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5428-2017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GBT 35428-2017:医院负压隔离病房环境控制要求ICS 13.040.20 C.70
GB/T354282017
医院负压隔离病房环境控制要求
GB/T 42091-2022 大型锻钢件用真空钢锭的冶炼与铸锭规范Requirements of environmental controlforhospital negative pressureisolationward
GB/T 354282017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要求 检验方法 参考文献·
GB/T354282017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洁净室及相关受控环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19)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苏净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市龙川净化工程有限公司、中天道成(苏州)洁净技 术有限公司、解放军总医院、空军总医院、北京佑安医院、中国标准化协会、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 院、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中国联和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防化研 究院、上海德威净化设备工程有限公司、深圳市丽风净化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天智航医疗科技股份有限 公司、烟台宝源净化有限公司、武汉吉隆过滤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北方天宇建筑装饰责任公司、无锡汉佳 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姜伟康、郦绍同、杨子强、祁建城、曹晋桂、股晓冬、曲正、张立海、徐火炬、 东江浩、赵阿萌、黄吉辉、于自强、涂有、何丽、郭莉、周恒谨、林向阳、李锡、周恒谨、童志富、马东、 杨小兵、陈汉清、张晓东、潘学刚、姜皓遐
GB/T354282017
医院负压隔离病房环境控制要求
本标准规定了医院用于隔离通过和可能通过空气传播的疑似或传染病患者的负压隔离病房环境控 制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综合医院负压隔离病房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6294一2010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沉降菌的测试方法 GB50346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 GB50686一2011传染病医院建筑施工及验收规范 WS/T368一2012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
GB/T 354282017
潜在污染区 potentiallycontaminatedarea 毗连污染区,存有潜在病原微生物污染可能的区域 注:改写WS/T311—2009,定义3.12。 3.7 缓冲间bufferroom 设置在清洁区与潜在污染区之间、潜在污染区与污染区之间的具有送机械通风措施的密闭室,双侧 开门,其门具有互锁功能,不能同时处于开启状态 注:改写WS/T311—2009,定义3.15。 3.8 新风freshair 经空调系统处理后送人室内的室外空气。 3.9 新风量freshairrate 由空调通风系统送人室内的新鲜空气的体积空气量。 注:改写GB/T25915.3—2010,定义3.4.5。 3.10 换气次数 airexchangerate 单位时间的通风换气值,以单位时间送入或排出房间的空气体积除以房间的体积计算,常用单位为 AC/h或AC/min。 注:改写GB/T25915.3—2010,定义3.4.1
