵塞。当遇有高喷管下不到位或下不去现象时(软土层),应视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方法处理,只要不是发生较严重的塌孔事故,喷管都不难下到位。一般可采用以下方法:
压注浆泵送水泥浆边摆动喷管边下管;
(2)同时送风、送浆边摆动边下管;
关键在于掌握介质的压力及流量,一般都不宜过大。如果都不成功,则只有用钻机下钻杆处理,必须确保喷杆下至预计深度,方可正式喷射注浆。
采用标号32.5级(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控制进浆比重1.5~1.55,按通过试验确定的液水灰比、外加剂种类与添加量,使用搅拌机拌制水泥浆液。制浆时应注意:
制浆材料采用重量或体积称量法,其误差不大于5%。
高速搅拌时间不少于60秒,普通搅拌不少于90秒。
浆液温度宜控制在5~40℃之间。自制备至用完的时间应少于4小时,超过时间应废弃。
将注浆管下到预定位置后,依次送浆、送风,在孔底定喷数秒,调整泵压、风压至设计值并孔口返浆正常后开始边旋转边提升,按试验确定的各项高喷参数进行施工。高喷过程中经常测试水泥浆液进浆比重,当其达不到设计要求时,立即暂停喷杆提升并调整水灰比/比重,然后迅速恢复喷浆作业。施工过程中,按要求随时检验并记录提升速度、喷浆压力与流量、气压与气量、进浆和回浆比重等;每孔需作制浆与耗浆(水泥量)统计和记录。
高压喷灌结束后,在孔内水泥浆液固结过程中因体积收缩,同时孔内浆液仍向孔壁四周范围有一定渗漏,孔内浆液将出现一段时间的沉面下降,应不间断地将浆液回灌到已喷孔内,并保持压浆作用,直至孔内浆液面不再下沉为止。
3.3.3高喷注浆技术措施
1、采用32.5R普通硅酸盐水泥,使用前应委托有资质的试验单位抽检合格,进行正式喷浆作业前应进行配合比性能试验及凝固体的物理力学性能试验。
2、施工中采用每排孔跳打法分两序施工,即隔1孔喷1孔,相邻桩孔喷灌间隔时间不宜小于24小时。
3、喷射注浆前检查高压设备及管路系统。要求密封良好,防止漏浆和管路阴塞。
4、高喷灌浆应全孔连续作业。当拆卸喷杆后应进行复喷,其搭接长度不小于0.2;施工因帮中断后恢复作业时,复喷长度不小于0.5m。
5、喷浆过程中,出现压力突降或骤增,回浆异常等情况时,应查明原因,及时报告工程师并及时处理。
6、异常情况及处理措施
压力骤升:可能是喷嘴或管路堵塞。处理方法:在高压泵和注浆泵的细水管进口和泥浆储备箱中设置过滤网,并经常清理。
流量不变而压力突然下降或排量达不到要求时,可能存在泄露现象。处理方法:检查阀、活塞缸套安全阀、高压管路,以及活塞每分钟的往复次数是否达到要求;检查喷嘴是否符各土层部位的的施工参数,确保在旋喷桩进行施工时不至搞错。
拟配置主要机械设备一览表
旋喷桩机组施工人员:8人/台
1、保证技术管理力量,建立技术管理体系
根据本项目工程技术特点,我公司选派地下工程施工经验、组织管理能力强、技术过硬的工程管理、工程技术人员组成项目管理班子,协助项目经理部做好技术攻关及技术管理工作,抽调技术过硬、作风良好的施工队伍进场承担本标段的施工任务。建立起本项目工程的技术管理体系,严格项目工作程序。
2完善各项技术管理制度,在工程实施中严格执行
(1)施工组织管理制度
搜集并掌握与项目有关的技术规范,施工操作规则,国家和行业标准,评定验准等,椐此制定施工方案、各项工序的作业指导书。
施工过程中,要对施工组织实施动态管理,视实际情况,不断完善、优化施工方案,使之最合量、最科学、最切合实际。
(2)技术图纸复核制度
从业主或监理工程师处所获得的施工图纸,必须经项目总工程师或专业工程师逐项审查复核,确认该图纸正确无误并签署复核意见后,才可使用或转发作业队。
项目部发放给作业队的施工图纸,作业队技术工人要亲自对施工图纸进一步进行复核,确认无误后才能使用。施工图纸经复核发现有误或与现场实际不符须进行修改,在尚示办理修正或变更手续,不准使用;发现有误的图纸要立即停止使用,施工图纸在确认停止使用后,应全部收回,并在每一张图纸上标注红色“作废”字样。
(3)严格技术交底制度
施工前,将工程特点、工程内容、施工部署、施工方法、施工顺序、进度安排等以书面形式向经理和施工管理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施工阶段由经理部技术人员和技术主管将单独、分部、分项工程的工程内容、结构特点、操作要求、技术标准等向现场技术人员带领员工进行交底,现场技术交底由现场技术人员或领工员向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随着施工进展,在前阶段即将结束、后阶段尚未开始、工序变更即将进入下道工序之前分阶段进行技术交底。
所有测量工作中的计算均须由两人独立完成,一人计算,一人复核。
