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5.沉箱施工组织设计.doc

1175.沉箱施工组织设计.doc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doc
资源大小:1.3 M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1175.沉箱施工组织设计.doc

本工程胸墙底标高为+2.0m,顶标高为+5.8m。本工程现浇胸墙混凝土总量为7513m3,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F250,共67段。

为保证胸墙顶标高一致和前沿线顺直,在垂直方向上分两层施工,拟在胸墙高程+5.3m位置设一道水平施工缝,分底、顶两层进行浇筑,顶层浇筑至护轮坎顶标高。底层混凝土浇筑完毕之后,经观测码头沉降位移稳定后,再浇筑顶层胸墙混凝土。前后片模板各分两片,全部采用定型钢模板加工制作,陆上吊机支拆模板,陆上浇注混凝土。

YD/T 3356.1-2018 100Gb/s及以上速率光收发组件 第1部分:4x25Gb/s CLR4.pdf3.9.2 工艺流程

模板制作→前模板安装→钢筋绑扎→后模、侧模板安装→预埋件安装→混凝土浇筑→养护

3.9.3 施工方法

3.9.3.1 模板工程

3.9.3.1.1 模板加工、拼制

本工程胸墙模板均采用钢结构桁架、定型钢模板组合拼制而成,共制作两套。胸墙前、后模均制作成两片模板,两端堵头各加工成一片模板。模板结构采用竖排板面、槽钢横围囹、竖桁架结构,前模板底部与沉箱接触面及模板间接触面均使用高弹性的橡胶条止浆封堵缝隙,以避免漏浆。沉箱顶部预埋圆台螺母,用以连接螺栓固定三脚架支撑、紧固外墙模板,顶部采用槽钢拉杠对拉固定模板。

3.9.3.1.2 模板支拆

模板的支立和拆除均利用25吨轮胎吊机进行,现场起重工指挥吊模板就位、人工负责调正、紧固,安装完毕,将板内杂物清除干净,然后进行检查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

胸墙前侧模板底脚通过φ24拉条与预埋在沉箱前墙上部的圆台螺母紧固、支撑。胸墙后侧及堵头模板直接座于沉箱顶面的盖板上,模板底部利用事先预埋在盖板上的铁件对模板进行加固,模板顶面均布槽钢拉杠,前后对拉固定模板。

3.9.3.1.3 质量要求

模板和支架应符合下列规定:保证工程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正确;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的承受新浇混凝土自重和侧压力;构造简单、装拆方便;与混凝土施工工艺相适应,便于混凝土浇筑;模板的接缝不得漏浆。

模板的制作、安装标准按交通部《港口工程质量检验标准》有关规定执行。

3.9.3.1.4 预埋件

本工程码头胸墙上设有预埋件,主要有护舷预埋件、系船柱定位板锚栓预埋件。护舷和系船柱预埋件为码头附属设施的结构预埋件,在模板安装时采用固定于模板或其支架上的方法,当浇筑胸墙时预埋于混凝土中。

预埋件埋设时,应严格控制其安装位置准确、焊接固定牢固,确保符合系船柱、护舷的安装要求。

3.9.3.2 混凝土工程

3.9.3.2.1 概述

胸墙混凝土采用一航局二公司拌和站生产的混凝土,混凝土搅拌车运送混凝土至现场,吊机吊罐送混凝土入模、人工分灰、振捣棒振捣工艺。本工程现浇胸墙混凝土总量为10800m3,胸墙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F250。

3.9.3.2.2 配合比设计

本工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由试验室根据规范和施工经验,经过精心计算和试拌配制而成。

3.9.3.2.3 原材料检验

混凝土拌制前应按规范要求对砂、石等原材料进行抽样检验,合格后方能使用;水泥、外加剂要有合格证并经过抽样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粗细骨料采用当地碎石、中粗砂。

3.9.3.2.4 拌制

混凝土拌制,由现场试验人员根据试验室配制确认的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和现场测定的砂、石含水率下达混凝土配料单,搅拌站操作人员根据配料单进行配料拌制。拌制前试验人员应对搅拌站操作人员进行交底、签发下达混凝土配料单,校核搅拌站设定的混凝土拌合物材料配料数量。混凝土的组成材料进入搅拌机之前,均经标准称(计)量。施工时应根据季节气温变化,适当掺加外加剂。气温高时可掺加缓凝型减水剂,气温低时应掺加早强剂、防冻剂,抗冻混凝土还应掺加引气剂,搅拌时间相应延长。混凝土搅拌时间根据规范要求设定控制,保证混凝土搅拌均匀,所拌制的混凝土必须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和流动性,塌落度和骨料的选择应满足规范和工艺要求。试验室人员要跟班监督并坚持现场取样检验拌合物质量。

3.9.3.2.5 运输

混凝土运输采用混凝土搅拌车运输,现场采用吊机吊罐混凝土入模工艺进行施工。混凝土运输道路应在施工前经过修整平顺,避免运输过程中混凝土发生离析、漏浆、泌水和塌落度损失较大等现象,运至浇筑地点后如有离析现象,应按规定进行二次拌合。

3.9.3.2.6 浇筑

混凝土浇筑应在模板安装完毕,经验收合格后进行,并在浇筑前对模板、钢筋、预埋件及混凝土接茬面的处理进行复查无问题后,由主办工程师签发混凝土浇筑通知单,经监理同意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胸墙浇筑前应将底面洒水湿润,但不得积水,混凝土浇筑应在落潮时、潮水落至沉箱顶面以下时立即进行,保证浇注速度大于潮水上涨速度,并且应保持混凝土在水位以上进行振捣,确保混凝土初凝硬化前不被海水淹没。

