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烟囱基础大体积砼施工方案烟囱基础混凝土浇注时间为1天。
混凝土振捣做到“快插慢拔”,每点振动时间不少于30S,但应视混凝土面呈水平,不再显著下沉,气泡量少,表面泛出浮浆为准。
混凝土在泵送前先开机用水湿润整个管道,而后投入水泥砂浆,使管壁处于充分湿润状态JTT1049.3-2016 道路运政管理信息系统 第3部分:数据资源目录服务接口,再正式泵送混凝土。输送管的敷设符合“路线短,弯道少,接头密”的要求。搅拌运输车在卸料前,高速运转1min。
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间歇时间不得超过3h,如遇特殊情况,混凝土在4h仍不能连续浇筑时,需采取应急措施。即在己浇筑的混凝土表面上插12短插筋,长度1米,间距500mm,呈梅花形布置。同时将混凝土表面用塑料薄膜加养护布覆盖保温,以保证混凝土表面不受冻。
混凝土浇筑时在每台泵车的出灰口处配置3~4台振捣器,因为混凝土的坍落度比较大,在2米厚的底板内可斜向流淌1米远左右,2台振捣器主要负责下部斜坡流淌处振捣密实,另外1~2台振捣器主要负责顶部混凝土振捣。
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上涌的泌水和浮浆顺混凝土坡面下流坑底,通过侧模底部开孔的形式将泌水排出基坑(注意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混凝土振捣时间,避免过振)。当混凝土破面的坡角接近顶端模板时,改变混凝土的浇筑方向,形成集水坑,及时将水排出以消除泌水对混凝土层间粘结能力的影响,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和抗裂性。
由于混凝土坍落度比较大,会在表面钢筋下部产生水分,或在表层钢筋上部的混凝土产生细小裂缝。为了防止出现这种裂缝,在混凝土初凝前和混凝土预沉后采取二次抹面压实措施。
保温养护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关键环节,其目的主要是降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块体的内外温差值以降低混凝土块体的自约束应力;其次是降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块体的降温速度,充分利用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以提高混凝土块体承受外约束力的抗裂能力,达到防止或控制温度裂缝的目的。
本工程混凝土养护采用蓄热法养护。为防止混凝土表面散热过快,随着混凝土浇筑工作的进行用保温毯和塑料薄膜同步对已浇筑到设计标高的混凝土顶表面做好混凝土的保温保湿养护,缓凝降温,充分发挥徐变特征,减低温度应力。混凝土浇到设计标高后抹平压实,初凝后终凝前进行二次抹面,然后在混凝土面先覆盖一层塑料薄膜,接着覆盖一层保温毯,薄膜间相互搭接至少100mm,保温毯间互相叠合不少于50mm;然后在最上层保温毯面放置钢管、脚手片等重物压实,防止保温材料被风揭开或吹走。并安排专人随时进行测温观测,注意内外温差,当温差超出25℃时应适当增加保温。在混凝土养护期间,为防止由于雨水原因导致基础顶面保温毯的保温效果失效,拟在基础上部覆盖防雨彩条布,防止雨水进入保温毯内。同时视温差实际情况,控制内外温度差小于25℃,出现异常可用电热毯进行局部加温。对边缘、棱角部位的保温厚度应增加到其它部位的2倍。并且根据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变化的观测及时调整保温层厚度和确定保温养护的时间。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以后,始允许操作人员在上行走,进行一些轻便工作,但不得有冲击性操作。保温层在混凝土达到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30%后、混凝土内外温差以及混凝土表面与大气最低温差均小于25℃时,方可拆除模板和保温材料。
混凝土养护期间,应每天安排专人检查、整理,确保保温严实,并根据测温情况随时增减保温材料,当温差小于15(C时停止养护,拆除覆盖的塑料薄膜、草袋和防护棚。
1)烟囱基础大体积混凝土热工计算
a.根据经验公式计算,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升值
Tmax=Tq+Q/10
公式引自同济大学出版社《高层建筑施工手册》91年版
浇筑温度取近期气象预测气温,取平均气温为20(C
混凝土等级为C30,P.O42.5普通水泥,每方用量350kg,取系数为1.2,则Tmax=20(C+350/10×1.2=62(C
b.混凝土承台表面温度
用保温毯、薄膜覆盖,厚3cm,大气平均气温Tq=20(C
传热系数β=1/(∑δ1/λ1+1/βα)
则β=1/(0.03/0.14+1/23)=1/0.26=3.8
混凝土虚铺厚度h’=Kλ/β
混凝土计算厚度H=h+2h’
则H=1.6m+2×0.408=2.416
均小于规范规定温差控制在25(C的要求。但须加强观察,作好气温陡降陡升时的防护措施。
用测温手段随时掌握温度变化,通过对保温措施的控制,使混凝土的内部温度与表面温度,以及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不超过25℃,防止温度裂纹发生。
本工程大体积混凝土基础面积大、厚度厚,内部水泥水化热高且不容易散失,因此通过测温工作可了解到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温度,并根据测温结果指导混凝土外部的保温、保湿等工作,以减小混凝土内外温差,保证混凝土的后期质量,控制混凝土的裂缝。本工程测温布点见图《烟囱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测温点布置图》。