由测量结果形成的技术交底资料,必须由测量资料填写者之外的技术人员复核无误后才能发放。
所有测量的作业记录格式应符合测量规定要求,原始记录应清晰、整洁、不涂改,原始记录、计算及成果书都应妥善保存。
作好现场测量放样,主要控制制桩点要妥善保护。
(5)技术资料管理制度
工程现场技术文件和资料,由工程技术部门负责填写、整个理、分类。施工过程中,要随时收集、记录和整理各项施工资料,以便于竣工文件编制,做到工程施工完成竣工文件也编制完成。
(6)推行规范化管理、标准化施工
按照IS09001质量保证体系,规范技术操作及技术管理工作,杜绝由于管理上的随意性造成的技术失误;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制定的施工工艺细则和相关规范、规程,以严格的工作标准确保技术、质量标准的实现。
3、严格现场技术管理,落实技术质量承包责任制
①开展群从性的质量自检、互检和班前、班中、班后三检制,广泛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和QC小组活动。
②重要工程部位、重要工序除按设计控制外,都应以试验,、监测信息为依据,必要时设置试验段采集相关参数以指导施工。
③下达计划、调整工序、技术交底应有技术标准和质量保证措施,制定重要工序、难点部位控制点的实施方案都要有技术标准及施工注意事项。
④组织施工、科研、安质、机电、物资等部门赴现场进行现场办公,随时协调解决现场难以解决问题,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⑤建立经理部和现场技术质量承包责任制,并分解到工班和个人,严明施工纪律,严各各奖惩制度。
4、对难点工程或工序,要组织专家、技术人员和作业人员进行技术攻关,从难点分析入手,有针对性地研究、开发技术方案、操作工艺和实施措施,提高施工技术水平。
5、实行技术人员现场值班制
现场施工要有技术人员跟班,随时解决各部位、各工序存在的技术问题,随时检查和指导领工员和班组的工作,做到施工交底要及时,施工放样要及时,浆液配比检查要及时。
2)根据施组和工程的实际情况,编制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细则,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技术措施,分发到工班,组织逐条学习,落实。抓好“安全五同时”(即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的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和“三级安全教育”。
3)建立健全的以安全岗位制为中心的安全生产责任制,项目经理部设置专职安全检查工程师,使安全工作制度化,系统化。
4)加强职工安全教育。各项工程施工前,工程技术部门必须向参加施工的全体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讲解各类事故危害、,组织管理人员、工人学习国家和广州市政府有关安全生产的文件,坚持每周一的安全活动日的安全学习活动。
5)认真作到四个“坚持”。坚持“三工制”:工前安全讲话,工中安全检查,工后安全评比;坚持周一安全学习活动;坚持“四个不放”:事故原因不清不放过,责任者和群众未受教育不放过,没有订出今后的防范措施不放过;坚持“持证上岗”,特殊工种、技术工种必须进行上岗前培训,考试合格后才能上岗。
6)做好施工场地平面布置,合理安排场地内临时工地情况。临时生活设施应符合消防条例要求。根据工地情况,布置安全防护设施和统一的安全标志(牌)。
7)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设施如安全网、围护、防栏、防护罩等都必须齐全、有效,并且不得擅自拆除或移动。如因施工实施需移动时,应采取安全措施方可施工。
8)对于特种作业人员包括机械工、电工、电焊工等必须进行专业培训,持证上岗,特殊作业要有作业指导书,严格执行各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确保施工安全。
9)施工用电在开工前要先作好用电施工组织设计或方案,报经监理单位审批后,严格按《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技术规范》的要求施作,工地照明、高压电力线路的架设要顺直、标准,保证绝缘良好。各种施工机械和电气设备均设置漏电保护器,挂安全标志(牌),确保用电安全。
10)安全生产与经济利益挂钩。施工中对安全好的个人和班组进行大力宣传,实行重奖,对违章指挥、违章操作的责任人给予重罚,并视情节作出严肃处理。