混凝土浇筑分层厚度应根据气温、浇筑能力和振捣设备综合分析确定,其最大分层厚度不大于50cm。加强对振捣工艺的控制,振捣顺序从近模处开始,先外后内,振捣间距采用250~300mm,振捣器应垂直插入混凝土中,并快插慢拔、上下抽动,均匀振实,严防漏振或过振。振捣上层混凝土时,应插入下层混凝土中不小于5cm,以保证上下层结合成整体。对于有预埋件的部位,在浇筑混凝土时应组织振捣手现场察看,制定具体的振捣方案,确保这些部位的混凝土振捣密实,在浇筑过程中,要经常提醒振捣手在振捣时避免碰撞模板及预埋件。混凝土浇筑至顶面时应进行二次振捣、二次抹面。

3.9.3.2.7 养护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及时加以覆盖,初凝结硬后进行保湿养护。胸墙采用洒水并覆盖麻袋片的方法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养护期间,注意保护胸墙边角不被破坏。

3.9.3.2.8 质量标准

现浇胸墙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和方法

3.9.4 质量保证措施

针对本工程胸墙混凝土浇筑的特点,从技术角度制定如下措施:

3.9.4.1 原材料选择

1)水泥选用中、低水化热、抗冻性能较好的普通硅酸盐水泥,避免因水化热高出现裂缝。

2)根据季节气温变化选用适宜的减水剂、引气剂。

3)选用当地合格的砂石骨料。

3.9.4.2 配合比设计

1)在满足设计、施工要求的情况下,尽量减少混凝土的单位水泥用量,以降低水化热,避免因水泥水化热高引起裂缝。

2) 粗骨料级配采用三级配。

3.9.4.3 施工方面

1)严格按配料单进行配料,保证原材料称量准确,确保称量误差在标准规定的允许偏差之内。混凝土拌合物要搅拌均匀,有良好的和易性。混凝土振捣均匀密实,不得漏振或过振。混凝土硬化后养护应及时,避免因养护不及时产生裂缝。

2)合理组织施工,保证浇注持续进行,避免产生冷缝。

3)冷天施工,应按冷天规定施工。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应控制在5℃以上,浇注后采取保温措施,防止冷击,混凝土覆盖养护温度应不低于5℃,混凝土的允许受冻强度应不低于10MPa。

3.9.5 安全保证措施

1)在进行胸墙浇筑技术交底的同时,必须进行安全交底。

2)进入作业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水上作业必须穿救生衣;高处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

3)各工种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严禁违章作业。

4)工作前检查所用一切工具、吊索具、设备,保证安全可靠,否则严禁使用。

5)吊机施工时,其吊臂下面严禁站人。

6)模板支拆时,应有专人负责指挥,模板上应系有拉绳。

3.9.6 设备计划

3.9.7 人员计划

3.10 沉箱后抛石棱体

3.10.1.1 项目概况

本工程沉箱后方抛填10~100kg块石棱体,棱体总方量为21万m3,其中水下抛填6.3万m3,陆上抛填14.7万m3。

3.10.1.2 施工方法概述

本工程根据沉箱填石进度安排施工,采用水抛和陆抛相结合的施工工艺。水抛棱体采用平板驳运输石料至施工现场,反铲抛填。陆抛棱体采用自卸汽车直接回填,抛石棱体施工分两步完成:第一步在沉箱内填石完成后开始抛填,除胸墙位置外,其余部分抛填成型;第二步在胸墙和管沟浇注完成后抛填墙后部分。在第一批沉箱(共9个)安装完后,沉箱内回填已经完成4~5个,开始沉箱后方棱体块石回填施工。

3.10.1.3 施工工艺流程

沉箱安装完毕→测量立标→平板驳运输石料定位→反铲抛填水下棱体→自卸汽车抛填陆上部分棱体→检查验收

3.10.2 主要施工方法

3.10.2.1 测量放线立标

抛石前,根据放坡要求测放内外坡肩控制标。

沉箱安装完成、沉箱达到稳定状态,进行棱体的抛填施工。根据已安装好沉箱的位置和设立的测量标志,采用600t平板驳运石料至施工现场定位,平板驳上配反铲进行抛填,抛石前应计算每船抛石量,绘制抛石范围DB3201/T 1023-2020 青少年现代农业校外实践基地建设与评估规范.pdf,并在每船抛石后及时检测水深,不得发生超抛。

棱体边坡部位采用细抛施工,驳船上反铲抛填,水篮测深控制标高,对标或拉测绳控制平面位置。边坡及棱体顶部使用经纬仪及水准仪控制,达到要求。

通道位置各分项的施工方法:

2、二片石垫层和混合碎石垫层

通道完成后,就可陆上进行沉箱后方棱体块石施工,将沉箱顶部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回填到+2.8m高程,确保车辆可以在上部行车(车辆载重8t)。陆上后方场地回填施工方法如下:

运石车辆直接将棱体块石卸在抛填位置,用装载机进行推平处理,棱体抛填高度为+1.4m,顶部宽度为8m。在2#滑道以前部分需要赶潮水施工,在2#滑道以后沉箱位置回填到标高+2.8m,车辆在上部行车,运石车辆将石料卸在沉箱顶部,由装载机进行推填,并赶潮水将棱体用挖掘机将顶部抛填出来。由于抛石棱体规格较小,在推填过程中形成的坡稳角度基本符合设计要求,达到1:1。

3.10.3 质量标准

3.10.3.1 石料规格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

QX/T 232-2014标准下载3.10.3.2 墙身后棱体抛填程序和速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