测温点的位置应选择在温度变化大,容易散热的部位和受环境变化影响大的地方,绝热温升最大和产生收缩应力最大的地方。测温导管的布置,沿基础的高度分为表面测温点、中部测温点和根部测点。表面测温点的高度为底板顶标高下返300mm;中部测温点的高度为底板顶标高下返1/2板厚;根部测点高度位于底板底部上返300mm。测温导管必须在钢筋绑扎完毕后,按测温导管布置图进行编号并埋设在相应位置上,用附加水平钢筋固定其位置。
设置专职测温工及技术管理人员,测温工应将当日测温表项目填写完整、签名后,及时交给技术管理人员,使管理层随时掌握第一手资料,推算温度变化趋势并及时确认是否增加覆盖或采取其它措施。
3)控制温度和收缩裂缝的技术措施
为了有效地控制有害裂缝的出现和发展,必须从控制混凝土的水化升温、延缓降温速率、减少混凝土收缩、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强度、改善约束条件等方面全面考虑,结合实际采取措施。
8.1所用搅拌楼必须用同一级配,原材料为同一地方进货,石子含泥量小于1%,砂子含泥量小于3%,,水泥应有出厂合格证,并补齐28d龄期测试报告;
8.3混凝土每100m3取样一组,由试验室随机进行取样;现场除按规范进行试块取样外,另外留置2组试块,1组压7d强度,l组作14d强度备用。
8.4搅拌楼采用电子自动计量系统,操作工经培训上岗;
8.5施工各方保持信息畅通,拟采用一套对讲机使现场与搅拌楼保持联系。
8.6增加基础浇筑时间段木工值班人员,监测基础模板稳定性及对拉螺杆的变化,对可疑情况及时处理,发现有重大隐患的,要及时通知混凝土班组在该浇筑点停止作业,并通知值班管理人员,值班管理人员应作出相应的处理措施,并通知浇筑总指挥。
9.1严格遵守各项安全施工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所有施工人员经“三级”教育并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9.2各类施工机械、电器设备的操作必须执行专机专用、专人定岗,做好机械的检修保养工作,各类用电设备做好防护设施和接地装置;
9.3保证夜间施工有充足的照明设施,电线、电缆在过道处加钢套管保护;为保证混凝土浇筑过程夜间的照明,在防雨棚的钢管架上多点设置大灯,保证能在夜间浇筑区能有充足的照明;
9.4振动棒使用前,应对电源线及接头进行详细检查,确认完好后才能使用,振动棒移动时,电缆线不能强拖硬拉,以防钢筋等锐利物刺破绝缘层导致触电,雨天施工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鞋。
10.1本工程全过程切实遵照建设部颁发的“电力建设文明施工规定及考核办法”,加强管理,保证本工程现场文明施工。
10.2施工现场道路畅通,平坦整洁。
10.3施工区域材料、构件堆放整齐,机具保养清洁,车辆停放规则有序。
10.4做好施工区域内排水工作,排水畅通,场地平整不积水。
10.6清理泵车时,必须将清理出来的混凝土用铁锹将其整平或者用清水将水泥浆冲洗掉,然后再进行整平。
11.1雨天施工应急措施
11.1.1浇筑混凝土前应事先准备好防雨物资,如彩条布、塑料薄膜等。
11.1.2在浇筑前,区域用钢管搭设防雨棚,为了操作方便,防雨棚高于基础面2m以上,施工中未下雨则彩条布可以不覆盖,了解天气情况,如果遇到下雨情况,及时用彩条布将该区域进行覆盖。彩条布的一端于模板外侧用铁丝扎牢,并按照基础中向两侧方向进行找坡,以防止雨水流入基础承台内。
11.1.3沿基础四周设300*300排水沟。
11.1.4下雨时,为了有效的控制混凝土坍落度,应及时对内场的砂石料进行含水率的测定,从原先的一班3次增加到一班5次,坍落度的测定也由原先的一班2次增加到一班4次。根据砂石料的含水率来调整混凝土配合比以及坍落度。
11.2、堵管应急措施
11.2.1浇筑过程中如果发生堵管现象,由专业人员及时找出堵管位置,将堵管位置的泵管拆掉,把内部混凝土清理干净并用水冲洗干净再复原。
11.2.3在处理堵管时,汽车泵或其他泵车应对堵管的那台泵车浇筑范围内的混凝土进行找缝,防止混凝土出现水平缝。
11.3、停水应急措施
11.3.1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如果发生停水时,马上通知力能维护单位进行检修。
11.3.2搅拌站蓄水池内水蓄满,可以保证2小时的混凝土供应。
11.3.3现场混凝土泵车可以就近沟道内用水泵抽水供应,混凝土浇筑前对沟道内进行截水,蓄一定量的水。
11.4、停电应急措施
11.4.1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如果发生停电时,马上通知力能维护单位进行检修。
11.4.2用电时泵车均从不同变压器接出的二级配电柜拉线,当一台泵车所用配电柜断电时,保证其他一台泵车可以正常运转。
11.4.3停电时可就近变压器申请临时线路,现场电缆可直接就位,本单位有能力在1小时内接通电源。
3.2,1 电工必须经过按国家现行标准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工作:其他用电人员必须通过相关安全教育培训和技术交底,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3.2.2 安装、巡检、维修或拆除临时用电设备和线路,必须由电工完成,并应有人监护。电工等级应同工程的难易程度和技术复杂性相适应。3.2.3各类用电人员应掌握安全用电基本知识和所用设备的性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使用电气设备前必须按规定穿戴和配备好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并应检查电气装置和保护设施,严禁设备带“缺陷”运转;2、保管和维护所用设备,发现问题及时报告解决;3、暂时停用设备的开关箱必须分断电源隔离开关,并应关门上锁;
4、移动电气设备时,必须经电工切断电源并做妥善处理后进行。
