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一局312国道常州段改建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中铁一局312国道常州段改建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142.48K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中铁一局312国道常州段改建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以上测量设备及工具只有在通过有资格的计量检查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测量设备的检验合格证及其附件的影印件和复印件应随设备进入项目部存档。

项目部测量设备的管理及维护严格按有关规定之要求执行。

DB32/T 1691.9-2015标准下载3.1平面控制系统的建立

3.1.1开工前,对设计部门提供的施工区平面控制起始座标点(应不少于三个点)采用全站仪按多边形导线网或四等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和精度指标进行联测复核(此项测量工作进行时,与驻地监理工程师联合测量),联测点复核完成并经内业平差计算,测量精度指标达到相应的技术要求后,按监理规定报表格式填写联测复检成果报告,报送项目总监及业主签认,否则不得进行后序测量工作。

3.1.2起始平面控制座标网点经联测复核合格并经监理签认后即可进行平面控制座标点加密测量。

⑴加密控制网的布设形式及布点埋石:鉴于该工程的特点,其加密平面控制网的布设采用导线测量,其加密桩尽量设置于施工区间沿线路两侧的现有高度适宜的永久建筑物的接顶,布点原则以能履盖全标段的有测量放线之需要,平均边长控制在(50-200m)左右。

⑵平面控制点加密导线测量采用全站仪,按GB50308-1999规范中精密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和精度指标进行。

⑶平面控制加密导线点外业测量完成,并经内业计算满足要求后,应填写测量成果报验单,连同加密导线计算表一同报送工程监理部专业监理工程师签证,如监理工程师提出疑议和要求对加密导线进行复核,应密切配合,并提供所需测量设备和相关测量人员。

⑷经工程监理签认的测量成果即可作为测量放线的依据,否则应进行补测或重测,并重新进行报验。

⑸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定期对所布设的加密导线网进行复测,以防止因施工而引起控制点的位移变形而影响施工放线的质量及精度,复测结果应形成文字资料,报送工程监理部。

3.2高程控制系统的建立

3.2.1对设计部门提供水准基点(不应少于2个点)进行水准联测复核,按三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进行,复核测量结果报送监理签认。

3.2.2水准点加密测量

⑴水准路线的确定从点埋石:在标段施工区间范围内,沿线路两侧且距桥中心15m以外的稳定位置埋设水准点标志桩并与业主或设计部门提供的水准基点形成符合或闭合水准路线,相邻两加密水准点间距离控制在80-120m,以确保在进行施工测量高程放样时能引测高程。

⑵测设方法:外业测量时采用精密水准仪,按GB50308-1999规范中精密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和精度指标进行观测。

⑶外业测量完成后及时进行内业平差计算,仅当通过平差计算满足规范规定的精度要求时,形成文字成果报送监理签认,否则应及时查找错误或超差原因,并进行补测或重测,直至合格为止。

⑷定期复核:对已测设完成的加密高程控制网应随施工进度的推进,进行定期的复核测量,以确保施工全过程中高程测量系统的统一,复核测量时按初测时的技术要求进行,复核测量成果应报送监理部确认。

3.3相邻两标段间的平面及高程控制网的联测

3.3.1此项测量工作在双方控制网布设测量完成后,双方专业测量工程师及相关人员均到场。

3.3.2联测宜按同精度测量,即按原控制网点布设测量的技术要求和精度指标进行,联测时两个标段应各提供相邻的两个以上的控制网点参与测设。

3.3.2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需进行联测。

工程开工施工放线之前,项目部专业测量工程师应对整个工程施工图中给出所有测量放线起始数据进行认真的复核计算,并以表格或附图的形式形成书面资料,对经过复核计算与施工图不符的测量放样数据,连同原图纸给定的数据以及其所在施工图的位置记录一起报送工程监理部,以便及时与设计部门联系处理,这些数据只有在原设计部门有明确答复和确认后才可作为测量放线的依据。

以上测量放线工作一经完成,及时进行报验,只有经监理工程师复核确认后方可作为施工的定位依据或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3.5.1钻孔桩施工定位放线

⑴依据已布设的平面控制加密导线控制点坐标和经复核计算无误的各钻孔桩中心坐标,反算出待测桩位至测站控制点的坐标,然后安置全站仪检测站控制点、精确定向,确定待定桩位的中心桩。

