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13、《 卸料平台(悬挑式)专项施工方案编制标准》.docx(4) 平台吊装均需采用塔吊,且应有指挥系统统一指挥。平台吊装时,利用平台上焊接的起吊吊环作为吊点将平台吊至安装位置,平台起吊必须平稳,平台就位后人工配合对其进行校正固定。
5.2.4 平台就位固定
(1) 平台安装时,平台外口应略高于内口。平台初步校正到位后,将U型限位环上的L63角铁用双螺栓紧固固定。
(2) 平台固定完毕后,开始固定拉结钢丝绳,钢丝绳在平台两侧至少设置两道(一道主绳,一道附加保险绳),主梁与钢丝绳的夹角宜在45°~60°之间,两端达到拉伸稳定状态时,检查平台是否翘角,调节平台在同一平面平整。平台外挑端部比内端结构支点处适当抬高3~4cmDB34T 4292-2022 城镇排水管渠与泵站运行维护安全技术规程.pdf,然后固定两端钢丝绳(主绳),固定用具为钢丝绳专用马蹄卡扣,每端4个卡扣,卡扣间距不小于130mm。用同样方法固定内侧两根保险钢丝绳。两道受力钢丝绳受力平衡后,慢慢放下平台,确认钢丝绳受力后,松去塔吊吊绳。钢丝绳穿卡扣必须采用预制的心形环,作为防剪措施。钢丝绳与有棱角物体接触时,棱角部位采用加垫方木或软垫等措施,防止钢丝绳磨损破坏和结构棱角被压坏。主绳和保险绳严禁使用花篮螺栓调节。钢丝绳不得接长使用。
(3) 平台不得固定于外架上,且不得把外架作为支点。
(4) 平台固定后需在主梁与抗拔吊环间的空隙用木楔侧向楔紧。主梁与墙柱留洞处的空隙均用木楔楔紧。
5.2.5 铺脚手板
平台与结构间满铺50mm厚脚手板,并需进行固定及采取防松脱措施。
5.2.6 卸料平台的倒运和拆除
(1) 平台提升倒运时与安装顺序基本相反,平台倒运时,先用塔吊将平台四角吊起,使平台拉结钢丝绳松弛,拆卸,然后慢慢平行向外移动,待平台完全伸出外防护架后,再向上吊装。向上吊装时,平台上严禁上人。提升过程中保持注意观察平台与上部外架间应保持500mm左右的安全距离。
(2)卸料平台使用完毕后,进行拆除工作。在整个平台拆出过程中,应注意安全,事先对作业工人进行技术及安全交底。拆卸时,要有专人负责指挥,并在拆卸范围内设置警戒线,防止人员闯入发生安全事故。拆卸人员应佩戴安全带,严禁向下抛扔平台构件。
5.2.7 卸料平台维护、保养
(1) 卸料平台在露天使用,因此必须加强维护和保养,及时做好清理、整修、防锈、防腐等工作,才能降低损耗率,提高周转次数,延长使用年限,确保安全。
(2) 做好钢铁件的防锈处理。钢管外壁要刷防锈漆一次。涂刷时涂层不宜过厚,经彻底除锈后,涂一度红丹即可。扣件要涂油螺栓要在每次使用后用煤油洗涤并涂机油防锈。
(3) 平台在使用中要进行维修保养,更换受损伤的螺栓、钢丝绳和其他部件,上油和喷漆等。
6 施工安全技术保证措施
6.1 组织保障措施
6.1.1 项目施工管理人员组织机构图
【明确卸料平台管理人员组织机构图。】
6.1.2 项目施工管理人员明细、分工及职责
6.1.3 项目劳务管理人员明细、分工及职责
6.2 技术保证措施
6.2.1 焊接平台所用的工字钢、方管应有材质报告。搭设和制作的各种材料,必须符合规范要求,不合格的材料严禁使用。
6.2.2 焊接采用E43系列焊条,并要求专业厂家进行焊接,以保证焊接质量。
6.2.3 加工制作完毕后,必须由生产部门组织,技术、质量、安全等部门相关人员参加,对平台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6.2.3 为防止空气侵入焊接区域引起焊缝金属产生裂纹或气孔,应采用短弧焊。
6.2.4 热影响区在高温停留不宜过长,以免晶粒过大。
6.2.5 多层焊时,应连续焊完最后一层焊缝,每层焊缝金属的厚度不大于5mm。
6.2.6 平台制作过程中,严格按照技术交底和操作规程进行作业,焊缝的长度、高度和强度必须满足规范要求。在首次吊装时,生产、技术、质量、安全等部门相关人员必须到场,对吊装和安装过程进行监控,信号工、塔吊司机和安装工人紧密配合,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作业。
6.2.7 在吊装就位、钢丝绳拉紧后,要对平台和各种相关防护进行验收,并做荷载试压试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并填写必要的资料。平台在倒运过程中,必须由专人进行监督,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作业,安装就位后,必须再次经过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6.2.8 平台的上部拉结点,不得设置在脚手架等施工设备上;钢丝绳在平台两侧均设置两道(一道主绳,一道附加保险绳),钢丝绳与有棱角物体接触时,棱角部位采用加垫方木或软垫等措施,防止钢丝绳磨损破坏和结构棱角被压坏。
6.2.10 平台吊装时,应将钢丝绳接好,固定牢靠,且平台平面调整完毕后,经检验后才能松掉塔吊吊钩。
6.2.11 ······
6.3 安全保证措施
6.3.1 卸料平台应按现行的相应规范进行设计,其结构构造应能防止左右晃动。
6.3.2 卸料平台不得固定于外架上,且不得把外架作为支点。
6.3.3 平台提升时,严禁平台内站人,提升前必须将平台上所有杂物如螺栓、扣件等全部清理干净,严禁带载提升。
