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引水隧洞坝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

1963.引水隧洞坝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doc
资源大小:0.3 M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1963.引水隧洞坝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

2.3 支洞一、支洞二工区施工顺序:准备工程――洞口明挖――支洞隧洞开挖――支洞隧洞C20衬砌――隧洞回填、固结灌浆――两工作面开挖主洞――主洞隧洞C20衬砌――主洞隧洞回填、固结灌浆。

2.4 调压井工区施工顺序:准备工程――调压井公路开挖及调压井石方明挖――调压井导井开挖――调压井扩挖――调压井C20砼衬砌――调压井塔身施工――调压井回填、固结灌浆。

第五章 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和方法

本工程引水隧洞洞线较不长,工期较紧。为保证工程施工进度,在施工布置上要求,各工区工点,统一指挥,相互协调,有效利用工作面,合理安排各工序平行、交叉作业,力争以最短的工期倒置式平屋面施工工艺及细部构造做法,57页PPT可下载.pptx,保质保量完成工程施工任务。

各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及方法:

土石方开挖包括隧洞进口、隧洞出口、洞口明挖及调压井石方明挖。

土方明挖采用分级开挖方式,每级高度10~15m,采用PC201挖掘机挖土装车,辅以松动爆破相结合,5T自卸车运土到弃碴场弃碴。

石方明挖采用梯级开挖,台阶3~5m,气腿式风钻凿岩,边坡采用预裂爆破,1.0m3挖掘机配合5T自卸车运至碴场弃碴。

各洞口施工前先做好仰坡上截水沟以及洞口山坡的危石清理工作,洞口明挖完成后,做好洞口仰坡支护和加固,以利进洞。

本工程隧洞开挖均采用新奥法施工技术。

隧洞围岩以Ⅲ类围岩为主,Ⅳ围岩相对较少,洞身成洞条件较好,自稳能力较高,地下水埋深较深,虽有几条碎裂带与隧洞斜交但总体说来,隧洞工程地质条件较好。因此,在进行隧洞施工时,我们采用全断面爆破法施工,应用新奥法原理进行施工。

1.钻孔机具配备和钻孔安排

钻孔机具主要由施工方法决定,由于选定采用全断面爆破法施工,因此我们选用手持气腿式风钻凿岩。根据经验,中等断面隧洞的炮眼直径常为40mm。炮眼深度2.5m。炮眼密度为2~3个/m2。

对于光面爆破来说,准确的打眼是十分重要的。再好的爆破设计如果炮眼打得很不规矩,也得不到预期的爆破效果。虽然直接影响光面爆破效果的是周边眼和内圈炮眼,但是实际上,从周边眼和内圈眼特别采取如下措施:

a、打眼前,要先放好断面中线,水平。并在开挖面画好轮廓线,再按设计图布置炮眼位置。

b、开眼位置应准确,最大偏离不宜大于5mm。一般情况下,周边眼不应有偏向轮廓线内的误差。

c、周边眼一般应以0.05(小于3m深的炮眼)的斜率外插打出。这是为了保证钻机厚度所必须的。也就是说,正常情况下,钻爆法开挖的隧洞必然纵向轮廓呈锯齿形:锯齿形的齿高,一般也称为“两炮衔接的台阶”通常应是必需的最小值。而且也成为衡量光爆质量的指标之一。所以设计纵向开挖轮廓线的正确画法应是锯齿形,而不应是一条直线。也就是说,必需的齿高&值是不能算作超挖的。本工程&采用15cm。

d、辐射状外插的周边眼,其间隔应均匀。内圈炮眼至周边炮眼的排距误差应不大于5~10cm。眼深超过2.5m时,应使内圈炮眼于周边眼有相同的斜率倾角。

e、各炮眼应直线钻进,眼底应尽量落在同一平面上。打好的炮眼按图验收,不合格的原则上应填死重打。

输水隧洞开挖炮眼布置图

装药结构的设计。通常指周边炮眼,在软弱围岩条件下,也包括内圈炮眼。装药结构应满足以下要求:

与设计的单孔装药量,装药集中度相适应。

装药中心相当于临界深度,及相应的线装药密度。正确的不偶合系数值,及较理想的不偶合装药结构。

c、传爆线或传爆线束为主要装药。传爆线现在还只能用标准传爆线。

任何情况下,无论采用何种装药结构时,炮眼口都要求用炮泥妥加堵塞。堵塞长度一般不宜小于20cm。

装 药 结 构 图

①材料:采用1∽16段非电毫秒延期导爆管雷管,8#纸质雷管,导火索。调压井导井和竖井的开挖采用1∽10段毫秒电雷管爆破。

⑷、每循环装药量(Q)

Q=q.S.L.η

式中:q─隧洞取1.7,施工支洞断面取1.3。

⑸、循环实际装药量(Q实)