⑵采用正交线法检定出该桩位的外方向线控制桩,供护筒安装及机具定位使用。

⑶每个钻孔桩的护筒安装就位后,应测量护筒顶标高,供检测孔深度桩底标高时使用。

⑷每个桩施工完,应复测各桩中心实际位移量,此项限差为50mm。

⑸浇注水下混凝土的施工,控制测量。

3.5.2系梁、承台及墩身、墩台帽施工定位放线

⑴当桩基施工完成后,在桩基顶面上放出系梁、或承台的中心,用墨线标定出系梁、承台的边线,供模板安装时使用。

⑵系梁、承台施工完成之后,在其顶面放出桥墩的中心线,并用墨线标定出桥墩边线,以便安装模板。墩台帽定位放线方法同上。

⑶在进行模板安装时,应确其两个方向垂直度偏差符合规范要求,其检测方法可用悬吊铅垂线法或用经纬仪校正,确保结构物的高度与设计相符。

3.5.3桥梁支座及支座垫石施工定位放线

⑴依据设计施工图给定的支座在墩台帽上的平面位置几何尺寸,计算出各支座的中心点坐标,并反算出其至测站控制点的平面距离和方位角。

⑵全站仪按极坐标法逐一放出每个支座中心点,支座位置边线用墨线标定出来,支座安装定位时使用。

⑶支座垫石及支座顶面标高及水平度控制:所有支座安装就位后其顶面标高需与设计标高一致,其误差不得大于±2mm,每一个支座特别是滑动支座安装就位后其上表面水平度,其承载能力≤2000KN的不得大于1mm,其承载能力>5000KN的不得大于2mm。

⑷盆式支座下定位板锚固定位,以及灌注墩顶砼时其下定位板的控制测量,严格按规范及设计要求施工。

⑴变形观测以经复测合格的施工区精密导线点和精密水准点为起始依据。

⑵本工程变形测量的主体是主桥连续箱梁。

①水平位置观测采用全站仪按精密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和精度指标进行。

②垂直位移(沉降)观测采用S1型精密水准仪按国家Ⅲ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和精度指标进行。

①在主跨墩柱基础承台施工时,预埋两个变形观测点,其点布设于墩柱左、右两侧距墩柱中心等距离的墩柱法线方向线上,采用埋石设置,其顶面标高应略高于规划设计的地面高程。

②点位一经设置应进行长期保护,保护责任直至工程交工时移交工程营运管理单位。

③箱梁悬浇时的轴线及高程进行变形观测,详见线型控制。

施工阶段水平位移及垂直位移(沉降)观测周期随施工工序的变化及时跟踪观测,上部结构施工完成至交工阶段按划分的时间区段进行观测。

每项观测完成及时进行观测成果即内业整理,按规定的表式报送监理复核、确认。

⑴钻孔桩施工竣工测量:桩的平面布置、桩顶、桩底标高及桩径。

⑵基础承台、系梁施工竣工测量:承台、系梁的外形尺寸、中心坐标及底、顶面高程。

⑶桥墩柱施工竣工测量:墩心坐标、外形尺寸、垂直度。

⑷墩台帽施工竣工测量:外形尺寸、垫石及支座中心坐标、顶面高程。

⑸上部工程施工竣工测量:外形尺寸、顶面高程。

5.2竣工测量的方法及技术要求

⑴竣工测量所采用的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及图式等应与原施工测量相同,其测量的基本方法和精度要求要与施工测量相同。

⑵对施工过程中已变更施工设计的项目实测实量其实际竣工平、立面位置。

5.3竣工测量成果整理

⑴每一分部分项工程竣工测量完成后,应及时编制竣工测量成果表,编绘竣工图和单项工程竣工测量报告。

⑵整个区段工程(承建部分)各分项工程施工完成并进行竣工测量后,依据分项工程竣工图、编绘工程竣工测量总图。

6、施工测量的保证措施

为使本标段施工各项技术指标符合设计及相关规范要求,确保施工测量质量和精度要求,制定本标段施工测量质量措施:

7.1施工测量严格按设计图纸及相关技术规范、标准规定的技术要求进行施测,满足规定的精度要求。

7.2健全施工测量质量保证体系,加强管理,明确职责。

7.3施工测量人员在施工测量放线前,须熟悉与施工测量放线有关的施工图纸及说明,并对施工设计图纸给出的放样定位数据认真复核,无误后,方用于施工测量放线。

7.4加强双检复核制:做到放样数据要反复核实,放样点位应进行换人复测,确保放样出的平面及高程点位准确性。

7.5各项测量严格健全测量记录,现场测量按统一格式和表式进行记录和计算,做到清晰、签署齐全,原始记录不得涂擦更改。

7.6工程所有测量设备与器具必须定期进行检校。测量设备送检及现场测量设备的保管及维护遵照本投标人单位有关规定,保证测量设备长期处于良好状态。

7.7每项测量放线工作完成之后,及时按工程监理组规定的报验表式及程序申请报验和办理监理工程师签认。

7.8做好各项施工测量成果资料的整理、保管与归档。

第六章施工质量防止病害的施工预案

一、钻孔桩钻孔的纠偏措施

(1)、钻孔过程中遇到较大的孤石或探头石。

(2)、在有倾斜的软硬地层交界处,岩面倾斜处钻进;或者粒径大小悬殊的砂卵石层中钻进,钻头受力不均。

(3)、扩孔较大处,钻头摆动偏向一方。

(4)、钻机底座未安置水平或产生不均匀沉陷、位移。

(5)、钻杆弯曲、接头不正。

(1)、安装钻进时要使转盘、底座水平,起重滑轮缘、固定钻杆的卡孔和护筒中心三者应在一条竖线上,并经常检查校正。

(2)、由于主动钻杆较长,钻动时上部摆动过大。必须在钻架上增设导向架,控制钻杆上的提引水龙头,使其沿导向架对中钻进。

(3)、钻杆接头应逐个检查,及时调整,当主动钻杆弯曲时,要用千斤顶及时调整。

(4)、在有倾斜的软、硬地层钻进时,应吊着钻杆控制进尺,低速钻进,或者回填片、卵石冲平后再钻进。

(5)、用检孔器等查明钻孔偏斜的位置和偏斜的情况后,一般可用在偏斜处吊住钻头上下反复扫孔,使钻孔正直。偏斜严重时应回填砂粘土到偏斜处,待沉积密实后再继续钻孔。

二、砼在桩基施工中杜绝断桩及其他病害的技术保证措施

灌注水下混凝土是成桩的关键工序,灌注过程中应分工明确,密切配合,统一指挥,做到快速、连续施工,灌注成高质量的水下混凝土,防止发生质量事故。

1、灌注水下混凝土前,对孔底沉淀层的厚度进行测定。如果厚度超过规定,可用喷射法向孔底喷射3min~5min,使沉渣悬浮,然后立即灌注水下混凝土。

2、剪球、拔栓或开阀,将首批混凝土灌入孔底后,要立即探测孔内混凝土面高度,计算出导管内埋置深度,如符合要求,即可正常灌注。

3、灌注开始后,应紧凑、连续地进行,严禁中途停工。在灌注过程中,要防止混凝土拌和物从漏斗顶溢出或从漏斗外掉入孔底,使泥浆内含有水泥而变稠凝结,至使测深不准确。

4、灌注过程中,应注意观察管内混凝土下降和孔内水位升降情况,及时测量孔内混凝土面高度,正确指挥导管的提升和拆除。拆除导管的工作要快,时间不宜超过15min。

5、在灌注混凝土过程中,当导管内混凝土不满,含有空气时,后续混凝土要徐徐灌入,不可整斗的灌入漏斗和导管,以免在导管内形成高压气囊,挤出管节间的橡皮垫,而使导管漏水。

6、当混凝土面升到钢筋骨架下端时,为防止钢筋骨架被混凝土顶拖上升,可采取以下措施:

(1)、尽量缩短混凝土的灌注时间,防止顶层混凝土进入钢筋骨架时流动性过小。

(2)、当混凝土面接近和初进钢筋骨架时,应使导管底口处于钢筋笼底口3m以下和1m以上处,并徐徐灌入混凝土,以减小混凝土从导管底口出来后向上的冲击力。

(3)、当孔内混凝土进入钢筋骨架4m~5m以后,适当提升导管,减小导管埋置长度,以增加骨架在导管口以下的埋置升度,从而增加混凝土对钢筋骨架握裹力。

7、为确保桩顶质量,在桩顶设计标高以上应增加一定的高度,以便灌注结束后将此段混凝土清除。

第七章质量、安全、工期及技术保证措施

一、工程质量的保证措施

工程验收合格率100%,优良率95%以上,满足全线创优规划要求,工程一次成优,确保优质工程。

312国道改扩建工程B2标段是全线重点工程,为向业主交付满意产品,我单位抽派具有丰富的公路施工经验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负责本工程的具体实施,并承诺将本工程建成全线的精品工程,确保工程质量达到国优标准。

312国道常州段改扩建工程B2标创优规划

312国道常州段改扩建工程B2标

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100%,优良率达到95%;满足行业标准要求,消灭质量事故,争创省级优质工程。

2、创建“三优”文明单位:创建优质生产、优良秩序和优美环境,积极开展创优立功竞赛活动。

3、安全生产目标:实现安全生产达到“五无”“三控”“一创建”。

五无:无重大伤亡事故,无责任死亡事故,无特大交通事故,无重大火灾事故,无压力容器爆炸事故。

三控:职工因公死亡率控制在0.15‰以下引水上竖井施工方案,重伤率控制在0.5‰以下,负伤频率控制在12‰以下。

一创建:创建江苏省省级安全标准工地。

(三)、保证工程质量的主要措施

某燃气管道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保证工程质量的组织管理措施

成立全面质量管理委员会,第一管理者管生产同时必须管质量,配齐专职质检工程师和质检员,制定相应的质量管理目标及岗位责任制,卓有成效的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和目标责任管理,从组织措施上使创优计划真正落到实处。

2、保证工程质量的主要技术措施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