6.3.4 平台每次吊装时对所有绳夹及钢丝绳必须进行检查、紧固,如有异常必须排除后再投入使用。
6.3.5 平台安装人员必须系合格安全带,系挂牢固,高挂低用,作业人员进入平台内必须将安全带与平台外专用保险绳挂牢。
6.3.6 如有六级(含)以上强风、浓雾等恶劣天气,必须停止悬挑式钢平台安装作业。
6.3.8 使用时,在卸料平台护栏上,分别标示钢管、木方、竹胶板等材料允许的码放高度。每平方米堆物重不超过1.0kN/m2。整个平台堆物重不超过1000Kg,且物料均衡分布于平台。平台上操作人数不超过2人,在平台显著位置挂牌标明各种材料的限重明细和平台使用安全操作规定牌。
6.3.9 使用时,在钢平台护栏上,分别红漆标识钢管、木方、竹胶板等材料允许的码放高度。码料时材料与平台间垫100*100通长方木,方木与次梁平行。材料尽可能分开码放,均匀分布平台上。在平台面上堆放的材料应码放整齐、稳固,不影响施工操作和人员通行,严禁上平台人员在平台面上跑动,退行或倒退拉车。
6.3.10 堆码材料做到及时吊运。保持卸料平台的干净整洁,严禁在平台上堆放材料过夜。倒料时严禁从上层向平台内下扔物料。材料码放数量不可超过物料堆放明细表中各类物料限额,严禁超载。
6.3.11 吊运零散物品时应装箱进行,吊钩、吊物严禁碰撞外架、平台护栏及结构等。
6.3.12 单次起吊碗扣件、钢管等物料的数量还需考虑塔吊的起重量及起重后捆绑牢固等因素。
6.3.13 严禁在卸料平台上组装和清理模板。
6.3.14 卸料平台的临边护栏上严禁挤靠放置物料或探出护栏放置物料,物料放置高度应低于护栏高度。
6.3.15 吊运材料时,材料离开平台防护栏之前,材料与上部脚手架保持500mm的安全距离慢速提升;当材料竖向提升2000mm以上,水平离开上部脚手架最小安全距离1500mm以后,再正常起升和吊运。
6.3.16 台上材料的吊运要有指挥,操作中要及时发出"请注意""请让一让"的信号;材料要轻搁稳放,不许采用倾倒、猛磕或其他匆忙卸料方式。
6.3.17 在作业中,禁止随意拆除平台的基本构件和围护杆件。
6.3.18 工人上平台作业前,各小组先行检查有无影响安全作业的问题存在,在排除和解决后方可作业,发生异常和危险情况时,应立即通知平台上人员撤离。
6.3.19 工人在平台上作业时,应注意个人安全保护和他人安全,避免发生碰撞、闪失和落物,严禁在平台上戏闹和坐在栏杆上等不安全处休息。卸料平台上的操作人员不应超过2人。
6.3.20 ······
6.4 季节性施工保证措施
【明确卸料平台是否在冬、雨期中使用,如确定使用,特别在雨期设置防雷装置,以防在冬、雨期中出现安全事故。】
6.5 监测监控措施
【主要内容包括:监测方法、监测周期、允许变形值及报警值;明确监测仪器设备的名称、型号和精度等级;中间监测结果的反馈和应用;绘制监测点平面布置图;监测监控管理规定。
对于多次周转使用的悬挑式钢平台及构配件,施工单位应及时检查其结构、形态的安全状况,必要时对其进行相关检测。
定期对搭设的卸料平台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掌握平台的使用情况。】
7 施工管理及作业人员配备
7.1 管理层人员配置
【明确管理人员的配置要求和具体职责。】
【明确劳务人员的分工及数量、进场时间,并对其提出具体要求,如技术交底、安全教育、持证上岗等。尤其对特种作业人员应详细说明。】
表中应填写现场专职人员、专业施工班组包括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人数。
【钢平台进场前,应由项目部技术负责人组织安全、技术、质量等部门及使用单位对平台进行验收,(包括需提供平台主要使用材料的质量证明文件等)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吊装。】
8.2 构配件检查与验收
【检查平台主要使用材料的质量证明文件等。材料验收应包括材料名称、进场数量、验收时间、外观质量、复试结果等内容,形成书面记录。悬挑式钢平台需专业厂家制作,供应商必须向购买、租用平台的使用单位提供所用主材的合格证、检验报告等质量证明文件跨公路挂篮施工56m连续梁施工方案,并对其提供的平台质量负责。】
8.2.1 验收部位:【钢平台吊装安装前,应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安全、技术等部门对平台安装部位的结构防护外架进行检查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吊装。】
验收内容:【架体水平度、垂直度、横距、纵距、步距,剪刀撑、连墙件同步搭设情况等。】
8.2.2 平台安装验收
验收部位:【平台吊装安装完成后,应由项目部技术负责人组织安全、技术、质量等部门按分段、部位、搭设和防护等项目进行检查、验收,并填写验收单(见附件2),并报监理单位进行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验收内容:【检查主次梁和钢丝绳及各个拉结点等是否有较大变形和位移,进行荷载试验DL/T 5313-2014标准下载,荷载试验各项指标是否达到要求。】
8.2.3 定期检查复查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