4.1.1应设在相对独立的区域,既可独成一体,也可集中设置于建筑的一端 4.1.2内部分为清洁区、潜在污染区和污染区,各区应相对集中布置,并有能阻隔空气传播的物理屏障 和明显的警示标志。 4.1.3地面、墙壁、屋顶等应平整、光滑、耐腐蚀,接缝处应密封,且便于清洁和消毒。 4.1.4负压隔离病房污染区内围护结构的所有缝隙和贯穿处的接缝都应可靠密封。 4.1.5区域之间应设置缓冲间,缓冲间宜便于医用推车和普通医疗设施的进出。 4.1.6宜采用单人间设计。 4.1.7 房间面积应考虑医疗及患者的生活需要。 4.1.8室内净高度不应小于2.6m,如无特殊要求,高度也不宜大于3.0m。 4.1.9 病房通过缓冲间与潜在污染区(走廊)连接,缓冲间的门应具有互锁功能并有应急解锁功能 4.1.10 缓冲间污染区侧的互锁门关闭1min后才充许开启清洁区侧的互锁门。 4.1.11 负压隔离病房应在与其相邻的走廊的潜在污染区的墙上设置内外侧窗门互锁的传递窗,传递 窗结构应密闭。 4.1.12 每间病房内应设置独立的卫生间。 4.1.13 通向外界的门应向外开启,内门应向静压大的一侧开启。 4.1.14 负压隔离病房宜设不可开启的密闭窗并加装窗帘等遮挡装置。 4.1.15 隔离病房内宜设置内外通话系统、视频监控系统。
4.2气流组织与压差控制
GB/T354282017
风口应设置在病床床头附近,应利于污染空气就近尽快排出。 4.2.2不同污染等级区域压力梯度的设置应符合定向气流组织原则,应保证气流从清洁区→潜在污染 区→污染区方向流动, 4.2.3相邻相通不同污染等级房间的压差(负压)不小于5Pa,负压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病房卫生间、 丙房房间、缓冲间与潜在污染走廊(见图1)。清洁区气压相对室外大气压应保持正压。 如采用不同于图1的单走廊设计,宜加注明“如需要可在病房与内走廊相对的另一侧设置污物走 廊,该走廊相对于室外气压维持一5Pa~一10Pa”
4.2.4有压差的区域,应在外侧人员目视区域设置微压差计,并标志明显的安全压差范围指示 4.2.5对设置的微压差计应定期检查校正并记录
4.3.1通风空调送风系统应按清洁区与污染区(含潜在污染区)分别独立设置。 4.3.2宜采用全新风直流式空调系统,如采用部分回风的空调系统,应在回风段末端设置高效空气过 滤器,系统并可在需要时、切换为全新风直流式空调运行 4.3.3送、排风系统中,每间病房的送、排风支管上应设置电动或气动密闭阀,并可单独关断, 4.3.4污染区排风应经过高效过滤器过滤后排放。应可以在原位对排风高效过滤器进行检漏和消毒 灭菌,确保过滤器安装无泄漏,更换过滤器应先消毒,由专业人员操作,并有适当的保护措施。 4.3.5送、排风机应能够根据风管内压力变频调节。宜在送、排风系统上设置测量风量的装置 4.3.6送、排风系统的过滤器宜设压差监测装置。 4.3.7排风机位置的设置应确保在建筑内的排风管道内保持负压。排风机吸人口应设置与风机联动 的电动或气动密闭阀。 4.3.8负压隔离病房通风系统的送风机与排风机应联锁控制,启动通风系统时,应先启动系统排风机 后启动送风机;关停时,应先关闭系统送风机,后关闭系统排风机。 4.3.9排风口应远离进风口和人员活动区域,并设在高于半径15m范围内建筑物高度3m以上的地 方,应满足距离最近的建筑物的门、窗、通风采集口等的最小距离不少于20m。 4.3.10室外排风口应有防风、防雨、防鼠、防虫设计,使排出的空气能迅速被大气稀释,但不应影响气
CECS 516-2018-T 混凝土预制桩啮合式机械连接技术规程GB/T35428—2017
4.4.1符合GB50686—2011第5章的要求。 4.4.2热水宜集中供应,热水管布置及施工符合GB50686一2011第5章的要求。 4.4.3污染区(含潜在污染区)的排水通气立管宜安装高效过滤器,通气立排气口远离。进风口和人员 活动区域
符合GB50686一2011第7章的要求。
4.6.1空气细菌菌落总数应符合WS/T368一2012中4.2.3的要求。 4.6.2物体表面微生物应≤10CFU/cm²。 4.6.3负压隔离病房污染区和潜在污染区的换气次数宜为10次/h15次/h,人均新风量不应少于 40m²/h;负压隔离病房清洁区的换气次数宜为6次/h10次/h。 4.6.4负压隔离病房的温度宜控制在20℃26℃范围内。 4.6.5负压隔离病房的相对湿度宜控制在30%~70%范围内, 4.6.6负压隔离器病房的噪声应不大于50dB(A)。 4.6.7 负压隔离器病房的照度应不小于501x
采用目测对4.1.1~4.1.8、4.1.12~4.1.16、4.2.4、4.2.5、4.3.1、4.3.3~4.3.7、4.3.9、4.3. 检查
隙、视窗与门体连接处、穿线处及与 墙的连接处等发烟NB/T 35119-2018 水电工程水土保持设施验收规程,如烟雾呈自然的 部位基本严密;如果烟雾出现定向流动现象 则存在漏点。漏点在烟雾流向的反方向
负压隔离病房通风空调系统已止常运行,房间门、传递窗等均处于关团状态,待系统参数稳定后 采用人工烟源在送风口下方、医务人员工作区域及病床上方发烟,发烟量应可造成可视化流场。 目测观察烟雾在病房内流动的方向,判断病房内的气流流向。测试结果是否符合4.2.1、4.2.2 K