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建筑节能工程施工方案编制标准》.docx

37、《建筑节能工程施工方案编制标准》.docx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docx
资源大小:0.1 M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37、《建筑节能工程施工方案编制标准》.docx

(1)注意保温板与基层之间、各构造层的粘结及缝隙处理。

(2)建筑首层直接与土壤接触的地面、采暖地下室与土壤接触的外墙、毗邻不采暖空间的地面及底面直接接触室外空气的地面等隔断热桥保温措施。

(3)有防水要求的地面,其节能保温做法不得影响地面排水坡度,保温层面层不得渗漏。

(4)采用地面辐射采暖的工程宁波市某高层住宅小区施工组织设计(框剪、桩基),其地面节能做法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符合《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程》JGJ142的规定。

5.6 采暖节能工程

5.6.1 图纸设计做法

【说明该分项工程具体的设计图纸做法。(材料性能参数、分层做法构造图及热桥等细部构造图)】

5.6.2 施工工艺流程

【说明所包含分项工程的施工流程。】

5.6.3 施工工艺

【说明各施工流程的具体施工方法。】

5.6.4 过程控制要点

【说明采暖节能工程施工过程中重点控制的事项。】

(1)采暖系统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采暖系统的制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2)散热设备、阀门、过滤器、温度计及仪表应按设计要求安装齐全,不得随意增减和更换;

3)室内温度调控装置、热计量装置、水力平衡装置以及热力入口装置的安装位置和方向应符合设计要求,并便于观察、操作和调试;

4)温度调控装置和热计量装置安装后,采暖系统应能实现设计要求的分室(区)温度调控、分栋热计量和分户或分室(区)热量分摊的功能。

(2)散热器及其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组散热器的规格、数量及安装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2)散热器外表面应刷非金属性涂料。

(3)散热器恒温阀及其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恒温阀的规格、数量应符合施工图设计要求;

2)明装散热器恒温阀不应安装在狭小和封闭空间,其恒温阀阀头应水平安装,且不应被散热器、窗帘或其他障碍物遮挡;

3)暗装散热器的恒温阀应采用外置式温度传感器,并应安装在空气流通且能正确反映房间温度的位置上。

(4)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防潮层和绝热层的做法及绝热层的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2)室内温控装置的传感器应安装在避开阳光直射和有发热设备且距地1.4m处的内墙面上。

(5)采暖系统热力入口装置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热力入口装置中各种部件的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2)热计量装置、过滤器、压力表、温度计的安装位置、方向应正确,并便于观察、维护;

3)水力平衡装置及各类阀门的安装位置、方向应正确,并便于操作和调试。安装完毕后,应根据系统水力平衡要求进行调试并做出标志。

(6)采暖管道保温层和防潮层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保温层应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其材质、规格与厚度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2)保温管壳的粘贴应牢固、铺设应平整。硬质或半硬质的保温管壳每节至少应用防腐金属丝或难腐织带或专用胶带捆扎、粘贴2道,其间距为300~350mm,且捆扎、粘贴应紧密,无滑动、松弛及断裂现象;

3)硬质或半硬质保温管壳的拼接缝隙不应大于5mm,并用粘结材料勾缝填满;纵缝应错开,外层的水平接缝应设在侧下方;

4)松散或软质保温材料应按规定的密度压缩其体积,疏密应均匀。毡类材料在管道上包扎时,搭接处不应有空隙;

5)防潮层应紧密粘贴在保温层上,封闭良好,不得有虚粘、气泡、褶皱、裂缝等缺陷,防潮层的敷设应有防止水、汽侵入的措施;

6)防潮层的立管应由管道的低端向高端敷设,环向搭接缝应朝向低端;纵向搭接缝应位于管道的侧面,并顺水;

7)卷材防潮层采用螺旋形缠绕的方式施工时,卷材的搭接宽度宜为30~50mm;

8)阀门及法兰部位的保温层结构应严密,且能单独拆卸并不得影响其操作功能。

(7)采暖系统安装完成后,必须在采暖期内与热源进行联合试运转和调试。试运转和调试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采暖房间温度相对于设计计算温度不得低于2℃,且不高于1℃。

(8)采暖系统过滤器等配件的保温层应密实、无空隙,且不得影响其操作功能。

5.7 通风与空调节能工程

5.7.1 图纸设计做法

【说明该分项工程具体的设计图纸做法。(材料性能参数、分层做法构造图及热桥等细部构造图)】

5.7.2 施工工艺流程

【说明所包含分项工程的施工流程。】

5.7.3 施工工艺

【说明各施工流程的具体施工方法。】

5.7.4 过程控制要点

【说明通风与空调节能工程施工过程中重点控制的事项。】

(1)通风与空调节能工程中的送、排风系统及空调风系统、空调水系统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各系统的制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2)各种设备、自控阀门、仪表应按设计要求安装齐全,不得随意增减或更换;

3)水系统各分支管路水力平衡装置、温控装置、仪表的安装位置、方向应符合设计要求,并便于观察、操作和调试;

