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超高支模施工方案(高大模板施工方案)=(0.018+37.44+2.34)×1.2+1.4×(0.800+1.00)
=49.998KN/m
Ⅱ.当作用于模板上的施工人员及设备为集中荷载时:
总竖向荷载q2=(①+②+③)×1.2+1.4×④
室内给排水、消防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0.018+37.44+2.34)×1.2+1.4×(0.800)
=48.878KN/m
按四跨连续梁计算,查表得各系数如下:
则M1=Kmq1l2=0.077×49.998×0.152=0.087 KN.m
M2=Kmq2l2+ KmFFl=0.077×48.878×0.152+0.169×2.5×0.15
W=bh2/6=400×182/6=21600mm3
б=M/W=(0.148×106)/ 21600=6.854N/mm2<[б]=13N/mm2满足要求。
V=kvq2l+kvF=0.607×48.878×0.15+0.661×2.5=6.102KN
=(3×6.102×103)/(2×400×18)=1.271N/mm2 q=1.2×(①+②+③)= 1.2×(0.018+37.44+2.34)=47.758KN/m 胶合板的弹性模量取E=9000N/mm2 ω=Kω×(ql4/100EI) =0.632×[47.758×1504/(100×9000×400×183/12)] =0.276mm<[ω]=l/400=400/400=1.00mm 满足要求。 〔2〕梁底模板下横楞计算(150mm) 计算简图如“计算简图10”示: 300 400 300 ①模板自重:0.15×0.018×5=0.014KN/m ②新浇混凝土自重:0.15×3.9×24=14.04KN/m ③钢筋自重: 0.15×3.9×1.5=0.878KN/m ④施工振捣荷载:0.15×3.9=0.585KN/m ⑤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 0.15×2.5=0.375KN/m 总竖向荷载:q1=1.2×(①+②+③) +1.4(④+⑤) =1.2×(0.014+14.04+0.878)+1.4×(0.585+0.375) =19.262KN/m 选用松木,弹性模量E=10000N/mm2,容重r=6.0×103N/m3。 q2=1.2×0.05×0.10×6.0=0.036KN/m =6.777N/mm2<[б]=13N/mm2 间距为150mm可满足要求。 V=qb/2=(19.262×0.4)/2=3.852KN τ=3v/2bh=(3×3.852×103)/(2×50×100)=1.156N/mm2 q=1.2×(①+②+③)=1.2×(0.014+14.04+0.878)=17.918KN/m E=10000N/mm2 I=2bh3/12=2×(50×1003)/12=8333333mm3 ×10000×8333333) =1.663mm<[ω]=l/400=1000/400=2.5mm 满足要求。 〔3〕最下排木枋(支承在顶托上的木枋)的计算 采用双排木枋,计算简图如“计算简图7”示 下排采用双木枋,每一根梁底木枋传到最下排木枋的集中力设计值是 按四跨连续梁计算,查表得各系数如下: M= KmP1+Kmql2=0.169×3.852+0.077×0.036×0.452=0.652KN.m v=KVp1=0.661×3.852=2.546KN τ=3v/2bh=(3×2.546×103)/(2×(2×50×100)) =0.382N/mm2 荷载不包括振捣荷载,则 q3=1.2×(①+②+③) +1.4×⑤ =1.2×(0.014+14.04+0.878)+1.4×0.375 =18.443KN/m I=2bh3/12=2×(50×1003)/12=8333333mm3 p=qb/2=18.443×0.4/2=3.689KN 2.