①2.0.1操作人员应体检合格,无妨碍作业的疾病和生理缺陷,并应经过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取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操作证或公安部门颁发的机动车驾驶执照后,方可持证上岗。学员应在专人指导下进行工作。
②2.0.5在工作中操作人员和配合作业人员必须按规定穿戴劳动保护用品,长发应束紧不得外露。
③2.0.8机械必须按照出厂使用说明书规定的技术性能、承载能力和使用条件,正确操作,合理使用,严禁超载作业或任意扩大使用范围。
④2.0.9机械上的各种安全防护装置及检测、指示、仪表、报警等自动报警、信号装置应完好齐全,有缺损时应及时修复。安全防护装置不完整或已失效的机械不得使用。
⑤2.0.16在机械产生对人体有害的气体、液体、尘埃、渣滓、震动、噪声等场所,必须配置相应的安全保护设备和三废处理装置;
⑥3.1.7严禁利用大地作工作零线,不得借用机械本身金属结构作工作零线。
⑦3.1.8电气设备的每个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点必须用单独的接地(零)线与接地干线(或保护零线)相连接。严禁在一个接地(零)线中串接几个接地(零)点。
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7.2.1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验,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l75等的规定。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一个月)时,应进行复验,并按复验结果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水泥。
7.2.2混凝土中掺用外加剂的质量及应用技术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等和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外加剂。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当使用含氯化物的外加剂时,混凝土中氯化物的总含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的规定。
7.4.1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取样与试件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a、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b、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c、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m3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m3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d、每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e、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8.2.1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不应有严重缺陷。
8.3.1现浇结构不应有影响结构性能和使用功能的尺寸偏差。混凝土设备基础不应有影响结构性能和设备安装的尺寸偏差。
2)、《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
①3.0.6地下防水工程所使用的防水材料,应有产品的合格证书和性能检测报告,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不合格的材料不得在工程中使用。
②4.1.8防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渗压力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严禁有渗漏。
3)、《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92
①3.0.7对重要工程混凝土使用的砂,应采用化学法和砂浆长度法进行集料的碱活性检验。
②3.0.8.2对钢筋混凝土,海砂中氯离子含量不应大于0.06O%。
4)、《普通混凝土用碎石和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92
框架结构办公楼施工组织设计①3.0.8对重要工程的混凝土所使用的碎石或卵石应进行碱活性检验。
5)、《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J119—88
①4.2.1抗冻融性要求高的混凝土,必须掺用引气剂或引气减水剂,其掺量应根据混凝土的含气量要求,通过试验确定。
②7.1.6含有六价铬盐、亚硝酸盐等有毒防冻剂,严禁用于饮水工程及与食品接触的部位。
6)、《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
①7.1.4进行抗渗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尚应增加抗渗性能试验。
②7.2.3进行抗冻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30米预应力现浇箱梁预压施工方案,尚应增加抗冻融性能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