4)空调系统应能实现设计要求的分室(区)温度调控功能。

(2)风管的制作与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风管的材质、断面尺寸及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2)风管与部件、风管与土建风道及风管间的连接应严密、牢固;

3)风管的严密性及风管系统的严密性检验和漏风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国家标准《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的有关规定。

4)需要绝热的风管与金属架的接触处、复合风管及需要绝热的非金属风管的连接和内部加固等处,应有防热桥的措施,并应符合设计要求。各种空调机组的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空调机组的安装位置和方向应正确,且与风管、送风静压箱、回风箱的连接应严密可靠。通风与空调系统中风机的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安装位置和进出口方向应正确,与风管的连接应严密可靠。

(3)空调风管系统及部件的绝热层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绝热层应采用不然或难燃材料,材质和规格、厚度符合设计要求;

2)绝热层与风管、部件及设备应紧密贴合,无裂缝、空隙等缺陷,且纵、横向的接缝应错开;绝热层表面应平整,厚度误差小于5mm;

3)风管法兰部位绝热层的厚度不应低于风管绝热层厚度的80%;

4)风管穿楼板和穿墙处的绝热层应连续不间断;

5)风管系统的绝热,不得影响其操作功能。

(4)空调水系统管道及配件的绝热层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绝热层应采用不然或难燃材料,材质和规格、厚度符合设计要求;

2)绝热管壳的粘贴应牢固、铺设应平整;每节管壳至少应用防腐金属丝或难腐织带或专用胶带进行捆扎或粘贴两道,其间距300~350mm,且应紧密、无滑动、松弛、断裂现象;

3)绝热管的拼接缝隙保温时不应大于5mm,保冷时不应大于2mm,并用粘接材料勾缝填满;且纵缝应错开;外层的水平接缝应设在侧下方。

4)松散和软质的保温材料应按规定的密度压缩其体积,疏密应均匀,毡类保温材料在管道上包扎时,搭接处不得有空隙;

5)空调冷热水管穿楼板和穿墙处的绝热层应连续不间断;与套管之间应用不然材料填实,套管两端应用密封膏密封;

6)管道阀门、过滤器及法兰部位的绝热结构应能单独拆卸,且不得影响其操作功能。

空调水系统的冷热水管道与支、吊架之间应设置绝热衬垫,其厚度不应小于绝热层厚度,宽度应大于支、吊架支撑面的宽度,衬垫的表面要平整,与绝热材料之间填实无空隙。

5.8 空调与采暖系统冷热源及管网节能工程

5.8.1 图纸设计做法

【说明该分项工程具体的设计图纸做法。(材料性能参数、分层做法构造图及热桥等细部构造图)】

5.8.2 施工工艺流程

【说明所包含分项工程的施工流程。】

5.8.3 施工工艺

【说明各施工流程的具体施工方法。】

5.8.4 过程控制要点

【说明空调与采暖系统冷热源及管网节能工程施工过程中重点控制的事项。】

(1)空调与采暖系统冷热源设备和辅助设备及其管网系统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管道系统的制式及其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

2)各种设备、自控阀门与仪表应安装齐全,不得随意增减和更换;

3)空调冷(热)水系统,应能实现设计要求的变流量或定流量运行;

4)供热系统应能根据热负荷及室外温度的变化实现设计要求的集中质调节、量调节或质—量调节相结合的运行。

(2)冷热源侧的电动两通调节阀、水力平衡阀及冷(热)量计量装置等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安装方向应正确,位置应便于操作和观察。

(3)锅炉、热交换器、电机驱动压缩机的蒸气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蒸汽或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及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等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安装位置及管道连接应正确。

(4)冷却塔、水泵等辅助设备的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冷却塔设置位置应通风良好,并应远离厨房排风等高温气体;管道连接应正确。

(5)空调水系统管道及配件绝热层和防潮层的施工钢箱梁专项施工方案,应符合下列规定:

1)绝热层应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其材质、规格及厚度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2)绝热管壳的粘贴应牢固、铺设应平整。硬质或半硬质的绝热管壳每节至少应用防腐金属丝或难腐织带或专用胶带捆扎或粘贴2道,其间距为300~350mm,且捆扎、粘贴应紧密,无滑动、松弛与断裂现象;

3)硬质或半硬质绝热管壳的拼接缝隙,保温时不应大于5mm、保冷时不应大于2mm,并用粘结材料勾缝填满;纵缝应错开,外层的水平接缝应设在侧下方;

4)松散或软质保温材料应按规定的密度压缩其体积,疏密应均匀;毡类材料在管道上包扎时,搭接处不应有空隙;

5)防潮层与绝热层应结合紧密隧道初衬施工方案,封闭良好,不得有虚粘、气泡、褶皱、裂缝等缺陷;

6)防潮层的立管应由管道的低端向高端敷设,环向搭接缝应朝向低端;纵向搭接缝应位于管道的侧面,并顺水;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