①、隧洞开挖: Q实=(14×8.5+6×9+5×11)×0.15+17×4×0.07

=38.96

②、施工支洞:Q实=55.2

Q实=q实消.S.L.η

①、隧洞开挖:q实消=1.72

②、支洞开挖:q实消=1.29

炮眼数目的多少直接影响每一循环凿岩工作量、爆破效果、循环进尺、隧洞成型的好坏。暂按下式计算炮眼数目,在施工中,根据具体情况再作调整,以达到最佳爆破效果。

炮眼数目N,按下式计算:

s——开挖面积,s=30.19m2

η——炮眼装药系数,取η=0.7

经计算,N=67,光面爆破需多增加周边眼21只,共计88只。

式中:η——炮眼装药系数,取η=0.8

L——眼深,L=2.5m

经计算Q1=1.56取Q1=1.5kg

Q2=η•L •r=0.7*2.3*0.78=1.25kg 取Q2=1.20kg

针对Ⅺ类岩石初次选用如下爆破参数,在施工中可按照选定的参数总结每次爆破效果,测量半孔率和轮廓不平整度,不断调整光爆参数

周边孔间距a=(15~10)d=(15~10)*43mm=645~430mm

密集系数m=a/W=0.65~1.0,Ⅺ类可选为0.8~0.7,

最小抵抗线W=600~400mm

③ 底孔内装一个粗药卷,以克服岩体挟制作用;

④ 为了减少超挖和降低工程造价,开挖过程中,加强断面量测,并及时处理个别欠挖部位,修整开挖断面,获得良好的经济效果。

施工方案的确定:隧洞开挖的施工方案,诸如:全断面一次爆破,半断面正台阶法,各种分部开挖方法等等,各爆破方法之间有着颇为密切的关系。譬如,软弱围岩条件下钻爆法开挖的隧洞,只有采用光面爆破或预裂爆破,才有可能采用全断面或大断面法施工。

不同施工方法时,将参照采用的爆破方案列于表C。

不同施工方法时的爆破方案

二、量测技术方案

根据技术规范隧洞工程的量测及监控要求。我们初步确定三个量测项目:

山体变形(地表下沉)量测;

隧洞周边收敛位移(净空水平)量测;

2、量测断面和测点的布置

量测断面的布置数量与地质条件和工程性质有关。一般50~100m布设一个。拱顶下沉。周边收敛及围岩内位移,原则上应在同一个断面内进行。地质条件变化显著时,其间距应缩短,拱顶下沉,水平收敛位移量测间距见下表D。

注:①施工的初期阶段或地质变化显著,位移及下沉量大时可取表中较小的间距,根据情况还可以更小一些;②当施工进展到一定程度,地质良好变化不大,且位移及下沉量较小时,可取表中较大数值,根据情况也可以再加大。

地质下沉量测沿隧洞纵向的量测断面间距如表E。

浅埋隧洞多为土沙隧洞或软岩隧洞,往往产生地表下沉,地表下沉量测必不可少。观测桩间距不大于5~10m。

⑴净空变形(水平收敛)的测点布置

净空变形量测的测线(点)数以表1-1为标准,表中的测线(点)数是大致的标准,监察人员可根据每座隧洞施工的实际量测资料进行判断予以变更。

(2)拱顶下沉的测定布置

量测拱顶下沉的测定,原则上应在隧洞拱顶的中心点。但因施工防碍或变形量过大,量测工作不便进行时,也可将测点设在拱顶中心之外。

(3)地表下沉的测点布置

地表下沉的测点布置,原则上应把测点设在隧洞的中心线上如遇有房屋,道路或大树等,不能把测点设在中心线时,应尽可能设在附近的位置上。

拟配备自动安平水准仪MB28,隧道周边收敛计QJ—85及SGW—84隧道拱顶位移计或悬挂钢尺观测。

依据《技术规范》有关量测及监控的要求,进行认真观测,具体安排如下:

拱顶下沉及水平收敛量测频率见下表。

拱顶下沉及水平收敛量测频率表

5、量测记录与处理

不论变形量大小,正确地掌握开挖后的初读数是最重要的,应尽早量测取初始读数。原则上要在开挖后12小时内尽早进行读取初始读数,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也要在24小时内进行。

位移量测按表F记录,如采用水准基点观测其记录按抄平标准办理。

位 移 量 测 记 录 表

第 页 共 页

测点编号 设里程 位置 时间 年 月 日

位移速度一般每日仅有若干毫米。因此,现场应及时将各项量测情况填入记录中,并根据量测结果绘制相关曲线和图表,应用数据,判断危险状态。当量测结果出现异常时,监察人员应及时分析原因,提出处理意见,抱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实施。

⑴量测数据的整理

根据量测结果,最后应绘制下列曲线的散布点图:

DB33/T 2359-2021 公共数据交换技术规范.pdf a 拱顶下沉量随时间变化曲线;

b 水平收敛量随时间变化曲线;

c 地表下沉曲线;

d 位移速度随时间变化曲线等等。

⑵判断危险状态

根据我们的经验,当喷砼表面出现大量明显裂纹时,或当隧洞支护上任何部位的实测收敛达到《我国规定的允许洞周收敛量(草案)》表列数据的70%,或用回归方程分析进行预报的总收敛量接近该表所列数据,而此时收敛速度仍无明显下降(减少)时即处于危险状态,必须采取补强措施,并改变原设计参数,当实测最大收敛量远小于该表所列数据时,可适当降低原设计参数。

另外,还可用回归分析,研究变量间的关系,由此预测和控制变量的变化范围。由于牵涉基础理论较多,这里不在赘述。

隧洞开挖石碴运输:由于隧洞断面较小,大型机械设备无法进入施工GB/T 13751-2019标准下载,故只有采用中小型机械配合人工装碴,自卸车运输出碴。

施工用风:采用20m3压风机布置于每个洞口,用3寸风管铺设管路至工作面。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