六、主要施工项目安全技术措施
1、施工现场安全技术措施
1)施工现场和生活区建立门卫和巡逻护场制度,巡逻人员佩戴执勤标志,人员出入施工现场凭证,外部人员入进行登记;
2)加强对施工队伍的管理,掌握人员底数,制订安全施工、文明施工、治安消防协议;
3)施工现场的布置应符合防火、防爆、防雷电等安全规定和文明施工的要求,要按批准的总平面图进行布置。
4)现场的生产、生活区要设足够的消防水源和消防设施,所有施工人员要熟悉并掌握消防设备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5)库棚、料场等的消防安全距离应符合公安部门的规定,办公及居住室外内不得堆放易燃杂物,应随时清除,严禁在有火种的场所或其近旁堆放易燃易爆材料。
7)进场人员必须按规定配戴安全防护用品,各类施工机械都要制定安全操作规划,并挂牌明示。所有危险处所都要有示警标牌。
2、供电、电气设备安全措施
1)配电系统分级配电,配电箱、开关箱外观完整、牢固、防雨防尘、外涂安全色并统一编号。其安装形式必须符合有关规定,箱内电器可靠、完好,造型、定值符合规定,并标明用途。
2)动力电源和照明电源分开布设。
3)所有电器设备及其金属外壳或构架均应按规定设置可靠的接零及接地保护。
4)手持式电气设备的操作手柄和工作中必须接触的部分,应有良好绝缘。使用前应进行绝缘检查。
5)现场所有用电设备的安装、保管和维修应由专人负责,非专职电气值班人员,不得操作电气设备,检修、搬迁电气设备(包括电缆和设备)时,应切断电源,并悬挂“有人工作,不准送电”的警告牌。
6)施工现场所有的用电设备,必须按规定设置电保护装置,要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解决。
7)电气设备外露的转动部分(如靠背轮、链轮、皮带和齿轮等),必须加装遮栏或防护置。
在基坑施工及使用过程中,应对支护结构和周边环境进行监测,基坑周边布设变形观测点,每15~20m选一组观测点,当有下列情况时,应立即报警,情况严重的应立即停止基坑施工,局部回土,并对已施工的区域采取应急措施。监测点的布设及监测要求严格按有关规范规定执行。
围护的水平位移与沉降观测点,均匀设30个点,周边建筑物沉降观测点布设在建筑物结构薄弱部位。测量基准点应在施工前埋设,经观测确定其已稳定时方可投入使用;基准点一般不少于2个,并设在施工影响范围外。监测期间应定期联测以检验其稳定性;在整个施工期内,应采取有效保护措施,确保其在整个施工期间正常使用。
地面垂直和水平位移观测点设置于1m以上长度的木桩,相邻建筑物沉降观测点设置于建筑物墙角近地坪处。
所有观测标点均须加设保护装置。
监测基坑支护的应力和变形,应用高精度水准仪测量沉降量,用校准后的专门钢卷尺测量位移。
基坑监测从开挖初直至地下结构施工完成坑壁回填后终止,均有完整的观测数据,并应及时分析整理且作出曲线,对变形和内力的发展趋势作出评价。
监测记录和监测报告应采用监测记录表格,并应有监测、记录、校核人员签字。
监测报警指标一般由累计变化值和变化速率两个量控制,累计变化量的报警指标不应超过设计限值。周围建筑物报警指标可参考本市有关管理部门的规定确定,并应以累计沉降量、沉降速率、差异沉降量并结合裂缝观测进行控制。
基坑周边水平位移超过60mm或支护结构水平位移速度三天>3mm/d,且不能收敛;基坑周边地面竖向位移超过30mm或4mm/d。
基坑底部或周围土体已出现可能导致剪切破坏的现象京沪线上某河桥大修施工组织设计,或其它可能影响安全的征兆(如涌土、隆起)。
根据经验判断已出现其它必须加强监测的情况。
基坑开挖过程中,应做到信息化施工,基坑开挖期间,根据大量的监测数据,利用理论和数值及分析工具预测预报下一步开挖引起的围护结构位移和变形及地面沉降的发展,随时掌握围护结构的位移和地面沉降情况,及时预报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判断结构可能产生变位的原因,信息化指导施工,为有关单位研究对策和采取措施提供依据,防止过大变形和沉降的发生,确保结构本身及周围环境的安全。当监测结果达到报警值时,应立即停止基坑施工,局部回土,并对已施工的区域采取应急措施。
土方开挖时加强观察,并与土方施工人员密切配合,如遇局部变形等紧急问题,即局部回土稳定基坑。
当基坑变形过大,或环境条件下不允许等危险情况出现时,可采取底板分块施工,加强支护等措施。
采用基坑周边卸土DB5323/T 95-2019标准下载,坑内底脚被动区压重。压重措施有草袋土或填砂土。
现场实行值班制,土方开挖阶段,准备好抢险队伍和抢险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