钢管架支撑稳定性验算 ①钢管架自重合计: 2.5 KN/m ②模板自重:(2×3.75×0.018+0.4×0.018)×5=0.711KN/m ③新浇混凝土自重:0.4×3.9×24=37.44KN/m ④钢筋自重:0.4×3.9×1.5=2.34KN/m ⑤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 0.4×2.5=1.0KN/m ⑥施工振捣荷载: 0.4×2=0.80KN/m (2)作用于钢管架轴心力设计值N N=〔1.2×(①+②+③+④)+1.4×(⑤+⑥)〕×0.45 =〔1.2×(2.5+0.711+37.44+2.34)+1.4×(1.00+0.80)〕×0.45 (3)一榀门架稳定承载力设计值Nd计算: 钢管立柱选用ф48×3.5mm,其净截面面积A =489mm2,最长钢管l=6000mm,步距h0=1600mm,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205N/mm2 =24349/0.586×489=84.972 N/mm2≤205N/mm2 故脚手架间距450mm的稳定性满足要求。 在搭设脚手架的过程,在每条立杆底下垫一块不小于100mm×100mm×18mm(厚)的木垫板,木板铺在已经完成的地下室顶板砼板面上。砼板强度等级为C35,轴心抗压设计值为fc=17.5Mpa。设支撑承受最大荷载为上一层捣砼时段,约为7d后,砼强度按50%计,则 立杆基础底面的平均应力满足下式的要求: 式中p为立杆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 A=0.1×0.1=0.01m2, N为上部结构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轴向力设计值;取脚手架立杆最大值为:N=24.349KN A为立杆基础底面垫板面积; 则有p= 满足要求。 4.梁侧模及对拉螺栓拉力计算 其中t0= c=24KN/m2 β1 =1.0 β2 =1.15 V=1.5m/h 则有 F=0.22×24×5×1.0×1.15×1.51/2=37.183 KN/m2 根据两公式计算结果取较小值37.183KN/m2,并考虑倾倒混凝土产生的垂直荷载4KN/m2。混凝土对侧模板的作用宽度为300mm,作用在上下边沿处,混凝土压力相关不大,可近似取其相等. 模板最大侧压力设计值: q=(1.2×F+1.4×4)×0.30=(1.2×37.183+1.4×4)×0.3 =15.066KN/m 按四跨连续梁计算,查表得各系数如下: 枋木弹性模量E=10×103N/mm2 截面惯性矩I = bh3/12 = 100×503/12=10.417×105mm4 截面抵抗矩W = bh2/6 = 100×502/6 =41667mm3 跨中弯矩 Mmax = 0.121×q×L2 =0.121×15.066×0.302=0.164KN.m σ=Mmax/W=0.164×106/41667=3.936N/mm2 < [σ]=13N/mm2 所以侧模竖向加竖枋100mm(宽)×50mm间距300mm满足要求。 对拉杆承受最大拉力P=FcL=37.183×0.60=22.310KN 对拉螺栓可承受的拉力: S=2f=2×12.900 KN=25.8KN>22.310KN 。 梁中穿二道Φ12对拉螺栓间距600满足要求。 模板:采用915mm×1830mm×18mm(厚)胶合板。 木枋:采用50mm×100mm木枋。 支撑系统:钢管脚手架(φ48×3.5mm)及配件、Φ12对拉螺栓等。 放出轴线及梁位置线,定好水平控制标高 ⑴采用钢管脚手架支撑模板。 ①梁模板支撑的脚手架采用垂直于梁轴线的布置方式,楼板模板支撑时采用平行于板短向而布置,并根据梁底及板底的高度组合拼装。 ②梁和楼板的脚手架跨距和间距必须按上述计算情况布置。 ③支顶安装前,应放出轴线、梁位置线以及楼面水平控制标高。安装脚手架后,要调节可调底座来进行调平校直。但可调底座调节螺杆伸出长度不宜超过300mm,可调支座应与脚手架在同一竖直中心线上。脚手架安装宜排列整齐,并在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有保证其稳定的支撑系统。脚手架连接部位以及最上层门式脚手架顶托下端纵向设φ48×3.5mm水平钢管拉杆一度,在底部门架下端内侧设通长φ48×3.5mm扫地杆;水平加固杆应采用扣件与立杆扣牢。架体必须牢固地支承在已经浇筑好的地台面上,并在立杆底座下铺设木垫板。 ⑵考虑到个别梁为弧形、折梁,为保证支撑架的整体稳定性及整体抗倾覆能力,加设的水平加固杆端部伸至已浇筑的钢筋混凝土柱、剪力墙上,并用扣件把水平加固杆牢固扣在柱或剪力墙上。 ⑶支撑安装完成后,应认真检查支架是否牢固,发现问题,立即整改。 首先通线,然后调整脚手架可调顶托的标高,将其调到预定的高度,在可调顶托托板上架设50mm×100mm木枋作托梁,托梁固定后架设横楞(50mm×100mm木枋),横楞间距为450mm,然后在横楞上安装胶合板模板。铺胶合板时,可从四周铺起,在中间收口,若为压旁时,角位模板应通线钉固。 5.支顶、梁板模板的拆除 ⑴大梁待混凝土强度达到100%才能拆除支撑架,若强度小于100%拆模应加回头顶。尤其是大梁对应的模板支撑,混凝土强度达到75%后采取局部拆除加设回头顶的临时加固措施,回头顶与大梁支撑应在同一垂直线上,使支撑架荷载能有效地向下传递直到底板,等混凝土强度达到100%后才能整体拆除支撑架。 ⑵拆除每层楼板模板前,应将该层混凝土同条件养护试件送试验室检测,当试块达到规定的强度后,并呈报监理公司审批同意后,才能该层模板的拆除工作。 ⑶拆除模板和支顶时,先将脚手架顶托松下,用钢钎撬动模板,使模板卸下,取下木枋和模板,然后拆除水平拉杆、剪刀撑及立杆后,清理模板面,涂刷脱模剂。 ⑵对钢管架、配件、加固件应进行检查验收,严禁使用不合格的钢管架、配件。 ⑶搭设在脚手架立杆底座下应铺设垫板。 ⑷不配套的钢管架与配件不得混合使用于同一竖直脚手架支撑系统。 ⑸脚手架安装应自一端向另一端延伸,自下而上按步架设,并逐层改变搭设方向,不得从两端向中间进行,以免结合处错位,难于连接。 ⑹水平加固杆、剪刀撑安装应符合构造要求,并与脚手架的搭设同步进行。 ⑺水平加固杆应设在脚手架立杆内侧,剪刀撑应设于脚手架立杆外侧并连牢。 ⑻可调底座、顶托处应采取措施防止被砂浆、水泥浆等污物填塞螺纹。 ⑼模板支撑和脚手架搭设完毕后应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准使用。 ⑽泵送混凝土时,应随浇、随捣、随平整,混凝土不得堆积在泵送管路出口处。 ⑾应避免装卸物料对模板支撑或脚手架产生偏心、振动和冲击。 ⑿交叉支撑、水平加固杆、剪刀撑不得随意拆卸,因施工需要临时局部拆卸时,施工完毕后应立即恢复。 ⒀脚手架经单位工程负责人检查验证并确认不再需要时,方可拆除。 ⒁拆除时应采用先搭后拆、后搭先拆的施工顺序。 ⒂拆除模板脚手架时应采用可靠安全措施,严禁高空抛掷。 7.预防坍塌事故的技术措施 ⑴模板作业前,按设计单位要求,根据施工工艺、作业条件及周边环境编制施工方案,单位负责人审批签字,项目经理组织有关部门验收,经验收合格签字后,方可作业。 ⑵模板作业时,对模板支撑宜采用钢支撑材料作支撑立柱,不得使用严重锈蚀、变形、断裂、脱焊、螺栓松动的钢支撑材料和竹材作立柱。支撑立柱基础应牢固,并按设计计算严格控制模板支撑系统的沉降量。支撑立柱基础为泥土地面时,应采取排水措施,并加设满足支撑承载力要求的垫板后,方可用以支撑立柱。斜支撑和立柱应牢固拉接,形成整体。 ⑶模板作业时,指定专人指挥、监护,出现位移时,必须立即停止施工,将作业人员撤离作业现场沪昆客专贵州段CKGZTJ-12标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待险情排除后,方可作业。 ⑷楼面、屋面堆放模板时,严格控制数量、重量,防止超载。堆放数量较多时,应进行荷载计算,并对楼面、屋面进行加固。 ⑸装钉楼面模板,在下班时对已铺好而来不及钉牢的定型模板或散板等要拿起稳妥堆放,以防坍塌事故发生。 ⑹安装外围柱模板、梁、板模板,应先搭设脚手架,并挂好安全网,脚手架搭设高度要高施工作业面至少1.2m 。 ⑺拆模间歇时,应将已活动的模板、拉杆、支撑等固定牢固,严防突然掉落、倒塌伤人。 某省技术产权交易所装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8.预防高空坠落事故安全技术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